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知道情况的,之前不敢伸手帮忙,此时有做主的人了,胆子便壮了点,有点同情王老爷,就站出来回答了。

    曹变蛟一听,立刻转身,厉声向一名手下吩咐一声。顿时,一队铁骑在“驾”地吆喝声中,纵马向永平废墟飞驰而去。

    有了这个示范,知道朝廷官军能做主,便又有人站出来,向曹变蛟控诉一些地痞流氓趁乱打家劫舍,还有人则立刻告密,说这里还有白莲教徒。

    曹变蛟一听,立刻把手下的骑军全都撒出去,分成一小队一小队的骑马巡视,一发现或者被举报为祸百姓的,立刻便格杀。另外也派了信使即刻回报,毕竟他领着的骑军太少,还不足以控制整个永平城外的场面。

    但有了正规官军在,哪怕人数比起这几十万人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但所有人都有了主心骨,心不慌了,寒风似乎也没有那么刺骨,肚子似乎也没那么饿了。所有人有序地围坐在一起,也有了兴致讨论起事情来。这样的场景,才算是有个人样!

    他们赞扬这位年轻小将的英武,惊讶于关宁军的速度,更吃惊于这位年轻小将所说的话。

    关宁军竟然带来了粮食和军帐,还说是奉了皇帝的旨意,由阁老所派。这些百姓讨论起这些的时候,简直有点难以相信。就算他们这些老弱的经历比较丰富,比一般人能明辨是非,可这时候,他们还是搞糊涂了!

    不过随着冬日慢慢地升高,又有大队骑军到达的时候,当这些军队拿出军帐,按照军管的方式开始安排他们的时候,当这些军队拿出粮食开始熬粥的时候,这些老弱信了。就算他们以前没听过,没见过有这么好心的朝廷,这么好心的官军,可在事实面前,他们信了。

    这时候,就算有白莲教的人再口生莲花,他们也确信,绝不会被他们说动。有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朝廷,又哪来的黑暗之说?

    虽然这些老弱知道,自己能不能熬过这个最困苦的时段还是个未知数,可他们一个个都懂得感恩。所有人都称赞起关宁军,称赞起孙阁老,称赞起朝廷,称赞起皇帝。每个人都很配合,也不会生事,就按照关宁军的要求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们不知道,被他们所称赞的皇帝,此时正在为他们发愁。

    胡广在退朝之后,并没有去休息,而是来到文华殿,召集一些朝廷重臣接着商议事情。

    只听胡广对底下这些臣子说道:“朕虽然一早就派出了关宁军前往永平等地救援。可关宁军并没有多少剩余的军帐,粮食也不多。对于百万灾民来说,是杯水车薪。如果朝廷不及时进一步想法子的话,恐怕会前功尽弃!卿等还有何策,可尽快言明!”

    “陛下,或可让永平周边的州府安置一些灾民!”新晋辅臣张至发躬身回应道。

    听到这话,首辅温体仁摇头否决道:“不妥,永平周边州府也遭了兵灾,虽然城未破,可周边村镇全都遭了建虏洗劫,自顾尚且不暇,又岂有能力再多安置灾民?”

    这也是事实,胡广听得点点头,开口问道:“那依温卿之见呢?”

    “臣以为,还是得尽早让他们重建家园,就地安置才行。可这有两个难点。其一,所留之人皆是老弱,而重建家园需要大量劳力,这些劳力该从何来?”

    “其二,最为紧缺之粮食,所缺甚多。可以说在目前的京畿之地,粮食是最为紧缺之物。这该如何调剂?如果从京师运粮过去,路上就要耗掉不少宝贵的粮食。”

 165 人权能吃么

    (全本小说网,HTTPS://。)

    温体仁说到这里,想起皇上之前的决策,便马上又补充道:“这粮食缺口甚多,如今只有从京师调拨才行。不过可以按陛下之策,派出御史监督地方,由永平周边州府先行给粮,临近州府再补之,最后京师补还。”

    顿了顿后,温体仁仔细考虑下,还是摇摇头道,“可京师这边,粮食也肯定不够。京师乃是根基,粮食一定不能缺,不能生乱!”

