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对吴晗本人来说并不愿意延迟探索计划,幸好叶飞早些时候给了他另一项选择,吴大部长唯有退而求次。
  幸好批准的经费足以购买十几套斥力盾系统。
  不过本土购置的斥力盾系统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送到星门,为了尽快开始探索行动。吴晗命令叶飞暂时拆下猎户要塞的斥力盾装到天鹰号上,以免浪费两个月的宝贵时间。
  叶飞打心眼儿里不愿意接手探索星云这个大麻烦,可吴晗把任务交到他的手里,容不得他拒绝。
  经过几天的改造,将斥力盾安装在天鹰号上之后,叶飞指挥战舰钻进了仍然没有明显变化的云井,战舰没入井中,前方是朦朦胧胧的井底,尾部是瑰丽的星云,四面全是雾蒙蒙的云气。刚开始的时候还泛着亮丽的颜色。但是随着战舰慢慢飞到洞底,附近的云气颜色慢慢地淡化了许多。
  云井在星云的表面就像一个巨大的竖井,井底就是直径惊人的的巨大云洞,云洞一侧是刚刚飞出不远的蓝光星。另一边则幽深不知几许。
  蓝光星的飞行方向是一条直线。因而云洞是一条笔直通向星云深处的通道。
  车祸操纵光学系统对准云洞。战舰的近处还能看到一些光亮,但连续放大几次之后,云洞深处的画面上便只剩下黝黑一片。看不到丝毫的影像。
  “报告,光学系统未发现异常情况!”车祈变幻着可见光和红外紫外x光等各种光波进行了全面观测,没有发现任何挡在云洞里的天体。
  “蒋雪,有把握吗?”叶飞谨慎地问道。
  云洞的直径虽大,但是对超光速飞行的战舰来说,不过秒秒钟就会钻进茫茫的云气之中,如果不能对正方向,很有可能半途迷失方向——如果在星云之外,还能根据飞行数据确定方位,但是叠加的云气对战舰的速度有极大的影响,能否在星云中使用这种方法定位,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获取足够数据。
  “应该没有问题!”蒋雪也不敢打保票,回答得模棱两可。
  叶飞无奈地说:“保险起见,每次飞行零点一光年,停下来校正方向之后,再决定是不是继续往前飞。”
  “明白!”蒋雪大大松了口气,仔细地校正方向后,操纵战舰进入超光速状态。
  以天鹰号的速度,飞越一光年的距离连五天都用不上,零点一光年也就飞上十一个小时,哪怕方向出了偏差也不会差得太多。
  天鹰号在一片七彩光芒中进入超光速状态,但蒋雪并未停止工作,而是根据战舰前方的图像对前进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校正,直到前进方向位于通道的中心轴线,才停止忙碌轻声自言自语:“这下应该差不多了。”
  剪刀心疼老婆,不由地问道:“头儿,这一片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咱们能找到什么?”
  “我也不知道。”叶飞实话实说,“探索星云是咱们这一艘战舰能完成的么?走个形势而已,算是开个头吧,过几天咱们就回去。”
  直径十六光年,体积该有多大?在星云里飞个对空简单,但是想把这么大的星云查一遍,简直就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要是一点发现也没有呢?”剪刀又问。
  “一样。”叶飞回答,“咱们随便飞飞,没发现是正常,有发现才是怪事。”
  “嘿嘿,那就好。”剪刀一副舒畅的模样。
  “怎么?这还没怎么着呢就开始心疼老婆啦?”叶飞笑嘻嘻地调侃,大伙马上开始起哄。
  久经沙场的剪刀毫不在意,厚着脸皮大大咧咧地承认:“那是,看看你们这些光棍,越是起哄的,就越找不着老婆!”
  当兵的没人迷信,可是这句话就像有什么魔力一样,一下子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开玩笑,舰上早就换过了血,现在全舰一半儿的人马是女人,大伙都憋着劲打算找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娶回家呢,哪个肯自己往如此恶毒的诅咒上撞?
