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灵珊出现在胡家的时候,才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时辰,怎么可能是从北京送过来的?会飞不成?”
    “……从胡灵珊的脸型看,也和满人的血统不符,怎么看都不是通古斯血统。”
    这些言论看上去非常的靠谱,简直是有理有据了。
    满清沸腾了,民族英雄胡灵珊,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这个问题太重大了,必须深度挖掘。
    “姐姐,刚才有个人给了我块糖,问你的事情,被我砸回去了。”胡灵嘉气呼呼的道。
    “笨蛋!有人送钱给你都不会赚!”胡灵珊怒。
    胡灵嘉茫然咬手指。
    “让他们直接给钱,你就回答他们的问题。”胡灵珊道。
    胡灵嘉嚅嚅的道:“这不是出卖姐姐嘛。”
    “啪!”
    胡灵珊一掌拍在胡灵嘉的脑袋上。
    “笨蛋,你不会随便瞎说啊。”
    “这也行!”胡灵嘉瞪大了眼睛,开窍了,单纯的胡灵嘉从此走上了欺骗善良记者的的可耻道路。
    某个男子认真的递过一块银子,掏出纸笔。
    “我姐姐每顿要吃两只鸡,十碗饭!”
    男子抗议:“就这个消息,不值得10两银子!”
    “想要这条独家消息的,多的是。”胡灵嘉不以为然。
    男子忍痛,又掏出银子:“50两!这可是天假!我想知道胡灵珊的生母到底是谁?”
    “50000两!这种绝密消息,50两怎么够!”胡灵嘉深深鄙视,“以为我老实可爱单纯善良天真无邪就好骗啊!”
    ……
    上海。
    孙医生重重的砸了茶碗。
    “谁?是谁干的?”
    一篇报道,毁掉了孙医生大半个月的辛苦成果。
    孙医生联系清国革(命)者的工作,很不顺利。
    “孙医生,胡灵珊干的不错,夺下了一座城池,又建立了新军,启用了我等革(命)党人,放眼华夏,能成大势者,唯胡灵珊一人。请恕在下无礼,恐怕对孙医生是爱莫能助了。”
    见了许多大名鼎鼎的革(命)大佬,都对孙医生客客气气的,但是最后却都是如此的说着。
    胡灵珊势力大,名气响,有实际成果,很多革(命)者纵使没有加入到胡灵珊这边,却也表示支持她,愿意站在孙医生这边的人,少之又少。
    这还是因为这几个人的家人被满清杀了,极度仇视满清朝廷。
    “没说的,胡灵珊是满人,在下一定支持孙医生!”
    孙医生认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即使那些支持胡灵珊的人,也未必不在意胡灵珊的血统,只是现在还抱有美好幻想,认为这是朝廷的阴谋而已。只要胡灵珊正式认祖归宗,成为了满清的格格,所有的革(命)党人都会投到他这一边。
    驱除鞑虏,怎么可能是满人格格会做的事情。
    但忽然之间,舆论大变,胡灵珊是不是满人已经有太多的疑问,连原本答应了支持孙医生的人,说话都含糊起来。
    孙医生又砸了一个茶壶。
    革(命)立场这么不坚定,总有一天,孙某会和你们算账的。
    孙医生开始思索,当务之急,是一定要坐实了胡灵珊满人格格的身份,该怎么做呢?
