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叶飞第一个要求就让白羽鹏目瞪口呆,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尽管白羽鹏疑惑得不得了,却毫不迟疑地将命令发了出去。
  他也是军人出身,而且一直工作在体制之内,自然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叶飞也没有解释的意思。
  他这样做的用意很简单,尽管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哪怕外骨人能够发出信号,也会被驻扎在木星附近的舰队阴断,但逃进海洲城的外骨人却不知道这一点,它们仍然会想尽办法向外界发送信号。
  它们虽然能够通过光传递信号,但纯生物科技树的外骨人,对人类的科技文明没有一分一毫的了解,甚至还因为科技文明和机械文明的某些共通之处,对人类抱有相当程度的警惕。
  由此可以推断,别看海洲市的光源过亿,但外骨人了解,并利用现有光源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设身处地的考虑,若是叶飞处在逃亡外骨人的情况之下,为了安全起见,他绝不会冒险使用外骨人的设备。
  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制造的物品,哪怕作用相似,也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逃亡的外骨人需要的是那种熟悉的、稳定的、持续的光源,随便弄来两盏不熟悉的白炽灯,说不准没等信号发出去,就被短路的电线电成了焦碳,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取之于敌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么就只能自行diy,在这方面,外骨人有着天然的优势。
  不过不管它们想制造什么,都需要大量的有机物质,海洲市里最容易获取的有机材料就是人类,人类饲养的宠物和其它动物次。
  叶飞不知道外骨人能否将植物做为有机材料分解,但从火星战役的实际情况来看,被俘的人类还有海中的鱼类全部被外骨人“消化”成了有机材料,但茂密的植被和海中的水生植物,却不在外骨人的收集范围之内。
  换个角度想,地球上的人造光源数不胜数,木星方面总不会时时刻刻都有成千上万个外骨人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住地球。
  这样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但是它们只派出很少的个体做为警戒单位盯住地球的可能性更高。
  哪怕外骨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信号发出,但抵达木星时却恰好被“值班”的外骨人哨兵忽略的可能性同样极高。
  可见光毕竟不是无线电波,哪怕外骨人那种特殊的眼部结构才能看到的波断,也不具备那种无孔不入的特性。
  由此可以推断,逃亡的外骨人需要收集有机材料,制造出一种持续有效的光源,并且对准天空不断地发送信号。


224 征召(四)

