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氏心里暗笑,面上却还要做出薄嗔的样子瞪了眼韩远之,又和善的拉着宝笙道:“莫要怕,老爷虽然入了行伍,但也是讲道理的。”

    宝笙连连称是,心里已经泪流成河。

    三爷自然是跟奶奶有商有量,可跟她一个下人,就没那好性了。

    江嬷嬷过来,凑趣说了两句,又顺便问起往年府里设宴都是邀请哪家,又问可有在城外或是周围州府的。

    宝笙被韩远之吓得心都差点没跳出来,这会儿哪还敢说漏半句。

    江嬷嬷又说怕出错落,带她去书房摘抄名录。

    顾氏手肘支桌,听着东次间里宝笙被江嬷嬷的事无巨细问得有气无力,愉快的抿嘴浅笑。

    没多久,听涛阁的丫鬟便动作起来。

    江嬷嬷有心借着这次机会磨砺顾氏,只把名单要全便放了手。

    顾氏长这么大,只自己操持过一次等同于家宴的席面,而今她要面对的几乎是全京都的贵胄女眷,她有种完全不知该怎么下手的感觉。

    “嬷嬷,你看这样行吗?”苦恼了一会儿,她去次间闷了半日,出来后便将写得满满的一张纸递给江嬷嬷。

    江嬷嬷接过,细看了遍,点头,道:“奶奶想得挺周全,也很细,若每一项当真依着奶奶想法做成,不说这次花会,便是姑娘和小少爷以后的婚宴也是成的。”

    顾氏难得听江嬷嬷这般不遗余力的夸奖,顿时舒展着眉眼。

    “只是……”

    顾氏闻言,心说她就知道。

    江嬷嬷道:“只怕事情不会如奶奶的所愿。”

    顾氏抿紧了嘴,点头。

    她也清楚。

    二伯母和二嫂掌管伯府多年,府里大小嬷嬷,内外管事全都对她们唯命是从。

    要是她们操持花会,也不过几句话的事。

    而今到了她这儿,那就是千头万绪,且还要提防这些人下阴手,使绊子。

    江嬷嬷见她被唬得脸色都变了,不由笑道:“不过你也不需太多担心,那些人精着呢,韩三娘子出嫁再即,她们不会,也不敢出什么大乱子,但小麻烦必定不少。”

    “我既接了手,便要做到与往年无异,”顾氏正色,道:“还请嬷嬷教我。”

    顾氏而今对江嬷嬷心服口服,不止在与人交际方面,就连调教丫鬟也很有一手。

    除了才一开始的震慑,之后便再也没动过戒尺,那些小的偏偏就都听她的,就连那两个妖妖娇娇的,而今也都老老实实,不敢再偷懒耍滑了。

    “其实,这事也不难,”江嬷嬷笑着道:“奶奶又不是就此掌家,不过是一次花会而已,奶奶只需把细碎的事情交代在每一个人头上,言明出了岔子,便找她们清算,严重的还要牵连家小。她们心有顾忌,便是有心讨好旁人也不会在这处给自己找别扭。”

    “这法子好,”顾氏眼睛一亮,忙叫了芸心,让她多备出些笔墨纸砚。

    待到第二天,她去荣禧堂请安,便将主意说给韩老太君听,又道:“孙媳是个笨的,也只能用笨法子,老太君可莫要笑我。”

    韩老太君笑着点头,连连赞好,又跟齐氏道:“她不常出来走动,府里的人怕是还没人全,你派个人过去帮衬一下,也免得搞混淆了。”

    齐氏笑着道好。

    顾氏忙道:“二伯母体恤孙媳,昨天就让宝笙过来摘抄名录,昨晚孙媳将帖子写好,今早便要送出去,只是日期尚未确定,孙媳拿不定主意,只好请太婆帮忙选个日子。”

    说完,顾氏便朝韩老太君羞赧的笑了笑。

    韩老太君笑呵呵,觉得顾氏这样特别可爱。

    她扭头问于嬷嬷,“最近可有好日子?”

