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颗也成!价格任开。”
    有钱的无知老爷爷无知老太太无知小帅哥真是太多了。
    胡老太太很担忧:“这比家里出妖怪还热闹。”
    胡博超装傻:“哈哈哈,人多热闹。”
    热闹个p,门口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走都走不出去,更有帅哥意图爬墙。机会必须自己抓住,不能在原地等待对不?当然是翻墙进去早一步求得仙丹了。
    胡灵珊大奇:“送上门的钱,你们都不会赚?”
    老胡家瞪直了眼睛,奸商!
    胡家的大门忽然打开了,胡博超大摇大摆的走出门,团团作揖。
    华山派白胡子老头掌门传下的,吃了后功力大增的生生造化丹,确实还有10颗,现在决定把它与其他上乘药材一起和了,做成1000颗小药丸,十日后出售,1两银子一颗,售完为止。特别提醒,这药不是补药,不治疗体虚肾亏,更不治感冒发热跌打损伤胃病肝病头疼脚疼花柳梅毒,有病的就快去看医生,千万别以为这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吃错了药,延误了病情。
    “不要化成小药丸,我全买了。”有财大气粗的人喊着。
    都1颗变成100颗了,还有毛个效果。
    胡博超一脸的肃穆:“上古奇药,自有因果,岂能逆天行事?唯有缘者得之。”
    立刻有一群小帅哥冷冷点头,本少爷/本才子/本洗碗工/本放牛的乃天降奇才,上天注定将拯救地球,别说1变100,就是1变100000000000,自己买到的这颗,也一定是浓缩了所有精华中的精华!
    “快看!有人翻墙进去了!”有人大声惊呼。
    立刻一大群人深深后悔,等什么掺水的劣质品啊,抢了原装货一口吃了,比什么都好。
    啊啊啊!
    墙内惨叫。
    胡灵珊扯着几个人的脚,倒拖着出来,不屑一顾:“白痴!本大师姐吃了1颗生生造化丹,功力已经筑基,普天之下,谁能挡我一击?”
    “姐姐,我帮你。”胡灵嘉嘿呦嘿呦的叫着,用力拖地上被打翻的人。
    地上的人纹丝不动,很心伤,什么时候,他要沦落到被一个几岁的小女孩欺负了?他很想一脚把这个拖他脚的小女孩踢飞出去,但刚才的一顿痛打,让他明白,这个举动几乎就是自杀了。
    胡灵珊摸摸小灵嘉的头,道:“灵嘉好能干哦,姐姐和你一起用力。”
    小女孩羞涩的笑,加倍用力的扯地上的男人。
    胡灵珊飚杀气。
    地上的男人秒懂。
    “哎呀,姐姐!我拖动了!”小灵嘉欢呼。
    “灵嘉好厉害哦。”
    地上的那人泪奔,努力配合着小灵嘉,拼命的爬着。
    胡家门外的众人看明白了是非,一齐鄙夷地上那几个手脚俱断昏迷不醒的白痴。
    要是吃了生生造化丹,凭空得到50年功力的胡家女儿,连你们几个小喽啰都对付不了,还抢破头的买毛个丹药?
    再说了,从来只听说做好事的老实人遇到好事,比如放牛的遇到七仙女洗澡,放羊的遇到白胡子老头,砍柴的遇到田螺mm,读书的遇到蛇精美女(双)飞,从来没听说过翻墙偷东西的,能遇到什么老神仙的,没有文化害死人啊。
    众人散去,胡老太太还是担忧。
    临时骗走了善良百姓,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是,老胡家的营生是卖丝绸卖成衣卖西洋小玩意,不是吴山脚下的卖药的那个胡家,制药外行的很,10天后要是拿不出药丸,只怕比现在更糟糕。
    拿不出药丸?怎么可能。
    胡灵珊深深的被胡老太太的忠厚老实感动了。
    “回头买些人参回来,还有薄荷甘草……”
    “人参?不怕1两银子亏死!”胡老太太惊叫。
    “人参是给自己吃的,给他们吃的只有薄荷甘草,再加上些(春)药,几文钱就够了……”胡灵珊叹息,老太太真是实在人。
    胡老爷和胡博超微笑,买人参是个抬高药价的幌子,搞些便宜的,吃不死人的假药,哄骗一群做白日梦的傻子而已。
    至于为什么要加(春)药,胡老爷瞪胡博超,平时都给小灵珊看什么书!
