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承恩看到这边又对上之后,便淡淡地吩咐道:“查封何府,所有人等,全都拿下,征用现付大牢,由我东厂看押。”

    “遵命!”众番役立刻答应一声,其中一个东厂管事更是亲自带人,开始了查抄何府的行动。

    就这样,东厂在大明南方,光明正大的第一炮打响,突然在南方的显身,更是让那些之前不知道番役在这里的官吏,吓得战战兢兢。

    俗话说,拔起萝卜带出泥,何挺的被抓,在东厂的顺藤摸瓜之下,又查获了一大批官吏。聊天群中请来圣旨之后,由巡抚府派兵配合,顿时抄家拿人的事情,不时在浙江、福建、广东三地出现,甚至连江苏那边,也有两家被抄家问罪。

    一时之间,东厂的威风,在大明南方这边,一下超过了锦衣卫的名头,让王承恩心中很是高兴,终于压过了锦衣卫一头。

    不过让他有点遗憾地是,何挺的事情,终归和何乔远关系不大。或者说,何乔远是不知情的,是何挺借助了何乔远的官位以及以前众多的师生关系在搞事。而对何乔远来说,这个远方侄儿投奔他,不时送些东西孝敬,平时为人也低调,不求什么,他也就没多大在意。

    要是揪下一个三省总督的官帽,那这事儿就更威风了,真是可惜了!王承恩如此想着。

    何乔远的年事已高,原本就是因为这点,才不惜剩下这几年如何,接连上书要求开海禁的。崇祯皇帝也是因为他这份首倡之功,虽然知道他年事已高,但依旧任命他为负责开海的三省总督。而后,又派来能干的孙传庭来辅佐他。

    如今何乔远知道了自己这个侄儿的事情,感觉很是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朝廷开海大事,无颜再当这个有名无实的三省总督,就上书辞任。经过皇帝再三挽留无用后,终于给其加衔,使其荣归故里,能安享晚年。

    由此,孙传庭终于正式接过了开海重担,成为三省总督,原本的福建巡抚权限,恢复当初,由洪云蒸接替。

 977 返老还童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崇祯朝,第一大案就是魏逆案,这个大案,有其必然性,而不是一些后世的小白所谓的保魏就能让帝国更长久。

    任何事物,过犹不及。魏忠贤等人在天启朝时,权势达到了顶峰,号称九千岁,对于这样的人,已经是威胁皇权的存在,是不正常的,任何皇帝上台后,都不会允许其存在。而魏忠贤拥有那样的权势之后,又怎么可能再恢复以前的平淡,过着失去那种权力的日子?

    且不说这个,新任皇帝上台,他在潜邸的心腹宦官,陪伴他长大的宦官,必然是要掌权的,而皇帝也不可能去信任以前皇帝的心腹而不用自己的心腹。这里就会有官位、权势的冲突。所谓一朝皇帝一朝臣,可能对于文官的影响还小一点,但对于皇帝家奴的太监、锦衣卫指挥使等等,就绝对是真理。宦官不说,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嘉靖皇帝就是任用他的奶兄陆柄,因为信得过,也是权势滔天。可是,嘉靖皇帝已死,陆柄就不可能再有以前的权势,也不可能再占着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

    当然了,这些事情,对于后世穿越而来的崇祯皇帝来说,其实并不相干。他认为的第一大案,应该是晋商通虏案。民间的传说,灭了晋商,富了崇祯,不是随便说说的。大明财政的缓解,完全可以说是取之于这一大案。当初的时候,查抄晋商的事情,还隐隐有扩大化,导致所有山西商人,人人自危,最终还是崇祯皇帝意识到这种查抄有点像后世运动般扩大化,才下令停止的。不过虽然停止了,那钱财却得了不少。

    如今,又是一桩答案,勾结海盗案,由东厂提督奉旨秘密南下查办,查抄各地大小官员三十多人,富商二十多家,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江苏等省,也是隐隐有扩大化迹象。毕竟各富商、官吏之间都有可能有什么来往,东厂的权势足够大,顺着这些线索查下去,一家又一家的,谁家没点破事,让南方诸省的官吏、富商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崇祯皇帝自有聊天群系统可以监控,听到相关言论之后,想了想,还是如同晋商一案一般,下旨到此为止。之所以下这道旨意,其一是首犯和主要从犯已经抓捕到案;其二,这次查抄的金额也同样数目巨大,晋商的富有和海商的富有,可以说不相上下,这次的金额,又大大缓解了朝廷日趋紧张的财政压力,刚刚定下的卫所军制革新以及相关革新所需的财政需要,刚好可以满足,或者还有多。

    第三,这种非常规手段是不能滥用的,否则引起的反弹以及恶劣的影响必定会随之而来,不是所谓的想抄家就抄家,想杀谁就能杀谁。不管任何社会,古代或者后世,封建还是农奴,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社会背景才行,有一个明确规则,大家都在这个规则里面玩,才能大家都好。否则哪怕再有权势的人,一如皇帝,桌子掀多了都会引来恶果,这一点,历史早已证明了的。

