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直安安稳稳的当这个皇帝。
  对比死在董卓手上的皇兄,皇帝很是没骨气的觉得,其实自从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他过的日子才有点皇帝的样,若是换了别家还能不能像曹操这样对他,他也是不敢赌啊。
  人都怕对比,之前皇帝觉得自己是天子,理所当然的就该执掌天下,哪怕是曹操也应该听他的。
  可是,被曹盼细数了在他前边的那些同样作为大汉天子的人,他似乎,真的过得比他们好得多了。
  “走,去看看,看看曹盼这一回又要干什么事?”汉帝这一辈子,没什么机会能自己给自己做主,更没机会使用皇帝的特权。
  今天既然曹盼来了,他觉得,或许他能试一试真正当皇帝的滋味。
  汉帝这一说就要往外冲的模样,内侍也不敢多言,赶紧的跟上啊!
  “臣等,拜见陛下。”汉帝出现,一殿之人,皆是跪下。荀攸看了一眼,不仅是他刚刚特意提及的三位大臣,怕是满朝在许都的文武大朝都到齐了,荀攸觉得这局面不太好控制啊,瞄了曹盼一眼。
  曹盼神情自若,连带着站在她旁边的人也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嘛,曹家把他养得那么好,怎么能让他白吃饭不干活呢。另两更推后,没稿了~


第213章 各执一词当何如
  “诸卿平身!”皇帝抬手让他们都起来,目光落在满殿之臣,唯一例外的女眷曹盼身上。
  “谢陛下!”跪拜之大礼,这些面上情,一群人是给足了皇帝的。故而听到皇帝叫起,一个个才起来。
  当然,皇帝也注意到了那一边世族公子的脸上那一条条的鞭痕。
  “诸位公子这是怎么了?”汉帝纯属好奇的问,实在是,这群人很是显眼,看模样都是各家年轻有为的郎君,偏偏又一致的皆是脸上挂了彩,还都是鞭痕。
  “陛下,臣等正因他们身上的伤,这方惊忧了圣驾,所求无非是请陛下主持公道。”皇帝这么一问,已经有人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要皇帝给他们一道公道。
  “要陛下主持公道之前,是不是该交代始末说个明白?”满宠在一旁提醒地说了一句。
  被大臣那么一哭有些心软的皇帝一听是这么个理,“那什么,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好叫满殿之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臣来说!”杨太尉出列,自告奋勇,曹盼倒是淡定,“杨太尉想说只管说,盼不与太尉相争。”
  杨太尉听着曹盼这话,怎么就觉得不太对味呢,朝着曹盼冷哼一声,与皇帝作一揖,“陛下容臣禀,诸家郎君身上的伤,皆是曹盼所为,还有臣等各家的客仆,皆是为曹盼府上的人所伤。”
  得,直接将结果说出来,皇帝的关注点却是不一样,指着那一拨郎君们,“这些人,都是你打的?”
  “是!”曹盼敢做也敢认,认得极其的干脆啊!
  汉帝嘴角一阵抽搐,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曹盼在他耳边说的那句话,陛下确定对我能硬得起来?
  数数,数数这是多少人?汉帝赶紧的数数,这,十九个啊!
  “他们是一个个上的?”汉帝又问了一个似是毫无干系的问题。
  曹盼却是知道汉帝为何这么问,摇头道:“不是,而是他们十九个一起上,我把他们的脸给抽了,再放倒!”
  靠!这到底是曹盼太勇武了呢?还是这些世家公子太草包了?
  如此念头,不是只有汉帝一人有,而是其他旁听者,皆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两都皆有。曹盼那鞭练得实在是好,又是极适合群甩的兵器,而这些世族公子们,别看一个个腰中都别着剑,但都是装样子的。
  装样子嘛,打架那会就连抽都没想过要抽,结果,就被曹盼的鞭子招呼上去了。
  “陛下,不管曹盼怎么打的人,她都打了人呐。”杨太尉根本没觉得这里头有什么不对的。
  杨修随曹操一道出征了,他吧,虽然时常听杨修说起曹盼不可小觊,然而并没有过多的将一个小娘子放在眼里。
  盐利之大,关系重大,以至于,他也忍不住地出手,只为将此利夺走!