  逃亡的外骨人个体是在火星战役中俘虏的,它们不可能知道人类已经与外骨人达成和解,更不可能知道外骨人大军已经入驻木星,它们只能漫无目的地向整个天空发送信号!
  想到这里叶飞眼中蓦然一亮:“白叔,和上面申请卫星,不间断监控海洲……不,所有外骨人可能出现的区域,监控目标是包括红外紫外在内的全波谱光源,一旦有异常,立即围捕。”天总不会一直阴下去,哪怕是二十二世纪末,天气预报该不准备的时候,一样不准。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多一个办法就多一层保障。
  白羽鹏这回没有立即照办,而是迟疑地问道:“这样做……有用吗?”卫星这东西,似乎送上天之后,就可以一直使用,但是实际上,使用卫星也是有成本的,不可能没有限制的拿来就用。
  以此事的严重程度,调几颗卫星过来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值不值得。
  “有用。”叶飞重重地点点头,“越快越好。”
  白羽鹏并不像叶飞那样了解外骨人,自然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秘而不宣的细节。
  人类与外骨人的和平谈判虽然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但只是对谈判内容进行严格的保密,并没有对民间封锁谈判的消息。
  双方的和平有利于人类世界恢复社会秩序,甚至谈判的内容也将逐步予以公开。
  不过对目前而言,哪怕白羽鹏这个级别的官员,也没有了解谈判内容的权力。
  “还有,”叶飞想了想又补充道,“最好想点办法,尽可能把市民拖在家里,街上的人越少越好……能戒严最好。”
  外骨人对人类绝无怜悯之心,一旦它们理智崩溃,很难说会做出什么事来。
  而且市民全部留在家中,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万一外骨人袭击人类,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形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遇难人员数量。
  白羽鹏眼睛瞪得溜圆,脑袋摇得像波浪鼓:“开什么玩笑,海洲市有上千万人口,就算上面同意戒严,我也找不出那么多人手执行戒严令。”
  “不能全城戒严,哪怕把外骨人出现的那部分城区封锁住也行啊!”叶飞眉头紧锁,“别管什么理由,哪怕追捕逃犯,或者毒气泄漏什么的都行啊!”
  “你可真敢想。”白羽鹏寸步不让,“这样做,万一民众的情绪失控,就没法收场了……”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难道咱们明知外骨人就藏在城里,就是不能提醒民众小心注意,让他们呆在家里吗?”叶飞顿时急了。
  二战中的不列颠战役中,英国人破译了德军的密码系统,对德军的军事行动了如指掌。1940年,英国人截获情报德军计划实施“月光奏鸣曲计划,对英**需工业中心考文垂进行毁灭性轰炸,为了不让破解密的情况实暴露,英国居然隐瞒消息,不向当地居民做出警告,也未进行防御布置。
  1940年11月14日晚,德国空军约500架轰炸机向考文垂投下十五万颗燃烧弹和五百多吨烈性炸药,城市夷为平地。
  无论如何粉饰英国人的“壮士断腕”,那些在纳粹德国的炸弹下苦苦挣扎的民众又何其无辜?
  外骨人没有特定目标,无论袭击哪里,都只能算是命运弄人,可是在明知外骨人潜入海洲的情况下,不提前做点什么,造成的无辜伤亡又该怎么算?
  叶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哪怕这样做,并不符合上面某些人的利益。
  “也不是不行,但是不能用这种似是而非的借口,最好是那种有效果,但是还不会引起怀疑的借口。”白羽鹏毕竟做了多年治安工作,对此甚有心得。
  “那你说怎么办?”叶飞两手一摊,直接把球踢回去。
  “想想,什么情况能让人留在家里不出门?”白羽鹏揉了揉太阳穴,一时间想不出什么理由来。
  叶飞同样茫然无序,目光一扫,突然落在墙头的挂钟上,登时眼中一亮:“对了,今天周日!”
  “是礼拜天才麻烦,带孩子上游乐场的,逛街的,郊游的都比平时多得多。”白羽鹏巴不得今天是工作日,最起码各有各的去处。
  “不对,我的想法正相反。”叶飞兴奋得来回直走,“双休日,只有天气好的时候才会出门,天气差的话,出门的不就少了么?我记得天气预报说今儿个阴天,白叔,人工降雨不难吧?”
  白羽鹏一拍大腿:“好主意!但是该出门的,肯定还是免不了。”下雨又不是十刀子,只能打消一部分人出门的想法而已。
  “尽可能在天气上做文章,这个办法负面影响最小。”叶飞的脑子急速运转,“实在不行,就弄一台拉化学原料的罐车,装上一种气味特别难闻,但是对人的身体没什么影响的东西开到整个城市的上风头,到时候就说是车祸导致的化学物质泄漏……说清楚这种东西无毒无害,就是气味不好。顶多明天就能散干净。”
  如果是有毒物质,那就免不了疏散人员,只有这个办法,能把人心甘情愿地堵在家里。
  不过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辆车肯定无法“污染”全城的空气,必须多弄几台……这么多运输化学品的车同时出问题,任谁都知道其中有问题,不过那就不需要他再操心了,自然有专业的水军在各种媒体上混淆视听。
  白羽鹏脸颊一抽:“你你,你小子,够狠!但是,用罐车,实在太糙了,既然要人工降雨,干嘛不把化学药品加到雨水里?有气味,再添点颜色,只要不是有急事的,肯定不可能出门了。”他摸了摸鼻子,嘿嘿地笑得得意。
  虽说白羽鹏想不出这种偏门的办法,但是拾遗补缺还是没问题的。
  叶飞也笑了:“暂时就这么多吧,有什么情况随时通知我白叔,你们警察装备战斗装甲吗?”
  “啊?”白羽鹏不知道叶飞问这个干什么,最终还是如实回答道,“特警倒是装备了一些,但是对你来说只能算是轻甲。”
  “轻甲也没关系。”叶飞说,“有防腐蚀表层没有?就是不怕外骨人的生物碱那种。”
  “怎么可能。”白羽鹏叹道,“警察局不是财大气粗的军队,这几套装甲都装备七八年了,那时候还没外骨人这一说呢,哪来的防腐蚀表层?”
  ————
  又投一万二……我有跳楼的冲动……
  


