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远之升一级,为从一品,入枢密院在京防,掌殿前步军司事,管川陕路和都城周围的边防,外加福建路的兵卒、皇城司的卫兵等等。

    朱厚为从二品,接替韩远之之前在枢密院的职位。

    而大皇子直接晋升为定北郡王,差事则与之前一样,照例在门下省几位之下。

    众人郑重叩拜皇恩,皇帝一摆手,回了后殿。

    朝官们立刻围着几人道贺。

    其中尤以大皇子为甚。

    在场都是经历宦海多年的,有些还是历经两朝的老臣,怎会不知皇帝的用意?

    便是大皇子也心里明镜,虽然阿爹没给他什么实差,可封了郡王就等于隐晦的表示,这就是即将要选定的下一位储君。

    想着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成真,大皇子怎能不得意。

    一旁,韩远之寒暄一会儿,便跟两位指挥使告罪,赶忙赶回家里。

    与他相比,朱厚就圆滑多了,不但应了好几位同僚的邀请,还与之说笑寒暄了好久。

    卫大老爷捋着修剪圆融的美髯,看了眼身旁的副指挥使,不发一眼的走了。

    副指挥使则皱着眉头看刻意与文臣打成一片的朱厚,摇了摇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百章 登高宴(月票加更!)

    (全本小说网,。)

    福宁宫里,皇帝坐等许久,才见到姗姗来迟的大皇子。

    皇帝略有些不满,不过看到面色黝黑,明显消瘦许多的儿子,还是让来喜搬了椅子过来。

    大皇子道了谢,便大咧咧的坐下,两条腿十分自然的岔开,自在的就像在自己的卧房一般。

    皇帝眉宇极快的皱了下,本打算要说的话没有再提,反而道:“你在外出征大半年,你阿娘也跟着担忧大半年,快回去看看吧。”

    大皇子道了声好,当真起身要走,可才一转身,他又迟疑,转而回来。

    “阿爹,我早前提的那事,你看……”

    皇帝嘴角微一下垂。

    阔别久归,他先是拉拢朝臣,后又言行失仪,而今回返,不是问老父可还康健,竟然是惦记个丫头。

    皇帝心情糟糕透顶,自然也不会让旁人好过,何况他一早就答应旁人,而那人不但安抚了西南,顺带还带了几个渡海而来的几国使臣过来,这般功绩,他自然不会食言。

    “我一早就挑好了人选,你且回府等着就是。”

    大皇子大喜,郑重叩谢,才大步而去。

    皇帝见他这样,更是生气,一甩袖袍,起驾归云观。

    云阳子今天才得一新药,见他来,便喜滋滋献宝。

    一旁,六皇子静悄悄的点了香炉,便乖巧的站在边上。

    皇帝闲谈之余,余光瞄见他侧着脑袋,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便招手让他过来道:“你也想长生?”

    六皇子摇头,老实的道:“不是的,我是想多学一些,以后可以给师父帮忙,好给阿爹炼好多好多的丹药,让阿爹以后都健健康康的。”

    童言声稚,却让人心头一暖。

    皇帝轻拍他两下,微微点头,“难为你有这份孝心。”

    云阳子好似不经意的看了眼六皇子,重又把话题扯回丹药上,心里却记下他这一举动。

    翌日,皇帝颁下旨意,安家庶出三娘子品貌皆佳,可为大皇子侧妃,着礼部择良辰吉日入府。

    安三娘随着嫡母接了旨,顿时傻住。

    定国公夫人汪氏叹了口气,吩咐跟前得力嬷嬷准备操办。

    大皇子正喜滋滋的等消息,不想听说人选乃是安三娘,他傻了片刻,就蹦起来,道:“不对,错了。”