    从来都是高屋建瓴,指导大方针,提出大计划,纠正大思想的孙医生,彻底抓瞎了。
    脑子中唯一想到的,只有一个方法。
    ……
    紫禁城。
    “办得好!”光绪大笑,用力的拍康有为的肩膀。
    “现在,连朕都相信,胡灵珊绝对不是皇室血统了。”
    “为皇上分忧,是奴才应该的。”康有为谦卑的道,心里却也有些得意。
    除了最早几篇文章分析醇亲王奕譞家子女的外,其余文章都不是康有为写的,甚至不是康有为授意的,那分析胡灵珊出生时间,外貌和种族关系的,全部是热心的群众自己挖掘的。
    康有为微笑,是上天在帮助他,他不过稍微吹了点风,扇了点火,就星火燎原了。
    “还不够,动作要快,要抢在老妖婆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把事情做实。”光绪狠狠的道。
    朝廷下了圣旨,胡灵珊冒充皇室血脉,擅自和友邦英国开战,擅杀朝廷官员,夺取朝廷州府,是叛乱,是乱臣贼子,是反贼,人人得而诛之,天下所有州府官军一律讨伐胡灵珊,谁砍下她的人头,谁就是杭州之主。
    满清轰动。
    “大使先生,胡灵珊反叛,敝国已经无力遏制,还请贵国借兵剿匪。”某个大清官员对着法国大使道。
    法国大使没搞清楚这中间的道道,但还是习惯性的问道:“法国能得到什么?”
    大清官员微笑:“只要杀了胡灵珊,敝国皇上愿意拿杭州来酬谢友邦的帮助。”
    “法国会考虑的。”法国大使道。
    同样的情况,在其余欧洲国家大使馆发生着。
    “清朝皇帝为什么这么想杀了胡灵珊?”几个大使坐下来,不由自主的互相问着。
    瀛台。
    光绪面无表情。
    胡灵珊,即使你和朕流着相同的鲜血,也怪不得朕下毒手,这是你比朕的。
    杭州。
    “原来是光绪这个辫子头再捣鬼啊。”胡灵珊满不在意,问道,“新兵练得如何了?”
    黄兴皱眉:“还不行,刚学会了开枪。”
    自从干掉了英国远征军后,胡灵珊疯狂的征兵,一下子将3w军队扩充到了10w人。虽然有德国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持,但是,新兵的训练时间太少了。
    “赶时间,不能再等了。”胡灵珊拍板。
    ……
    “大人,胡灵珊出兵攻打金华了。”手下跌跌撞撞的跑进来。
    闽浙总督许应骙大惊失色:“来了多少人?”
    “至少有5w!”手下哭丧着脸。
    许应骙大哭。
    只有1000人的胡灵珊,就敢攻打宁波绍兴,现在有5w人了,还不得打下整个浙江?
    “立刻把所有人放到闽浙边界!”有人提议。福建也有几万军队的,再拉些壮丁,怎么也能有10w人的军队。
    “你疯了!胡灵珊有德国人撑腰!”立刻有人反对。
    连打得朝廷御林军找不到北的英国(军)队,都被胡灵珊轻易干掉了,整个满清,谁能挡得住胡灵珊?
    与满清乃至欧美的主流观点不一样,整个闽浙的满清官员,都见识过胡灵珊军队的战斗力,更倾向于胡灵珊单独干掉了英国(军)队,毕竟,要想调集数万德国(军)队入境,作为地头蛇的闽浙满清官员,不可能一点都查不到。
    “朝廷下令,胡灵珊是反贼,我们或可联络其余省份的军队……”说话的人自动哑巴了。
    一群同僚一齐鄙视。
    东南诸省,还能联合谁?是已经群龙无首,眼看要内讧的江淮,还是已经老得随时要挂的湖广总督张之洞?
    “那怎么办?”许应骙泪奔。
    有人建议,为今之计,只有先看看胡灵珊是想吞下了整个浙江就停手,还是连福建也要吞下,然后再做打算。
    “要是胡灵珊是想要吞下福建呢?”许应骙急切的追问。
    这还有什么好问的,那自然只有两条路。
    投降,或者弃官而走。
    ……
    紫禁城。
    “皇上,太后往这边来了。”小太监禀告道,很惊奇的发现,以前听见慈禧就发抖的光绪,居然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
    进来的,不止慈禧,还有宗人府的一众官员,醇亲王奕譞也来了。
    光绪冷笑,输红了眼吧,要来废帝了?朕不怕!
