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绪还是有点理智的,知道电报中虽然还是待验证阶段,但满清立国以来第一次通电全国的沧海遗珠事件,怎么都不可能在英清剑拔弩张的时刻,轻描淡写的说认错人了,瞒混过去的。
    慈禧淡淡道:“皇帝,这个事情不简单,我们什么也不做,慢慢的看着就行。”
    光绪沉吟,这是要不承认不否认,任由胡灵珊自生自灭了?也好,怎么也比朝廷出头强。
    慈禧缓缓的喝了口参汤,心里苦到了极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难道天意果真已经不在大清了吗?不然好好的一石数鸟的计策,忽然就变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呢。  
     
        
正文 44。战宁波
     一支远航舰队在大海上航行着,不时有海鸥欢叫着。
    “上校,这是最新的电报。”大副随意的说道。
    戴维·贝蒂上校接过电报,心里想着,还是有很多人不服他啊。
    作为才35岁的英国海军上校,戴维·贝蒂的上升趋势是极其惹人妒忌的,海军内部有谣传,他有可能在40岁前成为大英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海军少将。
    电报上写着,德国表示,清国的宁波港已经被德国占领,大英帝国海军可以随意使用宁波港。
    戴维·贝蒂冷笑,这种可能性,他在海军部推演的时候,就曾提出过。
    落后的清国,根本没有力量和大英帝国的海军较量。胡灵珊最大的可能,就是放弃海战,放弃港口,在内陆和英国陆军决战。
    胡灵珊手中的宁波港,要么被大英帝国的炮火轰得稀烂,要么就自动放弃。
    看来,胡灵珊还是有理智的,没有傻乎乎的打海战,或者来一个港口登陆抵抗战。
    戴维·贝蒂瞅瞅大副,大副的神情非常严肃,但戴维·贝蒂却从这不应该有的严肃当中,读出了耻笑:一颗炮弹都没有打的胜仗,凭这个战绩升少将?你丫的就是一个草包海军。
    戴维·贝蒂放下手中的电报,道:“通知大英帝国的孩子们,我们要在陆地上作战了。”
    戴维·贝蒂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是凭自己的真实能力,一步一步从最底层走上来的,他将在遥远的东方的陆地上,用显赫的战绩,体现他的价值。
    大副惊愕:“你想指挥陆军,还是让我们的水手们上岸?”海军上岸,可不专业啊,而舰队搭载的3w陆军,可不归海军管。
    戴维·贝蒂微笑:“我曾在天津带领海军士兵们战胜过清国的数十万军队,我知道大英帝国的海军是多么的勇敢,我将用敌人的鲜血证明它。”
    大副微笑着点头,这个二货,果然上当了,不管最后是不是大胜,戴维·贝蒂都会得罪英国陆军,仕途只怕不会这么顺畅了。
    ……
    “我们真的不参与战争?”上海,某个法国(军)官不甘心的问着。
    清国就是个菜,随便打一打,就能获得好处。况且,清国人屠杀英国大使馆,明显是违反了国际公约,这是必须强烈制裁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清国,对西方国家惯用的经济制裁可没什么反应,唯一能让清人懂得一点西方文明的,只有子弹和火(炮)了。
    另一个法国(军)官微笑:“表面上看,是英国和清国的战争,但是,其实是德国和英国的较量。我们法国可没有必要为了英国,去教训德国。”
    英国一直鼓动和扶持德国,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统治,又时不时的挑动欧洲的战火,凭借着岛国的优势,坐看法国身陷泥潭,法国有什么理由要去毫无好处的为英国流血呢。
    最好英国德国开战,法国前排吃瓜看戏。
    某个军官认真的道:“这可能是近距离观察德国和英国最新式武器的最好机会,都把眼睛睁大点。”
