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姨娘忽的挺起腰杆,带得手也跟着动了下。

    冰冷尖锐的切口在细腻肌肤上划过,朱氏的背心再度起了一层冷汗。

    门外,崔铖沉沉的道:“我来了。”

    姨娘搡了下朱氏,示意她往前些。

    朱氏不敢不从,在不割伤自己的情况下,她小心的挪到能看到门口的方位。

    崔铖推开门,立在一地昏黄的夕阳中。

    姨娘凝望着他,有些晃神。

    在被圈在朔风斋的日子里,她每晚都梦到这个场景。

    崔铖神态温柔的从外而来,接她离开那个冷如冰窖,寒如地窟的牢笼。

    她希翼着,盼望着,因为他曾说过,她就是他的解语花,他的忘忧草。

    她坚信,他不会舍弃她。

    然而,她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却等来他另结新欢的消息。

    这还真是个讽刺。

    崔铖缓步往里靠近,柔声道:“我来了,你想说什么,咱们坐下来慢慢说。”

    “站住,”姨娘迅速回神,表情转冷,手上的瓷片更加贴近朱氏脖颈。

    朱氏痛楚的皱了皱眉,白皙的颈子上,一道细细的红痕逐渐往下蔓延。

    崔铖唬了一跳,忙往后退了半步,道:“好,我不过去,你不必紧张。”

    姨娘看着这样的崔铖,心里酸涩得不行。

    此时的崔铖,眼里没有半点情谊,只有对她的警惕和戒备。

    姨娘快速改变早前的策略,问:“硞哥儿呢,我想见他。”

    明嬷嬷忙道:“四少爷今天参加同窗诗会,已经有人过去接了,待会儿便会回来。”

    姨娘点头,问崔铖,“老爷,早前你答应我的亲事,如何了?”

    崔铖扯了下嘴角,明嬷嬷忙接话道:“三夫人已经请了女媒,这两天就能有回信了。”

    姨娘看崔铖。

    崔铖却在看红着眼,从头到尾也没吐半个字的朱氏。

    姨娘独受恩宠多年,哪里受得了这个,当即手下使力。

    朱氏吃痛,紧咬唇瓣,颈上鲜血沿着白皙的肌肤缓缓流淌。

    “住手,”崔铖表情微变,试图阻拦。

    明嬷嬷深知女子心思,忙给崔铖递眼色,示意他别再添乱。

    后窗边,橘青和橘白两人撬开窗子,悄悄给明嬷嬷示意。

    明嬷嬷表示明了,上前道:“姨娘,听老婆子一句。”

    她道:“四少爷的亲事已经有了眉目,你若做出什么错事,以徐家那般的风骨,便是订了亲,也是要悔亲的,你可莫要糊涂了啊。”

    姨娘冷嗤道:“戴氏会有那个好心,适才就不会去那一遭了。”

    崔铖斜眼看明嬷嬷。

    明嬷嬷尴尬的挤了点笑,道:“姨娘眼明心亮,又在这府里多年,大夫人和三夫人那点事,你还不是一清二楚?”

    “三夫人也不过是想跟大夫人唠唠,可半点也没有对着你的意思。”

    姨娘抿了嘴,没有吭气。

    明嬷嬷又道:“前几日,几位老爷教考了四少爷和五少爷,两位少爷都打算明年开春下场,四少爷文采卓绝,定会榜上有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百一十二章 姨娘逝

    (全本小说网,。)

    “姨娘为其生母,定会受人关注。”

    明嬷嬷拿眼睨姨娘,见她神情松动,便再接再厉。

    “姨娘也知道,这府里人多,嘴也杂,便是三夫人遏制,也能难保传出去什么风声,万一被人传扬到殿前,那四少爷以后的前程,可就……”

    明嬷嬷话音拉长,姨娘的心也跟着悠了起来。

    橘青眼见姨娘的手不知不觉的离开朱氏的脖颈,她一个翻身钻进屋里,劈手夺过瓷片。

    橘白紧随其后,极有技巧的将朱氏护在怀里,以己身挡在前面。

    两人动作极快,几乎是转瞬间完成。

    姨娘只觉手背一痛,连反应都没来得及,就被橘青一个反手,踢翻在地。

    “芳娘,”崔铖疾步上前,关切的拉住朱氏,提防的往边上挪了挪,才道:“你可还好?”

