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妃权倾天下(阿彩)-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敢上前的却一个也没有!

    王锦凌不知,那些人的心情,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意,默默地“收回视线”,王锦凌继续往前走,用耳朵代替眼睛,来聆听这个世界,可是……

    耳朵再灵敏,那画面也不可能鲜活,走在京城大街上,王锦凌看不到祖父说的繁华,看不到祖父说的青石小路,更看不到祖父说的热闹的小摊贩、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没有当初,与祖父一同出行的快乐……

    可即便如此,王锦凌也没有转身回去,而是继续往前,走到繁华的大街上,感受普通百姓的生活,只是……

    王锦凌一看就是出身不凡的,根本没有人敢靠近他,他人还没有走近,那些普通百姓便离得远远的,给他空出一条路来。

    融不进人群,如何感受世间百态?

    王锦凌直到此刻才明白,当初祖父为何换装出行,这一行华服,与街上的行人格格不入,他自在,可旁人却不自在……

    王锦凌自嘲一笑,收了继续往下走的心思,对身后的护卫道:“找家茶楼。”

    “是。”

    护卫上前,给王锦凌引路……

    护卫特意加重步子,因为王锦凌不喜欢搭着人走,更不乐意手上拿一个棍子,即使眼睛看不到,王锦凌一样活得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王锦凌的骄傲,也是王锦凌的护卫,愿意用性命去维护的骄傲。

    一路走来,除了护卫偶尔开口,说前面有台阶、门槛一类的外,并没有什么异常,站得远得人甚至没有发现,这个如玉美少年,竟是看不见,直到……

    一个红装少女,走到王锦凌身旁,却不见王锦凌停下来,更不见王锦凌看她一眼,引得那女装少女气愤不已,想也不想就扬起手中的鞭子,朝王锦凌抽去:“你是瞎了吗?看到本郡主也不行礼?”

    啪……一鞭子抽下来,却没有打到王锦凌,而是被王锦凌身旁的护卫拦下,那护卫正欲教训这少女,就听到王锦凌说:“郡主说对了,我的确看不见,挡了郡主的路,还请郡主原谅。”

    说完,便后退一步把路让出来,风度好的让路人也忍不住赞赏,而此时众人根本无心赞叹,因为王锦凌的话,让他们心惊……

    看不见?

    这公子的护卫,明知对方是郡主,却一点也不怕,可见这公子的出身更尊贵,只是……

    这么好的一个公子,怎么就看不见呢?

    ”gd1806102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821风华太甚,盛名太累

    ”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是呀,这么俊俏***的一位公子,怎么就看不见呢?

    当王锦凌出现在京城贵族圈时,发出这样感慨的不只一个人,为王锦凌哭红双眼的,更不止一个人……

    可是,看不见就是看不见。天下名医,皇宫御医,奇珍异草……

    一时间,天下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才,齐齐涌向京城,这些人都是自愿为王锦凌寻医问药,可是……

    一次次失望了,没有哪个人能医好王锦凌的眼睛!

    王锦凌对自己的眼疾,没怎么抱个希望,但也没有绝望。眼睛能看见,他是王锦凌;眼睛看不见,他还是王锦凌。

    能看见最好,看不见……他也能悠然一生,虽有遗憾但无不满,他珍惜老天给他的一切,他拥有,不曾拥有的……

    王锦凌是一个很懂得生活的人,即使眼睛看不见,他依旧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偶有应酬却不会占据他闲暇时光。

    在王家呆了半年,除了服后,王锦凌没有回稷下学宫,而是去了先生家。

    听说,先生家藏书很丰!

    当在,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他想‘看看’这个世界。

    他在出身王家,没有意外的话,会是王家未来的家主,在南陵他受到最隆重的款待,南陵帝王待他如上宾,南陵公主扬言非君不嫁,南陵贵族以请到他为荣,可这些……

    都与王锦凌无关。

    他来南陵是为了见识另一国风采,他来南陵是为了一看先生家的藏书,最好能全部“听”完……

    过耳不忘,天纵之才!

    有这样的天赋,再多的藏书,都不可能对王锦凌造成压力,花了三年的时间,王锦凌将先生家的藏书看完,而年满十八的他,也该回去举行成年礼,然后……

    成为王家的少主。

    只是,就在他回去前,发生了一件大事。

    北陵因为粮草严重不足,而出兵抢夺西陵、东陵、北陵边境百姓,甚至各城边境小镇,也没有逃出北陵的抢夺。

    此事发生后,各国皆怒,南陵皇帝牵头,欲组兵攻打北陵,可大军还行动,北陵人就收到消息,然后躲了起来……

    深入北陵是一件冒险的事,为了这等小事而冒险,各国各城都不乐意。

    这一战真要打起来,他们的损失远比,被北陵抢走的还要多。

    北陵深知各国各城的底线,他们虽然抢却很有分寸,始终保持着,让各国不打不痛快,打又痛心的阶段。

    围了北陵数个月,没有任何成效,各国各城也不可能让大军,一直在边境呆着,只得暂时退回,可是……

    各国各城大军一退,北陵又来抢了。

    如此反复,闹得各国各城苦不堪言。

    打实在不划算,不打要任北陵抢下去,他们又不乐意了。

    使臣!