  自从天军改变了战舰上的男女比率,战舰上原本单调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下班后无论官兵都喜欢换上一身便服,到舰内的活动区认识志同道合的异性——解决个人问题不是政治联姻,因此大多数官兵不愿意把军衔职务之类的东西带入个人感情生活,只有极少数虚荣心强的,才会穿着军装入场。
  不过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势力眼,选择他们的基本上也是同样虚荣的家伙,倒也算门当户对。
  虽然男女比例达到一比一,但是相亲不是配种,不可能钉是钉铆是铆的一个不差全配上对,真正找到另一半儿的只是极少数。军方为了尽可能地解决战士们的个人问题,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战舰之间的人员交换。
  非关键位置的战士没找到目标,就可以轮换到另一艘战舰上去。关键职务的官兵也不必着急,其它舰上的人员也会流动过来。这样一来就能增加选择余地,避免目标过少而出现的其它问题。
  十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不漫长,但等待比真正的时间流逝要漫长得多,当战舰在准确的时间脱离超光速状态,完成了第一阶段飞行的天鹰号令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观察修整之后,战舰立即进入第二阶段的飞行。(未完待续。。)


519 星名中子

  飞飞停停,天鹰号用了二十天飞越了四光年的距离,按蓝光星的飞行速度计算,天鹰号所在位置大概是一万多年前开辟出来的。
  深入云洞四光年之远,洞内的云气密度虽然比周围低得多,但已经比刚刚进入时高了几倍,对战舰的超光速飞行速度也有了一些影响,但是在不会迷失方向的前提下,叶飞还不打算就这么返航。
  最起码也应该飞到有可能危及战舰安全的云洞深处再返航,省得回去之后受到某些人的责难——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但凡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纷争,没有任何组织内部是铁板一块,特别是军方这样的庞然大物,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混得人嫌狗不待见。
  又过了几天,天鹰号进入云洞已经快一个月了,按说前方的云气密度应该越来越高,但探测显示的结果却正好相反!
  不仅云洞内的情况不对,云洞周围的云气密度同样偏低。以天鹰号的速度,距离星云的边界还远得很,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前方的星云内很可能有一处空洞!
  这个突如其来的发现令所有人都为之振奋,但是同时也引起了叶飞的警觉,虽然光学系统探测到的数据显示前方没有任何异常,但光学系统在云洞中的作用同样有限,叶飞谨慎地下令每次前进的距离缩减一半儿,直接改为零点五光年。
  这个距离也是光学系统的有效观测上限,距离再远图像就会因为云气的阻挡变得模糊不清。
  越是前进。前方的云气密度就越低,当天鹰号飞出五光年的距离之后,光学系统通过红外波段观察到了一颗模糊的星球影像。
  正常情况下,被云气阻挡的星球根本不可能被光学系统发现,可是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少说也有几百度,时刻散发着大量的热辐射,这才暴露了行踪被天鹰号发现。
  不过光学系统发现的影像太模糊,根本无法通过观测确定这颗星球的距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这颗未知星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消失。无论怎么寻找也无法发现它的位置。
  若不是光学系统的影像记录证明确实曾经发现过这样一颗行星。恐怕包括叶飞在内的所有人都会怀疑是不是最近的气氛太压抑,以至于大脑出现了幻觉。
  因为这件事,天鹰号上的人员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继续前进。尽可能搞清楚前面的情况;另一派的意见是就地折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考虑。叶飞经过仔细的反复思量之后,决定继续前进,但不再以距离衡量脱离超光速的时间。而是每航行一个小时,返回正常空间一次,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意外。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光学系统终于再次捕捉到了那个星球的影像,这一次的影像比上一回大得多,根据这两次发现相隔的时间,车祈计算出了战舰飞越的距离,间接计算出了星球与天鹰号之间目前的大致距离仅有零点六光年左右。
  这个发现令所有人为之振奋,尽管舰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远征军的老兵,多的亲眼目睹过十几个星系,少的看过了三五颗恒星,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星云内部的星体谁不想见识见识?
  三大航天国外加欧洲舰队,走出过太阳系的军人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进过星云的,满打满算就是舰上这千把人罢了。
  但是天鹰号与星体的距离越近,叶飞就越发地小心,光学系统看不清前方的情况绝对不出发。
  不过战舰与星体间的距离太近了,近到又飞了几天的时间,就发现前方的云气已经淡得几近于无,但辐射水平和各种光波的强度越是接近星体,附近的云气在各种光和辐射的激发之下,已然由一片灰暗变成了微红的亮色,叶飞几乎可以肯定,前面一定有颗恒星。
  然而光学系统随后发现前方并不像之前猜想的那样是个巨大的星云“蛀洞”,而是看到了星云另一侧的星空!
  也就是说,天鹰号只飞行了区区五光年,就穿透了猎户座大星云。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十分地意外,但更让人意外的还在后面,车祈挪动光学系统时意外发现,能够观测到的星空只有很小一部分,其余的方向依旧是厚重的星云!
