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男人露出笑容,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怎么会愿意背井离乡。
    “田地卖了吗?”女人关切的问道。
    男人点头:“已经找好了买家,愿意出8两银子。”
    这个数字很公道。
    “够我们一家去蒙古熬上一段时间的了。”女人很满意,看着两个女儿,一个小子,在破旧的房子里到处的乱窜乱闹。
    “朝廷说了,我们开的荒地,可以白送我们每个人5亩地,按人头,不分男女,超出的部分,可以低价卖给我们。
    我们家就能有25亩地了。”
    男人充满着憧憬,25亩地啊,这是有多大啊。
    只有1亩多地,艰难的苟延残喘过日子的男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有这么多的田地。
    “现在知道女儿也能赚钱了吧。”女人忍不住道。
    男人笑而不语,看两个女儿的眼神,却温柔了几分。
    “只是,以后让你吃苦了。”男人温柔的对女人道,为了他能多几亩地,女人竟然愿意跟他去蒙古,真是个好女人。
    女人也笑,男人不知道,不管男人愿不愿意,她都是要带着孩子们去蒙古的,哪怕合离,哪怕离家出走,也一定要去蒙古。
    男人一直以为女人在娘家只有一个弟弟,他不知道,其实女人曾经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的。
    都溺死了。
    家里养不活女儿,都被爹娘溺死了。
    女人每次想起这些事情,都觉得浑身发抖,不敢看自己的父母,更不敢看被父母当做宝的弟弟。
    “我们华国早就没有溺死女婴的事了。”很多年前,华国还只有区区浙江一个省份的时候,女人偶尔在街上听见华国的商人,与人交谈。
    “我们的皇上就是女人,敢溺死女婴的,全部杀全家的。”
    听得人觉得女帝果然凶残,女人却想哭。
    “而且在我们华国,女人也能赚钱啊,丝织厂用的都是女工,赚的银子也不少啊。”华国的商人道。
    “是啊,女人能赚钱,就不用溺死女婴了。”本地的商人苦笑,仁义道德,父母亲情,在金钱和生存面前,不堪一击。
    女人记住了华国的女帝。
    终于,她的家乡也属于华国了,她顺利的生下了两个女儿,没有人敢提出溺死她的女儿。
    “去蒙古,女人也能有田地分。”女人不时的对她认识的人说道。
    朝廷说了,会在蒙古建立工厂,不种地也可以去工厂做工。
    只要去了蒙古,她就再也不用担心她的女儿,她的孙女,她的外孙女,被溺死。
    为了皇上,女人一定会在蒙古努力的开荒,耕种,畜牧,或者进入工厂,一定会幸幸福福的生活下去。
    ……
    “今天又买到了1亩多地。”周地主兴奋地笑。
    “花了多少银子?”地主婆问。
    “8两。”
    “稍微有点贵。”地主婆皱眉,一般都是7两的。
    “不赶紧买,会被人买走的。”周地主解释道。
    “对,不差这1两银子了。”地主婆咬牙道。
    算上之前收购的5亩多地,周地主一共收购了6亩多地,算上他家原有的8亩地,他家竟然有将近15亩地了。
    周地主嘿嘿的笑,终于可以保证子孙后代不饿死了。
    “还有多少银子?”地主婆问道。
    周地主打开钱柜,里面还有大约50两银子,略微有点心疼,省吃俭用了几代人,才积攒下来的百两银子,竟然一下子没了一半。
    “老东西,眼光放长远点。”地主婆嗤笑。
    周地主点头,银子怎么比得上田地。
    “你再给我做几个馒头,明天我再去交易所待着,看能不能多买几亩。”
    “对,再多买点。”地主婆利索的开始做馒头。
    只有小小的8亩地的大名鼎鼎的周地主,带着对明天还能买几亩地的美好梦想,沉沉的睡去。
    半年后。
    “米价又降低了。”周地主叹息。
    这人都去了南洋,去了澳大利亚,去了蒙古,这留在本地吃粮食的人也少了,偏偏粮食的产量,因为用了化肥后,大大的提高了,这一减一增,粮食的价格就忽然大幅的下降了。