    胡广一听,一拍手决定道:“那就让京师南边诸州府也依次给粮,派出御史,东厂和锦衣卫三方督促!”

    要说派出监督的人员,温体仁说是御史,胡广还更相信厂卫。不过也不能什么事都只用厂卫,因此温体仁说得御史也没有排除掉,该用还是要用,免得不做事情吃干饭。

    皇帝这么说,其他人自然不可能有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了。

    这粮食的事情算是有个着落,那另外还有一件事没解决了。温体仁想着,便提醒道:“陛下,那这劳力怎么办?要是再征调民夫,加派劳役的话,如今这形势,怕是会引起更大的灾情!”

    大明百姓的一个很沉重负担,就是劳役。如今遭了兵灾后还要加派劳役的话,很大可能是让原本还能勉强度日的百姓,也加入破产行列,甚至因此家破人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大概率的事实。

    胡广听了略微一想,顿时想起一事,马上指示道:“昌黎之战不是有三千左右的俘虏么?全都押去永平,不用在意损伤,就用这批劳动力盖房。暂时也不要求盖多好,能让百姓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成!”

    他原本是想着索性用水泥来帮永平百姓重建家园,可转念一想,水泥这个东西才刚试验出来,重建高炉量产都还没有开始,中间肯定和试验有区别,一开始的产量绝对满足不了需求。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泥是个新鲜事物,如何熟练地用这个水泥,也是有个过程的。如果马上要用到永平那边去,这中间过程地摸索之类很耗时间。以眼下朝廷的财力,实在耗不起!

    因此,胡广提都没提水泥这事。就让那些俘虏先按最简单,最熟悉地建吧,等以后机会成熟了,再用水泥重建便是。

    听着皇帝给出的方案后,温体仁第一个出声赞成道:“陛下所言极是,原本这场浩劫就是那些俘虏所带来的,如今让他们去重建永平,正是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臣附议!”

    “臣也附议!”张至发跟着表态。

    其他人自然不会有意见,跟着赞同了。至于那些俘虏的人权?人权是什么,能吃么?

    重建永平的劳力如果只是这些俘虏的话,还是不够的。不过以这些俘虏为主力,那么多老弱再出一些力气,也算是能将就下了。

    这事算是议完了,胡广心中还有一大堆事情,正想再提之时,却见户部尚书毕自严躬身奏道:“陛下,京师粮食管制之策,该是如何发放?还请陛下明示!”

    他被皇帝指派这事,只有一个大概,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做。心中早已憋了很久,此时一看有机会,便马上问了。

    胡广一听,心想这事就是自己接下来要讨论的事情之一,既然提出来了那就先说吧。

    于是,他马上就指示道:“京师粮食配给,就按人头来,不过要区分大人小孩,按最少的量进行配给。如今的目的,是不能饿死人,但也要结余出尽量多的粮食。”

    说到这里,胡广停了停后又道:“凡家有余粮者,不得配给粮食。如若有粮而又来冒领者,十倍罚之!”

    毕自严一听,心中一声苦笑,连忙问道:“陛下,这家有余粮者恐不好区分,臣该如何形势?是让厂卫提供名单?”

