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火成神道-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过了。
    宋玉看着下面旧部的神情,就知他们心中所想。
    暗中一笑,也不点破。毕竟,他就是城隍神,城隍神就是他,二者心意相通,不分彼此。
    真要较真起来,宋家祖先,才是外人,以后宋玉若是得了天下,那自然也不会将信仰相让!
    现在,就是要埋下伏笔。
    下面庙祝,见得宋玉亲口承诺,却是喜形于色。
    “另外,将朱十六之首级,悬视各县!”宋玉说着,这朱十六,将文昌世家,可是血洗一半,不如此,不能安定其心。
    至于原先夺来的大宅田地,宋玉却是提都未提。
    属于朱十六的那一份,现在自然归了宋玉。剩下的,都被各庙祝瓜分,还有的,却是分给了下面有功之将和流民。
    这些人,都是宋玉现在的执政之基。若是换上世家,还不知晓会怎样呢!
    有这些人,将文昌世家换了一半血,又收服郡望贺家,今后文昌,说不得,比新安还要安稳几分。
    至于苦主?基本都被朱十六杀光了,谁来喊怨?
    就算还有血脉,现在也只敢夹着尾巴,低头做人,若是跳出来,宋玉明面上,虽然不打算怎样,但暗地里,少不得要杀人灭口!
    这些世家遗脉,都是隐忍精明之人,想必也不会如此不智。
    “文昌残破,当免税一年,收拢流民开垦……”宋玉又说着,此次,却是民生。
    朱十六为祸甚重,文昌府内,堪称十室九空,却也空出不少荒地,可供流民开垦。
    白纸上面好作画,现在的文昌,就是大半空白,大可安排自己势力,培养根基,气运深藏。
    “主公放心,臣必鞠躬尽瘁,为主公牧民!”说话的,是孟逐,宋玉杀得李如壁后,就连夜飞书新安,搬得文吏前来。
    现在文昌府中的官员,也几乎被朱十六杀光,或者是弃官逃跑,若不是孟逐带着新培养的一批官吏赶到接手,搞不好还真会政令奔溃。
    “你办事,本镇向来放心!”
    孟逐是宋玉一手栽培的,对其才能,心知肚明。
    宋玉让孟逐退下,又看向李大壮,问着:“现在红巾军,还有多少人马?”
    李大壮之前,虽是粗人,但十几年富贵生活下来,也养得几分气度。
    出来行礼,说着:“启禀主公,我军此战,阵亡过百,轻重伤员四百余,到得目前,还余一千五百左右!”
    宋玉点头,沉吟片刻,就令着:“流民营,就地解散,择其精壮入军,其余的,由孟逐带领,开垦荒地……红巾军还要选练淘汰,选出一千两百人,设一都,本镇赐下名号,就叫红巾都。”
    又一指李大壮,“李大壮,本镇封你为正七品昭武校尉,任红巾都都指挥使!其余庙祝,都归红巾都管辖,充任卫将营正,你稍后写个条陈报上!”
    “卑职遵命!”李大壮跪下,肃然领命。
    话音一落,宋玉就见得,李大壮头顶红气汇聚,只是,有些不稳之象。
    心中一叹,这李大壮,原先只是青玉村一介小民,本命纯白。
    之后虽然有着提拔,当得庙祝,有了机遇,随着十几年修身养性,这本命,也有改易,带着丝丝赤色,红白相间。
    这位格,却是只能当到正八品之位,再上去,就有些镇压不住。
    但李大壮统领庙祝,靠的,就不是本身之力,大半仰仗城隍威能。
    这些庙祝,真正效忠的,也是城隍神,这就没什么大问题。
    “暂时,就这么养着,说不准,李大壮受了这运,本命气,还可改易……”
    “若是实在不行,再换不迟……”
    宋玉心中,淡淡想着。
    又传下号令:“红巾都的整顿,必须在两月内完成,本镇下次,就要发兵临江,灭了李家!”