    各国各城便想着,寻个使臣去和北陵交涉,让北陵消停一些,可一连数个使臣,都没法让北陵退让,北陵很光棍:我们吃不饱,快要饿死了!

    边境的百姓深受其害,为了不再被北陵抢,有一点点能耐的人家,都搬离这里,只有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家,才会留在这里苦挨,如此一来边境的百姓更苦了。

    “我去试试。”

    王锦凌知晓此事,放下书本,踏出家门,前往北陵……

    三天,只三天王锦凌就让北陵的皇帝让步。随后王锦凌又分别前往西陵、南陵、东陵,甚至还有九城……

    王锦凌的眼睛看不见,可他们足迹却布遍四国九城的都城。

    王锦凌说服三国九城,同意每年给北陵一定的援助,北陵亦同样付出一点代价以换取粮食……

    北陵有粮了,不抢了,高兴了。

    边境百姓不用成天担惊受怕了,也高兴了。

    三国九城兵不血刃,不见血的就化解了一场战场,更高兴了。

    一个王锦凌,一场周游四国九城的劝说,让各国皇帝、各城城主看到了王家大公子的风采,见识了王家大公子的风度,也和王家结一个善缘。

    各国纷纷像大公子抛去橄榄枝,愿以宰相之位求之,北陵皇帝更是放话,愿与王家大公子共治江山……

    可这些通通被王锦凌婉拒了。

    他无心了入仕,不过是不忍边境百姓受苦罢了。

    经此一事,王锦凌名声大噪,四国皇帝,九城城主纷纷赞王锦凌为国为民,乃是天下人的大公子。

    四国九城的君主如此赞王锦,真心有之,防备亦有之……

    王锦凌的才能和影响力他们看到了,他们说王锦凌是天下人的大公子,不过是想淡化王锦凌和王家的关系,把王锦凌推上神塔,让他做一个为国为民,却不为王家的大公子。

    王家上下没有看明白各位君主的深意,王锦凌却看得明白,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

    王家的大公子也罢;天下人的大公子也罢,他都是王锦凌,可是王锦凌看得明白,不代表王家其他人也看得明白……

    因为北陵一事,王锦凌的成年礼推后了两年,在二十岁那年举行,而在成年礼上,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在王锦凌的成年礼上,王家有一部分人受人煽动,在成年礼上公然逼王父退位让贤,让王锦凌接替家主之位。

    这些年,王家有大事都会告知王锦凌一事,王锦凌偶尔会指点一二,而他的决策每每都让王家人获得极大的利益。

    王家本就有许多人很服气王锦凌,现在王锦凌得四国九城君主夸奖,这一部分人,被有心人一煽动,便联合起来,在王锦凌的成年礼上,要求让王锦凌成为新任家主,可是……

    王锦凌的父亲才刚当上家主没有几年,他才刚刚得到家主的权利,就算要他放下,也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公然逼他。

    王父知道自己的才能限,他虽看重家主的权利,但也不眷恋这个位置,可这并表示,他乐意看到,自家儿子联合外人,公然逼他让位……

    王父心里愤怒异常,他认为这绝对是王锦凌策划的,故意让他难堪,可这种场合他什么都不能说,他只能顺应族人的请求,做出欣慰的样子,同意让位……

    可是,对王锦凌却有了隔阂……

    王锦凌虽看不到,可他的心却如同明镜,他知道王家……

    他不能再呆了!

    ”gd1806102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822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

    九皇叔享受美人在怀时,苦逼的皇上还在御书房办公,得知九皇叔将孙思行送出城时,皇上沉吟片刻,抬头问道:“爱卿,此事你如何看?”

    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为皇上的心腹,并且替皇上处理这种阴私的事,可见符临是个有本事的,而他也没让皇上失望,他知道皇上心中已有定论,只不过碍于一些事,不好说出来。

    “皇上,九皇叔太过妇人之仁难成大事,那人应该斩草除根。”符临说出皇上心中想,而又不愿意说出来的想法。

    是的,皇上想要杀了孙思行,只不过身为仁君与明君,他不能直接说出来。

    “他的父亲曾救过朕的命。”这就是皇上不愿意直接开口下达杀孙思行命令的原因。

    他不能让臣子寒心,符临说出来就不一样,人是符临提议杀的,他只不过是听出臣子的建议。

    “皇上,孙太医是御医,他救皇上本就是他的责任,再说孙太医突然辞职,皇上您没有降罪于他,便是大恩德,皇上,您是一国之主,请以江山社稷为重。”也就是说,皇上早就还了孙正道的救命之情,皇上你用再顾忌此事了,就算为了江山社稷也不能再仁慈了。