  这个发现等于是说,前面只是一个直径更加巨大的云洞,而不是真的穿透了星云。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偏离了轨道,尽管担心前面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威胁,但已经抵达了恒星的附近,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关键时刻返航。
  战舰继续前进,慢慢飞出了星云,当云气的密度再也挡不住前面的星体,天鹰号立即停止前进。
  观测发现战舰目前的位置距离恒星至少有百多个天文单位,是海王星与太阳距离的三倍还要多一些,星系外围大概三十多个天文单位的位置,是如光环一般的两层小行星带,厚实的小行星带如同宽厚的帽檐,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小行星带不间断地出现莫名的闪光,就像奥林匹克开幕式看台上此起彼伏的闪光灯。
  略过小行星带之后,星系内部有两颗体积与类地行星接近的行星,但究竟是不是类地行星还需要进一步探测,这两颗行星中近的一颗距离恒星也有二十二个天文单位,这样遥远的距离,根本不可能从恒星上接收到足够的光和热,除非与蓝光星一样进化出了低温生物,否则很难产生生命——自打发现蓝光鱼之后,人类再也不肯将恶劣的环境与是否产生生命挂勾,只会说那里的环境不适合出现类人或类地(类似地球)生命。
  由于天鹰号与恒星的距离太远。这个星系的恒星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光点,叶飞马上交待车祈开始全面观测前方的恒星。
  天鹰号舰桥上的大屏幕连续放大了几次,将那个遥远的恒星放到了众人眼前,但是所有人都因为自己看到的景象愣住。
  屏幕上并不是一颗恒星,而是一颗散发着亮白色光芒的巨行星和一颗极其不起眼的小光点儿,如果不是光学系统的灵敏度够高,能不能发现那个小亮点儿都难说。
  车祈第一时间投入了疯狂的计算。
  “这是什么?”叶飞震惊无比,整个人都被眼前的一惊呆了,因为他看到光学系统发现异常情况后,自动标出了屏幕上的光线路径。一束淡淡的光离开那个小亮点之后。居然拐了个几近九十度的弯,才最终离开!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根据初步计算,那个巨大的白亮星体正以极近的轨道绕着小亮点儿公转!
  如果通过肉眼远距离观察,无论是谁一定会误以为那颗大些的亮白色星体是恒星。小光点是伴星或者干脆是卫星。
  而且光学系统不只能探测可见光。非可见光拍下的图像上。一缕由云气组成的物质流正以漩涡状不断地流向那个小亮点儿。
  “头,头儿!”在舰载计算机的帮助下,车祈的计算速度快得惊人。可绝对不可能算错的结果令车祈目瞪口呆,“那个小亮点儿,半径只有十四公里!”
  “这是什么情况?”叶飞脑子里全乱了,完全搞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蒋雪吞吞吐吐地说:“我觉得,这个可能……也许是颗中子星。”
  石破天惊,凡是听到这句话的人全部呆若木鸡。
  叶飞只愣了一下就回过神来:“不对吧,中子星怎么会发光?” 怪不得一直觉得附近的光度不足,他原本还以为是颗体积比较小的红矮星,没想到是中子星。
  他心里已经接受了蒋雪的答案,不过那个小光点的亮度虽低,但光度比附近的亮白色巨行星强一些,不可能是反射的光,因此有一些怀疑。
  蒋雪解释道:“太阳表面的温度只有六千度不到,但中子星表面温度有几十万度,怎么可能一点光都没有?而且你们看,这颗中子星一直在吸附附近的星云,也就是说,它在进入星云之后,质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增加的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按现有的研究理论,中子星刚刚形成的一千年后,冷却将由光辐射主导,也就是不断地发光,将热量散失掉,大约在一万年的时间里,中子星的表面小试一直维持在六位数。
  蒋雪并不是很懂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凭直觉,感觉到中子星吸收外来质量后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发光散失掉一部分能量,应当是正常的现象之一!
  毕竟中子星还不是吃肉不吐骨头的黑洞。
  “还有!”蒋雪想了想又指着磁力探测系统补充道,“这也是判断的依据之一!”
  除了光学系统之外,磁力探测系统也一直保持工作状态,别看距离这样远,但是磁力探测系统已经出现了极端的反应,恒星方向的磁力水平爆表,完全搞不清那里的磁力强度究竟有多高。
  “这么说,这颗中子星是带着它的三颗行星还有小行星带钻进星云之后,一直飞到了这里?”叶飞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遇到一颗中子星,对中子星的了解极其贫乏,不过这一点并不影响他在已经了解的范围内作出合理的判断。
  “我想应该是这样。”蒋雪苦笑,“我觉得应该和总部申请,在舰上派驻一位真正的天文学家,我这个半吊子,水平实在太差了。”
  “这事儿以后再说,现在申请也来不及。”叶飞摆了摆手,“啧啧,这家伙一路飞过来,得吸收了多少云气啊?”
  “肯定不少。”剪刀突然接过了话头,“我记得蒋雪跟我提过,中子星的质量越大,半径就越小,这颗中子星刚进星云的时候,半径很可能有二十公里那么大。现在只剩下十四公里……”
  言外之意吸收的质量绝对少不了,不过究竟是多少,他就算不出来了。
  叶飞听完一愣,下意识地问道:“中子星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剪刀下意识地回答道:“大概十公里左右,怎么了?”
  叶飞呆愣地看着屏幕说:“我知道恒星质量小的时候变成白矮星,质量中等变成中子星,质量特别大的直接就是黑洞,不过如果这颗中子星一直吸收云气,一直吸收到它的质量把半径缩减到十公里以下……它会不会变成黑洞?”
  大伙被这句话惊得同时呆住,蒋雪干涩地回答:“有。有这个可能。但是也要看中子星还能在星云里飞多久,应该能计算出它在剩下的时间里能不能吸收到足够的质量……这件事,得专业的人来做。”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