    “别担心,县衙说了,皇上下旨,买米的价格随行就市,但朝廷会以去年的价格,到地里直接收购粮食,有多少收多少。”另一个地主安慰道。
    “那就好。”周地主微笑着,其实他叹息,不是为了米价下跌,他就要亏钱。
    周地主虽然已经有20亩地了,但他没有想过要把大米卖掉。
    作为传统的地主,他更喜欢把大米储藏在仓库里,哪怕它发霉,也不愿意出售。
    再没有比饥荒更恐怖的了。
    田里间隙时候种的菜,种的经济作物,足够他的吃用了。
    周地主叹息的是,米价低了,那些穷人也终于可以吃上口饱饭了。
    另一个地主道:“我听说南方有人把田地全部卖给朝廷,拿了银子办工厂,赚的比种地多。”
    “真的?”周地主问。
    “是啊,雇佣些女工就行,用不着多少银钱,那些种田的长工,农闲的时候也能赚些贴补银子。”
    “等我再攒够了钱,我也去开个工厂。”周地主道。
    “好勒,我也要再攒些本钱,到时候拉周兄一起。”
    “好,说定了。”  
     
        
正文 118。国家利益
     “怎么会有这么多华人?”俄罗斯将军惊讶的问道。
    虽然知道能够击败并包围俄罗斯第二梯队的10w人; 华国人至少也有15w,但看到地图上处处都是华国(军)队的标志; 随便数数; 就超过了30w。
    这其实是统计方式上的错误; 俄罗斯人习惯了把所有的后勤保障人员都计算进军队总数; 1000w欧洲战争的俄罗斯军人; 职业军人少得可怜,大多数是只能背粮草的农民。
    这从这个角度看,华国人在蒙古至少就有30w军队了。
    “华国人是要和俄罗斯决战?”俄罗斯将军冷笑了; 强大的俄罗斯会怕懦弱的华国人; 真是笑话。
    “将军; 我们的粮食和弹药还没有完全到达。”副官说道。
    将军无奈; 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 能有一半到达,就是走了大运了。
    “让远东地区调一点过来。”将军道。
    “远东地区好久没有消息了。”副官皱眉,远东地区600w平方公里; 只有60w人口; 通讯不便,运输不便,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俄罗斯的重心在欧洲。
    “再坚持几天; 我们没有弹药粮食; 华国人也没有。”俄罗斯将军淡然的道; 华国人从中原跑到蒙古; 补给线也长的吓死人。
    “就算华国人兵力充足,大不了我们退出蒙古整顿。”
    副官微笑,微微退几十公里,不过是小战术,算不上失败,但华国人缺习惯了把侵略者赶出国门,就停止进攻的,顶了天就是追杀几十公里,然后就会退回蒙古境内,显示华夏是礼仪之邦,爱和平,不喜欢战争。
    对俄罗斯人来说,这简直太美妙了。
    ……
    “将军,真的要打出去?”华国的军官们又是担忧,又是惊讶,段祺瑞的计划,是一直向俄罗斯进攻,占领俄罗斯的领土。
    “皇上说了,邻居跑我们家来,把我们家砸的稀巴烂,只把他赶出去,算个毛胜利,至少要把邻居家也砸得稀巴烂,然后再要邻居家赔钱。”段祺瑞道。
    军官们皱眉,这有点不符合圣人之说,华夏礼仪啊。
    段祺瑞笑了,皇上可是学西学的,不认识圣人。
    一天之后,华国部队全线突击,一举把俄罗斯军队全部赶出了蒙古,然后毫不停歇的继续进攻,直逼伊尔库茨克。
    “嘿嘿,这回华国人胆子很大嘛。”俄罗斯将军冷笑,突入俄罗斯境内几百公里,真是太愚蠢了,伊尔库茨克已经陆续汇集了60w俄罗斯军队,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就在这里包围华国人,和他们决战。”俄罗斯将领下令,伊尔库茨克就是华国人的坟墓。
    俄罗斯人和华国人在伊尔库茨克血战,双方的鲜血不住的流淌。
    “最新的战况,我们在伊尔库茨克包围了华国(军)队。”米哈伊尔大公道。
    尼古拉二世很高兴:“我们将得到一场大捷?”
