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导他们把钱投入到朝廷所希望他们投入的地方,比如做善事,比如研发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等等。

    这个政策,另外其实还有一层隐含的情况。就是如同徐木匠这样的人,他研发飞车将不会被人看成不务正业,也会有一些有钱人把钱投入过去,就让他折腾去,而有钱人却能获得超规格的待遇。一旦徐木匠有所成就,官府也会奖励,他的衣食住行也会比他邻居什么的更好,自然会引得别人羡慕,再不会有鄙视之意。

    在崇祯皇帝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曹化淳二话没说,立刻回应道:“陛下之策实在是妙也!如此一来,朝廷的负担都能减轻不少,又不至于让那些有钱都不知道怎么花的人,也会花得有意义了!”

    说起来,在这个时代,普通人钱太多的话,也不是好事,会有各种人盯上,下至小县官吏,上至紫禁城内的皇帝。可要是崇祯皇帝所说真得明确了的话,普通人也多了一层依仗,比起眼前这种炫富斗富的套路要好多了。

    温体仁稍微沉默了一会,显然是在仔细考虑,而后才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此策是好,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怕是难度不小,比如说这田地的多少,如果是祖传下来多,如今实施的话,多余的田地是没收呢还是由谁来收购,这中间,怕是会有动荡!“

    在以前的年代,有钱了一般不是藏在地窖里,而是购买田产。只有土地,才是真正的资产,一如后世的房产一般。而明末这个时候,土地兼并特别严重,哪怕文官武将,皇亲勋贵等等,至少在田产方面,都是超规格了。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便道:“土地之事,关系重大,可以暂时按下不提,其余方面,内阁和司礼监都各自拿出一个章程来,朕先看看再说。”

    说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土地兼并这个事儿,影响太大,光是清丈土地一项,历代都有,但每次都不会怎么成功。在王朝鼎盛时期还好一些,而在王朝的末世,压根就没法执行。

    崇祯皇帝对于这土地兼并的事情,其实也已经有在做,比如藩王封建海外,他们的土地就能趁机收回,这是另外一个大的国策下的产物。崇祯皇帝不想对此有影响,就只能先抛开这个了。

    没有了土地这一项,温体仁当即松了口气,紧跟在曹化淳后面,回复一声“遵旨”。

 862 富了崇祯

    (全本小说网,HTTPS://。)

    辽东沈阳崇政殿内,一名信使刚刚退出殿去。龙椅上的皇太极,脸色很不好看。沉默了好长一会时间,才对底下跪着的佟养性吩咐道:“你先去吧,记得,奖励那些善于农事之人,今年的粮食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行,明白么?”

    “陛下放心,奴才就睡在田间不走了。会让他们多开垦出良田,多种上粮食,解决我大清的粮食问题。”佟养性立刻斩钉截铁地回答后,见皇太极再无纷纷,便缓缓倒退出殿才匆匆离开。

    如今的崇政殿,不好待啊,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皇太极因为一点小事,都已经杖毙了好几个宫女内侍了。

    看看皇太极才刚四十的人,就已经是满头白发。或者说,皇太极的头发,就在去年一年时间内,竟然全部变成了白发。由此可见,皇太极就不会有好心情,谁要是在他面前犯错了,很可能会重责的。这不,阿敏在去辽阳之前,就在崇政殿内被皇太极破口大骂了一顿,这在以前可是没有的。

    见到佟养性匆匆离开,皇太极呆坐在龙椅上,心情确实不好。刚才信使来报,说明国从海上运了不少物资和兵力到盖州了。由此可见,这些物资和兵力必将转到海州。如果这些物资是从锦州走陆路出发的话,大清还能派军去拦截,可海上却是无可奈何。而且从盖州到海州这一段路,派些探马倒是可以,但要派出大军的话,就绕不过海州,也没法越过海州,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国往海州囤积物资,增加兵力了。

    当然,要是能打下海州是最好了。可连比海州还小的盖州都打不下来,海州这样的大城就更不用想了。皇太极想到这里,心中真叫一个愁啊!

    攻城之战,大清所会的那几招,比如说事先派入内应来里应外合,比如说引诱明军出城而后伏兵尽出歼灭之,再里应外合拿下城池,比如说暗中买通驻守的明将,再里应外合拿下城池等等,在明军有针对性的防范之后,已经没有一招有用了。

    除此之外的攻城,大清并不擅长,其实也不擅长守城。反过来,明军却是擅长守城,而且还擅长攻城。有红夷大炮那攻城利器,再坚固的城池,哪怕城门堵死,就算城墙,也会被红夷大炮持续地轰击给轰塌。鞍山驿堡并不大,还有随后的辽阳,皇太极实在没有信心,这些城池在明军攻来的时候能守多久。

    默默地想了很久,皇太极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接受代善的提议,当即传旨,复州那边撤军,所有物资和人力全都搬空,城池破坏,不给明军留一点东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海州金州都在明军手中,夹在中间的复州又是临海,一旦明军发起攻击,根本就没法守住。反正金州那边已经撤过一次,再扯一次复州又如何?