225 追捕

  白羽鹏安排得急,催得更紧,没多久,漫天的小雨稀稀落落地从天而降。
  毛毛细雨似雾非雾,将整个海洲城笼罩在一片模模糊糊的蒙蒙细雨之中,仿佛为这片水泥森林凭添几分诗意。
  然而也只是仿佛而已,落地的雨水泛着令人作呕的黑红色,刺鼻的气味说臭不是臭,说呛不是呛,好像掀翻了隔夜的垃圾堆,又像炸塌崩了化粪坑,闻者无不退避三舍。
  现在早不是那个为了发展工业不顾环境损害的年代了,全国上下不敢说处处青山绿水,河清空气新还是没问题的,就连西北的沙漠都在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治理下缩减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最近一次沙尘暴至少要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海洲市地处湿润的沿海地区,更是有一个多世纪未曾遭遇如此严重的环境危机。
  表面上看,整个城市比以往宁静得多,可是环保部门的投诉电话差点没打爆,雨还没下上两分钟,网络上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开始在各大门户网站疯传,凡是看到这个消息的,无不为之哗然。
  本地的新闻界立即闻风而动,或步行或驱车地满市乱蹿,冒雨进行大规模的采访……让人不能不佩服记者们的敬业精神。
  除去记者之外,街上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四处巡视的驻军和警察。
  好在白羽鹏早有交待,执勤的军警提前预备了防毒面具和雨衣,这才免去“熏陶”之苦。
  记者们自然没这个待遇,但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军警的早有准备,立即像闻到了血腥味儿的鲨鱼一样贴了上去,可惜路上执勤的军警只知道是上级的命令,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
  于是记者们又开始对军警的高层官员展开了围追堵截,连市政府的官员也没能逃过一劫。
  整个海洲市了解情况的官员满打满算不过两手之数,在这种时候,个个忙得脚打后脑勺,再说哪个不要命了敢把事实说出去?
  好在政府应付媒体的手段一抓一大把,很快,市政府便高调宣布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污染的具体情况。
  然而到了会上,与会的记者们却只听到一篇不疼不痒的情况通告,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雨水异常,主持发布会的市委秘书长只回答了一句正在调查之中。
  总之,看似平静的海洲城下暗潮涌动。
  不过这一切都与始作俑者毫无干系,此时的叶飞,正看似平静,实则焦虑地在警察局的指挥中心等待着。
  以他的身份,原本应该到本地驻军的指挥部更合适一点,不过驻军的战斗力强是不假,可士兵都是外地人,平时又全都呆在军营里很少外出,对市区的情况很不了解,让他们配合警方行动毫无问题,单独执行搜索任务,实在有点勉强。
  而警察则不然,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市区了如指掌,不管哪个犄角旮旯都了然于胸,甚至还对本地的地下势力有着深刻的了解,在寻找线索这件事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因此,实际的指挥中枢设在警方的指挥中心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对叶飞而言,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他与警方属于两个系统,不管警衔多么高,都跟他扯不上直接关系,哪怕他鸠占鹊巢地发号施令,也可以说成是军方派来的联络员掩饰过去。
  到了军方则不然,海洲市驻军的最高指挥官是一位中将,哪怕他是突击队的少校,也不过是个少校罢了,哪怕有上面的命令压着,让一群高级军官听他这个少校的指挥,不光他自己别扭,说不定暗地里还会惹来某些小心眼儿的忌恨……人心这种东西,就是那么回事儿。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大概是云层不稳定的关系,飘飞的雨丝时断时续,巡逻的队伍不断地将各处的情况汇集而来,然而一个上午过去了,却没有发现丝毫的线索,似乎外骨人进入城区之后突然消失了一般。
  敌暗我明,但整个指挥中心,只有叶飞的焦虑表现得最明显。
  对于常年办案的警官而言,破案的过程就是抓住一丝丝已知的线索,剥茧抽丝,猜测并证实真相的过程,他们对这种摸不着头绪的情况很熟悉。
  当然这也是他们不了解实际情况,真正的知情者,不比叶飞好到哪儿去,比如白羽鹏。但是他们比叶飞年长得多,岁月早已教会了他们什么叫沉着。
  可叶飞不一样,他是突击队员,更习惯那种知己知彼的战斗,哪怕是侦察兵,事先也有个侦察方向不是?
  指挥中心三面都是占据整面墙的显示器,三面包夹的正中,是几十个忙着接收信息的女性警务人员。
  左侧和正面的显示器被分隔成数十个相同大小的方格,方格中不断切换着遍布各处的监控画面。右侧的显示器上是整个海洲的地图,原本只有地图的一角,也就是外骨人最初出现的位置被涂抹成显眼的红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红色区域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占据了近十分之一的城区。
  这个区域是以外骨人的行动速度计算出来的,时间拖得越外,它们有可能抵达的区域就越广。
  虽然军方和警方出动了大批人力,但时间拖得越久,搜索的困难就会越高。
  突然一个女警站了起来:“局长,有消息了!”
  “什么!”局长副局长,包括一直等在这里的副市长同时跳了起来,白羽鹏抢着开口:“什么情况?”
  不能排除假警报的可能性。
  女警脸上的表情很轻松:“市环卫处报的案,说设在下水道里的监控拍到了模糊的人影。”下水道那种地方又脏又臭,又不是忍者神龟,没事谁往那里钻?
  白羽鹏闻言,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叶飞,叶飞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你敢肯定?”白羽鹏谨慎地追问一句。
  “百分之百。”叶飞神色阴沉。
  下水道,他早就该想到了,该死的外骨杂种!


226 追捕(二)

  大屏幕上的地图,换成了一副简单许多的地下排水系统平面图。
  军警双方几个知情的头头脑脑聚集在指挥中心的角落,压低声音激烈地讨论着,并且时不时地望一眼屏幕上的地图。
  叶飞没兴趣凑到一群老头子中间,一个人皱紧眉头一个劲地琢磨地图。
  图上不仅有排水系统,包括燃气管道、地下电缆及地铁路线等等所有藏在地下的设施全部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在图上。
  不过颜色区分的不是设施,而是位于地下的深度,线条的粗细代表的才是设施的种类。
  比如最粗的线条代表地铁;稍细些的代表排水通道;另外还有一些大面积的地下空间,那些是防空洞之类的地下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