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住那些失控的飞碟。
  借着碟族调整的短暂时机,美方剩余的舰队及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舰队不再聚集一处,而是进行了大面积的疏散,撤离第二行星的同时释放了大批侦察卫星。
  编队撤离没准会再次遭到碟族的重点袭击,分散逃离的机会更多一点儿。
  同一时间,新源号飞到距离第二行星十多个光分的位置,由于脱离超光速的位置是通过舰载计算机计算敌人的航迹严格测算出来的,因此战舰刚刚稳定就通过光学系统看到了大约一光分外聚集的大量飞碟,数量少说有数千只。
  这些飞船与以往任何时候看到过的飞碟都不一样,它们不再是传统的飞碟式样,而是分成两种,一种是上下对称,两头冒尖的模样,比传统的飞碟扁圆的样式丰满了许多;另一种是两面凹陷,面包圈一样的宽边盘子形,好像一个被顽童抠掉了中间部分的酥饼。
  几只传统的飞碟上下两边突然浮起两个小飞碟,一下子变成了酥饼面包圈,大家这才明白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型号的飞碟出现,也明白了超光速袭击美方舰队的到底是什么。
  叶飞觉得碟族搞出这种飞碟,很可能是因为在早些年的战争中吃了动力冲击舰太多的亏,才想出了这么个怪异的办法。
  通过画面上的比例可以判断,若是那些大飞碟的直径仍然在五公里左右,那么小飞碟的直径大致在一公里出头,充当动力冲击舰足够了。
  发现敌军的叶飞立即将敌人的坐标发给了汤姆将军。
  如果可能的话,他更愿意将敌人的位置发给自己的舰队。可是双方的直线距离只有一光分,新源号看到了敌军一分钟之前的影像,敌军一分钟后也会看到新源号的影像,必须赶在敌人发现新源号之前完成进攻,才能保证杀伤效果。
  而且这里距离第二行星太远了,根本就没布置侦察卫星,必须向敌人所在的坐标派出几艘侦察舰,为己方火力指引目标!
  这样危险的工作,还是交给友军去办的好,叶大司令相信,急于报复的汤姆将军肯定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果不其然,接到叶飞的通报后,险些丧命的汤姆将军断然指挥舰队挥师而来,舰队刚刚飞抵新源号附近,十几艘侦察舰便一股脑地飞向敌军坐标。
  超光速飞越一光分的距离只需要一瞬间,当侦察舰突然出现在敌军附近的时候,美军各舰已然做好了发射磁能导弹的准备。
  同样做好进攻准备的还有叶飞的新源号。
  美军战舰发射导弹采用的是传统的阵列式,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维护,缺点是单位时间的导弹发射数量较差。新源号采用的方法是外翻式,即打开舰表的模块化装甲,将安置在舰内的导弹巢通过机械臂直接送到舰外,通过错位安置的方法,舰表最多可以同时安置八个导弹巢,一次性投送二百枚磁能导弹。(未完待续。。)


1282 全面介入

  为了不刺激牛仔盟友,叶飞只打开了四个导弹巢,另外四个处于待命状态。
  除此之外,以惊雷舰队为主的四十多艘战舰及时赶到了附近,分散在三光分外打开导弹巢瞄准这个方向,其它的战舰则布置在更远的地方,所有中方战舰全部密切注意美军共享的敌军情报,只要发现漏网之鱼,就会立即补枪。
  全面介入战斗也要看具体情况,既然美方仍有还手之力,中方的舰队还是有所保留的好,即给美方留下几分面子又不喧宾夺主失去立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侦察舰用了几秒钟的时间才把敌人的位置信息传回舰队,侦察舰出现的时间虽短,但已经被碟族发现,他们立即分出一部分飞碟扑向侦察舰,主力也立即行动起来,启动引擎加速的同时,所有完整的飞碟同时分离,大批小飞碟从母碟上脱离,只留下一个惨兮兮的面包圈。