    朱氏点点头,泪珠滚滚,再没有适才的刚强与冷静。

    崔铖心疼不已,又顾忌屋里人太多,不好做什么,只能以言语安抚。

    姨娘被橘青强硬止住,只能侧头看崔铖,可等了半晌,也没等来他一个回眸。

    姨娘自嘲一笑,道:“你们所说的徐家之事,也是骗我的吧?”

    “当真不曾骗姨娘,只是,”明嬷嬷扫了眼崔铖,有些吞吐。

    崔铖转过脸,道:“三夫人的确请人往徐家提亲,只是徐家人回绝了。”

    “为何?”

    姨娘不可置信。

    那徐家远亲本身名不见经传,要没有徐仆射关系,家中娘子顶天配个寻常学子,能许崔家子,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他为何拒绝?

    “因为四郎早前的事,”崔铖转过身来,道:“那年花灯节,徐家人也在场。”

    姨娘呵了下,颓然一歪。

    “你也不需如此,”崔铖上前一步,道:“有我在,定会给四郎觅得佳妇。”

    “妾多谢老爷了,”姨娘轻轻挣了下肩膀。

    橘青见她没有暴起的意思,便松开手,退至崔铖身前。

    姨娘捋了捋散落的鬓发,三两下就把自己打理得妥妥当当。

    而后她忽的抽出脑后的细簪,对着崔铖。

    橘青大惊,忙探身要拦。

    姨娘嗤笑,“老爷,你可是堂堂七尺儿郎,怎能你躲在女孩儿身后求生?”

    橘青动作一僵,感觉崔铖轻拍她肩膀。

    橘青从善如流的退下。

    崔铖道:“你这是做什么?”

    姨娘笑了笑,道:“老爷,我有幸服侍你十余载,我很知足,也不悔,若有来生,我愿与你早些相逢,那样妾或许就不再是妾,有些事或许就不会如此了。”

    她猛地反转手臂,以全力将簪子扎进喉咙里。

    鲜血从伤口激射而出,直朝崔铖面门袭去。

    崔铖惊得瞪大眼,一动都不能动。

    橘青忙将他扯开两步。

    姨娘如木桩一般的栽倒在地,气管里却还发出咯咯的古怪声响,她那樱桃檀口好似化成了泉眼,汩汩的冒着鲜血。

    在场的众人,除开见惯生死的橘青橘白,全部吓得呆住。

    朱氏看着地上不断蔓延的鲜血,觉得周围全都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她捂着嘴,几欲呕吐。

    橘白体贴的扶她出去。

    明嬷嬷被两人的走动惊醒,她看了眼还呆滞盯着人不放的崔铖,低声招呼跟前的把人抬走。

    婆子搬挪着将姨娘抬起。

    崔铖想起姨娘临死前的话,忽的有些不忍,他止了众人,让去抬棺木过来。

    明嬷嬷不敢违逆,只能照办。

    崔铖半蹲在姨娘跟前,轻抚昔日他最喜爱的那头浓密乌发,低声道:“你放心,四郎是我亲儿,我定会为他打算周全,绝不让他被人欺负。”

    姨娘半阖着眼,望着门边,似乎在企盼着。

    崔铖望了眼外面,问:“四少爷怎么还没回来?”

