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装突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如此多的战舰,可见土星基地使足了全力。
  大部分巨鲸级战舰将在接收后返回地球,正式列装天军的舰队,界时中方第一支快速反应舰队将在月球成立。
  其中两艘,将搭载突击队员,前往遥远的外海王星区,汇合仍然在那里坚持战斗的战友,向更深更远的外空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巨鲸级战舰,居然也搭载了冷冻舱。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叶飞一想到躺进冷冻舱时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就混身打颤,好像躺进的不是冷冻舱,而是太平房的水晶棺材,特别是冷冻舱和停尸间一样低的温度,想想就让人心寒。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觉。
  战时军队的效率极高,抛开一切繁文缛节,用最快的速度接收完战舰,大部队飞离土星基地扬长而去,仅剩的两艘战舰则飞向相反的方向。
  叶飞则又一次躺进冷冻舱。
  据说两艘战舰上携带了许多支援前方的军备和给养,如果没有冷冻舱,必须腾出相当多的空间用来装载途中消耗的给养,但是有了冷冻舱之后,只需保留少量飞行人员值班,给养的消耗降到了最低点。
  不过并不是所有与航行无关的人员全部进入冷冻,还有一部分突击队员担负战舰的保卫工作,不必进入冷冻。
  可惜叶飞运气不佳,没他的份儿。
  短短的时间内两次冷冻,叶飞似乎开始习惯这种感觉,不再觉得那么可怕了。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他再次从冷冻中苏醒,同时解除冷冻的除了他的小队之外,还有另外两支分队。
  一位少校军官耐心地等着复苏的队员们恢复状态,直到所有人恢复正常,他才把大家带离冷冻舱,直接带到武器室,开门见山地说:“你们除了执行警卫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熟悉最新配置的武器,以便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使用它们。”他指着一排步枪说。
  新武器?
  所有人脑中都冒出了问号。
  少校提起一支外形与88式5。5毫米突击步枪外形十分相似的步枪,举着枪在大家面前说:“这是最新改进的88d型突击步枪,其实也没什么太多的改进,最大的不同就是扩展了口径,现在用的是12。7毫米重弹,穿甲型的,和它比起来,5。5毫米的子弹简直弱得像个小妞。我保证你们中的任何人,都能用一发大口径子弹打穿外骨杂碎。都小心点儿,现在的弹匣容量只有35发。它将是你们之中绝大多数人的标配,嗯,我个人很喜欢它,希望你们也是。”
  队伍里一片粗重的呼吸声,所有人的眼中不约而同地喷出炙热的目光。
  “还有这个。”少校换了一把机枪,“是不是已经有人看出来了?没错,这是86式机枪的改进型,没说的,一样的12。7毫米,它将成为所有火力支援手的武器,从现在开始,全面淘汰加特林。很不幸,它的射速比加特林低得多,你们需要习惯它的低射速和高威力——外海王星区实在是太遥远了,我们的补给线拉得太长,所以你们必须学会如何节约子弹。”
  黑熊的目光凝固,眼睛发直。
  “霰弹枪,这个不用多说了,基本上什么都没变以,就是增加发射药,换用大号镖弹。”少校接着又指住狙击步枪,“这个本来就是用12。7毫米子弹,所以没有太多的改动,只是取消了5。5毫米子弹的发射结构,现在它只能使用12。7毫米子弹和激光。”
  说着少校停在叶飞身前:“好消息是弹匣容量增加到20发,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使用步枪的35发弹匣。”
  少校对各种武器的数据如数家珍:“说完了你们的伙伴,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支援武器。这是改良型单兵激光炮,降低了威力,但增加了射击次数,十发,打穿巨虫的甲壳毫无困难;还有这个,我个人隆重推荐的新式武器,刚刚装备突击队的强力打手,94式单兵导弹巢!”