    他二话不说,就往宫里跑,却被急忙忙赶来的顺子拦住。

    “滚开,”大皇子当即一脚就踹了过去。

    顺子脑子里快速衡量片刻,选择硬挨这一下。

    只是大皇子这大半年不是在马上,便是四处的走,腿脚上的力气比早前大了许多,顺子挨得实打实,一下就踉跄倒地,嘴角沁出鲜血。

    大皇子跨过他,大步流星的往前。

    顺子捂着胸口,困难的喘息着道:“殿下,贵妃让我跟你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莫要意气用事,坏了大局呀。”

    “你这奴才,”大皇子恶狠狠的呲牙,但到底停了步子。

    耳听得大皇子重新回到厅里,大声喝骂着让人去叫贾二过来喝酒,顺子才松了口气,搭着上前来扶的小厮胳膊,缓缓上了来时的车子,回宫。

    而那贾二如今一门心思的巴结大皇子,听闻召唤,立马赶来。

    宴席很快摆上,歌伎正从侧门进来,但大皇子却一眼不看,只闷头喝酒。

    贾二本来还在欢喜大皇子对自己看重,看到这样情景,他立时感觉不对。

    挥退歌伎,他凑到大皇子跟前,道:“殿下可是有什么难事?可否要小的为你分忧?”

    “分忧?没人能帮我,”大皇子看他一眼,讥嘲咧着嘴,微微摇头,“没人。”

    他深受恩宠的阿娘都忍了,还有谁能帮他?

    贾二却从那一眼里看出郁愤。

    他又靠近了些,道:“殿下不说出来,怎知我不能帮你。”

    大皇子没有言语。

    贾二看了眼周围,适才众人都已经退下,而今屋里只有他们两人。

    贾二缓缓跪在地上,重重叩了个头,道:“贾二得蒙殿下举荐才有如今的风光。殿下对贾二知遇,贾二愿以身相报,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大皇子审慎的看他许久,想想这大半年的相处,便扶他起来,“快起来,我信你就是。”

    他道:“以后说话就说话,别总来这套。”

    大皇子说得很是随意,显然是把他当做真正的自己人了。

    贾二展眉一笑,重又做回位置。

    大皇子端着酒盏,一饮而尽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憋气,不过一个女人,阿爹也不肯给我。”

    “殿下说得是,”贾二吓了一跳。

    而今皇宫里可是有几百上千个妙龄娘子,皇帝时常宠幸,莫非殿下是看中其中的谁了。

    “就是那个会调香的女冠,”大皇子直接给了答案。

    贾二松了口气,好在不是皇帝的女人。

    不过既然是那人,那也可以一起办了。

    贾二想起早前刘三郎让自己带他押粮时说得话,笑了笑。

    “这个好办,我识得一人,刚好与她有亲,不如请他帮忙。”

    “你是说刘三郎?”

    贾二点头。

    大皇子呵呵一笑,想起自己只顾着生气,竟然还忘了有这号人。

    他立刻命人去请刘三郎来。

    而另一半,刘韩氏已来到慎园。

    韩远之的高升让老太君高兴不已,但也让身为伯夫人的齐氏和清闲到无事可做的韩适之很有压力。

    刘韩氏此行便是扯了虎皮拉大旗,让齐氏出面,举办菊花登高宴。

    当然地点肯定不会是在韩府,刘韩氏提议在地处开阔的毛驼冈或是风景独特,独占一个山头的独乐冈。

    齐氏狐疑的看她,心知里面必定有事。

    刘韩氏便笑着保证,“放心,等花会结束,若有好事定不会少了二哥。”

    “这事不急,”齐氏悠悠的道:“等我问过老太君再定。”

    刘韩氏笑着应是,瞟了眼韩适之,起身告辞。

    齐氏送了她出门,才道:“我总觉得,四娘在里面打着什么算盘,稳妥起见,还是回了吧。”

    齐氏转身去次间,打算回帖。

    韩适之思忖一会儿,压住齐氏已经写好的回帖,“阿娘,我觉得这事咱们可以应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百零一章 起争执

    (全本小说网,。)

    “你怎么,”齐氏诧异。

    韩适之道:“妹婿一家早前虽亲近皇嗣正统,然三郎心思活络,我听说他最近和大殿下走得挺近,或许四妹这次过来,里面还有别的意思。”

    他道:“而今大殿下势头正盛,咱们何不借着这层关系搭上,也免得旁人只见韩家四房,不闻还有个二房。”

    韩适之表情平静,齐氏听在耳里,真是心疼得流血。

    “这仗过后,辽人起码十年不会起战事,他这岁数,也就风光这一回了,以后还不是要被文人辖制?”