    胡博超擦汗,真没给这种书。
    (春)药的作用,就是让服用者血脉奋张,想入非非,第三肢觉醒,咳咳,控制用药数量,绝对不至于此,但全身发热,如同功力大增,精神百倍,那是必然的效果。
    “对了,还可以单卖另一种药,叫做辟尘丹,作用是排除体内聚集的毒素,增加功力吸收的效果……”胡灵珊道。
    胡老太太没听懂,胡老爷胡博超再次秒懂。
    搞些泻药再多坑一次。
    胡博超再次擦汗,难道老胡家终于要走上三代奸商的道路了?
    “有必要对那些人这么狠吗?”胡博超小心的问。
    胡灵珊微笑:“狠?错了,我这是教他们做人。”
    这是买药的是些什么人呢?
    有的想改变现状,发家致富,成为有用之才,却不肯循着正道,老老实实的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只想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等天上掉馅饼、掉银子、掉仙女、掉白胡子老头、掉荣华富贵。
    有的看着忧国忧民,却不愿意学习西学,不愿意实业兴国,不愿意脚踏实地,只想着神仙保佑,天降神功,然后拳打英国,脚踢日本,拯救地球,征服世界。
    这些人是坏人吗?肯定不是,甚至有的人还怀着一颗爱国的心。
    但静卧华床,沉迷幻想,不愿努力,再伟大的心,也不过是颗爱做梦的心。
    让他们用一两银子买个美丽的春梦,然后破灭,撞个头破血流,至少能让他们明白,出人头地和爱国爱民,显然都不应该是这么廉价的。
    “这个丫头,不得了啊。”胡老爷长叹,眼神复杂。
    小灵嘉扑到胡灵珊怀里:“姐姐好厉害,爷爷说你不得了。”
    胡灵珊摸摸小女孩的头:“灵嘉也很厉害,灵嘉也很不得了。”
    “不得了”?“牛人”?”了不起”?
    这些胡老爷,赵媛馨等人夸奖的词语,一个字都不用当真。
    谁家的长辈夸奖小辈,特别是别人家的小辈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语?无非是美好的祝愿而已。
    君不见,三岁就会写几个歪七扭八的字,被夸奖文曲星下凡的,结果当了三十年的老童声;五岁就会被一百首唐诗的,最后做了巷口杀猪的。
    小孩子幼年时期表现的聪慧,完全当不得真。神童从来不见得能神到最后,仲永简直是最好的例子。
    在胡老爷和胡博超的眼中,扣去骨肉亲情的加分,扣去天生神力的光环,胡灵珊的变现,并没有多少让人觉得了不起。
    保护妹妹?n多的小孩子做得比胡灵珊更好。英国的5岁小姐姐教训3岁小弟弟的言词,可比胡灵珊老练多了。
    不在乎流言蜚语,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多少人少年时目空一切,胆大包天,意气风发,十数年数十年后,却被流言蜚语所杀。
    坚持本心,与以为地球围着自己转;看透人心看透世情,与单蠢无比,其实都只是隔着一张薄薄的纸,根本不能简单地区分。
    才8岁的胡灵珊,在胡老爷胡博超胡博明眼中,所言所语,所作所为,不过是小小孩童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间疾苦,不知人情冷暖,肆意的胡作非为而已。
    了不起?不得了?牛人?
    明知不可能,但依然存着一丝期盼的,浅浅的,却真心的祝愿而已。
    十日后。
    老胡家的店铺前排起了长队,“生生造化小丹”一抢而空,胡博超抱着银子大笑,这钱太容易赚了。
    某个大少爷焦急的问:“买来了没有?”
    仆役道:“只买到了37颗。”
    大少爷怒:“叫你们都去,是不是不把我的话当话!”