    片刻,有人来报,说崔硞酒多了,正在沐浴,马上就到。

    崔铖望了眼已经漆黑一片的天色,皱了下眉头。

    约莫半刻钟之后,崔硞跌跌撞撞的奔了过来。

    大约是事前听到消息,他奔进来时,已是满脸泪痕。

    崔硞重重磕了三个头,便膝行着来到姨娘跟前,扯着她的袖子,哀哀痛哭。

    明嬷嬷带着人拿来了干净衣裳和棺木等物。

    崔铖将崔硞拖到厅堂里,想要安慰,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明嬷嬷的动作不慢,很快将姨娘的尸身处理妥当。

    姨娘生前犯了大错,根本没有可能在府里停灵。

    明嬷嬷过来示下,若是没有异议便要拉出府去,趁夜埋了。

    崔硞怎肯自己亲娘葬礼这般草率。

    他一头扑在棺木上,哀哭不已,又将想要搬挪的婆子推开,厉声喝骂着不准人靠近。

    明嬷嬷看了眼崔铖,见他满眼伤痛的看着儿子,未发一言,不由轻抿了下嘴角。

    左右丢丑的也不是三房,她乐得不得罪人。

    崔硞痛哭的同时,见到房里一色喜气的装饰,不由来气。

    他喝骂的命人将帐幔等物换成素色,大有要把这里置办成灵堂的意思。

    明嬷嬷悄悄给一婆子使了个颜色,便带着人束手立在一旁。

    崔硞见自己的话不好使,便使气自己动手,顺带踹翻立在堂中的童儿蹴鞠屏风。

    高大的屏风摇晃着落地,溅起一室烟尘。

    “四郎,”崔铖见崔硞越闹越不成样子,便喝了声。

    崔硞哭嚎着道:“阿爹,这是我们的家,你瞧如今都成了什么样?”

    林琪从游廊过来,听到这话,一挑眉毛,道:“四弟这话何意?这里是崔家,是你的,可同样也是我们的。莫非在你眼里,我和官人不是这家里的?朱姨娘也不是这家里的?”

    林琪表情冷冷的缓步走近,逼得崔硞频频后退。

    林琪有些不屑。

    她转了头道:“明嬷嬷,姨娘之事该如何办就去办,全都照着规矩来。”

    明嬷嬷恭谨应声,带着人把棺木抬了出去。

    崔铖有些不忍,便道:“三郎媳妇,不如……”

    “阿爹,”林琪打断他道:“你执掌崔家多年,该比儿媳知道一个家族要想一直走下去,最重要的事什么。”

    崔铖嘴角动了动,没在言语。

    他活了大半辈子,一时的情绪之后,理智回归。

    在崔家,妾室亡故,除开为崔家立了大功的,余下都没有停灵资格,林琪这么做并没有问题。

    他身为上一任族长,若是在这个时候破了规矩,无疑是在挑衅才刚上任的大侄子,破坏家族的团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百一十三章 知境况

    (全本小说网,。)

    “儿媳鲁莽,越俎代庖,还请阿爹责罚。”

    林琪敛襟而礼,神情恭谨。

    崔铖深吸了口气,沉沉叹道:“你做得对,我为何罚你。”

    “阿爹,”一旁崔硞满脸气恼。

    林琪深福一礼,立于旁边。

    崔铖摇摇头,神情低落的走了。

    崔硞恶狠狠的瞪着林琪,快去去追姨娘棺材。

    林琪转过脸,根本连眼角都懒得扫他一眼。

    她命人收拾屋里,又问朱氏在哪儿。

    得知去了前院,便道:“前院的东厢一直空着,赶紧把那儿收拾出来,朱姨娘今天受惊不小,赶紧着人煮了安神茶。”

    婆子们唯唯听命,明了这地方出了横死的,不可能让怀着身孕的人继续住了。

    林琪复又去了聚福居。

    老夫人听说姨娘自戕,连念两声道号,又道:“明天请个得道真人过来,好生做几场法事才好。”

    林琪点头,道:“那院子采光不如前院好,左右正院也没有人,我打算把朱姨娘挪去东厢。”

    老夫人道:“你看着办就是,”想了想,又道:“你阿娘这次伤得厉害,到现在人还昏迷着,郎中说几时醒还不一定,真是让人担心。”

    “阿娘吉人天相,定不会有事,媳妇也会让小夜过去帮一把手,希望她能早日好转,”林琪笑着转移话题道:“适才我接着师父来信,说想看看福哥儿,我想挑一天带他过去。”

    崔老夫人勾了下嘴角。

    林琪话题转得生硬,态度已很是明显。

    崔老夫人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如今明苑里都是你在主理,你阿娘还病着,若是去,也要早些回来。”