    “诺!”李大壮凛然听命,这红巾军和流民营,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现在,只是择其精壮,重新熟悉而已,不用一月,就可成军。
    待得下月,新安修养的士卒,也可回复大半,到时,起码可有五千能战之军。
    倒是临江方面,李如壁两次大败,损兵折将,现在,已经可以说是无人。
    再加上,白云观暗中作梗,恐怕大军一至,就是灭亡之时。
    此次,必要灭了李家。
    宋玉看着临江方向,暗自计量着。
    这李家,两次攻伐于他,真当新安无人么?
    ……
    永安十一年,九月。
    新安镇节度使宋玉,以李勋假传圣旨,大逆不道为由,出兵攻打临江府。
    新安方面,还传出檄文,历数李家八条大不敬之罪,呼吁吴南世家,尽起攻之。
    此时的宋玉,在吴南,可算说一不二的存在,声势极盛。一时间,吴南上下,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
    宋玉可顾不上这么多。
    大军从新安、文昌两路出发,攻入临江,开启了战火。
    此时的临江府,经过李如壁两次大败,战争潜力,已经耗尽。
    就算李勋再有天纵之才,也是无可奈何。
    宋玉带着红巾都、飞虎卫、黑羽骑,共计两千三百余人,从文昌出发,叶鸿雁带着东山都,还有宋虎、典浪等,共计三千余人,从新安出发。
    两路大军,号称万人,都是势如破竹,看情形,是要在临江府城下会师。
    这时的临江府,却几乎连守城之人都找不出,一夜之间,就被打下两县,顿时,临江震恐。(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城
    九月十一,宋玉大军兵至固山县城下。
    此时的固山县令,审查情势,开门请降,献上官印及户籍文书。
    此事一出,对临江李家的声望,更是一大打击。
    毕竟,这固山县,可是李家的起家之地,虽然之后,大部分都搬去了临江府城,但在固山遗留的势力,还是非同小可。
    现在,就连固山县,都不看好李家,主动投诚,临江世家百姓,还会怎么看待李家呢?
    受此影响,其它两县,待得宋玉兵临城下,也是不战就降。
    到了九月十六,宋玉和叶鸿雁大军,已是于临江府城下会师,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临江府外,营地连绵,按都卫分成方格,其上竖着大旗。
    最中间的,还是宋玉的帅旗,傲然屹立,统摄着诸将。
    临江城头,李勋看着下面,旌旗如林,威武雄壮,己方将领,却是神为之夺,脸色惨白,这一颗心,不由沉了下去。
    早在月前,听得李如壁兵败身陨的消息,李勋就苍老了许多,这几日,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更是将这个老人打击得不轻。
    原先李勋的身子,还算康健,面色红润。
    现在,形容枯槁,顶上头发,已是全白,犹如行将就木。
    但此时,杀子之仇,剧烈地在胸中翻涌,火热滚烫,让他四肢,也有了些力气。
    双眼通红,扫视一圈。身后之人,见得此幕,都是心里一凜。
    就听上面。李勋冷笑之声传来:“你等怕什么?”
    “宋玉虽领军五千,但我临江府城,岂是这么好下的?”
    “本府又囚了各家族长,尽收庄丁护院,加上之前守军,也有两千。”
    “凭借着府城,必让宋玉这贼子。损兵折将……”
    底下众人,都是大哗,这囚禁族长。尽收私兵,可是将临江世家,一股脑得罪狠了,李家在临江的根基声望。一下尽毁。
    又抗衡宋玉大军。若是杀伤惨重,宋玉破城之后,也少不得见血,这下,却是将他们的后路都断的差不多了。
    李勋看着下方宋玉大营。
    不由冷笑:“汝等放心,本府已经八百里加急,向朝廷和州里求援,别忘了。我可是正经的临江知府呢……”
    “不出两月,朝廷天兵。就可下来,我军,只要守得两月,必让这宋玉,竹篮打水,还要赔上性命,为我儿陪葬!”