    温体仁听了,插嘴说道:“陛下,这个怕是极难掌握,就算由厂卫提供名单,恐怕也会导致混乱。”

    他不好直接点明说要是厂卫中有人拿此事做文章,欺上瞒下的话,就算东厂和锦衣卫一起行事,互相监督,可只要出了一起事情,就会被心中不满者借机生事。对于这种事情,温体仁心中是再明白不过了。

    胡广听出了温体仁话里的意思,仔细想想确实也难操作,便知道自己有点想简单了。

    他仔细地想了一会,便斟酌着说道:“你们看,这样可好,凡是领取配给量者,具体到人名,而后等灾情过去,便得出劳力偿还,且不能冒名顶替,也不能让他人代劳。”

    这样做的话,那些有头有脸,家里确有余粮者估计就放不下这个身段,为了一点点粮食而和普通人一般流汗。

    不过说不定这些人家为了添乱,或者为了节约家中余量,就把家里仆役遣出来领取粮食了。

    胡广说完后,毕自严这次没有意见,毕竟以前可没有先例是免费配给粮食,而且这种对于他来说,可操作性很强,当即回应道:“陛下英明,此比今后还粮要好多了。”

    那些有钱人家知道要是以后可以还粮的话,搞不定这次就会让人领取粮食,给朝廷添乱。

    温体仁在边上听了,跟着补充道:“领取粮食之际,除重病瘫痪不能亲临之外,其余人等,皆要本人领取。”

    胡广听了,点头称善。见无人再补充,便提醒毕自严道:“趁着这个机会,户部要做好人口统计。如若不是在籍之人,这次一定要登记造册,不能漏掉。”

    明朝时期,隐户很多,就算是到了后世,也一样有隐户,不过不是为了逃税,而是超生之类,原因有所不同。

    此时接着粮食配给,算是能比较准确地统计下人口,也是一件好事。对于朝廷来说,统计在籍的人数越多,税收自然会更多,是件好事。

    胡广说完之后,见没人再就这事进行补充,他便严肃了起来,看着底下的臣子说道:“建虏出关,京畿之地的战事基本将结束。朝廷各衙门当统计战损情况,各地受兵灾情况,必须做到全盘掌握,有功奖之,有罪罚之,有灾赈之!”

 166 重文轻武

    (全本小说网,HTTPS://。)

    一听到这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脑袋就耷拉下去了。原因无他,接下来是用钱的时候了,可他这个户部尚书手中,没钱!

    这事儿,胡广当然很清楚。因此,他看了毕自严一眼后说道:“温卿这边,年后一定要拿出财税革新之策。至于眼下,走一步算一步,有功将士该奖励就必须奖励,不能让将士寒心!”

    毕自严听到,抬头问道:“陛下,那边军拖欠之军饷如何处置?”

    这次勤王军有很大一部分是边军,欠饷的事儿,搞不好会借这个机会提上一提的。

    因此,毕自严提了之后,看到皇帝眉毛皱了下,便提议道:“要不让勤王军先各自回归原来驻地,这样也能减轻京师这边的压力。”

    “臣附议!”温体仁点头奏道,“不过如陛下所言,也不能寒了有功将士之心,可选部分有功将士代表各军进京。朝廷目前无赏银,但可在官职上略宽松一二。”

    这是有关兵事,兵部尚书申用懋不得不开口了:“如若官职上太过宽松的话,以后战事如何处之?都松开了口子,到时候军中全是官了怎么办?”

    “这是勤王亊,所得功劳比平时多也是正常。”辅臣张至发插嘴辩解,似乎是以首辅马首是瞻。

    看到申用懋还想说话,胡广伸手制止,而后说道:“诸卿不用争了,就让各勤王军齐聚京师,有功奖之,有罪罚之,朕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回。”

    这事他其实早已决定了,因为他早已想过,军权,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过眼下没必要先提这事,他也不想底下臣子继续讨论这个,便扯开话题道:“各路勤王军聚集京师还要些时间,但京师保卫战结束已久,朕之前答应过的事情,也得兑现承诺了!”

    听他这么说,底下臣子不由得都看向他,不知道皇帝是指什么承诺。

    只听胡广继续说道:“首先,有关阵亡将士这边,如有家小,此次粮食配给可优先照顾,事后免去劳力偿付。等朝廷有钱后,再支付抚恤金。这是其一。”

    如果这样的话,对于这部分朝廷开支倒也节省,因此群臣都点点头,并无异议。

    胡广的脸色变得庄重了些,语气有点严肃地说道:“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是朕答应的大明忠烈堂之事,必须提上议程了。诸卿看看,这大明忠烈堂该如何兴建?”