    慈禧看也不看光绪,坐下。
    醇亲王奕譞拼命的向光绪打眼色。
    光绪自作不知道。
    有宗人府的大臣问道:“皇上,胡灵珊的事,是你做下的吧。”
    光绪挺胸:“自然是朕下的。”
    也不待被人再问,指着慈禧道:
    “朕知道你的意思。胡灵珊是个人才,一个杭州管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又收服了革(命)党为己所用,压制得许应骙这个蠢货动弹不得,就连朝廷的心腹大患李鸿章,也被她随手收拾了。
    以此经世济民之能,已经远在朕之上。
    为了大清的天下,为了满人的未来,朕退位让贤,让她做个女帝也没什么。
    但是,胡灵珊狂妄悖逆,得罪了英国人,眼看又是一场八国联军,生灵涂炭,朝廷颜面顿失,朕又怎么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不杀了胡灵珊,何以谢罪天下,何以谢罪洋人?
    朕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清的天下!”
    慷慨激昂为国为民的话,却没有一个大臣感动。
    慈禧平静的道:“到了这个时候,皇帝还是不肯说真话啊。”
    光绪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慈禧继续缓缓道:“胡灵珊有治政之才,远在皇帝之上,但终究是个女子,立她为帝,违反了祖宗家法,或许成,或许不成,也就在两可之间。
    可是,胡灵珊竟然打败了英国人,这就不同了,嘿嘿,满清第一英雄啊,300年满人天下,也只有圣祖能相比了,何止功高震主啊,简直是不做皇帝都不行了。
    这女帝的位置,怎么也跑不了了。
    退位让贤?嘿嘿,皇帝的位置啊,谁不想坐呢,坐上了,又怎么会轻易的让出来呢,为了这位置,杀兄弑父,又有什么稀奇的。”
    光绪面色大变,却冷笑道:“是啊,朕就是怕她夺了朕的位置,朕是皇帝,她只是朕的皇妹,她只能辅佐朕,现在,她却要夺朕的天下!”
    慈禧沉默不语。
    良久,慈禧站起身,再也不看光绪一眼,直接出了瀛台。
    醇亲王奕譞叹息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绢,放在桌上。
    “这是在几个月前,太后交给宗人府的。”
    转生离去。
    瀛台的通路被侍卫守住,门户重重的落下。
    光绪冷笑,这是要公然禁闭皇帝了。
    妖妇!
    大清这天下,就要败在这个妖妇的手里!
    眼下的情况,光绪早有预料,不成功,便成仁,不过如此。怎么也比窝窝囊囊的毫不作为,忽然被废了得好。
    桌上的黄绢老老实实的待着,一动不动。
    光绪随手拿起,这是废帝的诏书吧。
    片刻后,瀛台中传出了光绪的吼叫声。
    “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是这样!朕不相信!朕不相信!”  
     
        
正文 46。女魔头断案记
     胡灵珊的军队在占领了浙江全境后,停止了脚步。
    周边各大佬一齐松了口气。
    但谁都知道,只要胡灵珊消化了新占领的区域,很快就会再次向周围伸出黑手。
    各大佬们开始疯狂的征兵,任何敢于吃空饷的人,不论背景,一律杀了。
    “张大人,这是法兰西最新式的快枪。”某个法国人军(火)商介绍着手中的枪支。
    越是有战争的可能,这些军(火)商们的生意就越好。
    张大人慢悠悠的打量着手里的快枪,终于道:“这就是你最好最新的枪?”
    法国人冷笑,当然不是,这是法国淘汰的旧枪。“当然,这是最好的枪,法兰西军队也用这种枪。”
    张大人端起茶碗。
    清兵叫道:“送客。”
    法国人莫名其妙。对这批枪不满意?他敢打赌,这个张大人对枪械一窍不通。
    “果然还是德国人的枪好啊。”张大人对着幕僚冷笑道,价格公道,一看就是全新的。
    幕僚赔笑道:“法国货怎么能和德国货相比,德国货可是连英国货都不能比的高级货。”
    自从胡灵珊用了德国枪械,干掉了英国人后,东南沿海诸省刮起了一股德国风。英国货法国货美国货,全部都是垃圾,只有德国货最好。好在哪里?还用问,胡灵珊用德国货打败了英国人!