    想起李如壁的身死,李勋胸中,怒火越烧越旺。
    不由狂笑:“哈哈……哈哈……到时,大不了,献上青龙关和临江府,那我李家,还是忠臣。名声未损!”
    “但那宋玉,却是非死无葬身之地不可。”
    “老夫恨不得将此子碎尸万段,方解老夫心头之恨……”
    意态癫狂,几乎不复之前冷静睿智之态。
    底下人,瞪大双眼,张着嘴巴,面面相觑。
    李勋这手,就是要完全放弃争霸之路了。
    但仔细一想,这也是条死里求生的妙计。
    李家经过两次大败,早就没有席卷的可能,并且,彻底恶了宋玉,若是临江府城被破,那全族人的性命,都是堪忧。
    不如请得朝廷出马,只要痛陈厉害,朝廷和州里,也必不愿见得有人一统吴南。
    虽然朝廷有些鞭长莫及,但州牧哪边,必然派得州兵下来平乱。
    青龙关,又在李家手上,大可开门揖盗。
    虽然李家心思,已是路人皆知,但至少,明面上,没有反迹,大不了,舍了官位,还可保全。
    但宋玉那边,基本大逆不道的事,全都做了,非得跟州兵,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如此一来,也可借人之手,报得杀子大仇!
    为此,就算得罪些世家,又怕什么?反正之后,李家会不会在吴南安家,还是两说。
    这是同归于尽之计。
    若是成功,那李家和宋玉,都彻底绝了争霸天下之望。
    底下人思量清楚,不由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暗叹李勋老而弥辣,这一手,实是不好对付,看起来,并没有因为痛失爱子,而失去理智。
    有些心里有别样心思的,也不由压了下去。
    李勋看着此幕,满意一笑,看着下面大营,眼中似有火焰。
    ……
    宋玉大军营地。
    宋玉一身戎装,巡视着军营,不时,和身边的叶鸿雁,李大壮几人说些什么。
    这时,一个亲兵上前,半跪禀告道:“大帅,白云观的人来了!”
    “好!带去大帐,本镇随后就到。”
    宋玉微笑说着,这白云观,在吴地的势力,果然非同小可,盘根错节。铺出好大一张关系网。
    自从宋玉出兵,源源不断的情报,就被送到公文桌上,对李家的一举一动,几乎是了如指掌。
    之前,固山几县的不战而降,也多亏了白云观收买的内应发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现在宋玉势大,临江府又防御空虚,丧失了信心,不然,也没这么容易,就被说服。
    宋玉和叶鸿雁完成巡营,回到大帐,就见一灰衣人,已经在等候了。
    这人见得宋玉,眼前一亮,赶紧见礼:“见过节度使大人!”
    “嗯!临江府最近,情势如何?”宋玉摆摆手,免了这人的礼,问着。
    “临江知府李勋,昨夜设宴,宴请临江各世家家主,在席上,突然翻脸,将各家主囚禁,并且,尽收私兵……”
    “倒是好决断,但如此一来,将临江世家,也是得罪狠了。不过是苟延残喘!”宋玉淡淡评价说着,又问道:“还有么?”
    “李勋似有异动,向州里派出信使,祈求援军!”这消息,还是之前刚刚打探出来的,但极为重要,宋玉心里,就是一惊。
    他自也明白,之前,是李家锁了青龙关,隔绝外部插手,吴南大战,才没收得外界影响。
    但李家若开关献门,那吴南情势,一下就被打乱。
    毕竟宋玉现在,还只有两府之地,没有一统吴南,兵员和粮饷,都不能和州里抗衡。
    “李勋此举,是想玉石俱焚么?”宋玉冷笑。
    不过此时,吴州各地,也不甚稳,州牧要抽调兵员,也不是一日两日之事,至少需要一月时间,州兵才能到得吴南。
    若不能在这之前打下临江府和青龙关,那宋玉将要面对的局面,就很不利了。
    就算再出奇谋,打败州兵,也必损兵折将,耗时连绵,失去天时,没有成龙之机。
    但看着下面灰衣人,宋玉又是一笑。
    “你白云观,得知此消息,却毫无急迫之情,想必已是有了对策,说罢!若是能成,本镇也不吝赏赐……”
    灰衣人行礼,说着:“大人法眼如炬,只是,这却不是我等的主意,而是天佑大人。”
    “临江世家,对李勋所为,都是不满,愿归附将军,献上李勋首级!”