    胡博超是奸商,卖药采取了特别的手段,居然每人每次限买一颗,谓之遍求有缘人。
    这个举动自然在小户人家中很受欢迎,一两银子在普通人家是个不小的数目,在富商遍地的苏杭,实在没什么了不起,出得起1000两银子全包的,多得是。
    缘分缘分,是见者有份,上天注定的东西,没理由让有钱人全得了,对不对?
    如这家的大少爷,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让家中的仆役,以及雇佣的伙计,尽数去老胡家排队。
    “少爷,排队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仆役诉苦。
    “少废话!拿药来!”大少爷没空管这些。
    生生造化小丹,装在一个红色的小纸盒中,一盒一丸,另有一个绿色的小盒,里面也是一个小小的药丸。
    “这是老胡家的辟尘丹,也是一两银子一颗。人吃五谷杂粮就会吸收吃食中的毒素,日积月累,体质就差了,即使吃了生生造化小丹,也不能起到效果,所以必须先吃着辟尘丹,排除人体内的淤积的毒素……”仆役加油添醋的说着。
    大少爷毫不犹豫的吞下了一把辟尘丹。
    仆役大急:“老胡家交代了,只能一次吃一颗,不然会伤身体。”
    大少爷鄙视:“本少爷天赋异禀,岂是凡夫俗子能比?”
    须臾,大少爷腹中隐隐作疼,大喜,果然有效。
    嗯嗯数次后,大少爷只觉浑身轻松,变体清凉,不住口的夸道:“好一个辟尘丹,果然神效无比!”
    又服下生生造化小丹数颗,一股热气自丹田而起。
    “神药!果真是神药!”大少爷大喜,立刻镇定的盘膝坐下,细细的体会体内那火热的力量。
    又过片刻。
    “忒么的怎么没了!”大少爷愤怒了,强大的感觉只不过维持了区区一炷香的时间。
    仆役感叹:“许是药力薄了些。”
    废话!1颗丹药变成了100颗,能不薄吗?
    大少爷愤怒的想着,要是有1整颗,他一定能成为拯救大清朝的英雄。
    可惜!太可惜了!
    望江门外。
    某个英俊的少年,淡然的回到了破旧的屋子,掩上门,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盒子。
    老胡家真是奸商,就这么颗药丸,要买一两银子。
    少年小心的拿起药丸,颤抖着放入了嘴里。
    只要有了力量,只要能有50年绝世功力,只要能以一当百,他就能重新振兴胡家。
    武林门老胡家也配姓胡!
    全杭州,除了他,谁配姓胡!
    药效行开,热流在全身涌动。少年慢慢握紧拳头,只觉力量在缓缓的增强,有效,果然有效!他果然注定了不平凡!
    “碰!”
    本来就破烂的屋子内,又是一地的破碗。
    少年愤怒的捏紧拳头,药效不够,力量消失了!一定是没钱买那颗辟尘丹,药效吸收的不够彻底。
    可恨!实在太可恨了!
    ……
    “胡兄,听说你家得了一味良药……”某个商人熟络的请胡博超喝茶。
    胡博超小心的看看左右,道:“李兄,你怎么也信这个?”
    这人是卖丝绸的商人李俊,和胡博超常有往来,大家都是奸商,谁也不比谁老实。
    李俊苦笑:“我自然知道你老兄的把戏,可惜家里老娘不信,说很多人吃了都有效,一定要我买些回去,给我那个蠢蛋儿子吃。”
    胡博超偷偷从怀里掏出几个盒子,遮掩着塞给李俊,叮嘱道:“千万别多吃,吃多了伤身。”
    李俊认真问:“没毒吧?”
    “放心,只是拉肚子而已。”胡博超道。
    李俊将盒子塞进怀里:“你做了多少颗?”谣传只有1000颗,但是这种白捡钱的机会,怎么能只做区区1000颗呢。
    胡博超笑而不语。
    李俊鄙视,都多到不好意思说了?奸商!  