    米哈伊尔大公摇头:“不,前线的将军认为,我们最多是一场惨胜。我们的大炮根本不是华国人的对手,我们的机枪也没有华国人多,现在唯一的优势,是我们的人数远远超过华国人。”
    俄罗斯曾经是欧洲强国,但因为没有跟上工业(革)命的脚步,已经彻底沦落到了一个农业国家,俄罗斯制造的武器,竟然连落后的华国都比不过,不论是射程还是火力,都只能被华国人完虐。
    “不会像在德国一样,1个德国人打我们十个吧。”尼古拉二世大惊,忽然对俄罗斯军队的实际战斗力,丝毫没有信心。
    “不至于,因为这次我们是防守方。”米哈伊尔大公道。
    “好吧,只要能打赢,我都能把他变成一场大捷。”尼古拉二世很乐观。
    几个月后。
    “我们马上就要到了!”吴佩孚大笑,伊尔库茨克城就在前方。
    士兵们也大笑,却掩饰不住神色的憔悴。
    “进攻!”吴佩孚恶狠狠的下令。
    ……
    “将军,我们的背部遭到了华国(军)队的进攻。”副官仓皇的道。
    “他们从哪里过来的?”俄罗斯将军大惊。
    “远东!他们从远东绕过来的。”副官一脸的苦涩。
    “那他们就不可能有重武器!让前线坚持住。”俄罗斯将军冷笑,华国人果然疯狂,竟然从遥远和寒冷的远东大幅度环绕,但是,这意味着华国人抛弃了一切重武器。
    没有大炮的军队,怎么可能突破壕沟。
    “将军,我们没有壕沟!”副官的神色古怪之极。
    “你说什么?”俄罗斯将军大惊。
    “远离前线,粮食不足,我们的部队不可能会认真的去挖壕沟的。”副官道。
    这在对德战争中出现的不是一次两次了,前线一旦被突破,后续该有的二道三道防线,根本不见踪影。
    一群农奴和半农奴,以及无业游民,醉汉,流氓组成的军队,也就这幅样子了。
    俄罗斯将军目瞪口呆,终于想起,俄罗斯稍微正规一点的军队,都在德国成了尸体。
    一个小时后,俄罗斯后背的防线全部崩溃。
    俄罗斯军队被围困在伊尔库茨克城内。
    “我们就是被这支军队击溃的?”俄罗斯将军指着成为的吴佩孚部,说道。
    这支部队军装外套着各种各样的俄罗斯服装,很多人看上去几天没有吃饭,站都站不稳,就像是一群叫花子一样。
    这是这群随时倒地而死的华国士兵,从黑龙江出发,绕了几千公里的寒冷地带,像一群狼一样,撕碎了俄罗斯人的背后防线。
    “原来华国人不是天生的软弱可欺啊。”俄罗斯将军平静的道。
    ……
    军官们被召集到了段祺瑞的营地。
    “皇上发了电报。”段祺瑞道。
    军官们静静的等待段祺瑞念电报。
    电报很短。
    “你们是华夏300年来第一支打到俄罗斯的军队,历史将记住你们。胡灵珊。”
    ……
    1914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
    食物依然短缺,但却没人开始大吵大闹,街头的气氛已经开始变得诡异,人人都惊慌的躲躲闪闪着,连与人打招呼,都透着小心谨慎。
    快要出大事了。
    整个圣彼得堡的人都这么想。
    或许就在明天。
    “是啊,或许就在明天。”尼古拉二世平静的道,“我们的人民,就会推翻我们。”
    对此,俄罗斯的官员们已经没有任何的疑问。
    为了夺取食物,为了打出罗曼诺夫王朝的威望的华俄战争,打了两年,不但没有打败华国,占领蒙古,反倒是倒了大霉,眼看又一次快要惨败了。
    60w俄罗斯军队,只剩下20w人,还华国人围困在了伊尔库茨克城,丝毫没有突围的可能。
    罗曼诺夫王朝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温文尔雅的华国人竟然操起了折凳,野蛮的打破了俄罗斯人的脑袋,还不肯罢休,一下一下的用力打着。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淳朴的俄罗斯人跟不上节奏了。
    “我们的军队呢?”米哈伊尔大公问,俄罗斯有的是军队,随便就反包围华国人。
    “没有了。”尼古拉二世惨然道。
    尼古拉二世号称人民大军的1000w军队,在伊尔库茨克即将覆灭的关键时刻,只是在一千公里外,冷冷的站着,等着尼古拉二世发面包。
    “这些愚蠢的人啊,不知道只要打进蒙古,打进华国,我们就有面包牛奶了吗?”