    也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不想这个事情影响开海大计,所以下旨到此为止。并且宣旨天下,任何触犯国法者,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只要时候一到,吃得再多,一样都要吐出来。而安分守己者,受国家律法保护,尽可安心过日子,绝不会受骚扰。

    如有不实之情,官吏作奸犯科,都察院革新在即,大明百姓皆可到都察院告知。民告官者,只要不是诬告,且系重大案情者,都察院不得怠慢,必须重视之。

    当然了,普通民事等,不是涉及官吏的那种,还是走正常的司法途径,该去县衙的县衙,该去府衙的府衙等等。改制后的都察院,从县一级开始,就是悬在各地官吏头上的一把正大光明的刀。而锦衣卫和东厂,则是悬在各地官吏头上的一把隐于暗处的刀。

    崇祯皇帝的设计,以后锦衣卫会偏向军事这边,而东厂则是民事,双方的分工会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点,以免职能重合而浪费人力物力。

    各省查抄的金银珠宝田地等,数额巨大,崇祯皇帝下旨,充实银行资金本,就大部分沉淀在南方富裕的诸省,并按照一点五比一的比例,开始多印发大额纸币。

    大明银行系统和纸币实施差不多快要两年了,经过努力,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就算多印一些纸币,银行也能应付可能出现的挤兑现象。如此,多印的纸币,不但不会影响大明金融系统的稳定,还能促进南方各富裕省的进一步繁荣!资金得以进一步流通,商业便会更加发达,百姓的生活也只会更好。

    有不少朝臣见到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时候,关系好的人,都笑着取笑道:“毕大人,看着好像白发少了,你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竟然还能返老还童了啊!”

    毕自严对于这一些话,总是乐呵呵的,心中却着实感慨万千。想想以前的时候,国库都能饿死老鼠,连最为紧要的边军军饷,都是一拖再拖,根本拿不出什么钱来,哪怕寅吃卯粮,一样是愁白了头发而没钱。他自然也知道再向农民征收辽饷的后果,可又不得不征,甚至亲弟弟都因为这事,被辽兵活活逼死了。

    而如今呢,毕自严有自知之明,他并没有出什么力。都是皇上一手设计了大明的银行系统出来,并极力保证其正常运行,前后两次大案所注入的钱财后,这银行系统的威力就开始显示出来了。如今纸币多印一些,就是银钱了,而又不会影响纸币的价值,对于市面上压根就没什么冲击。

    皇上的这种手段,毕自严就曾在睡前对他夫人说,不要说太祖了,就是古往今来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人也!而且就未来所看,大明的财政也会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下,要是毕自严的白发还多起来就是怪事了!

 97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毕自严的心情是很好了,但远在朝鲜汉城的多尔衮却心情很差。

    随着倭国那边粮食不断运过来,正白旗、镶白旗的就食情况刚有好转,看着这个冬天应该能不错了。结果,一骑快马飞驰而至,把他的这个好心情完全破坏掉了。

    “什么,我大清的老弱都来朝鲜了?”多铎在一边大声惊呼道,“到底怎么回事?老弱来朝鲜干什么?”

    多尔衮在一边听到,皱着眉头,脸色很难看地说道:“还能干什么,这么多嘴,自然是来讨吃的了!”

    “真他娘的去死!”多铎一听,顿时破口大骂道,“天底下哪有这种事情,他不是大清国皇帝么?这种不要脸的事情也做得出来?”

    多铎骂完之后,感觉还是很不爽。好不容易有点粮食了,就出现这样的事情,不是来捡现成的便宜么?他忽然飞起一腿,把面前的案几直接踹倒,似乎这一脚,是踢在皇太极身上一般,厉声喝骂道:“这事我们不管,怎么来怎么回去,我们又不是大清国皇帝,凭什么要我们来养他们?”

    那报信之人跪在那里,几次想说话,都被暴躁地多铎给吓回去了,此时听到这话后,终于逮住了机会,连忙补充禀告道:“主子,还有一个消息,说皇上已封主子为皇太弟。传旨的人,随着第一批老弱已经过了铁山!”

    他是镶白旗的人,这话自然是对多尔衮听的。说完之后,或者皇太弟这三个字的威力有点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一会。

    过了一会后,多尔衮先回过神来,带着惊讶之色确认道:“皇太弟?”

    “回主子,是皇太弟!据说在崇政殿内议政时,由皇上亲口提了出来,当时豪格为此大闹,但没用,被皇上禁足,而后全体通过了此项旨意!”

    多铎一听,不等多尔衮说话,便哈哈大笑道:“豪格那个蠢猪,要是他是太子,那大清才真是完了。他要是老子,老子第一个不服。不过这回皇太极倒是有眼光。”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着多尔衮,激动地说道:“听到没有,是皇太弟,以后这大清就是我们的了!”

    多尔衮一开始确实也和多铎一样,挺激动的,不过此时却已经冷静了下来,听到多铎的说话之后,只是微微冷笑道:“这皇位原本就是我们的,如今也只是还回来而已!”