    几天后,法国人和其他许多欧美国家的人愤怒了。
    该死的胡灵珊,竟然严格封锁了杭嘉湖宁波绍兴的道路,任何人许出不许入。
    别说金发碧眼白皮肤的欧美人,就是同样黄皮肤的日本人,也根本无法进入作战区域。
    “清国人就是这么大惊小怪。”上海的租界内,几个欧美人评论着,“换成欧洲,两国作战的时候,蹦出一大窜外国观察团实在太正常了。”
    “那么,我们只好听英国人胜利后的吹嘘了。”某人耸肩。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和英国人作战的,是威廉二世的军队呢。”有人信口胡说。
    “完全有可能!哈哈哈!”引起一片大笑。
    ……
    远处,港口静悄悄的,看不见人影,有几艘破旧的渔船搁浅着。
    一艘德国的军舰在远离港口的海面上,没有丝毫要进攻的意思。
    戴维·贝蒂放下望远镜,区区一艘德国(军)舰,不会威胁到英国海军。
    “很好,是让愚蠢的清国人,看看得罪大英帝国的下场了。”
    3w英国陆军,和2000英国海军士兵,悠闲的踏上了宁波的陆地。
    一片平静。
    “这些辫子根本不敢和大英帝国战斗。”某个英国陆军士兵不屑的道。
    “嗨,放轻松些,小子,第一次来清国吧,不用那么紧张,这不是战斗,是屠杀。”同伴是个老兵,拍拍他的肩膀。
    这支3w人的陆军,大多数是从印度调集的,从没有踏足过清国的领土。
    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德国(军)队,这支英国远征军全部是英国人,没有征调战斗力地下的印度兵。
    “清国人只会骑着马,挥舞着旗帜,傻傻的往我们的枪口上撞,你完全不需要担心。”
    附近的英国陆军军官知道些内情,这些清人或许会有德国的新式武器。但军官没有想呵斥盲目乐观的士兵们的想法,拿枪的辫子兵,一样是辫子兵,这块愚昧落后的土地上,不存在优秀的战士。
    “见鬼,这个城市居然没有人!”已经进入宁波的士兵们汇报,整个宁波城,居然看不见一个人。
    戴维·贝蒂皱眉,这个胡灵珊居然直接放弃了一个城市。
    “报告,发现辫子兵了。”侦查兵报告,胡灵珊的军队在远离港口的某个小山头上,大片的旗帜迎风招展,丝毫没有隐藏的意思。
    戴维·贝蒂放下望远镜,微笑。
    山上的阵地一看就是假的,这些愚蠢到清国人,还在想着几百年前的把戏,难道不知道,望远镜下,那些稻草人会被看得清清楚楚吗?连停在稻草人身上的乌鸦都看见了。
    “胡灵珊一定就在附近。”戴维·贝蒂道。
    “你看,就在那里。”陆军指挥官指着另一处林地。
    林地的上空,有一些鸟雀鸣叫着,飞旋着,不肯落下。
    戴维·贝蒂笑道:“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清人的军队,都是一些非职业军人在指挥,他们特别喜欢从战争小说中,寻找作战的方式。”
    在天津和义和拳的人作战的时候,就经常会遇到一些奇妙的事情,一些文人淡定自若的,根据《三国演义》《水浒》,说着一些不明觉厉的话,指挥着战斗。
    和这样的清人作战,真是太美好了。
    “德国人就没有教他们怎么作战?”陆军指挥官有些迟疑。
    “你不了解清国人,他们极端排外,他们永远都以为老祖宗几百年前传下来的,才是最好的,他们不相信白皮肤的人。”戴维·贝蒂道。
    “不管怎么样,先让炮兵上来,对那个树林轰它1000发炮弹。”戴维·贝蒂对着陆军指挥官说道。
    英国远征军带来了50门最新式的大炮,完全不用担心清人老旧的火炮射程,况且,戴维·贝蒂不认为只会学1000年前战争小说的人,懂得什么现代军事,大胆的肆意调动着火(炮)。
    “轰!”
    一枚炮弹落在了英国炮兵当中,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更多的炮弹接二连三的落下。
    “轰轰轰!”