  “非也!杨太尉,这不得不还手打人,跟上门挑衅打人,那是两回事,你怎么只说了我打人的事,而没有说,为什么你们跑到我家府门前,被我打?”
  “诸位跑到丞相府去动了手?”一听曹盼的府里,汉帝下意识的就觉得是丞相府,那脸色立刻就白了。
  “不是,陛下,丞相府,臣等岂敢造次。”
  “丞相府他们不敢去闹,不过我那小小的府邸嘛,他们是敢去的。”曹盼补充了一句,汉帝就在想一件事了,曹盼竟然不住丞相府?
  确实不住啊!汉帝很是有心想问个清楚的,可惜这会儿谁也没给他这个机会。
  “无论为何,曹盼,你已承认打了人,是与不是。”杨太尉才不想跟曹盼吵下去呢,他只要落定曹盼打人的罪名就好。
  曹盼冷冷地一笑,“杨太尉,难道昔日杨太尉为官就是这么过问朝事的,只问结果,连让人说明来龙去脉的机会都不给?断章取义,定人罪名?”
  这话一出,杨太尉气道:“我何以如此。”
  “那就是说,杨太尉是只对我如此了?盼对此,倒是想问一问在场的诸位了,杨太尉怎么就那么急于定我的罪名呢?诸位难道就由着杨太尉说什么是什么,也不打算问问我事情的经过?”曹盼一眼掠过这满殿之臣,直直地问。
  荀彧出言道:“杨太尉,庶民问罪定刑,当问清楚来龙去脉,而非听一家之言,况明心乃是陛下所封的卫将军。”
  把曹盼的官位丢了出来,是哦,曹盼不仅不是庶民,那还是皇帝封的卫将军,官职不小呢。
  杨太尉想定她的罪,就凭他那么一说,怕是不能的!
  故而,杨太尉的脸色一青,曹盼冷哼一声,与汉帝作一揖,“陛下,你说我要是想打人,需要把杨太尉这么多的人弄到我家府门口去,然后再打人吗?”
  一干人听到曹盼这话,皆是看向曹盼,曹盼道:“打人嘛,打完了走人就是,弄到我家门口去,堵了我家门不说,费心费力,我看起来有那么闲,又有那么蠢吗?”
  哪个敢说曹盼蠢的,汉帝第一个不答应。
  “那,曹娘子言下之意?”汉帝觉得吧,曹盼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有目的的,只要顺着曹盼问就是了,别费脑去想,想了也不一定能想明白!
  不得不说,汉帝也算是悟出了与曹盼的相处之道,不容易!
  曹盼道:“杨太尉,你跟你的人,还有这些人,都到我府上做什么的?去找打?”
  没有回答汉帝,曹盼只问杨太尉,杨太尉却顾左右而言他,“无论我为何到你府上,你打了人是不是?”
  “既然杨太尉不肯说,我说了什么,想必诸位大人都会心存疑虑。既然这样,那就让证人来说好了?所谓证人,便是与你我双方,皆无关系的人,比如,路过的百姓。”曹盼才不跟杨太尉吵呢,各执一词,结果还不是要传证人,既然都是要传证人的,那就让证人一个个的进来,一个个的说好了。
  “庶民之言,何以为证。”杨太尉随口就反驳表示了不同意。
  但是这回用不着曹盼开口了,一位刚正不阿的人说道:“杨太尉此言差矣,你与曹娘子双方皆有利害,你们二人之言,原就不以为证,倒是围观的百姓,与你们并无纠葛,当以眼见而说之,当可取信。”
  这说话的,乃是清河崔氏崔琰,铮铮铁骨的臣子啊,最是刚不阿,不偏不倚了。
  “人是她找来的,万一她叫人串供了呢。”正事上的心思不多,这歪事上吧,一个个的心眼真是不少啊!
  曹盼道:“那又何难,一个一个的问,一个一个的记录在案,想必串供的,供词总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吧。当然,如果都是亲眼所见的,说出来的情况,必然都是一样的。”
  听到曹盼这话,一干正直的人皆是同意地点了头,荀彧道:“诸位觉得明心之言,可行否?”