    “银子准备好了吗?”张大人问着。
    幕僚道:“是,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他来了。”
    与张大人交易德国枪械的人,是个清人,或者,更精确的说,是个杭州人,只说自己叫李四。
    以张大人究竟官场的智慧,一眼就看破,这个李四,一定是胡灵珊军队里的,这批枪支,只怕是胡灵珊军中的标配。
    张大人微笑,这种卖空军械仓库,卖空粮食仓库的小把戏,大清朝处处都有,胡灵珊是革(命)党又怎么样,革(命)党人就不吃饭不喜欢银子了?
    只要有钱,胡灵珊今天吃什么菜,他都能够买到。
    “价格略微贵了点,但没关系,要放长远看,这条线好好留着,说不定以后能有大用。”张大人寻思着,打定了主意要把胡灵珊的叛徒当菩萨一样供着。
    金华。
    “都卖出去了?”胡灵珊随口问道。
    苏老爷笑着点头:“按照成本的20倍,全部卖出去了。”
    别看利润高,其实还真是良心价,德国最新的步(枪),比那些英国法国俄**(火)商手里的淘汰货,先进几十年。
    “有人要就卖,我们有的是枪。”胡灵珊道。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忽然脑子进了水,不要钱的给胡灵珊送设备,建工厂,一口气建立了几个军工厂,胡灵珊现在大炮机(枪)步(枪),全部已经能自己生产。
    “别担心把枪卖给了其他人,他们就能打我们,大炮一轰,机(枪)一扫全部完蛋!”胡灵珊这么说着,毫无顾忌的大肆出售军(火)。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胡灵珊没有说,就那些辫子兵的士气,就算给他们再先进的武器,枪声一响,还不是都扔了枪,抱头投降?
    何必在乎。
    ……
    “这是不给我活路了?”
    一个女子大哭,视线从几个兄长身上一一扫过,几个兄长不屑的笑着。
    “胡说,自古以来规矩如此,男子继承家中财产,我们何曾刻薄了你,这里2两银子,够你体体面面的找个人嫁了。”大哥道。
    “我们是为了咱们赵家好,你以后嫁出去了,是别人家的人,自然有别人家照顾你,那里有拿我们赵家的财产的道理。”二哥说。
    “你要是不服,尽管去官府告我们,看官府帮谁。”三哥说。
    几个嫂子站得远远的,或嘴角带着鄙视,或者有些无奈,但都不出一言。赵家分财产,自然有赵家的人做主,哪里轮得到她们出言,为小姑子说话,况且,这分给了小姑子财产,她们自家就分得少了。
    左右这事情符合人情符合道理,没处说她们的不是。
    赵家女儿又哭了一回,在几个兄长嫌弃的目光中,拿着2两银子,以及几件旧衣服,蓬着头发,双目痴呆,茫然的走上了街头,既然不能活,那就死了吧,到地下去陪父母去。
    “你!”有人厉声叫着。
    赵家女儿茫然不知,忽然被人狠狠的抓住。
    “你怎么了?”
    几个短发无辫的制服男子,抓住赵家女儿。
    “是病了吗?带她去看大夫。”几人说道。
    赵家女儿陡然大叫:“是官老爷!我要告官!我有冤情,我要告官!”
    占领金华后的第一个案件,多少有点政治影响,案件偏偏又超出了常规的范围,看热闹的人挤满了金华府衙。
    “呸!我看赵家女儿是疯了,一个女人,有什么资格分家产。”府衙前的人群中,有人大声的说着。
    立刻有人应和,家产,秘方,绝技,从来都是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
    “赵家的哥俩也太刻薄了些,就给2两银子,怪不得赵家女儿要告官。”有人道。
    赵家虽然算不上大富人家,但有屋有地,几百两家产总还是有的,用区区2两打发妹妹,未免绝情。
    “确实少了点,至少要许配个人家,给个10两。”有人道。很多人点头,这个官司,就是赵家兄弟太刻薄,绝了赵家女儿的生路,要是有点耐心,给赵家女儿找个鳏夫,许配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