  接到碟族位置数据的美军舰队第一时间发射了磁能导弹。
  美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一百余艘战舰,目前的战舰数量在三百艘左右,只一轮进攻,就发射了三千多枚磁能导弹,平均每只飞碟头上能分到三枚。
  拥有百倍光束的磁能导弹飞越一光分的距离只需要半秒出头,刚刚开始加速的飞碟速度不比蜗牛快多少,尽管所有的飞碟都将防护力场开到了最强,却挡不住超光束磁能导弹强悍的穿透力。眨眼之间,数千个明亮的光团在飞碟群中爆炸。
  碟族的力场挡不住磁能导弹的穿透,却成功地削弱了磁能导弹的速度,以至于只有很少一部分导弹成功地穿透了飞碟的外壳,绝大多数导弹都在飞碟外启爆,最终彻底消灭的飞碟也就一百多艘,其它的全部伤而不死。
  更麻烦的是,所有的导弹瞄准的都是母碟,那些脱离的小飞碟除了只艘运气不好的被爆炸波及之外,绝大多数毫发无伤。
  小飞碟离开母碟后以极高的速度加速。转瞬之间。美方的十余艘侦察舰就被小飞碟撞毁了一多半,没被毁掉的几艘还是因为见机得早,提前进入超光速才逃过一劫。
  距离实在是太近了,小飞碟没有足够的距离进入超光速。失去了光爆的保护。小飞碟的强度并不比侦察舰强到哪儿去。凡是成功撞击侦察舰的小飞碟,下场一律是同归于尽。
  大部分被毁的侦察舰甚至没来得及释放侦察卫星,人类一方的侦察定位只剩下寥寥几颗卫星撑着。一下子变得困难重重。
  刚刚逃过一劫的一共有五艘,它们并没有飞远,而是在避开了小飞碟的撞击后又绕了回来,不断地使用短距超光速机动躲避碟族反扑的同时,还不忘记将碟族的位置一一发回舰队。
  一躲一绕只用了不到三秒钟的时间,但美军恰好赶在这个空档发射第二批磁能导弹,同时又把第二批侦察舰送了过去。第二批磁能导弹的命中率差得离谱,三千多枚导弹命中的不足十分之一,击毁的目标还不到二十个。
  从叶飞将敌人的坐标发给美军到现在,一共还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双方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电光火石地完成了两个回合的交锋。此时碟族终于确定了人类舰队的方向,一千多只小飞碟调转方向,疯狂地加速冲向美军所在的方位。
  侦察舰和卫星及时将这一消息送回,幸运的是,小飞碟进入超光速至少需要半个光分的直线加速,这给人类一方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应变时间。
  侦察设备成功地对大半小飞碟的飞行轨迹进行了准确定位,没等汤姆将军命令舰队发射第三批导弹,一直按兵不动的新源号通过共享数据准确地锁定数百个敌对目标后突然爆发,四个导弹巢的一百枚磁能导弹同时发射,密集的空间波动将新源号的舰体扭曲得不成样子。
  紧接着,放空的四个导弹巢翻入舰内,处于准备状态的另外四个导弹巢翻出舰外,仅仅隔了五秒钟的时间,再次发射一百枚导弹。
  在叶飞的眼里,美军虽然掌握了超光速作战的基本要素,但是每次齐射只能发射十枚导弹实在是太菜了,他们根本不懂得火力投送密度在超光速作战中的重要性!
  若不是为了提高磁能导弹的投送能力,共和国何必设计出外翻式导弹巢这种占地方的坑爹玩意儿?
  同一时间,位于三个光分之外的惊雷舰队等四十多艘战舰接到了叶飞的进攻指令,四千多枚磁能导弹不要钱一样洒向敌军,纵横交错的空间波动将整个战场搅了个乱七八糟。
  小飞碟虽然也安装了力场发生装置,但是限于体积,功率远远不能与母碟相比,根本就挡不住磁能导弹的穿透。
  尽管新源号的命中率只有四成,来自于三光分外的导弹群命中率甚至不足两成,但是当不住土豪一样的第6军发射的磁能导弹基数大,仅仅一次齐射,就干掉了八百多只小飞碟,几乎是敌军的三分之二!
