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造行星绝对比不上自然的宜居星。改造本身没有技术上的难度,但是以火星为例,改造很成功,可是改造成功之后仍然需要长期的环境维护,否则脆弱的自然环境就会逐渐退化。
  ————
  无奈,好不容易给一周推荐,五天涨了八百收藏,成绩应该算不错吧,可是下周没推荐了……悲催。
  


310 目标比邻星(二)

  人类已知的宇宙有几百亿光年那么大,但是除了外骨人之外,就只接触过机械文明。
  人类已在太阳系二十光年左右的范围内发现了数颗宜居行星,说明宜居行星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可是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些宜居行星上拥有原生生物,就是说,生命在宇宙中并不是广泛存在的现象,而是十分罕见的个例!
  同样,太阳系与英仙臂的直线距离超过六千光年,在这样宽广的范围内不知道有多少颗宜居行星,然而已知的文明却只有三个!
  文明的产生,必须建立在生物自然产生且高度进化的基础之上!
  可以推断,在所有的宜居行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幸运儿能够自然产生生命,其中只有极端个例,才会由于种种因素而最终诞生智慧生命。
  宜居行星一抓一大把,若不是比邻星与太阳系最近,无论如何,吕剑也不会把南门二当做走出太阳系的桥头堡。
  吴挺揉了揉眼角,“巨型战舰的战斗力究竟如何,还没经过实战检验,而且我们并不知道外骨人是否拥有攻击超光速飞行器的能力,贸然分兵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他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一些。
  外骨人是否能够进攻超光速飞行器他不知道,可是机械文明绝对有这个能力,因为远征军的十艘战舰,全部拥有超光速战斗能力。
  吕剑神色严肃,详细地解释自己的理由:“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机械文明没提过太阳系周边存在外骨人群落,他们的情报应该是准确的。根据总参情报二处的分析,目前,外骨人群落很可能已经到达沃尔夫359和天狼星,它们只会在这两个星系补充部分消耗,停留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什么?”会议室顿时一片哗然。
  “这,不可能吧?”吴挺动摇了,“消息准确吗?”
  如果美俄国的舰队错过了敌人,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两路敌军的实力究竟有多强,连机械文明也说不明白,一路一路地出现还好,若是恰巧撞地一起,凭远征军这几艘战舰,能起多少作用?
  可恨的美国佬,居然抛下天狼星直接跑去占格利泽581的行星,否则远征军岂会陷入如今的两难境地?
  吕剑想了想说:“百分之**十。”他环视会议室一周,见没有人发言,又补充道:“所以我很不看好美俄两国的舰队,如果他们直飞目的地,在舰队抵达时,外骨人很可能已经离开,到那时,我们将是外骨人抵达太阳系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早一步抵达比邻星,就能抢到更多的时间作出更完善的布置。就算它们知道我们占据比邻星,直接飞向太阳系,我们也能在比邻星就近拦截,把它们拖在比邻星。”
  吕剑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俄国人选择了沃尔夫359,可是美国人选择了格利泽581。美国佬想把天狼星的敌人扔给我们?想得美,那个鬼地方我们绝对不去,不能让外骨人牵着鼻子走,更不能让美国佬指挥我们。”
  都是合格的指挥官,尽管战场的面积扩大了无数倍,但基础的战略战术却没什么差异。
  沃尔夫359和天狼星都不在地球和比邻星的延长线上,但是若把地球和比邻星当做三角形的两个角,沃尔夫359和天狼星分别充当剩下的一个角,连接在一起将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钝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钝角顶点,就是比邻星。
  从比邻星出发,无论截断哪个方向的来敌,航行距离都不超过两光年。
  吴挺轻轻地点了点头:“有道理,我支持分兵的决议。”
  远征军只有两位少将,有了吴挺的支持,就成功了一大半。而且吕剑的理由确实十分充分,在坐的各位舰长纷纷表态,确定了分兵的决议。“
  接下来就是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各抒己见,除了移民船必须留下之外,什么样的方案都有,好一会才静下来,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吕剑。
  吴挺不失时机地问道:“司令的意思呢?”
  吕剑轻吐一口气说:“舰队处于超光速飞行的状态,遭到外骨人袭击的可能性很小。我的意思是将舰队一分为二,以燕京号和津门号为主的主力先行一步,老吴,委屈你带着北方号保护远望号,泰山号和恒山号也留给你,还有补给舰太湖号,十几万人,一天吃的米够我一个人吃好几辈子,不能缺了嘴。其它的战舰我全带上。老吴,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你把泰山号和恒山号一起带上吧,你看施鸿狄和于海懿,脸都快拉成长白山了。”吴挺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施、于两位舰队尴尬之余讪笑不已,不约而同地扪心自问,真的有那么明显么?
  吕剑没有笑,轻声问:“老吴,只有北方号,你有把握吗?”泰山号和恒山号拥有的强大对空火力,即使遭到大群生物战舰的围攻,也有杀出重围的能力,如果把它们也带走,就只剩下一艘空天母舰。
  空天母舰先天不足,在对抗外骨人的战斗中建树不多,已经濒临淘汰,不知道为什么会给远征军配上一艘,如果能够选择,吕剑宁肯用北方号换一艘主力舰。
  吴挺信心十足:“就算打不过,跑总跑得掉,放心吧,北方号不是单纯的空天母舰,火力密度撵不上其它战舰,但是做做护航任务还不是问题。”
  准确地说,北方号是一艘能够在短时间内投送大量战机的主力舰,只是因为携带大量的战机,储备的弹药基数差一些,火力持续性受到不小的影响。
  “那好,就这么定了,马上开始准备……别说我不近人情,我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给你们这些有家小的老爷们儿放几天假,好好团聚一下,另外,各舰安排好轮休,让兄弟们都能回家看看,一个星期之后,都给我安安心心地出发,散会!”