    “李勋虽将世家家主囚禁,但看守中,却有我们的人,私兵打乱重编,也可串联,不日即可发动。”
    临江世家,影响力也是不小,李家新到,被渗透一些,也是在所难免,又有白云观为之张目,作为中间人,联系各方,这李家,就是瓮中之鳖。
    “善!”宋玉点头。
    又看向这灰衣人,表情中,就有些玩味之意。
    “郑玄,李如壁,还算你的学生,你却反水,为我军传递消息,李如壁若还在世,脸上表情,想必会很精彩罢!”
    这灰衣人本是躬身,形容猥琐,现在听得此言,身板一挺,原先的气息大变。
    只见此人面容奇古,虽身着灰衣,却也掩盖不了身上的富贵之气,文雅风度。
    退一步,还是刚才,畏畏缩缩的仆役一流。
    上前一步,却是目若晨星,蔚然不凡。
    这人,正是郑玄,李如壁之师,白云观外门弟子。现在充作白云观和宋玉这边的联系人。
    只听郑玄面容不变,说着:“我收如壁为徒,也只是奉了师门之命,此子才思敏捷,倒也是个上好的读书人种子,可惜,抗衡天命,这也是他的劫数……”
    又拱手一礼,“将军上应天命,承载万民气运,我等,岂有不来扶助,勘平乱世之理?”
    “这是大义,之前小节,也只能抛了!”
    宋玉点头,“你此言,大半乃是出自真心,读书人明心见性,也是不凡。”
    这郑玄,在吴州文坛,声望很高,利用好了,可抵一万大军。
    之前所为,也是受了白云观差遣,宋玉既然连白云观都能收入麾下,对郑玄,自也没什么成见。
    只是,对这心性,还是有些不齿。
    心里思量,按下不说,反问着:“临江世家,何时可以发动?”
    “此事宜早不宜迟,明日子时,就是破城之机,将军可早作准备,于东门……”
    回到正事,郑玄也恢复了之前形态,一丝不苟。
    待得两方细节,都商量完毕,又约定了暗号,郑玄才行礼离开。
    “大帅!这郑玄,会不会?”
    叶鸿雁上前,问着。他是混混出身,对着读书人,向来反感。
    特别是,这郑玄,还是李如壁的老师,照样出卖李家,卑躬屈膝,让他心里,更为不齿。
    不由有些担忧,上前提醒。(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献城
    “此事本镇自有分寸,鸿雁不必多虑。”
    宋玉来到营帐中心,看着沙盘,随口说着。
    这沙盘上,山丘河流,都是栩栩如生,更有一座大城,位于中心,和临江府城类似。
    军中虽有沙盘,但哪有这么神异,自是文昌庙祝献上的。
    叶鸿雁第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价值,建议全军都装备上。
    宋玉来到沙盘前,推演良久。
    又将一面小旗,插在临江府城东门,才笑着说道:“更何况,开了城门,就由不得他们了。”
    “若是诈降,也顶多损失些士卒而已,怕什么?”
    这话,血淋淋,但叶鸿雁不以为意,慈不掌兵的道理,他从领军第一天开始,就知晓了。
    刚才之所以出言提醒,是怕主公亲身犯险,现在见主公无此意思,就放下心来,也不再说。
    现在的新安军,大部分,还是靠着宋玉一手撑起。
    新安军现在,粮多兵精,就算中了诈降,损失些兵员,也没有什么。
    但新安大业,全部系于宋玉一身,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