  新源号完成两轮发射之后便没了进一步的动作,而惊雷舰队又进行了第二轮打击。
  虽然第二轮发射的导弹数量只有第一轮两千枚,却将剩余四百多只小飞碟消灭了一大半儿,两轮进攻结束后,剩余的小飞碟数量还不足一百只。
  美军这时终于完成了第三次齐射,要不是第6军的两轮齐射消灭了太多的目标,不必切换目标的美军还能更快一些。
  由于剩余的小飞碟仍然直冲美军方向,美军又采取了分波分次射击的办法,此次齐射的命中率空前,做好发射准备的导弹只用了三分之一,就干掉了这批威胁力十足的小飞碟,剩余下的导弹全部砸在了母碟身上,彻底打残了这支伏兵。
  正当美军打算乘胜追击,消灭所有敌人的时候,惊雷舰队意外发现了密集的空间波动,尽管舰队提前发出了警报,可是仍然有十余艘战舰在突袭中彻底损毁。(未完待续。。)


1283 战后调查(为混蛋+三级盟主加更,抱歉因为个人原因晚了几天。)

  不等叶飞下达新的命令,美军同样遭到来自于后方的小飞碟袭击,不过一来得到了中方的预警,二来也是汤姆将军涨了教训将编队散得极开,只有几艘不走动的战舰被毁。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最早袭击美军那批小飞碟,就是没想到惊雷舰队释放的预警卫星没起到预警作用!
  三个光分的距离对超光速飞行来说只是一眨眼的时间,哪怕得到了预警,也来不及反应。
  叶飞恨得咬牙切齿,悲愤得不得了。
  正面战场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后面损失了十几艘战舰。他不在乎那几艘战舰的损失,但是从接到神秘文明的通告到现在,只有他的舰队损失了十几艘战舰,这他娘的算是怎么回事?
  就算其它的舰队还没开战,这也是一笔最不光彩的记录!
  恨极的叶飞怒形于色,恨不得命令舰队立即干掉这些苍蝇,可他还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压制住心底的冲动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给我追!”
  惊雷舰队方向剩余的二十多艘战舰立即进入超光速,飞向敌军消失的方向。舰队越过新源号的位置之后,每隔十光秒就有一艘战舰跳出来,等待一小会儿确定敌军不在附近之后,再重新进入超光速。
  二十多艘战舰就这样接力一样地滚滚向前,两分钟后,一艘战舰发现了脱离超光速的小飞碟。
  接敌的消息传回新源号,叶飞马上命令全军压上。包括新源号在内,第6军剩余的所有战舰全部赶往接敌坐标。
  发现小飞碟的战舰毫不手软地用导弹淹没了敌舰。
  舰队主力稍候赶到,所有的侦察舰全部出动,各舰又在附近释放了大批的卫星,之后才像驱赶绵羊的狼群舰恶狠狠地扑上去,一个接一个地撕碎残余的小飞碟。
  残余的小飞碟还有数百只,可是缺乏加速空间防御力场强度又不足,压根儿就不是第6军的对手,尽管展开了决死反扑,最终也只撞伤了几艘战舰。只要换换外装甲。屁事都没有。
  叶飞的第6军解决掉小飞碟的同时,美军也在汤姆将军的指挥下消灭了残余的母碟,结束了这场原以为很简单,实际上却很曲折的战斗。
  从美军开始袭击第二行星到战斗结束。花费的时间总共还不到十分钟。
  是役。美军损失战舰一百二十一艘。虽不是伤筋动骨,但也损失惨重,剩余的三百多艘战舰倒是基本完好。
  不过汤姆将军却不这样认为。别看战舰损失的不少,但是美军在战斗中吸取了大量的教训和经验,将对今后的战斗起到深远的影响。
  一是此次行动的损失较大基本上是由于情报的不准确,而且探明了碟族对美方有足够的警惕,接下来的战斗肯定不会再完全依靠情报判断碟族的情况,无形中降低了今后的损失,保住了更多年轻人的生命。
  二是对超光速作战有了明确的了解,对美军的缺点,特别是火力投送方面的短板将得到彻底的解决,只这一点,就值得用损失的舰队交换。