  少校举起一个大家伙,这个东西足有一米多高,左右各有一个硕大的发射箱,中间是接口。发射箱的正面布设了三排发射也,每排七个。
  少校将整个导弹巢扛在肩膀上,一声轻响将导弹巢卡在装甲上:“这东西一共能带42枚微型导弹,是防空和打击地面目标的不二选择,相信我,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娶一个导弹巢回家……现在,开始熟悉你们的装备,你们的时间不多,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战士仍然冻在棺材里,你们必须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熟悉新武器。”


145 塞德娜

  这次任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漫长得多,但是身在其中,却比任何一次都要轻松得多。
  人体冷冻这门技术,绝对是航天的利器。
  叶飞再次醒来,战舰已经抵达外海王星区,汇合先期抵达的中艘巨鲸舰,正在向更加深邃的空域飞去。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行动——虽然各国普遍认同占据宇宙资源的做法,但无利不起早,国家也不能一个劲地拿纳税人的钱打水漂,这种只为得个名声,毫无利益的扩张行动,需要的预算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换做往日,绝不可能得到批准。
  但是如今不同以往,外骨人如同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消灭外骨人,人类就甭想安稳。
  不知道是不是人体冷冻技术还不那么成熟,或许是这一次冷冻的时间比较久,苏醒的叶飞觉得自己虚弱得要命,休息了几天才恢复正常。
  这种情况很普遍,而且看起来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所以提前几天“叫醒”了冷冻中的突击队员。
  恢复正常的队员们很快得知了此次任务的目标——塞德娜。
  塞德娜,编号为小行星90377,近日点为76天文单位,是海王星与太阳距离的两倍半,而远日点估计为937天文单位——这颗小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一万一千四百年。
  人类文明史满打满算撒泼耍赖,也不超过六千年,也就是说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中,这颗孤独的小行星仅仅绕着太阳转了半圈而已。
  相对于动辄千百万年的宇宙时间,人类实在是渺小得如同海滩上一粒不起眼的砂子。
  塞德娜在2076年抵达近日点,目前正在远离太阳,现在它与太阳的距离是105天文单位,处于最接近太阳的时期。若非如此,937天文单位的远日点等于一光年的1。4%。
  巨鲸级战舰全速飞行,大概每天能飞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仅仅是飞一个来回就需要五年多的时间。
  舰长们对塞德娜的信息倒背如流,但对突击队员来说,根本就是屁用没有的废纸,叶飞随便看了几眼就扔到了一边。
  突击队员只需要操心离开战舰后的事,脱离战舰之前大脑完全可以放假。
  任务简报的内容很简单:抵达塞德娜,清剿外骨人。
  据可靠情报,塞德娜已为外骨人占据,不仅是塞德娜,外海王星区叫得上名字的小行星,都发现了外骨人的踪迹,不过目前中方只需要负责收拾塞德娜,其它的外骨人据点留在以后再说。
  为完成这次任务,总部派出了六艘巨鲸级战舰。突击队五个师,刨除战损人员,目前上得到战场的仅有四千七百人左右,多余的空间携带的全部是给养物资。
  六师和七师仍在组建之中,这次战役是赶不上了。
  尽管火星战役中损失惨重,但这次清巢行动仍然是中美俄三方协调合作,各自负责一个目标,尽可能地削弱外骨人的实力。
  说起来滑稽,一直以来人类以为现在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最和平的黄金时代,谁能想得到突然蹦出了外骨人,不仅将繁华的表相一把扯开,还悄悄地在太阳系外围空间扎下了根。
  这就和自家后院虽然是块好地,但主人一时间没有精力打理,只能暂时荒废,可是主人却突然间发现自家的后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一群流浪汉占据了。
  几天后,舰队抵达塞德娜。
  105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对人类而言太遥远了,在这里看太阳,只是群星中最亮的一颗而已,只有极少的阳光能够抵达这里,长年处于冰冷和黑暗之中,到处是覆盖着厚厚冰层的小天体,甚至干脆就是巨大的冰块。
  反倒是在这里观测到的银河异常地清晰。
  叶飞相信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把这样荒芜的空域放在眼里,更不会主动征服这样偏远的地区,这次行动不敢说绝后,至少是空前。
  突击队全体人员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七个人的分队,只有剪刀和猴子背上了改良型激光炮,其他人一水的迷你导弹箱,一边肩膀顶着一个硕大的的铁箱,看上去滑稽得不得了。
  根据情报,塞德娜是已知的外骨人据点之一,别看表面上没什么异常,但这颗小行星的地下,很可能已经被外骨人掏空了。
  叶飞看到这段情报时简直嗤之以鼻,人类间谍根本不可能打入外骨人内部,这些情报的准确性实在令人怀疑。
  不过命令就是命令,哪怕再荒谬,也不是他这样小小的少尉能够质疑。
  塞德娜的直径只有一千多公里,引力小得可以,根本无法进行轨道空降,必须乘坐登陆艇登陆。
  进入登陆艇的时候大伙才发现一个令人尴尬无比的情况,登陆艇的入口太低了!扛上导弹舱之后,先天自然灾害最重的队员,身高也超过了两米四,无奈之下,只好将外挂武器模块暂时先摘下来,提在手里才能进入登陆艇。
  额定载员24人的登陆艇坐进十二个队员就装满了。
  登陆艇不得不一次次地往返于塞德娜表面与战舰之间,蚂蚁搬家一般地将队员送上小行星表面。
  由于准备充分,各个分队事先已经将各自的任务区域划分完毕,每个分队都有自己的地盘儿,任务区没发现外骨人就随便找找,一旦友邻部队找到敌人的基地,大伙就一拥而上。
  当登陆艇飞向塞德娜表面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在暗暗祈祷,希望不要遇上外骨人从未出现过的防空火力,然而出乎意料的登陆非常的顺利,当双脚踏在塞德娜肮脏的冰质表面,叶飞仍然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这颗小行星的表面十分经典,没有任何人工雕琢过的痕迹,不用问,外骨人的基地肯定埋在地下,真难为情报处,到底是怎么拿到情报的?
