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京的某处。
    “慈禧的君主立宪制一定不能让它成功,这是满清的阴谋!”祖医生慷慨激昂的道。
    黑龙会诸人微笑着点头。
    祖医生的来日,早在他们的预料中。
    要是清国真的君主立宪了,清国目前的政治(局)势大变,形将崩溃的满清政府将摇身一变,割掉了以前大量的腐朽烂肉,焕发出新的活力。
    革(命)党将会进入新政府,获得巨大的权利,和平的达成改变国家的目的,用法制和国会推动清国的变革。
    但祖医生将会一无所有。
    想要瓜分君主立宪制的蛋糕,要么是拥有地盘的封疆大吏,要么是拥有实业的经济巨擘,要么是桃李满天下的理学大儒,只有区区数百小弟,名望局限在海外的,檀香山扛把子祖医生,显然是没有资格吃蛋糕的。
    一心想当皇帝的祖医生,必须破坏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也不是黑龙会想要的。
    一个融合了革(命)党,保皇党,立宪党,封疆大吏,甚至西方势力的清国政府,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
    “我需要日本朋友大力的帮助,为此,我可以做出以下承诺。”祖医生深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日本人出力,必须付出代价。
    “只要日本朋友支持敝人当了大总统,敝人就以此协议,推动中日友好。”
    祖医生将一张纸,恭敬的放在了桌子上。
    立刻有人拿过,默默的传递着。
    须臾,日本人微笑。“我们和祖医生一直是朋友,我们会不遗余力的支持祖医生。”
    祖医生的协议:《中日盟约》
    “中华及日本因为维持东亚永远之福利两国宜相提携而定左之盟约。
    第一条中日两国既相提携而他外国之对于东亚重要外交事件则两国宜互先通知协定。
    第二条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同式。
    第三条与前项同一之目的若中华海军聘用外**人时宜主用日本军人。
    第四条使中日政治上提携之确实中华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国人时宜主用日本人。
    第五条相期中日经济上之协同发达宜设中日银行及其支部于中日之重要都市。
    第六条与前项同一之日'目'的中华经营矿山铁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国资本或合办之必要时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应办可商他外国。
    第七条日本须与中华改良弊正'政'上之必要援助且速使之成功。
    第八条日本须助中华之改良内政整顿军备建设健全之国家。
    第九条日本须赞助中华之改正条约关税独立及撤废领事裁判权等事业。
    第十条属于前各项范围内之约定而未经两国外交当局者或本盟约记名两国人者之认诺不得与他者缔结。
    第十一条本盟约自签订之日起拾年间为有效依两国之希望更得延期。
    祖医生  (印)     陈其美 (印)
    犬冢信太郎 (印)  山田纯三郎 (印)  
     
        
正文 50。再屠杀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淮军的大佬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这事情要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有人道。
    众人鄙视:“胡大杀星就给了1天时间,你三思而后行试试?”
    “这不合规矩!这种大事,哪有一天就能决定的!”有人愤怒,按照规矩,就该像袁世凯一样,先写一封长长的书信,表达久仰之情,回顾淮军的光辉历史,在最后才轻描淡写一句,不如君与敝人共创大业。哪有如此粗暴的?
    众人继续鄙视,你有一天的时间可以骂胡灵珊,然后被她砍下脑袋。
    “直接投靠她,是不行的。投降前不谈条件,投降后还有个p用。”有人缓缓的道,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投降谁都可以,但是,条件呢?
    “那依你之见?”大伙儿问。
    “发电告诉胡灵珊,我们愿意投降,但是,大家必须坐下来,商谈一下条件。”淮军必须有棵大树靠,投靠胡灵珊也不是不能接受,淮军与胡灵珊的仇恨,都是因为李鸿章而起,现在李鸿章挂了,淮军何必死顶胡灵珊。
    更有利的是,在胡灵珊心中,李鸿章早就被她亲手一剑砍死了,和淮军还有个毛仇恨?