  三是了解了中方的作战能力,这一点将直接决定美方今后对中方的态度——此后的战争中美方一直坚定不移地与中方站在一起,不得不说与第6军今天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是舰队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离开这个星系。
  超光速作战中很少会有幸存者,美方努力了一番之后,连一具遇难官兵的遗体都没找到,只能无奈地放弃了求助伤员的想法,全力打扫战场。
  叶飞的舰队损失了十三艘战舰,事后叶大司令对这个不吉利的数字充满了无限的怨念。
  他的麻烦要比汤姆多一点,因为对超光速作战有着足够的了解,战舰又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加核心区的方法,被碟族撞击的战舰只要没发生弹药或者燃料的殉爆,多少能找到一些幸存者。这些幸运儿短时间内无法送回后方,轻伤员尽量治疗,重伤员直接冷冻,算是将损失降低了那么一点儿。
  另一方面就是磁能导弹的回收,由于军工企业对磁能导弹的精确制造,磁能导弹的射程非常精确,只要按导弹发射的时间计算好导弹目前的位置,战舰在发射导弹的位置向导弹发射的方向飞上一段距离,基本上可以把打空的导弹全都找回来,补充补充能量,就能再次使用。
  这是第6军在战斗中丝毫也不在意弹药消耗,往死了发射导弹的主要原因。
  看到这一幕的汤姆将军简直佩服死了,打死他都想不到,导弹打出去之后还能回收再利用!
  中方对磁能导弹的利用实在是让他大开眼界,战后立即向美军高层做了相关的建议,对美军的装备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打扫战场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搞清楚碟族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碟族的基地并不是第二行星,而是更不起眼儿,更不像碟族基地的第一行星!
  不仅如此,第一行星上甚至还残留着一批飞碟,不过因为主力舰队的失败,这批普通版的飞碟压根儿就没敢升空,本以为能躲过一劫,没想到被中美联军从地底下翻出来,一通行星爆裂弹,终于解决了所有的敌人。
  因为碟族在战场上丢弃了部分小飞碟,对分体飞碟的侦察也有了一些意外的进展。
  调查发现,小飞碟中安装的其实是与大飞碟一样的动力装置,这让小飞碟的动力十分强劲,完全就是大马拉小车,能够大大缩短小飞碟进入超光速的时间,可惜还是比不上磁力引擎的便捷,失去了加速距离之后,这种超光速武器就是挨打的货,也就是偷袭的时候还有点用处,正面作战屁也不是。
  而且这种小飞碟并不像中方已经淘汰的动力冲击舰那样使用遥控操纵,而是以人驾驶,标准的神风敢死队,不过驾驶飞碟的全都是四根手指的生化人,而非五根手指的贵族。(未完待续。。)


1284 预谋

  综合各方面消息得到的分析结果,碟族这种小飞碟远战一般近战扯淡,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不搞突然袭击根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完全就是超光速武器中的垃圾!
  可不管怎么说,碟族也算列入了拥有超光速武器的文明之一,再怎么说也算加入了超光速俱乐部,算得上是个中等水平的星际文明。
  顶层建筑的地板再低,也是顶层的一部分。
  不知道谁给分体式飞碟起了个挺文艺范儿的名字,叫做“三环套月”。
  2223年6月10日夜,中美联军完成既定目标后撤离无名星系。
  美军承受了百多艘战舰的损失,连汤姆上将自己都差点挂掉,叶飞原以为他们会撤回新纽约舔伤口,没想到汤姆压根儿就没这个打算,而是带领舰队继续袭击下一个目标!
  叶大司令顿时淡定不住了,一个通讯挂到了美军的旗舰质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