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老夫人与女眷不喝酒,热闹过后便陆续走了。

    顾博文在刚才的交谈里,突然发现妹婿竟然薄有才气,对他一改之前的莽夫印象,也就热情起来。

    韩远之则是在与他对饮几杯之后,发现这位舅兄酒量真心不错,好在他修炼内劲,勉强扛得住他一波波的攻势。

    不过这样也不是办法,他可不想给顾氏留下嗜酒贪杯的印象。

    很快的,韩远之脚下开始打晃,眼神也开始迷离。

    顾博宁见状,忙拉住顾博文,又让人送韩远之回芝兰院歇息。

    走出水榭的视线范围,韩远之轻轻推开搀扶着的丫鬟,站直了身体。

    丫鬟惊讶的看着他,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

    韩远之淡定的看了看远处,问明芝兰院的方向,便迈开长腿走了。

    丫鬟挠了挠脑袋,决定还是跟在后面。

    反正不管怎么送,只要送到了就算完成任务。

    韩远之循着方向一路往前,转过一丛长得十分繁茂的月橘,正要转弯,突然前路冲出来一个人影。

    韩远之喝了酒,脑子有些懵,可他的身体早已在常年的厮杀和生死悬于一线的磨砺中做出了反应。

    高大的身躯往旁边一闪,大手下意识的想要去卡来人的喉咙。

    手才一伸,他猛地醒神,此地是平静富庶的江宁,而非与敌人拼杀的战场。

    他急忙将手下移,拉住那人的肩膀,拉开距离的同时,又避免她倒地。

    女子惊呼一声,才一站稳,就好似惊慌的兔子样的挣扎。

    韩远之忙松开手,又后退两步,因微醺而迷糊的神志顿时清醒。

    他审慎的打量着这位身着月白色折枝牡丹暗纹的褙子,墨绿襦裙的女子。

    瞧打扮似乎并不是丫鬟,那日的认亲里又没有这人。

    大约是什么远房亲眷吧。

    韩远之朝她略一点头,道了声“失礼了,”便沿着花径往前走去。

    女子轻捻帕子,双眸定定的望着韩远之的背影。

    花树后,小丫鬟悄悄瞄着女子酡红的脸庞,悄悄撇了下嘴,蹑手蹑脚的溜了。

    回到裙房,她纠结的绕着只能摆个窄小几的地面转了几圈,最后一跺脚,直奔端玉苑而去。

    没出一盏茶的工夫,陈氏就知道了有人偶遇韩远之,且还春心荡漾了。

    最可笑的是,那人竟然还是标榜遵循女戒典范的甄先生。

    陈氏想着顾清菲时不常的还会去学里听她讲课,心里顿时一阵膈应。

    她摆手让小丫鬟去找裘嬷嬷,打从今天起她就是端玉苑里的粗使丫鬟了。

    小丫鬟大喜,表了番忠心就屁颠的去找裘嬷嬷去了。

    陈氏掐着时间去福寿堂去找顾老夫人,刚好遇到顾氏过来辞行。

    陈氏平静如常的与顾氏寒暄,又周到的将人送出二门。

    回来后,她便跟顾老夫人建议,家里的小娘子都要忙着嫁妆一事,女学那边怕是顾不上了。

    顾老夫人一想也是,便很痛快的答应了。

    陈氏回到端玉苑,命人取了些锦缎,又拿了张五十贯的交子去找甄先生。

    第二天清晨,一辆骡车静悄悄的离开了顾府。

    几乎差不多的时间,一架简陋的竹榻从落桐院抬去西北角空置的那间庵堂,上面躺着的吁吁气喘得似乎快要断气的妇人挣扎着爬起,连声低呼要找顾博文。

    奈何婆子们半点也没搭理她的意思,很快就将沉重厚实的门板重重的合拢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四十六章 求帮忙

    (全本小说网,。)

    韩府里,林琪捏着封信,盯着上面的字迹,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距离正琨哥传信的日子,起码也过了小半个月,这会儿顾清薇该不会已经病死了吧。

    林琪对她其实并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在听说她病得米水不进,想到自己当初躺在床上苦熬的情景,动了些许的恻隐之心。

    她斟酌了许久才写了回信,让王正琨想法子找人进去看看,若是能帮就帮一把,若是实在无能为力,便算了,保证自己安全要紧。

    另外定国公那边也不能放任,苏家一贯标榜清流,便是与威远侯府相交,也是小娘子或女眷偶尔走动,定国公府可是出了个独得帝宠,却又名声不好的贵妃娘娘,要没有什么好处,苏家怎会扯了脸面,折节结交?