    “好,就这么定了。”淮军将领们心满意足的点头,回到各自的军队。
    “老大,我们真的要投降胡灵珊?”淮军将领甲的亲信,偷偷的问道。
    “当然不干!”淮军将领甲斩钉截铁的道。胡灵珊毛好处都不给,就要人投降,他得要多么的白痴,才会热脸去贴冷屁股。
    “那刚才……”亲信问道。
    “那群人里有胡灵珊的人,要是我反对,说不定立刻人头落地。”淮军将领甲冷笑,现在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中,还怕个毛。
    “传令,立即开拔,去天津,我要去投段祺瑞。”
    至少段祺瑞更知根知底,不是能做出卸磨杀驴事情的人。
    ……
    淮军将领乙一回到军营,毫不犹豫的道:“我们立刻去南京。”
    手下们茫然。
    “这年头什么最总要,是枪杆子和地盘!老子拿下了南京,老佛爷就得在国会中给老子留个位置。”淮军将领乙大笑,到时候和胡灵珊同殿为臣,怕个毛,再说了,胡灵珊就算真的不给面子,一定要开打,南京和浙江中间还有还几个城市呢,都有大军驻扎着,胡灵珊那边一开打,自己这边再投降也来得及。
    ……
    安徽和浙江的交界处,某个淮军将领丙唉声叹气。
    一群大佬们电报命令,不得投降,不得挑衅,不得反击,必须等大佬们和胡灵珊谈妥了条件,才能投降。
    麻痹!你们在合肥在南京在苏州吃香的喝辣的,老子的面前就是胡灵珊的大军!胡灵珊打过来就是老子掉脑袋!
    “老大,怎么办?”一群人围着他,不停的问。
    淮军将领丙咬牙:“树白旗,我们投降!”
    淮军将领丙想明白了,先投降后投降,总是要投降的,为什么他要用自己的脑袋,做大佬们投降的筹码?
    ……
    淮军某大佬致电胡灵珊:“可以投降,谈谈条件。”
    胡灵珊回电:“还有5个小时。”
    麻痹!这是没得谈了!
    淮军大佬怒:“命令前线的军队,狠狠的打,一定要让胡灵珊知道我们的厉害!”
    前线军队连个回音都没有。
    “怎么回事,难道已经打起来了?”淮军大佬惊疑不定。
    “将军!”有手下急匆匆跑了进来。
    “胡灵珊打到哪里了?”淮军大佬急忙问。
    “不是,甲部军队忽然开拔,一路向北而去。”
    淮军大佬秒懂,这是要投靠段祺瑞了。
    “报告,乙部军队忽然占领了南京。”
    淮军大佬再次秒懂,这是要用大城市太高身价了。
    “报告,丙部军队已经向胡灵珊投降。”
    淮军大佬闭上眼睛,长叹:“唉,原来他才是胡灵珊的奸细啊。”
    “来人,致电胡灵珊,我部军队现在投降。”淮军大佬道。再不降,只怕前面的将领一个个都投降了,他就要被杀鸡骇猴了。
    ……
    许应骙致电淮军:“胡灵珊又不是有三只眼睛八只手,你们慌什么?全国都盼着和平,胡灵珊逆天行事,必受天谴!你们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百战百胜!”
    江苏安徽前线的淮军军队立刻都降了。
    南京的淮军将领乙大骂:“许应骙,你其实是胡灵珊的卧底吧?”
    一天后,江苏和安徽的情况大致一样。处于边界的军队纷纷投降,靠北边的军队向北流窜,掌握大城市的军队默不表态。
    宣城城下。
    淮军放弃了在城外设立阵地,全部龟缩到了城内。
    胡灵珊的军队进入攻击地形,架起大炮。
    “胡灵珊的军队来了,怎么你们不在外面打,反而躲到城里来了?”宣城的乡绅急的跳脚。
    淮军将领淡定的道:“慌什么,胡灵珊不可能打进来的,难道她还敢不管城内几十万人的死活?”