  嗯,第一次遇上外骨人的时候,也是钻进了它们的基地,才惹来大规模的追杀,或许外骨人没有警戒之类的概念也说不定。


146 轰炸(一)

  登陆艇腾空而起,以停泊点为中心呈环形防御姿态的突击队员们警惕地注视着黑暗中的小行星,冰质的行星表面仿佛抹上了一层煤灰的雪地。
  以塞德娜的直径,完全有资格划归矮行星的行列,但突击队员是军人,不是天文学家,凡是不属于大行星,又不是卫星的天体,习惯性地一律称之为小行星。
  “集合!”叶飞低声命令,六个队员马上集中到他身边,同行的另一支分队在不远处集合,那个分队长和叶飞打了声招呼,立即带着自己的队员奔赴任务区域。
  在战舰上俯视塞德娜时,它的表面看起来十分地平整,但是真正降落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冰质的高山峡谷比比皆是,地面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冰棱。
  这与叶飞第一次登上外骨人占据的小行星时的情况十分相似,不过那颗无名的小行星上,冰棱的粗不过一拳,高不过半身,顶多能算是灌木丛的水平。但是塞德娜,高壮的冰棱几乎有十几米高,粗达数人合抱,简直就是热带原始雨林的水平。
  在远离太阳一百多个天文单位的地方,温度低至零下270摄氏度,在这样的低温下,任何已知的气体都会凝结成固体。
  因此冰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指水的固体状态。
  红外夜视装置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完全失去了作用。
  装甲的温度远远高于环境温度,发现同伴不难,但是遍布星球表面的沟壑还有冰隙根本不会在红外夜视仪上显现出来,稍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以塞德娜的引力,再高的悬崖也摔不死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但队员掉进冰缝,肯定要组织人手救援,这样一来非耽误了任务进度不可。
  微光夜视仪的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即便使用了增强影像装置,也只能看清近处的情况。
  降落的时候,登陆艇的驾驶员也遇到了相同的麻烦,面对小行星表面极度复杂的地貌,登陆艇不得不飞离计划的降落点,重新找块平整些的地面。
  叶飞很幸运,新的降落点在他的任务区域之内,但是同行的另一支分队就麻烦了,他们必须行军十几公里,才能抵达自己的任务区。
  “任务都明确了没有?”虽然空降前已经将命令传达到人,但叶飞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没人回答,叶飞又道:“兄弟们,都小心点儿,发现外骨人,尽量别惊动目标。剪刀开路,其他人间隔二十米跟上,注意掩护,出发!”
  塞德娜的体积确实不算大,但这也要分怎么比,几千人的部队扔在小行星上,并不比一把沙子扔进海里强多少,叶飞的分队的任务区面积几乎有半个省那么大,好在任务只是侦察,而不是消灭外骨人。
  疾行的队伍就像一队黑色的幽灵,叶飞不时地根据战舰提供的坐标校准方向,开始全面搜索任务地区。
  情报部门相信塞德娜已经被外骨人占据,但是具体在哪个位置,就不是情报部门的力量能够掌握的,除非总参二部能招一批外骨人充当人类的间谍。
  所以搜索和确认目标的任务就落在了突击队的身上。
  一边搜索,叶飞一边轻声讲述他在死亡星域时的经验,比如外骨人基地入口的情况,三角形的独特气闸什么的。
  嘴上是这么说,但是叶飞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谁规定气闸只能建在平原上的,要是建在悬崖上该怎么办?
  就塞德娜这表面,堪称一百二十岁的老头脸,若要把所有的悬崖都查一遍,工作量起码加三倍,正所谓夜长梦多,无论突击队还是舰队,都不能一直停在这儿。
  鬼才知道外骨人到底在不在这颗小行星上,停得时间越长,越有被外星舰队抄住后路的可能。
  翻过一道山,再飞过几道裂缝,队伍在沉默中前进,然而一向多话的黑熊突然冒出个疑问:“头儿,外骨杂种说话不用耳朵听,这我知道,但是在这种地方,它们怎么活得下去?”
  “按人类的标准,确实活不下去,不冻成干才奇怪。”叶飞在60度倾斜的山体斜面上用力一蹬,整个上上升了十多米,“但是外骨人哪有和人类一样的地方?说不定它们喜欢在低温的环境里生活。”
  “那它们还往木星和火星凑合什么,在这儿呆着呗。”黑熊大咧咧地说。
  “我猜,它们是奔着有机生态圈去的。”叶飞说。
  巨虫的生长过程无人不知,即便于外骨人进化出适应极端低温的体魄,但这种地方别说是野草,哪怕细菌病毒,也得老老实实地进入休眠状态,什么时候温度上升才会重新苏醒。
  外骨人在这里生活没有问题,但是给养从哪里来?总不能无中生有吧?它们盯上火星和地球根本一点儿也不奇怪。
  只要心理正常,哪个看不出人类与外骨人早晚要有一场大战?
  那些打着宗教的旗号宣扬与外星文明和平共处的,不是脑残就是另有所图。
  提起什么外骨人占据太阳系外围,人类把握核心星域的鬼话,叶飞气就不打一处来,这得多秣的脑子才能冒出这样的念头?
  一山不能容二虎,这么浅显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