    书写完毕,她把信放在一边,等墨迹干涸。

    黄嬷嬷就从外面进来,“姑娘,丹霞来了。”

    林琪微讶,“她怎么来了,不是让她好生养这么?”

    丹霞受得那一刺已经伤及了肺腑,林琪怕落下什么病根,即便伤好了,还是硬让她将养到入冬时再回来。

    “应该是有什么事吧。”黄嬷嬷也是有些不解。

    丹霞是个知道分寸的,应该不会辜负姑娘的用心。

    门口竹帘微动,丹霞从外面进来。

    一照面,她便跪地。

    “你这是做什么?”

    林琪赶忙绕过桌案,来扶。

    丹霞硬是磕了个头,才顺着她的手势起身。

    林琪让她坐在一边的小杌子上,问她伤情如何。

    丹霞便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药也快要停了,郎中都说没有大碍了。

    林琪端量了下她的脸色,觉得是红润了些,便道:“那也得养些时候,你那伤可是要命的,不养好了我以后可没法交代。”

    林琪碍于黄嬷嬷在场,最后几个字含糊着带过。

    “姑娘,”丹霞娇嗔一声,脸瞬间红如朝霞。

    林琪干咳一声,转移视线。

    “你今天来可是有事?”

    “是,”丹霞忙正了神色道:“孟大叔回来了。”

    她才一起头,林琪便立刻停止了脊背。

    “徐家的确藏有秘密,”丹霞声音压低几分道:“听那家管事的说,徐太太是瞧见了不该看的,被徐家老太太给灭了口。”

    “不该看的?”林琪眼睛瞪得老大。

    看来这事不小。

    丹霞道:“徐太太只瞧见一块石碑,上面似乎写着封受命,兴与胤,性孝简……”

    林琪等了片刻,问:“没了?”

    丹霞点头道:“徐太太只看了一眼,余下的没来得及看。”

    林琪小声的将九个字念了一遍,紧锁眉头。

    这是在称颂当今的圣上吗?还是某个即将要登临那个位置的皇子?

    林琪晃晃脑袋,赶紧把那点胡思乱想丢开。

    即便她是个政治小白,也明白这事事关重大。

    她道:“孟大叔可知道那石碑去哪儿了?”

    丹霞摇头,道:“徐太太只来得及把话递出去,就故去了,如今也只有徐家人才知道。”

    林琪轻轻叩了两下桌板,道:“这事我知道了,孟大叔奔波了将近一年,这段时间让他好好歇息,多陪陪家里人。”

    “你回去之帮我挑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要体格好,秉性好,机灵的,”她道:“奕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跟我们这些女眷厮混。”

    丹霞点头,脑子里快速的筛选人选。

    她在黄嬷嬷家住了有些日子,从福州来的老乡,她都熟悉,这点事还是难不倒她的。

    林琪又道:“还有,冯嬷嬷的小孙女,入了秋,就让她进来吧。”

    丹霞先道了声是,又有些迟疑的道:“我瞧着冯嬷嬷像是有些不好,这些天汤药总是不断。她这次过来跟前又只有个小孙女,你看有些事咱们是不是该提前置办了?”