    城外胡灵珊的阵地上。
    “玛德,这小子是个聪明人。”陶成章大骂。
    秋瑾叹息,上得山多终遇虎,这次是被逼上绝路了。
    只有谈判了,要被那个淮军将领狮子大开口了,这也罢了,问题是,这会开一个非常恶劣的开头。
    胡灵珊道:“炮兵准备开火。”
    陶成章秋瑾大惊,一齐劝,不能打啊。
    胡灵珊也大惊,为毛?
    这还用问!大局不一样了。
    以前浙江的清军一致认为胡灵珊是杀人不眨眼的革(命)军,是朝廷的死敌,屠城算个毛,历来造反的流寇,个个都是杀人如麻的,所以浙江的清军老老实实的或逃或降。
    但这次形式大变,全华夏都呼唤和平,用抢地盘来捞更多的新政府的好处,谁都理解,算是在潜规则之内,但要是杀戮过重,普通百姓死伤遍地,就失去了民心,又怎么顺利的夺得整个天下。
    胡灵珊大惊失色道:“李世民没攻打过城市?赵匡胤没攻打过城市?满清辫子没有攻打过城市?
    自古以来,不论汉人还是蛮夷,想当皇帝的,谁没有攻打过城市,谁没有滥杀百姓无数,谁没有令华夏大地十室九空?
    一将功成万骨枯,皇朝更替,自然是尸横遍野。
    本大师姐为了夺取天下,绝不吝啬杀戮。”
    陶成章秋瑾沉默,是啊,被驱逐鞑虏这个词语迷了眼睛,搞错了立场了,想夺天下的,哪一个不是杀得血流成河。
    心里想着等胡灵珊得了天下,华夏终于会崛起,百姓会更幸福,小小的流血是必要的,数万数十万百姓的鲜血,可以让以后少流数百万数千万的鲜血。
    但一套套的大道理,在鲜血面前,终究于心不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陶成章破口大骂:“该死的淮军,竟然拿百姓当挡箭牌,无耻卑鄙下流人渣!”
    胡灵珊平静的道:“你又搞错了。淮军再不拿百姓当人命,他还是守土保家,是正义的;本大师姐再喊着伟大的口号,扛着崇高的旗帜,本大师姐依然是入侵的暴徒,邪恶无比。所有因为战火死去的生命,所有因为战火摧毁的幸福,必须由本大师姐背负。”
    秋瑾无语叹息:“还是让投降的淮军劝降吧,能少死人就少死人。”
    胡灵珊摇头:“一个两个都以为只有别人可以做坏人,用百姓的死活威胁本大师姐,本大师姐就非得老老实实的做好人做圣人,花钱买他们的老爸老妈兄弟姐妹的性命和平安?
    本大师姐是魔头,本大师姐眼中没有汉人满人,只有归顺我的人,和挡在我前面的人。
    他们敢用老乡老爸老妈兄弟姐妹的人头做筹码,本大师姐就敢一刀砍下他们的人头。”
    华山派大师姐杀人无数,不屑于装圣人洗白自己。
    黑的就是黑的,邪恶就是邪恶。
    “轰!”
    炮弹轰塌了低矮的城墙,城墙上的士兵血肉横飞。
    “别怕,胡灵珊只敢打城墙的,我们撤退到第二防线。”淮军将领道。
    城墙很快全部炸塌,炮火开始延伸,一间间民宅被击毁,血肉横飞。
    “不可能!”淮军将领脸色惨白,胡灵珊真的不在乎这个城市的百姓的死活?
    “早和你说过,胡灵珊没有人性的!”乡绅大骂。
    一个小时候,胡灵珊的军队进入宣城巷战,一天后,宣城终于停止了枪声。
    城内2000淮军或战死,或潜逃。
    “全部按照里舍站好!”一队革(命)军冷笑着,大声的道:“按照户册点名,一户隐藏淮军就屠一户,一里隐藏就屠一里!”
    “……下一户!张三家,出来!张三家,一家五口……这个人是谁!”