    韩适之笑了笑,心说不论以后,便是风光一回也够本了。

    韩远之如今手握重兵,掌管京都周边千里的军务,他若不另辟蹊径,便是穷尽终生,也很难达到那般。

    “行,我知道了,我会再和四娘商量商量,”齐氏就是瞧不得儿子脸上的落寞,立时服软。

    韩适之点点头,往前院书房而去。

    齐氏看着儿子背影,幽幽叹了口气,命宝笙去刘家,请刘韩氏明天过府做客。

    翌日,刘韩氏早早赶来,两人入里间细细详谈。

    而在另一边,王家一家也来韩府拜谢。

    韩远之将王家父子留在前院,黄嬷嬷带了丹霞和已经可以嘟囔小嘴吐泡泡的小娃娃去了听涛阁。

    芸心笑盈盈的带她们进去,丹霞不时看向周围。

    虽然只是离开一年多,但她就觉得好像离开很久似的。

    顾氏和林琪都在,黄嬷嬷一进门就倒头叩拜,丹霞抱着孩子,也跟着拜倒。

    顾氏急忙起身,道:“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林琪忙过去把她两人扶起,坐在凳子上。

    顾氏道:“你们而今也是五品官员的亲眷了,可不能再这般了。”

    “该跪的,”黄嬷嬷眼角带泪的笑道:“要是没有奶奶、姑娘还有老爷的帮衬,就我家那个愣小子,莫说做官,能养活一家老小,我都谢天谢地。”

    丹霞听婆母这么说,微微抿嘴。

    林琪道:“嬷嬷,别这么说。不论谁帮衬,都得自己努力。正琨哥有天赋,肯下苦功,出人头地那是早晚的事。”

    她说着,就去逗不停动着小嘴的女娃,引得那女娃咧嘴直乐,口水也不停的流。

    而在前院,韩远之十分端肃的道:“我知道,让你入民兵房,镇日和保甲一干人等打交道有些委才,不过你还年轻,在那里磨练一些日子,也是好的。日后若有机会,我再想法子把你挪到上三房去就是。”

    王正琨呵呵笑道:“我听将军的。”

    韩远之道:“我已卸下兵权,以后还是叫我大人吧。”

    王正琨听话的点头。

    一番叙话,将近午时。

    韩远之想要留饭,但王正琨执意不肯。

    韩远之只得命人通报内院。

    没多会儿,黄嬷嬷便和丹霞来到二门,就见一辆骡车把门堵得严严实实。

    黄嬷嬷侧身叫车夫把车往旁边让让,不想那车夫见几人穿着普通,根本不理。

    身后几步外,丹霞正拉着雪姣窃窃私语。

    因着她那院子是与王家相邻的,李甲拾掇时,几番过去拜访。

    可是眼见万事俱备,新娘子却迟迟不肯点头,无奈李甲只得请托丹霞做说客。

    不想雪姣听说这事,立刻板了脸,道:“你摸摸良心,姑娘对你我如何?”

    丹霞一梗。

    林琪待她们信任有加,吃穿住行一应事务都是极好的。

    雪姣冷笑,“你我本该是陪着姑娘嫁去夫家,以后做管事娘子,帮扶终生的。可你与王正琨有意,姑娘二话没说便允了,还为你置地买房,添银押箱。可你呢?”

    她道:“姑娘跟前总共就你我两个贴心的,你走了不算,还来撺掇我,你是要姑娘无人可使吗?”