    于嬷嬷想了想,道:“十二、十八日都不错,再远的就的下月了。”

    韩老太君便道:“那就晚些,正好赶在梨花初开,”她转头跟顾氏道:“咱们府里的梨花全都城里都是数得着的。”

    “真的,”顾氏捧场凑趣,又笑弯着眼说话。

    逗得韩老太君极为开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约茶楼

    (全本小说网,。)

    待到出了荣禧堂,宝笙便赶来的听涛阁。

    顾氏温柔的请她把各路管事嬷嬷聚集到花厅,芸心提着放着笔墨纸砚的篮子,领着枣儿等人过来。

    “想必大家一早就听二伯母说过花会一事,我也就不多废话,今日请大家过来,是想让你们把自己的职务,目前所做何事写详细了,稍后我会依此来给诸位分派差事,”顾氏坐在上首正位,身形婀娜,体态纤细,眉目含笑,俨然一副娇宠在温室里的幽兰的模样。

    下首立着的一干人面面相觑,不时偷眼看宝笙。

    芸心走过来笑眯眯的把人请去一旁桌案处,让其把在哪儿当差,做了几年,往年府里设宴办了什么差事等全部落到纸上。

    宝笙看看下首略有些惊疑的人群,又看看顾氏,将唇抿紧。

    顾氏慢慢的品着茶,待到所有人都写完,她依旧温柔的请诸位回去,又谢过宝笙帮忙,便带着丫鬟们走了。

    宝笙立刻将情况报给齐氏。

    “她倒是有法子,”齐氏轻笑一声,摇头道:“罢了,三姐儿出嫁在即,莫要横生枝节。”

    “可是二奶奶那儿,”宝笙迟疑。

    “不必理会,一天天的,就不知道做点有用的,”听到她提伍氏,齐氏的脸色有些发暗,“这几天你便跟着顾氏,待到花会过后再回来。”

    宝笙低应了声,悄然退了出去。

    这厢,顾氏将日期填好,让芸心拿着单子去其他几房,问可少了谁没请,得知没有,便客气的劳烦宝笙带着几个小丫鬟将帖子差给外院的门房管事,随同过去的还有一张纸,其上写着要他办的差事和姓名,并要求他签字为证。

    那管事抬眼去看宝笙。

    宝笙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把单子递过去。

    管事也不敢说什么,只将单子扫了一遍,在其中找到自己名字一栏签上。

    宝笙拿回了单子,声音淡淡的交代,“好生把差事办好,出了纰漏可莫怪我按单子找人。”

    管事连忙保证必定亲自送到每家,心里则是苦笑连天。

    宝笙拿着单子,挨个找了管事嬷嬷交代,又命其签字,待到太阳西斜方才回到听涛阁交差。

    芸心笑吟吟的道谢,没口子的说辛苦,又取了食盒过来,道:“明天是寒食节,你且歇一天。嬷嬷做了些云英面,味道跟这边的有些不同。这是奶奶特地吩咐,留出来给你的,带回去给姐姐们尝尝。”

    宝笙道了谢,提着食盒回去。

    楼上,顾氏也在跟平氏道谢。

    多谢她过来将京都各家贵胄各女眷的习惯与喜好一一告知。

    “你别怪我多事便好,”平氏笑道:“这样我也能放心的多嘴了。”

    “快别这么说,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顾氏笑道:“若再怪你,岂不是不知好歹。”