    林琪笑着应是。

    第二天清晨,林琪带着福哥儿来到归云观。

    慧明一早就候在门口,等林琪下车,便带她去正殿。

    才刚入内,就看到皇帝正在内殿与云阳子对坐,斜边上,六皇子正在焚香。

    林琪扫了眼六皇子,便敛襟肃穆的跪地见礼。

    皇帝笑着让她起身,又示意吴氏近前,抬手搭在襁褓上,看福哥儿。

    吴氏伏下腰身,将身体调整成最为合适的高度。

    皇帝仔细的端量一会儿,道:“哥儿倒是更像崔侍讲,看来以后定会是个丰神俊朗的读书郎。”

    皇帝又问,“给哥儿取名了吗?”

    “不曾,只有个小名叫福哥儿,”早前老夫人和崔铖倒是都有说起过,可后来出了事,大家也都没有心思,后来老夫人就说留等崔硒归来再定。

    不想崔硒一去不归,福哥儿的大名也就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

    “那就叫寿吧,崔寿,福寿双全,”皇帝如此道。

    林琪忙带着吴氏一道谢恩。

    头深深埋下,她的心却一阵阵忧虑。

    皇帝看来深知自己情况,便是起名时也在思虑着。

    皇帝没有久留,只做了片刻就起身走了。

    林琪随云阳子恭送他出道观,余光瞄见六皇子背在身后的手指动了动。

    她眉头一挑,微微一笑。

    回到观里,云阳子这才把福哥儿抱过来好生的瞧。

    对于皇帝的评价,他还是很赞同的。

    三个月的娃眉眼已经张开,福哥儿的眼角眉梢的确带着崔家人的模样。

    云阳子将福哥儿递给吴氏,示意她出去,便问:“崔硒可有传音信回来?”

    林琪摇头,道:“说是脱不开身,要过些时候。”

    云阳子眉头紧皱,难掩心里的焦虑。

    林琪问:“可是有事?”

    云阳子点头,道:“你也瞧见官家气色了,再这么下去可不行。如今朝堂风向摇摆不定,崔硒需得回来稳住才行。”

    “可是堤坝还未竣工,不能少了主官啊,”林琪也变了脸。

    她很清楚云阳子的性子,如果不是当真紧要,他绝不会主动把朝堂之事讲给她听。

    “顾不了了,”云阳子道:“如今朝官大部分都偏向大皇子,贵妃暗中勾结朝臣,推波助澜,仅凭六皇子一个人,只怕无法抗衡。”

    林琪心里咯噔一下,她紧抿着嘴,良久才道:“师父,莫非你们要帮六皇子争?”

    云阳子瞪眼:”你都把大皇子打成那样,不争是要等死吗?”

    林琪的心突突急跳,参与夺嫡,就等于把九族的性命都压上了。

    她用力捏着手里,让自己能冷静的思考。

    “师父,依你看,官人还有多长时间可用?”

    云阳子看了眼外面,见没有人,才低声道:“胡先生说,多则半年,快就不好说了。”

    “这么短,”林琪微惊。

    云阳子道:“要没有胡先生,只会更短。”

    林琪闭了闭眼,道:“师父想让我怎么做?”

    “你能做什么,”云阳子道:“我跟你说,就是让你心里有个数。”

    “我知道了,”林琪缓缓起身,道:“那我回去了。”

    云阳子道:“茶楼你也知道,要是见势不妙,就带着福哥儿跑,起码保住根苗。”

    林琪点头,步履沉重的出了内殿。

    边上的净室里,慧明几人正与福哥儿玩得极欢。

    林琪强作欢笑的与几人寒暄一会儿,请慧明帮忙给六皇子带话,便带着福哥儿回了崔家。

    当晚,止儿悄悄来到茶楼,探问崔硒到底因何未归。

    张掌柜面带难色的道:“你回去跟奶奶说,堤坝那边已经差不多了,主子只是以这个为托词,去忙别的了,还请奶奶放心。”

    止儿见张掌柜言之凿凿,便回去回禀。

    林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