    符临能成为皇上的心腹不是没有道理,皇上要歌颂功德时,他会给皇上制造机会,皇上不想当恶人时,他会站出来,说出皇上心中想说的话。

    皇上惋惜的叹了口气,闭了上双眼,微微点头:“依爱卿的意思办吧。”

    那惋惜的样子,不知道情的人还真以为,他多舍不得杀孙思行,可符临明白,这不过是皇上的手段罢了。

    “是。”符临领命而去,出门的刹那,眼中闪着凌厉的光芒。

    皇上这一次是对血衣卫动狠手了,血衣卫里的奸细,还有皇城的奸细估计也要倒大霉了,只是不知陆少霖倒了后,谁会接手那个位置,而他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王锦凌没有想到成年礼上,会发现这种让人不愉快的事,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满与愤怒于事无补。

    成年礼到这里就算中断了,王锦凌并不在意,一个成年礼罢了,他还不放在眼里。

    送走了所有的宾客,王锦凌才有时间和父亲好好谈一谈,尽量把这件事说清楚,以免王家内乱,让旁人笑话。

    虽然王锦凌知道,不管怎么解释,这件事必然会让父亲不痛快,即使说清楚了,父子之间也会有隔阂,可这并不是不解释、越闹越僵的理由。

    他只求问心无愧,至于父亲相不相信,那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父亲信也罢,不信也罢,他都做了自己该做的,尽到了王家子弟的责任。

    王锦凌和父亲解释后,也不管王父如何想,第二天便收拾东西,说是自己学识阅历不够,也不了解王家产业,为了日后做一位合格的家主,他需要去视察各地的产业……

    这个理由?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原因,也没有人挑出一丝错来。

    那天,带头在成年礼上闹事的几个人,见事情变成这个样子,一个个愧疚不安,他们去找王父说清,说都是他们私下的行动,大公子并不知……

    王父本就因王锦凌的体谅而愧疚,现在听到族人这么说,更觉得自己错怪了大公子,可是……

    身为父亲,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再说他明面上也没有和大公子说什么,现在要急巴巴的去解释,反倒落了下乘,只能暗中补偿大公子。

    这群人和王父说清楚后,又去找王锦凌,向王锦凌认错。

    事前他们看不明白,事后他们还能想不明白吗?

    这是有心人,想要分裂王家。

    可是他们的认错,并没有得到王锦凌的原谅,王锦凌给了他们严厉的处罚,并告诫所有人,不要打着为他好的旗号,擅自作主。

    有人不服,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锦凌好,为了王家好,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王锦凌并不和他们争辩,只留下一句:“认为自己没有错的,可以不必受罚。”也等同被王锦凌放弃。

    “聪明是好,可太聪明就是弱点,王家不能内乱。”这是王锦凌给王家子弟的忠告,至于有多少人听得进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

    王锦凌刚到王家便又离开了,王家人和京城的人不舍是肯定,不过再多的不舍,也留不住大公子。

    大公子决定的少,极少会因某个人而改变。

    大公子走的那一天,京城大街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贵女有子,贵公子有之,普通人家的小姐少爷也有之,有几个感性的直接哭着、喊着,叫大公子不要走,可是……

    再多的人也留不住大公子。

    曾有人说,温润如玉的大公子,其实是一个没有心的人,他的心不在任何人身上。

    此言一出,无数人反驳!

    谁说大公子没有心?

    大公子有心,只是你们感受不到罢了。大公子他待人真诚,大公子他与人为善,大公子他处处为他人考虑,大公子他……

    总之,大公子身上有无数的优点,他们绝不允许有人说大公子不好。

    王锦凌是以视察王家产业的理由离开,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要去看看王家的产业。

    王父因为之前误会了大公子,心里愧疚的很,在王锦凌视察时,给了王锦凌最大的便利,哪怕王锦凌没有那个心,也对王家的产业了解得七七八八。

    四国九城的君主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叹气:他们之前布的局,恐怕是无效了,王锦凌不上当,王家父子相争的戏码不会上演。

    当然,这都是几国皇帝内心的想法,他们绝不会表露出来,即使再想拆分王家,他们面上也会给足足够的礼遇。

    无法让王家内乱,那就拉拢王锦凌这位新任家主。

    王锦凌每到任何一地,都会受到隆重的款待,各地有名的大夫,也会被找上来,给王锦凌看眼疾。

    王锦凌是一个好脾气的,可并不表示他来者不拒,只是这种事太多,一一拒绝也是一件麻烦事,就在王锦凌想着如何脱身时,王家传来消息:王母去逝。

    对母亲,王锦凌说不上是亲近还是疏远,打从他记事起,他就跟在祖父身边,而他记事比一般孩子都早。

    母亲是他的亲人,他尊重母亲,却没有对祖父的亲近。收到母亲去逝的消息,王锦凌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