    林琪叹了口气,有些伤感的点头,让黄嬷嬷取了五十贯交子,道:“你偷偷的办,别让冯嬷嬷察觉。”

    丹霞点头,离开后便直奔棺材铺子,可着银钱订了具上好的棺木。

    这等棺木大多都要提前来定,最早也要三五个月才能来取。

    交完定钱,她又去绸缎庄,买了两匹上好的缎子,又买了些绣线,才转回王家。

    韩府里,林琪又添了几笔,主要让王正琨注意坊市里的谣言,是否有关于那九个字的。

    黄嬷嬷又添了两句叮嘱王正琨的话,这才封了信,命人送走。

    转眼便是七月,依照规矩,七月初六是要大宴宾朋以贺满月。

    只是顾氏不喜应酬,加上家里丫鬟仆妇也少,她便索性偷了个懒,只请了顾家和作为媒人的崔、陆家过府一聚。

    宴会新修建的园子里,以溪水为界,外围是男人们赏花饮酒之所,里圈风景最好的地方则被女眷们占据。

    一番酒宴过后,杂戏开始了。

    袁老夫人携着陆老夫人与顾老夫人去楼台,看水傀儡和杂戏去了。

    陈氏轻轻扯了扯打算要跟过去的顾氏,示意她跟自己来。

    走到一处僻静的花障边,陈氏拉着顾氏,低声哀求道:“小姑,你可要帮帮大嫂。”

    “你若不帮我,我的菲姐儿这辈子怕是毁了。”

    陈氏的眼里快速的聚集起泪水,眼见着就要掉了下来。

    “你别哭,”顾氏忙出了帕子,笨拙的给陈氏擦泪,“只要我能帮的一定帮。”

    陈氏也知自己这样有些失礼,接了帕子擦干眼泪,深吸两口气,将积聚了一晚的情绪放缓。

    顾氏拉着她坐在里面的石桌边,道:“到底怎么回事?”

    陈氏三言两语的将顾博彦办下的蠢事说了,又道:“我心里起了疑,便着人去查,不想那洛二郎如此荒唐。为了个什么伎子,他不顾秋闱在即,竟漏夜去了扬州,只为了给她画一幅狗屁倒灶的画。”

    “功名未有半点,他倒是先会附庸风雅了。若是同道知己,倒也罢了,可为了……”

    陈氏顿了下,觉得再说多脏了自己的嘴,她道:“这成何体统。”

    顾氏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陈氏又道:“你说,这样的人,我如何放心把菲姐儿交给他?”(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四十七章 欲插手

    (全本小说网,。)

    顾氏道:“那大嫂想要怎么办?”

    陈氏从袖袋里掏出一枝金簪,道:“你大哥不知菲姐儿生辰,与洛家也只是以信物为凭依。我探过他的话,与洛家结亲一事并没有落在纸上,只要把信物悄悄换回来,也就没有事了。”

    顾氏抿了抿嘴。

    交换信物,就算是婚约已成,即便没有婚书或草贴,也是约定,是若是无故要回,只怕要毁了名誉呢。

    “阿娘知道这事?”

    陈氏摇头,道:“阿娘这些时日心情都很不错,身子骨也硬朗的许多,我是想等尘埃落定,再跟她老人家说。”

    顾氏点头,十分自然的道:“我和韩大人商量一下,看这事该怎么办才妥当。”

    怎么如今还称作韩大人。

    陈氏脑中忽悠晃过念头,又很快赧然起来。

    小姑才刚嫁过来,交际圈还没打开,她却上门来给添乱。

    只是她现在只有小姑能求,即便觉得抱歉,也只能厚着脸皮了。

    宴会结束,送走了所有来赴宴的众人,顾氏命芸心去请韩远之过来。

    韩远之怕酒气熏到她,梳洗过后才过来。

    顾氏将洛二郎的事情讲了,又道:“尚未考取功名便如此肆意,要是有了功名还不知怎样。”

    韩远之点头,很认同顾氏的说法。

    这等不知所谓的人还是莫要与其牵扯为好,他可不想以后还得帮着收拾烂摊子。

    顾氏又道:“若我找她们说这事,会不会让你为难?”

    韩远之看她一眼,道:“你准备怎么说?”