    想到这个,皇太极又想起了内部的事情。可以说,在去年一年内和明国的交战中,八旗之中,除了多尔衮的镶白旗之外,几乎其他七旗都受到了损失。不知不觉间,朝鲜那边的军力,竟然有隐隐超其他各旗的势头。多尔衮和多铎两个旗加起来,至少有一个半旗的实力,自从多尔衮到朝鲜之后,就一直缩在朝鲜。

    之前多铎领军到了新金,又逃回了朝鲜。对于这事,皇太极很是恼怒,却发现没有办法。因为旨意到了朝鲜,又被多尔衮找理由没有执行。

    多尔衮这种接二连三找各种理由不执行圣旨的行为,让皇太极终于意识到,正白旗和镶白旗这两旗,似乎有脱离掌控的苗头。

    说句实话,皇太极对多尔衮和多铎两人,是一直有防范的。如今这种情况,让他有些不安,随后决定,派人去朝鲜了解真实情况。

    忙完了这些,皇太极又转头看向明国京师方向,心中那叫一个愁啊!如今明国加强了监管,严查沟通大清的情况,以至于那边的消息都难以传到沈阳来。一年时间,宁完我竟然就只传了一次消息过来。还有白养粹,前去购买红夷大炮的,却犹如石沉大海,一点消息都没有!唉,不能知己知彼,这仗难打了啊!

    这时候的皇太极,份外地怀念起那些晋商!

    他也曾试图再重新找些晋商,恢复原本的物资和消息渠道。可是,去年初的时候,那明国皇帝,年纪轻轻,竟然还真敢下狠手,把晋地的大商人和军政官员杀的杀,抄家的抄家,基本上和大清有过来往,或者为那些晋商提供保护,收取钱财的那些,全都下了死手,以至于现在的晋地,和大清通商的事儿,是个禁忌话题,压根就没人敢做。否则有钱赚,没命花!那么大力度的杀戮,至少短期内不用想了。据说,晋地那边的民间有一句谚语在流传:清了晋地,富了崇祯!

    想到这里,皇太极的脑中又闪过前年在京师城头远远看到的那个年轻皇帝,他不由得感慨,自己还是低估了他啊!不过朕是不会输的,朕知道大清的优势在哪里,以后朕定会重视你们,定会遵循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先汗以十三付盔甲起兵就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朕绝对不会再败了!

    在皇太极暗暗发誓的时候,废太子豪格,却在他自己的府里发飙。反正从科尔沁回到沈阳后,他的脾气就一直很大,光府里的汉奴,都不知道打死多少个了。

    今天沈阳城内的消息,说皇太极有可能要立阿敏为皇太哥,豪格就大发一次脾气;明天沈阳城内的消息,说皇太极有可能要立济尔哈朗为皇太弟,豪格就又大发一次脾气;还有代善,甚至岳托,阿济格等等,都有类似的谣言,这让豪格都不知道发了多少次脾气了。

    在这些天来,钱富贵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至今还心有余悸。他没想到豪格从科尔沁返回后,就把他叫去,先是问了海兰珠是否还在群里,他因为得到崇祯皇帝的嘱咐,就断然否认了。没想到的是,豪格竟然问他是否给明国通风报信?因为豪格记得,那个群主在朝中是有关系的!

 863 背景

    (全本小说网,HTTPS://。)

    钱富贵的急智还是有的,立刻向豪格表示,自己是豪格的忠实奴才,也因此,那个群主就很不待见他。原本他都想主动退群的,只是为了能帮主子探听消息,不得不违背心意,继续留在群里,一直不说话,让群主忘记了他,又怎么可能去和那个群主通风报信呢!

    豪格自然也知道那群主对于所谓通虏的人是深恶痛绝的,他还在群里的时候,钱富贵也没少被骂,这么想着,他就放过了钱富贵。不过因为钱富贵一直给他禀告一些明国的鸡皮蒜毛的事情,如今太子之位被废,也他无心再听,就把钱富贵给晾一边去了。

    由此一来,钱富贵这边,就没法第一时间知道崇政殿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知道了,吩咐钱富贵这边小心行事,安全第一,不用刻意去打听消息。反正这一年的重点,应该是国内,至于辽东那边,就继续在海州那边屯兵屯粮,给建虏以压力,等到有好的战机再说了。

    京师那边,不管是内阁还是司礼监,对于那变相的收取个人所得税的章程,还在草拟之中,崇祯皇帝也不打算等下去,就离开苏州前往生丝集中地,南浔镇。

    一路过去,江南这边,似乎更为繁华。沿路所见,田地上种植的,不再是水稻粮食,而是桑棉等经济作物,特别是桑树为最。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事先有过了解,也明白一些。无非是江南这边的百姓见种植桑棉等经济作物更为赚钱,就全都改稻为桑,不似后世一部电视剧上所说,是朝廷要求改稻为桑,而是百姓自发的行为。原先大明的粮仓之地,在十六世纪末期到十七世纪初期的时候,已经成为缺粮之地,而湖广则成为天下粮仓。即“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原本的“苏湖熟,天下足”的格局。

    其中,湘潭是湖南内部最大的米谷集散地,而汉口则是湖广、四川米谷最大的交易市场。粮食沿着长江往下运,输送方式也很简单、方便。

    当然了,苏湖这边,也不是一点粮食都不种。一般来说,大概的比例,是三七开,即三分粮食七分经济作物。

    崇祯皇帝一边任由马儿慢步跑着,一边想着这些事情。忽然,听到了田贵妃的声音:“老爷,这一路过来,好像有不少人往前面去,看着该不会是有集会吧?”