    平氏听出她其中隐含的意思,一双秀气的眼眸笑意盈盈。

    两妯娌的感情似乎又近了一些。

    又闲话几句,林琪带着止儿丹霞进门。

    平氏知道顾氏定然要过去,与她寒暄了两句,便起身告辞。

    傍晚,韩远之特地告假回来,问顾氏花会一事如何了。

    顾氏笑回他了句放心,便再没别话。

    韩远之见她似乎胸有成竹,一挑眉头,当真也没再问。

    第二天清早,全家人出行去城郊扫墓。

    这是韩远之远行归来后,第一次去祖坟拜祭,因此也准备得十分郑重。

    顾氏一早就给他制了套素面的黛蓝右衽圆领长袍。

    明明是极温润,极儒雅的颜色和样式,可套在他的身上,竟生生转成逼人的森然和凛冽。

    顾氏从楼上下来,见到这样的他,不禁摇头,问了曲嬷嬷,得知林琪正起身,只等着韩家人出门便去城外道观,便牵着绀蓝色素锦长袍的韩守奕出门。

    韩远之低头打量自己片刻,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只得摇摇头跟上。

    清明这日,几乎全城而动。

    韩家出行得早,去城外扫祭时尚不觉得,回来时却被堵在了途中。

    顾氏跟韩远之打了个招呼,准备改道去道观跟林琪汇合,一同给林父祭拜。

    韩远之便韩逶之招呼一声,扯着缰绳,调转马头来到顾氏车边。

    “我与你一同过去。”

    他淡淡的交代一句,他吩咐车夫转道,完全没给顾氏反对的机会。

    骡车碌碌一路前行,很快便来了道观。

    此时为林家先祖祭祀的道场还没完毕,顾氏进来时刚好赶上。

    一番祭拜之后,四人这才回返。

    顾氏一早就跟崔三夫人约好,便在回城时去了刘家茶楼。

    崔三夫人先来,便上了预先定下的厢房,留了跟前伺候的嬷嬷在楼下厅堂候着。

    几人才一下车,嬷嬷便迎过来,把人领去楼上。

    厢房里,崔三夫人正与崔三老爷对坐闲谈,崔十一坐在两步开外的红泥小炉前,煮水分茶。

    嬷嬷推开门,笑盈盈的道:“夫人,韩大人一家来了。”

    说着她侧过身,将身后的四人让了出来。

    崔三夫人笑盈盈的起身,与崔三老爷一同上前两步。

    崔十一则是一个箭步冲到门边,深褐微黑的眼仁四下一转,便瞄见了林琪,立马眼睛一亮。

    “琪姐儿快来,我拿了瓮从大相国寺后院那口井里打来的水。”

    林琪被她一扯,略微踉跄的给崔三夫人和崔三老爷行了个礼。

    崔十一这才醒悟,也忙给顾氏和韩远之请安,又念着一同逛街的情谊,顺带的拉着韩守奕一块去了小炉边。

    崔三夫人摇头,头疼的道歉:“打从接了你的信儿,这痴儿就一直盼着,今早更是起出埋在桃树下的水来,说是要让我们大吃一惊。这不,一见着人就扯过去了。”

    “人有一好总是好的,这样才能专精,”顾氏是见过痴的,林父就是一个,儿子林珵也不逞多让,女儿就更别说了,整天猫在香房里,连门都不出。

    “快小点声,莫要让她听见,不然以后我可说不了她了,”崔三夫人嗔她一眼,与她相携着入内。

    崔三老爷与韩远之各自见礼,便去了另一边说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六十三章 来助阵

    (全本小说网,。)

    桌案前,崔十一把林琪按下,又与韩守奕一人一个小杌子,对坐在桌案两边。

    林琪才一坐定,就听出水已煮过了。

    她拿着厚厚的棉巾,将茶瓶提出来,把水倒到一旁的小盂里,水质清透,漾着波纹。

    林琪打开茶瓶,瞄了眼,见水已经见底,才微微点头。

    想来崔十一一早就打算好了,瓶里的水并不多。

    “放心,我可是很省着用的,”崔十一很得意,就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才一动作,就知道意思。

    “好,知道你会打算,”林琪轻笑,打开荷包,拿了几个茶团出来。

    韩守奕立马抄起双曲雕花钳把覆在火炭上的白灰拨开。

    林琪便就着旺旺的炉火烤了起来。

    差不多两个刻钟左右,林琪终于将茶磨透筛好,水也正开。

    她扭头看谈兴正浓的崔三老爷和韩远之,微微一笑,细嫩的手指捏着茶筅,一手微斜,将茶瓶里的水缓缓倾注。

    茶筅在茶盏里极快的搅打着,待到她停手,拿起茶筅,白色的茶油缓缓泛起,其上缓缓显出两个一高一矮两人谈笑的模样。

    崔十一惊叹了声,一下子跳起来,因靠着炭火烤的微微发红的脸颊兴奋的开始发亮。

    “阿爹,快来看。”