    “这人是小人的朋友,来我家做客……”张三惊慌的道。
    “杀了!”
    砰砰砰!
    张三家一家全灭。
    “……李四!你是淮军士兵!”革(命)军残忍的笑着。
    “小人是淮军士兵,可是小人的妻儿无辜,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李四哀求着。
    “杀了!”
    砰砰砰!
    李四全家灭。
    “呸!你们不是人!你们会遭报应的!”有良知的人痛哭流涕。
    “拖出来,杀了!”
    砰砰砰!
    又是全家挂。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宣城内四处发生。
    “胡大人,是小人该死,小人冒犯天威,小人甘愿授首,请大人可怜宣城的乡亲父老,别再杀了!”淮军将领跪倒在地上,猛烈的磕着头。
    胡灵珊平静的道:“现在想做圣人,已经太迟了。”
    在进入巷战的一刹那,杀戮就再也无法停止了。
    宣城中2000淮军全挂,淮军家属万余人全挂,更有被误杀被牵连的百姓万余人,总杀戮人数超过2万。
    宣城血流如何。
    江淮失声,华夏失声。
    何以残暴至此!还有没有一丝的人性!
    有识之士悲愤疾呼,天下当共诛桀纣暴虐的胡灵珊!
    打开任何一张报纸,都是痛骂胡灵珊祖宗十八代的;任何一个学校,都有组织学生上街示威(游)行的。
    胡灵珊已经成为了天下公贼,人人得而诛之。
    但奇妙的是,却没有一个掌握兵权的大佬,出兵攻打胡灵珊。
    安徽和江苏各个城市,反倒一个接一个的向胡灵珊投降。
    “老大,是逃还是降?”南京城内,某个淮军将领问着。
    当头的人犹豫不定:“南京不比宣城,是真正的大城市,人口近百万,胡灵珊应该不会乱来的吧?再熬几天,朝廷的新政府新国会就要定了。”
    手下冷笑,都什么时候,脑子里还进水。“定?没有三五个月,这种大事能定下来?就算定了又如何,胡灵珊不是满清的官,受不受封还不一定呢。”
    当头的不信:“胡灵珊就不怕天下共击之?”
    手下叹息:“口号喊喊就行,当真就太白痴了。”
    天下共击之,听着高大上,不明觉厉,可有谁会来共击之呢?
    有的太远,够不到;有的太弱,来了也是送死;有的有私心,想保存实力;有的自顾不暇;有的恨不得隔壁大军尽出,然后就反手打下隔壁的地盘;有的从来只是喊口号;有的一直认为只有他才是正统,只有别人为他出力,没有他为别人出力……
    满清自从1840年后,就没有见过天下共击之的事情,即使是差点颠覆满清的太平天国,依然有无数的大佬喊着救国救民的口号,做着保存实力,以邻为壑的勾当。
    天下共击之,写在文章里何有力度,但现实里从来不靠谱。
    “那你说是降还是走?”当头的惊慌了。
    “自然是非走不可。”手下毫不犹豫。
    胡灵珊的军队战斗力强的不可置信,早就有人仔细的打听,《申报》出了一片专题文章,说的就是胡灵珊的整合与训练军队,凡是看过的人,心底都在发毛。
    事情要追溯到很久前,胡灵珊出兵占领湖州和嘉兴的时候。
    “把人带过来。”胡灵珊道。
    一群清兵稀稀拉拉的站着,革(命)军持枪四面围住,更远处,几个洋人和记者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摆弄着几个大大的盒子。
    清兵们一点都不害怕,整合军队吗,有什么大不了,都是吃大清官饷的,所谓的投降,不过是换个老大而已。
    宋教仁黄兴秋瑾等人摇头,就这种清兵,大清不亡国才怪了。
    要想整合这群人,只怕即使孙武再生,也无法做到。
    众目睽睽下,胡灵珊开始讲话。
    “你们有两条路,第一条,以后做苦力,叫你挖坑就挖坑,叫你盖房就盖房;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