    尼古拉二世竟然笑了。
    米哈伊尔大公面皮扯动,怎么也笑不出来。
    列宁那帮人他太了解了,要是他们赢了,罗曼诺夫王朝没有一个人能活命。
    “或者你可以把我的妻子和孩子带出去,至少她们是无辜的。”尼古拉二世道。
    米哈伊尔大公终于笑了出来:“你认为列宁会因为她们是女人和孩子,就放过她们吗?”
    天真,太天真。
    “我认为我们还有更好的办法。”
    俄罗斯皇后推开门,走了进来。
    “亚历山德拉,你不该插手这件事。”尼古拉二世有些不高兴。
    这个女人太喜欢玩弄权术了,却比他更缺少政治智慧。
    “你们忘记了,我还有个德国名字,叫阿历克丝。”亚历山德拉皇后没有理会尼古拉二世,冷冷的道。
    米哈伊尔大公惊讶道:“难道你想我们去投靠德国?”
    就算俄罗斯人可以厚着脸皮去求德国,德国也没有办法拯救俄罗斯。
    德国现在正在加拿大和法国扯皮呢,腾不出手。
    “不,我们可以和华国的皇帝议和,她曾经和德国人关系密切。”亚历山德拉皇后道。
    米哈伊尔大公的下巴已经掉地上了。
    这个女人根本就是神经病。
    尼古拉二世无奈的道:“亲爱的,我不认为胡灵珊愿意和谈,然后再送给我们一大堆粮食。”
    “我们可以试一试。”亚历山德拉皇后道。
    “好吧,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尼古拉二世妥协了。
    “我和米哈伊尔大公亲自去找胡灵珊。”亚历山德拉皇后道。
    尼古拉二世确定,皇后的歇斯底里症又快发作了:“好吧,你去吧,最好快点,圣彼得堡坚持不了多久了。”
    ……
    “俄罗斯发电报给朕,要和朕和谈?”胡灵珊莫名其妙。
    俄罗斯虽然被段祺瑞的军队压着打,但考虑到俄罗斯的人口,以及目前战争前线在俄罗斯境内,战斗民族俄罗斯人没有任何理由这么早的投降。
    胡灵珊甚至已经做好了再打个十年八年,华夏死上一千万人的准备。
    “俄罗斯人的代表是亚历山德拉皇后和米哈伊尔大公。”严复也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看谈判的阵容,还是很能体现诚意的。
    “难道是高尔基那伙人真的要干掉尼古拉二世了?”胡灵珊惊讶的问,上次还以为这伙人就是神经病,没想到竟然真的这么牛。
    “很有可能。”严复点头,“我们要不要支持高尔基?”
    胡灵珊沉思道:“先见见亚历山德拉皇后。”
    秘密谈判的地点,设定在蒙古的达尔汗城。
    “我们需要华国的帮助。”亚历山德拉皇后的第一句话,就差点气死了米哈伊尔大公。
    哪有这么开门见山的,至少要摆出一副欧洲大国的样子,威胁几句,比如有1000w俄罗斯军队正在路上,要么割让蒙古给俄罗斯,要么交出几百万两白银做赔偿。
    这样才能唬住华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