    崔三老爷话头一顿,侧目看女儿。

    崔十一小心的捧着茶盏,一步一挪的来到桌边,将茶盏轻而又轻的放下,而后得意的一扬小脸,似乎与有荣焉。

    崔三老爷与韩远之都挑了下眉,两人全都探头来看。

    更远些的崔三夫人听到动静,也和顾氏一并过来。

    林琪微微一笑,再次又点了一盏茶,其上很快现出两女并肩而行的图画。

    韩守奕端着茶盏,献宝的跑去顾氏跟前。

    崔三夫人不等顾氏抬手,便率先接过。

    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身影,就连两人头上的钗环衣袂都十分形象,她不由惊讶的瞠大了眼。

    茶油上反得十分缓慢,且还均匀,上面的人影随着反油越发的清晰柔和。

    这些都代表着从烤茶开始,之后的每一道工序都恰到好处,能做到这一点,非大家不能。

    之前女儿总是强调林琪的分茶手艺是她见过最好的,但崔三夫人只听听就算了,毕竟女儿阅历还浅,尚未见识过那些茶道大家的手笔。

    而今亲眼看到这样的手法,她已经不敢这么想了。

    顾氏见崔三夫人这般,心里不高兴那是假的。

    另一边,林琪已又泡了一盏,又朝崔十一招手,而后轻声道:“这是送你的。”

    崔十一凑过去看,见是两人早前在梅林对坐谈笑的情景,她嘻嘻一笑,又想起林琪那时的彪悍。

    她歪了脑袋,低声道:“过两天你家花会,是不是要请伍五娘和那个小娘子啊?”

    林琪皱皱鼻子,道:“伍家可是二奶奶的娘家,伍五娘肯定要来的,至于那位,我就不知道了。”

    崔十一看了眼眼两步外的桌前,见四人注意力都在茶上,便又靠过来一些,道:“你知道吗,那天跟着伍五娘一块的,是柱国公家大夫人家的远方亲戚,听说姓刘。”

    林琪挑眉,原来她拐了的是皇后的娘家人,难怪一见面就气场不和。

    不过这伍家莫非是亲近皇后的?

    “多谢,”林琪心思百转,知道崔十一从来不关心这些,能打听这些都是因着自己。

    “你还跟我客气,”崔十一笑道。

    林琪与她对视一笑,又继续点茶。

    喝过茶,絮过话,顾氏便跟崔三夫人请辞。

    崔三夫人也知道顾氏在韩家并不好过,便也没留,只道:“你放心吧,昨儿我特地去王家别院,请得王大夫人,王二夫人正巧也在,到时她们会一同过去,再有我那本家的三嫂嫂,有我们在,保管她们不敢再动那些念想。”

    “多亏有你,”顾氏感激的握着她的手。

    良久,又轻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不是小气之人,若是旁的东西,我也就应了。珍珍的嫁妆是她太婆从她才一落地就开始备下的,有些物件更是特地让商船去大食,花了大价钱,经历几年才弄来的。早前在江宁,珍珍卖了好些东西,那些物件却都一件没动,想来是十分喜欢,便是因着这个,我也得护着,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我明白,”崔三夫人听她这话,想到自家那位二嫂,也是心有戚戚焉。

    “她们不过是瞧着你娘家弱,想要欺上头,”她道:“她们可是打得好算盘,也不想想,谁家没个三两个亲朋好友,过两天就让她们见识见识你的好友也不是吃素的。“

    顾氏很是感动,眼眶不受控制的就红了,半晌她轻轻嗯了声,用力眨了眨眼睛。

    崔三夫人轻推她肩头,催她道:“行了,走吧,到那日我早些过去。”

    顾氏点头,待到把泪意压下,才抬眼朝她温柔一笑。

    回到府里,顾氏写了三封帖子,依崔三夫人说的,让曲嬷嬷挨个的送去王家和崔家。

    几日之后,眼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