311 目标比邻星(三)

  登舰出发后,战士们还没有机会到远望号上看看新家和家人。都是当兵的,吕剑也知道两地分居是什么滋味儿,一旦舰队分兵,官兵们就得和家人分开一年多,哪怕是挤,也要挤出时间让大伙回家看看。
  会后,舰队安排了周密的休假计划。
  各舰齐装满员,安排轮休不是是什么难事,麻烦的是轮休人员怎么回家。
  舰队正在超光速飞行,交通艇若是离舰,恐怕会立即退出超光速状态,直接被舰队抛下几百万公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跑废了推进器也追不上舰队。
  好在战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燕京号主力舰第一个飞近远望号,在自动程序的严密操控下,两艘飞船保持同步飞行状态,舰腹慢慢靠在一起,随后舰腹下的通道开启,第一批轮换休假的官兵离舰进入远望号。
  完成人员转移之后,燕京号与远望号分离,接着是津门号、北方号……
  过程虽说有一点麻烦,但手段安全可靠。
  返回远望号的高岚之按出发前的分配方案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一栋独立的二层小别墅。
  刚刚得到通知的高恒夫妻早就抱着三岁多的外孙叶琪等在门外,小家伙看到妈妈,立即挣脱了外公的怀抱,一溜烟扑进妈妈的怀里,高兴得又跳又叫。
  高岚亲了又亲,抱着儿子怎么也不愿意放下。
  高母看看独自回家的女儿,急切地问:“叶飞呢?没和你一起回来?”
  高岚脸上现出几分苦涩:“他啊,战舰比我们娘俩更重要,肯定得等到最后一批。”中**队的传统,军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十四位舰长,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休假时间安排在最后。
  “怎么?”高母惊诧不已,“他跟你一起回来多发了,真是的。”
  “行了,都在门口站半天了,赶紧回家。”高恒阻止了老妻的喋喋不休,拉着女儿进了屋。
  “爸,妈,我姐呢?”
  “谁知道那个死丫头又死哪儿去了,说是回来,到现在也没个影子。”高母愤愤地数落,“连自己家都找不着,笨死了。”
  “爸,妈。”抱着儿子的高岚无心打量新家的布置,想说什么,又一脸地为难。
  “你这孩子,有什么不能跟自己亲爸亲妈说的?”高母宠溺地白了女儿一眼。
  孩子不管多大,在父母眼里依然是孩子。
  “那我就直说了。”高岚眼中现出一抹不舍,“这一次回来,就是为了看看孩子和咱们的新家,过几天部队有任务,我和叶飞短时间内没法回来了。孩子不能带上战舰,就只能再麻烦你们二老了。”
  “这不是刚出发吗?怎么又有任务?”高母立刻就不乐意了,“你们部队的领导,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去去,败家老娘们儿懂什么!”高恒不耐烦地将老妻撵开,“孩子,咱自家人不说两家话,琪琪是我们俩带大的,不给我们带给谁带?你就放心出任务吧。”
  “嗯。”高岚不舍地蹭蹭儿子粉嫩的脸蛋,似乎感觉到母亲即将离开,一向活泼好动的小叶琪乖乖地抱着妈妈的脖子怎么也不肯放手。
  两天后,岚归队,随后回到新家的叶飞被丈母娘好一通数落,心中满是歉疚的叶飞低着头一声不吭任打任骂。
  还是高恒看不过去,把老妻扯到了一边:“闭嘴吧你,败家老娘们儿懂个屁。叶飞呀,别听你妈的,她这人就是嘴不好。”
  “我明白,没关系。”叶飞轻轻摩挲着儿子头顶软软的头发说。
  “她不懂,我明白,你已经当上舰长了,那么大一艘战舰交到你手上,肩上的责任大啊。”高恒语重心长地说,“咱也算军人世家了,我给你表个态,家里绝对不拉你和岚岚的后腿,这两天好好陪陪琪琪,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俩个,用心执行任务。”
  “是,爸,你放心吧。”叶飞下意识地回答道。
  2014年2月14日,元宵节。
  中国远征军第一舰队一分为二,远望号移民船、北方号空天母舰、太湖号补给舰原速前进,其余战舰组成先遣分队,全速飞向比邻星。
  除必要的值班人员外,剩余人员全部进入冷冻状态。
  2014年8月1日,建军节。
  经过五个半月的漫长旅途,远征军先遣分队十一艘战舰顺利抵达比邻星。一阵七彩的旋涡突然出现又迅速消失之后,十一艘战舰结束了近六个月的超光速飞行。
  比邻星,这个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曾在无数的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出现,拥有无数充满想象力的文明。
  传说中的比邻星就在眼前,舰队中那些充满浪漫星空情结的官兵无不为之振奋,可是在舰队将比邻星扫描一遍之后,他们的热情迅速消散一空。
  与科幻传说中不同,比邻星只是一颗昏暗的红矮星,颜色暗淡。它的周围有两颗行星,距离近的那颗行星比水星还要小上一圈,由于距离比邻星极近,朝向比邻星的那一面被炙热的恒星烤得赤红,表面呈现出类似红砖的多孔结构。
  舰队随行的天文专家为这颗行星取名为半人马aca。
  这位专家叫做胡斌,是一位志愿加入移民的资深天文爱好者,由于年纪较轻,被吕剑以舰队缺少拥有专业天文知识人员为由特招入伍,目前是司令部的参谋。
  不过舰队的普通士兵并不买这位专家的账,为它取名砖星,倒也名符其实。
  另一颗行星,也就是那颗环境近似于火星的行星倒是处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上,可是这颗行星也不比砖星好到哪儿去,根本没有大气不说,表面还满是焦黑的玻璃状结晶体,倒像是被无数核弹反复轰炸过几百回一样。
  士兵们同样给它起了个名字:黑玻璃
  据天文专家介绍,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表层结构,是由于比邻星是一颗耀星,其实就是闪光星的另一种说法,这种恒星通常比较年轻,脾气不好,所以不定时地发发脾气,色球表面暴发大规模的耀斑。