    正在移动中的英国炮兵,被密集的炮火覆盖。
    “该死的,我们上当了!”陆军指挥官气急败坏的大叫。
    从炮弹的呼啸声,他很容易的找到了胡灵珊的炮兵阵地,就在那片以为是假阵地的山上,该死的胡灵珊使用了某种伪装,瞒过了英国人的望远镜。
    居高临下的胡灵珊的炮兵,轻易的掌握了英国远征军的所有军事调动,准确的干掉了英国人的炮兵。
    “必须干掉对方的炮兵,否则我们全部完蛋!”戴维·贝蒂大叫。
    “不!我们该立刻撤退!”陆军指挥官大叫,任何陆军都知道,对着大炮蛮干,根本是找死。
    海军的作战思路和陆军的作战思路,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我的军衔比你高!我是海军!”戴维·贝蒂大叫。
    英国陆军在海军面前,从来抬不起头来。
    但这个时候可不是让外行的海军指挥战斗的时候。
    陆军指挥官愤怒了:“这是我的部下,英国陆军不需要海军指挥陆战!”
    戴维·贝蒂揪住陆军指挥官的衣领:“白痴!你想做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被东方国家打得逃跑的英**事指挥官吗?你想被耻辱的退役吗?”
    要是现在撤退,就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弱小的清国打败,而且是敌人零伤亡的完败。英国国防部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作为军事指挥官,戴维·贝蒂和陆军指挥官必定要承担英国国防部的怒火。
    在英国的某个乡下,躲起来永远不见人,就是他们的唯一下场。
    英国陆军指挥官脸色惨白。
    “现在还有机会翻盘!只要夺下了炮兵阵地,我们就能反败为胜,我们顶多被降职!运气好,抓住了胡灵珊,我们还能在现在这个职务上熬到体面的退役。”戴维·贝蒂大吼。
    这些真心话打动了陆军指挥官。
    胡灵珊的炮兵阵地不可能有很多人,那将无法躲过英国人的侦查。英国人有机会占领和摧毁这个炮兵阵地。
    “进攻!进攻!”陆军指挥官下令。
    英**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进攻胡灵珊的炮兵阵地,另一部分,进攻胡灵珊可能所在的山林。
    “我们有3w人,我们是所向无敌的大英帝国的士兵,我们不会失败,上帝保佑我们!”军官们大叫着,用皮鞭抽打着士兵们,催促着他们上冲锋。
    英**队一贯以来的粗暴管理作风,以及强大的历史背景,起了作用,英国士兵们勇敢的开始进攻。
    “这群蠢货,他们没有任何机会了。”胡灵珊冷笑,这些英国人太自以为是了,以为华夏大地上都是梳着辫子的蠢货,永远不会前进?
    几个德国教导团的军官,飞快的记录战斗数据,这对德国人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我们已经冲过炮火覆盖区域了!”用重大到不敢去想象的伤亡,英国人终于到了能和胡灵珊的士兵短兵相接的位置。
    “他们最多只有几百人,我们赢定了!”军官们给士兵打气。
    没错,炮兵阵地确实只要几百胡灵珊的军队,面对上万英国士兵,似乎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英国士兵们微笑着整顿队伍,按照士兵守则,拉出长长的横列,摆出标准的陆军冲锋阵营,缓慢的向山顶冲去。
    但是,英勇的英国士兵,遇到了胡灵珊真正的杀手锏。
    “哒哒哒哒哒哒!”德国最新式武器,马克沁重(机)枪喷射着火舌。
    不仅仅是炮兵阵地,树林中同样想起了清脆的,但可怕的枪声。
    一排排的英国士兵被收割了性命。
    勇敢的英国士兵冲上去,然后被子弹打成碎片,再冲上,再打成碎片。
    “这是什么武器?”陆军指挥官脸色惨白,这种新式的连发武器,简直是噩梦。“我们必须立刻撤退!”
    戴维·贝蒂坚决反对:“看!他们的新式武器数量不多!最多只有20个!只要我们往前冲,一定能突破对方的火力!”