    崇祯皇帝听了,回过神来看看,便笑着问道:“是不是有机会,问问便是了。”

    他知道田贵妃喜欢看热闹,便稍微一示意,自然有一个锦衣卫便衣离开队伍,过去拦了人问情况。

    不一会,那名锦衣卫便衣便回来禀告道:“老爷,夫人,这些人都是专门的雇工,在养蚕方面多是老手,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赚钱的。还有一些则是棉花种植方面的老手,要赶去更远的市镇。”

    “嗯?”崇祯皇帝听了,稍微有些不解,便看着那锦衣卫便衣嗯了一声。

    或者这名锦衣卫便衣不擅长这个,他顿时有点紧张,便连忙补充道:“江南这边的人家,家境好一些的,都不会亲自动手去做养蚕、织布之类的事情,都会雇佣一些熟手。”

    这一次,崇祯皇帝听明白了,合着江南这边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苗头了,出现大规模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了。不过仔细想来,似乎也很正常。就如同地主不会亲自下地种田一个道理,有钱人也只会去剥削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对于这种情况,崇祯皇帝有很大的兴趣,便对这方面更为关注,甚至都亲自随机去问了几个人。最后得到的结果,果然是如此。

    在这江南一带,已经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集镇。有以盐业为主的集镇(周浦镇),有榨油业为主的市镇(石门镇),还有笔业市镇(善琏镇),窑业市镇(干家窑镇),编织业市镇(唯亭镇、唐市镇),刺绣业市镇(光福镇、下沙镇)等等。

    这些市镇,都不是官府指定建立的,而是因为地理交通等因素,最终自发形成的。最有特点的是,往往这些市镇都会形成网络的效应,比如一个镇专业搞种桑,而隔壁一个镇则是专业搞养蚕,甚至还有专业培养蚕种的镇子;在这些镇子之间,自有商人来往沟通。

    这样做的好处,使得这些镇子都各有一块专业,能优中选优,比别的地方更有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而这些,是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

    而这种专业化的出现,又使得那些小规模的农家个体生产难以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被专业化的方式所取代,就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作坊。这一点,特别是在织布的机坊、练坊、染坊、轴坊等方面为最,雇佣的劳力也是最多。

    这也使得各地都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比如崇祯皇帝眼下看到的这些,根据时节的变化而赶去对应的地方受雇佣的。一般来说,在当季时节,雇主为了多赚钱,也会给雇工多一些工钱,甚至都有酒肉招待;而不是当季时节时,不但钱少,甚至连雇佣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没有存钱,就只有沿街乞讨,以待来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人恐怕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无产者了。

    也是因为有这些情况,使得大明出产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直是有口皆碑,碾压一切对手。确实可以说,在明末的江南,已经出现了乡村工业化,也就是早期工业化。

    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正确引导这些产业资本,保证大局稳定,不让外来势力打断这个进化过程,说不定大明的工业化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并以其雄厚的基础,远超欧洲的工业革命。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进程不但被建虏打断,也没有对应的政治文化土壤。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不由得在心中暗道:“既然朕来了,就绝对不会让欧洲超越大明!”

 864 客满(第三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将近傍晚之时,终于到达了南浔镇。远远看去,虽然没有高大的城墙,可这镇子所占面积真不小,是一路过来这一带见过仅次于苏州城的一个百姓居住地。镇子上的建筑,都透着江南的秀气,全都是瓦盖砖墙,甚至墙都是粉刷过,一看就知道这里的生活水平不错。

    在南浔镇的外围,只有一些篱笆墙,象征性地表示篱笆里面是南浔镇的意思。通往镇子里的道路,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好不热闹。要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至少是府城呢!

    如此繁华,让崇祯皇帝一行人的心情也不错。不过这个好心情,在他们进了镇子之后,就没有了。

    “客官,真不好意思,鄙店已经客满了。”

    崇祯皇帝骑在马上,还没下马,就听到一名小二赔着笑脸对上前交涉的锦衣卫便衣解释道。

    锦衣卫便衣一听,当即黑了脸。这家是南浔镇最好的客栈,皇帝过来,自然是要住最好的客栈才行的。你说没空房就可以了?他当即一声冷哼,还待往前闯,同时喝道:“少废话,把最好的房子空出来……”

    “算了,既然客满了就换一家好了。”崇祯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