     
        
正文 第6章 善良百姓遇难记
     “姐姐,我们卖假药,会被叫做骗子的!”小灵嘉气鼓鼓的道。
    胡灵珊微笑:“小灵嘉真是好孩子,给你个大苹果吃。”
    是啊,骗人就是骗人,假药就是假药,任何辩解都是无力的掩饰。
    小灵嘉在这个满身铜臭味的商人家庭长大,还有一份正确的三观,真是不容易。
    老胡家卖假药,会被千夫所指,臭名远扬吗?
    要是换做其他年头,胡灵珊还没拉着全家人做卖大力丸的假药骗子的觉悟,但是,1898年的大清朝,还有谁有精力去关注一个卖大力丸的呢?
    《马关条约》、《辽南条约》、《胶澳租借条约》、《中俄密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哪一个条约不是赔款割地?仅仅一个中日《马关条约》就是2亿两银子赔了出去,割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这种天量级的数字面前,老胡家骗几个老实人的几两银子,算得了什么?谁有空很low的去谈论老胡家的那什么生生造化丹?
    “姐姐,骗人是错的,你为什么还要做?”小灵嘉捧着大苹果,睁大了眼睛不解的问。
    “因为姐姐看这个世界的人很不爽啊。”胡灵珊笑道。
    一梦醒来,世界忽然就变了模样。
    剑法如神横扫武林的华山派没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没了。
    睁开眼睛,就是满眼的辫子辫子辫子。
    这是一个男人剃半边秃头,脑袋后留着辫子的神奇审美观的世界。
    这些也都罢了。
    几百年过去,大明总是要灭亡的,华山派总是要灭亡的。
    胡灵珊在搞明白一梦已是500年后,就唯有叹息了,沧海桑田,不外如是。
    但这个世界真是无法让人直视。
    一直天下霸主地位的华夏,竟然被外国人打得找不到北,都被当做野蛮人看待了。
    即使这样,被外国人狠狠教训了六十几年的清朝,竟然还在过着悠闲的小日子,袖笼着双手,热切的谈着华夏的祖上多么的富贵和强大,或者装模作样唾沫横飞兴高采烈悲痛欲绝的讨论着国事。
    然后,回家继续过小日子,明天继续笼着双手。
    偶尔见到杀人,或者洋人殴打清人,就或麻木,或兴奋的在一边看着,平静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胡灵珊微笑,生活在这个神奇的时代,不找点事情发泄一下,会疯掉的哦。
    ……
    紫禁城。
    慈禧悠然的坐着,把玩着手里的佛珠。李鸿章干得不错,在中日议和上一哭一泪的,替大清省了1亿两银子,是个能人,以后大清和洋人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要依靠他。
    “唉,大清朝的日子,怎么就这么难过呢?”慈禧自言自语。
    一边的太监急忙道:“老佛爷千万要保重身体啊,只要您龙体健康,大清朝就有的是好日子。”
    慈禧淡淡的想,是啊,只要她身体好,牙口倍棒,吃饭麻香,这不就是好日子吗?管它洋人闹腾呢。
    但是,会不会又闹腾到紫禁城呢?
    慈禧想到圆明园,想到仓皇逃遁的夜晚,想到因此一病而逝的咸丰皇帝,打了个寒颤。
    北洋水师没了,圆明园没了,洋人不可战胜啊,现在穿洋人衣服、吃洋人东西、学洋人技巧的东瀛人也不可战胜。
    唉,大清要完了吗?
    割地,赔款,只要不打到紫禁城,一切都好说。
    大清朝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银子,有地。
    台湾算什么,澎湖列岛算什么,澳门算什么,胶州算什么,香港算什么,全是不毛之地。洋人要就拿去,就当大清朝施舍叫花子了。
    慈禧嘴角露出微笑,只要洋人不闹,大清朝就还有时间,没事的,明天会更好。
    一转眼,慈禧看到了桌上的奏章。
    尽管朝中诸臣小心翼翼,但她还是从中看到了对割地赔款的不满和仓皇。
    总有一群人不识时务,总是想着和洋人开战,和东瀛开战,丝毫不在乎满人的天下的太平。
    慈禧长叹:“好战必亡啊!”还是能不战,就不战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