    看皇帝如此认真,温体仁皱眉一想后便问道:“陛下,这大明忠烈堂该做到何等程度?”

    胡广早有腹稿,因此毫不犹豫地说道:“比太庙略低一筹便是,每年清明过年,大明皇帝亲自祭拜,平时开放给民众祭拜,参观瞻仰!”

    “……”文华殿内很安静,在场大臣都略微有点吃惊地看着胡广,显然是惊讶于这大明忠烈堂的地位之高,竟然要皇帝亲自祭拜?

    胡广看他们不答话,便皱眉问道:“怎么,诸卿有何想法,尽管说便是!”

    “陛下,臣以为,以天子之尊一年两次祭拜大明忠烈堂,似乎有点不妥。”温体仁首先开口说道,“以臣之见,不若由大理寺卿或者礼部那边主持即可。”

    “臣附议!”张至发跟着奏道。

    这一次,甚至连一直像一尊泥菩萨般保持沉默不语的辅臣成基命和周延儒等人也跟着发表看法,附和温体仁的提议。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个大明忠烈堂里供奉的,基本上是那些军户,兵头,了不起还有一些将领而已。像这种人,有大明忠烈堂给他们享受香火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还要皇帝亲自祭拜,这实在是有点过了。

    胡广看到底下这些臣子都不同意,不由得眉头一皱道:“进大明忠烈堂的人,都是为大明牺牲的。朕作为大明皇帝,祭拜下他们又如何?”

    “陛下,如若这样,大明忠烈堂和太庙又有何区别?如若列代先皇有灵,他们可同意否,不在意否?”温体仁苦口婆心地劝道。

    成基命在这事上,竟然难得的积极,跟着奏道:“陛下,不能太过啊!否则那些武夫仗宠持骄,于国不利啊!”

    “陛下,臣附议,此举等同太庙,莫说臣等,天下读书人亦会不平!”兵部尚书申用懋也跟着奏道。

    ……

    看着底下臣子都不同意,胡广很想解释这个大明忠烈堂不只是大明将士能进,其他文臣读书人,甚至普通百姓,只要是为大明利益牺牲的,都可以进的。

    不过,重文轻武的观念不是能一下改变的,胡广感觉自己有点想当然了。因此,他沉默下,而后让一步道:“那这样,清明节时,由太子主持祭拜,如未立太子,则由首辅主持;过年这次,则朕一定要亲自祭拜。无论是谁,不管文臣武将,凡夫俗子,只要为大明而死者,朕既为大明皇帝,必须有所表示才行。”

    说到后来,胡广的语气已经变得斩钉截铁了。

    温体仁听了,犹豫片刻,便躬身奏道:“既然圣意已决,臣无异议!”

    “马屁精!”成基命一听,心中暗骂一声,便也没有出头反对了。

    胡广见各退一步达成一致,便提醒道:“那首辅牵头,拿出一个大明忠烈堂建设的章程来。朕有要求,除供奉香火,受人祭拜之外,还须有事迹展示,供人瞻仰。能让世人对大明忠烈敬仰之,崇拜之,学习之,榜样之!”

    他的想法,不但是要用大明忠烈堂收兵卒之心,还要当作是一个爱国主义、忠君主义的教育基地。

    听到胡广的这番话,温体仁隐隐有些猜测,略微一想便道:“陛下,如若如此,大明忠烈堂的规模不能小。臣提议,不若在太庙外侧的广场兴建。”

    “陛下,这大明忠烈堂要何时完工?钱粮从何而来?”户部尚书毕自严基于本职,不得不提问道。

    经他这么一说,这些臣子想起来了。好像皇上是想让这次京师保卫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