    “我哪有这个意思,”丹霞蹙眉,道:“再说姑娘也是这个意思的。”

    “那是早起,姑娘正病着,一时胡思乱想而已。且不管谁的意思,先一个你就不该来劝,”雪姣道:“老太太临终时交代,让咱们守着姑娘,莫要让她被人欺负了。这话你忘了,我可没忘,你自去过你的好日子,我这辈子是绝不会离开姑娘半步。”

    丹霞很是委屈,她只是觉得李甲待雪姣是真心,希望情同姐妹的她幸福。

    难道这也错了。

    雪姣横她一眼,快步出了二门。

    一出门口就见车夫在跟黄嬷嬷争执。

    雪姣正气不顺,当即骂道:“哪里来的不开眼东西,还不快走远些,没得在这儿碍手碍眼的。”

    车夫见雪姣衣衫华丽,气势凌人,便知定是哪个主子跟前的得力丫鬟,也就不敢再争,急忙赶车往前。

    丹霞正要跨过垂花门,听了这话,眼泪顿时在眼圈里打转。

    撑到上车,她便忍不住落下泪来。

    黄嬷嬷早前就看出两人不对,便问她怎么回事。

    丹霞想到老太太垂死之时的托付,不好多说,只道是雪姣不欲早些成亲,两人略有口角。

    黄嬷嬷叹了口气,道:“如此也好,”她道:“姑娘跟前的年纪都太小,是得有个压得住脚的大丫头顶着。说起这个,这些天我还在想,应该挑个机灵的,让她学了我这身手艺,以后也好跟着姑娘去夫家。”

    丹霞擦了擦眼泪,道:“听涛阁里的人大多都跟伯府有着牵扯,只有冬儿和桃儿是外面买来的。冬儿是跟着姑娘进进出出,桃儿又不堪大任。事关入口的东西,咱们还得谨慎斟酌些。”

    “正是呢,”黄嬷嬷皱着眉头犯愁。

    丹霞侧头想了一会儿,道:“我倒是有个人选。”

    “谁,”黄嬷嬷道。

    “迟嬷嬷的小孙女。”

    “她,”黄嬷嬷迟疑。

    那丫头一家早年都是跟着顾氏的,与韩家无关,如今也都在福州当差,虽说产业已经换主,但以姑娘和崔少爷的关系,那丫头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

    “还在江宁呢,”丹霞道:“一直都在珵记帮忙。”

    “这丫头倒是个实心眼,”黄嬷嬷叹了句。

    早前韩远之押解进京,林琪拿不准最后的结果,就把除了几个亲近之人外,其他人户籍全都放了,黄嬷嬷见那丫头孤身一人,便给了她银钱,让她或去珵记帮忙,或回福州寻亲。

    不想那丫头竟然不声不响的留下来,且一直至今。

    “那行,写信让她过来吧,若是没有天赋,给姑娘添个人手也是好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百零二章 小纠葛

    (全本小说网,。)

    八月一过,便起秋风。

    齐氏在某天请安时,提议开设菊花宴。

    韩家每年都会办一场,老太君便随口说让她看着办就是。

    齐氏便道:“三郎如今也是一方重臣,这宴会总不能再像从前那般应付了事。我是想在毛驼冈搭设花台,邀请一干通家之好前来,赏赏花,吃吃糕,再唱两场戏,一起乐乐。不知你老以为如何?”

    “如此也好,”老太君很痛快的答应。

    从打夫君过世之后,韩家已经好久没有大肆风光过了,而今正好借着三郎的势头,摆一摆,以后等她去了地下,也能跟老头子交代了。

    “那我这就去准备,”齐氏笑着退了出去。

    不到正午,门房的小厮们好似游鱼的来到各大贵胄高门的府邸。

    傍晚时,俱都带来应允的消息,最上方的则是卫家那张,其上端正的写着定会应约的字样。

    转眼便是九九重阳。

    齐氏作为主持宴会的主家,天才微亮,便带着伍氏和金氏来到毛驼冈。

    此冈绵延百里,峰峦起伏,如同驼峰,故此命名为毛驼冈。

    而齐氏此次选定的地方则是这冈最高,也是风景最好的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