312 目标比邻星(四)

  太阳也有类似的现象,但是规模和强度要小得多,基本不会影响地球,而不像这里的行星,居然被恒星抛出的热量“烤糊”。
  吕剑心里有多憋屈就不用提了,原本以为能占个先手,没想到比邻星根本没有适宜的条件,白白浪费了一番心血。
  不过胡斌很兴奋,能够亲眼目睹太阳以外的恒星,足够他兴奋半年的。
  比邻星周围虽然还有一些小天体,可是吕剑压根儿就没想过真的在这里建立什么鸟基地,事已至此,他只好把目光投向0。2光年外的双星系统。
  这一次吕剑没有冲动地下达“转场”命令,而是找来胡斌这位专家。
  “老胡,你看ab双星那边有没有希望?”吕剑虚心地不耻下问。
  人总是在撞了南墙之后才知道北在哪儿,挫折这东西未必是坏事,最起码吕剑已经接受了教训。
  “不好说。”胡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双恒星的引力会让恒星系的空间环境变得非常复杂,那里的行星具备宜居条件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老胡其实不老,也就四十出头,但是在以年轻人为主的舰队里,却实属于年龄上的第一梯队。
  “一点希望也没有吗?”吕剑不死心地追问一句。
  首先离开太阳系的荣誉被俄国人摘走了,怎么也要把首先建立系外殖民星的荣誉拿到中国人手里。
  “也不能这么说,宇宙这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有可能发生,除非亲眼目睹,否则谁也不敢打保票。”胡斌虽然只是个天文爱好者,但对天文学的态度与真正的天文学家同样严谨。
  “你需要亲眼看一看吗?”吕剑眼中一亮,“我马上让技术部门调整光学系统……”
  胡斌在吕剑期待的目光中摇了摇头,苦笑:“我早就试过了,光学系统根本没用。”
  “怎么可能?比邻星和双星的距离只有0。2光年呀!”吕剑惊诧地瞪大眼睛。
  他相信胡斌不会胡说,可是这样近的距离,光学系统应该看得很清楚才对。
  “不是光学系统的问题。”胡斌解释道,“ab双星的外围到处是混乱的小天体,咱们现在的角度不好,根本看不清双星的真面目……这么说吧,把双星想象成太阳,比邻星相当于出没在太阳系的奥尔特云中。虽然三颗恒星算在一个体系之内,但是在外海王星区看太阳有什么感觉?”
  “只是一个小亮点儿,比星星强一些。”
  “没错,就是这样。”提到自己的专业,胡斌立刻两眼放光,“两千多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ab双星在比邻星的位置上看,只是两个小亮点儿,亮度还比不上50瓦的灯炮,任何一颗小天体都能把双星挡个严严实实。”
  “明白了。”吕剑的大脑急速运转,“要不这样吧,我派战舰送你过去,有结果之后尽快通知我。”
  选择比邻星的原因是要在这里建立永久性的前进基地,如果没有改造殖民星的条件,就只能退而求次,找一颗小天体建立前进基地。
  不需要行星支持的话,就没必要深入双星系统,将前进基地建立在比邻星附近,更加有实际意义。
  “好!”胡斌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
  比邻星运行在双星的黄道平面上,其实只要垂直飞离一段距离,就能通过光学系统将双星尽收眼底。
  可是远距离观测总比近距离目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