    陆军指挥官迅速的做数学推测:连发枪的杀人速度快,还是英勇的英国士兵冲锋的速度快?
    区区一二十个新式连发枪,怎么可能对抗数万勇敢的英国(军)人的冲锋?
    “继续进攻,不许后退!”陆军指挥官下令道。
    惨烈的屠杀继续着。
    “枪管发烫了!”树林中,胡灵珊的机(枪)兵大喊。不管浇多少水,都没用了。
    胡灵珊叹气,要是当年学了左盟主的神功就好了,piu一掌,机(枪)冰冻降温。
    “机(枪)继续冷却。”胡灵珊平静的下令。
    战斗,从来不仅仅是炮兵和机(枪)兵的任务啊。
    “瞄准!”德国教导团呵斥着。
    胡灵珊的军队严阵以待。
    “敌人的连发枪停止开火了!”英国人大喜。
    “英勇的英国士兵们,冲锋!”英**官们大叫。
    “冲啊!”
    英国士兵奋勇的前进。
    胡灵珊认真的注视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开始。
    ……
    宁波港口。
    “听,是炮声。”海军们微笑。
    “动静可不小。”
    “说不定,那些清人又在骑马向炮兵阵地冲锋。”
    “那就太好了,我们马上可以获胜回国了。”
    海军士兵们普遍乐观。
    ……
    1个小时后,让人恐惧的马克沁重(机)枪完成了冷却,再次愉快的收割人命。
    英**队不得不退了回去,终止了冲锋。
    “为什么连山顶的炮兵阵地都没有打下来!”戴维·贝蒂怒吼。
    “你睁开眼睛看看!那里不是只有几百人!”陆军指挥官也大吼。
    山的另一面,胡灵珊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到达,进入山顶阵地,看数量,绝对不会少于5000人。
    “胡灵珊修建了战壕,我们是在和真正的军队作战,我们不可能仰攻打下一个有重兵把守的阵地!”
    英国陆军已经做了多次的冲锋,只是白白的牺牲性命。
    “我们必须撤退,回到船上去,我们已经失败了。”陆军指挥官面如特色。
    戴维·贝蒂环顾四周,32w英国士兵,如今只不过剩下了一半。
    英国在亚洲最惨重的失败已经发生了,英国的农村正在呼唤着他。
    “英国人必须撤退了。”德国教导团的军官们道。
    在失去了火(炮)的掩护,在劣势的地形环境下,在马克沁重(机)枪的封锁下,50%的伤亡率,还能坚持战斗到现在,这简直不可思议,大英帝国果然是世界第一强国。
    “英国人现在还有机会撤退?要是英国人不全军覆没,那么,我们就是最愚蠢的指挥官。”胡灵珊斜眼。
    预设阵地,占有主场优势;利用了英国人对清国人的惯性轻视,引诱对方指挥官失误;有大炮和重(机)枪的火力优势;有后勤优势……在这么多的优势之下,要是还不能把这只孤军深入华夏土地的英国(军)队全部杀光,胡灵珊的军队也太废物了点。
    “报告!我们被包围了!”英国(军)人大叫。
    英国人的后方,发现了了胡灵珊的军队,并且已经挖好了壕沟。
    英国人已经没有退路了。
    戴维·贝蒂铁青了脸。只有两条路,投降,和战死。
    光荣的英国海军不可能向野蛮的清国人投降。
    “集中所有兵力,突围!”戴维·贝蒂道。
    或者还能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军舰上的英国海军也会接应他们的。
    陆军指挥官摇头:“没有机会了。”
    胡灵珊的围堵部队中,有十几个造型显眼的新式枪械,那应该就是可怕的连发武器。
    在毫无遮掩的阵地上,突破这些连发武器的可能性,英国陆军已经用鲜血尝试过了。
    而山顶的炮兵阵地显然正在进行移动,射程很快就要覆盖他们了。
    “投降吧。”陆军指挥官道,战败投降,并不可耻。
    戴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