    顾氏愣了下,道:“自然好言好语劝说,结亲又不是结仇,总要两家愿意才行吧。”

    韩远之轻轻笑了笑。

    顾氏单纯,有这个想法他并不意外。

    “你笑什么?”

    顾氏却被他笑得有些羞恼,白玉样的脸庞显出一丝绯色。

    韩远之眼神轻轻一晃,快速的别开眼,背脊不着痕迹的挺了起来。

    “若她不肯呢?”

    韩远之的声音有些哑,语调也有些沉。

    顾氏并没留意他的异样,她歪在脑袋想了想道:“他洛家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洛夫人不同意,我就去见洛老夫人,老人家总不能不讲道理吧。”

    韩远之轻摇了下头,这法子倒是管用,可也太简单粗暴。

    她要是这么做,洛老夫人下不来台不说,洛夫人也会跟她交恶,便是周夫人为了姐妹情谊,也会疏远她的。

    韩远之自己倒是不在意这些,但他怕顾氏受伤害。

    他从不小看女人的杀伤力,流言碎语有时候比刀子还要厉害。

    只是顾氏的固执和执拗,他还是很有体悟的。

    “你有没有想过,你大嫂为何放着老夫人不求,偏来找你帮忙?”

    斟酌片刻,韩远之决定旁敲侧击着提醒一下。

    “我是菲姐儿的亲姑,大嫂不找我找谁?”

    奈何顾氏跟他想法不一致,听他这么说反倒诧异。

    韩远之胸口一阵发滞,他这位新婚妻子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如今她已经是江宁地域,能和周夫人平起平坐的夫人了。

    她大约也从没当自己是他的妻室吧。

    韩远之顿时觉得浑身都不舒坦,又想到顾氏心心念念的林父,心情变得极差,说话难免冲了些。

    “若是如此,那她大可以找两位舅兄出面。”

    他道:“来求你,是因为她知道,有我在,洛家便是不情愿,也会交出信物。”

    顾氏微张着嘴,陡然的领悟让她脸一阵青一阵黑,好久说不出话。

    韩远之缓缓吐气,觉得心情转好。

    胖掌柜那套循序渐进的狗屁理论完全不适合他,还是直言不讳更好。

    只是看到顾氏明显郁郁下去,他又有些不忍心,便道:“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你大嫂这么做也没错。”

    顾氏脸已经沉了下来,半句话也不想跟他多说。

    “忙了一天,你也乏了吧,早些回去歇着吧,”说着她摆出疲惫困乏的样子,虚虚的靠在迎枕边。

    这就明晃晃的赶人了。

    韩远之沉了脸,本想面授顾氏人情世故的心顿时一灰。

    他脾气本也不是太好的,登时抬了脚就出门。

    出了院子,曲嬷嬷估量着这距离顾氏已经听不到了,才道:“夫人秉性纯良,又极重感情,骤然听闻大夫人这般想法,她脑筋一时还没转换过来。”

    “我知道,”韩远之打断她的话。

    顾氏的暴脾气,他可是领教过的,没当场赶了他出去,算是给了面子的。

    这么一想,他心情又好了,便带着提点的意思道:“我与周大人交往不错,若是洛夫人要来,嬷嬷不如劝她一并请了周夫人过来。”

    曲嬷嬷点头,明了韩远之是想要擅长交际的周夫人在中间转圜。

    目送男人高大的身影走远,曲嬷嬷摩挲着下巴,开始琢磨起顾氏和韩远之的关系。

    夫人和大人成亲也都一个月了,总这么分着可不是个事。

    大人正当盛年,一年半载倒也还成,旷得久了,怕是要出事情。

    曲嬷嬷觉得,自己该给两人时不时的创造点机会,不然她都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顾氏生下小少爷了。

    翌日清晨,曲嬷嬷便以满月没请周家为由,劝顾氏请周夫人过府做客。

    周大人毕竟是韩远之的上官,这等大事若不宴请,怕是有些说不过去。

    顾氏之前是因为不愿应酬太多的人,才想简单办办,现在听曲嬷嬷这么一说,她也觉得自己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