    报信之人是他们的心腹,除此之外,就只有他们俩兄弟,因此他们说这话也没什么顾忌。

    多铎一听,激动地心情也平复了不少,点头赞同道:“不错,皇太极之前把这位置给抢走了的,如今算是识时务,算是还回来了而已!”

    “识时务?”多尔衮听了,重复了一句,而后冷笑了一声道:“他是迫于无奈而已,你以为他真心想这么做么?”

    这时候,多铎联想起老弱进入朝鲜的事儿,便明白过来,当即也是冷笑道:“那怎么办?要不,这个皇太弟我们不当了,那些老弱,就让皇太极自己伤脑筋去,看他怎么办!”

    听到这话,多尔衮却是摇摇头道:“不行,他早就知道,如果是和我们商量的话,肯定不会如愿,因此,他便直接派了老弱进入了朝鲜,又给我们皇太弟的封号,就是不容拒绝!那些可都是我们满洲族人,你已经是皇太弟,能见死不救么?”

    “可……可那么多人,我们也应付不过来啊!”多铎有点傻眼,想了一下便争辩道,“现在还只是来了第一批人而已,后面还源源不断地,怎么搞?”

    对于这点,多尔衮已经想过了,就听他回答道:“我们这里有皇太极的奸细,他知道我们和倭国那边丰臣国松的关系,自然是想让我们逼着那边多供应粮食来解决这事了。”

    倭国那边其实并不富裕,而且又是要争霸天下,因此粮食也是不嫌多的。只是因为丰臣国松要依赖多尔衮他们,才不得不把手中的粮食不断地分过来。

    对于这个基本情况,多铎和多尔衮一样,都是心中有数的。因此,这时候,多铎就为难了,有点发愁地问道:“要是族人在我们手中饿死,皇太极肯定会说我们不尽力;而要是我们对倭国那边索取过多的话,万一引发不良后果,很可能这条路就没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脸色有点严肃地对多尔衮说道:“族人那么多,估计就算倭国那边被我们榨干,也不可能供应所有人吧?”

    多尔衮点点头,忽然脸色显得略微有点狰狞道:“既然他把这个皇太弟的封号给封了出来,那别想那么容易收回去。在这朝鲜,我们说了算!这样……”

    说到这里,他盯着多铎低声说道:“前来朝鲜就食的族人中,优先那些少年,施恩于他们,等以后他们成长起来,自然有一份恩情在了!”

    不管皇太极怎么说,只要朝鲜这边,在给粮食的时候,多宣传鼓动,这舆论自然是能争取的。再者说了。小的比那些老的头脑简单,更容易被眼前事情说服,有利于多尔衮他们。

    多铎明白了这点,脸上出现了一丝喜色,连连点头道:“好,就这么干!”

    此时此刻,虽然是活生生的族人,可在皇太极和多尔衮兄弟的对弈之下,也就是一颗棋子而已了。

    商议出对策之后,汉城这边就先有针对性的行动了起来。

    然而,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他们都没想到,之前一直销声匿迹的登莱巡抚卢象升,却已经赶到了辽东,率领他的骠骑营,再次展开了行动。

    对于明国可能的动静,皇太极不是没有考虑过。也因此,他用诈降之计,主动接触鞍山驿堡那边,忽悠着明军,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而东江军这边,皇太极知道他们占据了金州,复州等沿海城镇,离大清转移老弱的路线很远,因此,就没有过多防备。或者说,以大清目前的实力,已经没法来防范这么长的防线。要是换了几年前的话,大清只要派兵屯于金州城下,就能威慑明军都龟缩在城内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变化莫测,实在让人感慨!

 979 布大局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当接到第一批老弱已经安全进入朝鲜,且过了铁山,如今已快到汉城的时候,皇太极松了口气,心中想着,看来之前的种种准备还是有用的。

    这么想着,他便下旨,第二波老弱,再度出发前往朝鲜汉城,随后,第三波,第四波……,大清迁移老弱之举,必须在明国回过神来之前完成。因此,这就要求迁移的动作要快。

    于是,从通远堡,凤凰城,汤站堡,镇江堡一线,到朝鲜的新义州,再往汉城的官道上,无数的老弱,一波一波地,带着有限的吃食,背井离乡地远走他乡。

    一路之上,不断地有老弱被淘汰出局,饿死累死却又无可奈何,官道两边,死去的人,早早地一埋了事。引来不少野狗,刨土吃人。

    镶红旗旗主岳托,亲自领兵护送镶红旗的老弱前往朝鲜。一路之上,看到种种惨剧,也只有无奈地接受现实。要是辽东有足够的粮食,就不用去朝鲜,也不会有族人死在迁移的路上。

    当初在崇政殿内议及此事时,他们这些建虏高层,对此已有预估。相对族人都饿死在辽东,前往朝鲜至少还能活下大半,倒也是能接受的代价。

    这次的大迁移,是以旗为单位,优先满洲族人自己。毕竟朝鲜那边的粮食也不多,能活一个本族人就活一个本族人。第一批前往朝鲜的是正红旗人,代善作为旗主,年纪已经有点大了,因此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