  “善!我看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几个人单独询问证人,一道听之,若是证人之言皆一致,此案可结!”前头的几个大臣都同意了曹盼出的这个主意,这不一个个的想办法补充。
  杨太尉一听忙唤道:“此事……”
  “怎么,杨太尉怕了?若是怕,那你就自己把事情的真正来龙去脉好好地说出来,我便不与杨太尉计较了。”一看杨太尉想要再出言相阻,曹盼已经出口打断,极不客气的刺了一句。
  “放肆!你一个小娘子,也敢口出狂言!”杨太尉一看曹盼这等模样,那是气得火冒三丈啊。
  “比不得你杨太尉颠倒黑白。”曹盼相比起杨太尉的勃然大怒,那是淡然无波。
  虽然杨太尉年纪不小了,就这修养,与曹盼一比,立刻可见高下,不少人摇了摇头,暗道杨太尉是糊涂了!
  “好了,朕听曹娘子的提议甚好,而且也十分公证。太尉与曹娘子各执一词,难辨真假,如今叫证人来说,也比你们双方可信。”汉帝这样说了一句,杨太尉唤道:“陛下!”
  “莫不是杨太尉觉得,这世上的人都蠢,只有你一个是聪明人,所以你说的话别人该信,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该听,不该信?”曹盼又刺了一句,杨太尉那眼睛都快喷火了。
  至于其他人,连杨太尉都不敌,其他人自觉熄声。
  “此案待问明证人之后再言其他!”见到杨太尉的表现,一个个脸上的失望之情也都流露了出来。
  都不是蠢人,杨太尉他们这些人必然是自己到曹盼的府里去的,既然如此,为的是什么,如今许都什么闹得最大,他们难道不知?
  正是因为知,所以他们才觉得,杨太尉实在是失了风范呐,哪怕盐利巨大,难道就该为此而丢弃了世族的风骨,欺压一个小娘子至此?
  荀彧在内,那真正正直的人自然是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的。
  汉帝道:“朕也一块去听听证人之言,也好知道事情究竟孰谁孰非,才好裁定。”
  虽然问的是寻常的百姓,这不是也正好可以弄明白,曹盼为什么对那些世族公子动手?
  “如此,陛下请!”崔琰恭敬地相请于汉帝,就是准备往侧殿去,传证人,拿证词。
  汉帝站了起来,故意慢了数步唤了荀彧上前,荀彧以为汉帝有什么事,错落于汉帝几步,等着汉帝说话。
  “曹娘子不住丞相府吗?”汉帝对于此甚是好奇,便也问得直接。他记得荀彧是曹盼的师傅,这事荀彧一定清楚。
  荀彧没想到汉帝唤他上前只为问这一句,但还是如实地回答,“明心是丞相与夫人和离后,夫人所生之女,自幼与丁夫人居于一处。”
  “和离后生下的,那曹娘子是丞相私生女?”汉帝瞪大眼睛好奇地问,荀彧其实很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但皇帝问了,他只能答。
  “明心虽是夫人下堂后所生,却是未和离时所孕,依宗法礼节,是丞相名正言顺的嫡女!”
  作者有话要说:  酿大招中……


第214章 黑人的最高境界
  汉帝没想到曹盼的身世竟然还有那么多故事。想了想曹盼的作风,又止不住地问道:“朕看曹小娘子连丞相都不畏。”
  荀彧实在是忍不住地抬头看了汉帝一眼,“心中坦荡,无畏无惧。”
  乍听这话,汉帝不知怎么的觉得有讪讪的,关于曹盼的话题便就此打住了了。
  然后,汉帝就坐在上头,听着作为朝中的最公正的一批人,传召着曹盼带回来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的陈述他们所看所听之事。
  “我就刚好路过,突然看到一大群人跑到那小娘子的府门前,一开始还好好说话,说着说着那些人就要往府里冲进去,府里的守卫当然就不肯了,然后就打起来了,再后来,府里的小娘子就回来了。小娘子从小在那儿长大,我们都是看着小娘子长大的,当然是认得小娘子的,这一看到自己人被打了,小娘子立刻就上去把那些打人打得最高兴的公子抽了,小娘子那鞭子使得真好啊,十几个公子都近不了她身,亏得他们一个腰上还带着剑的,没想到竟然如此中看不中用!”
  百姓们,都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一干听着评论道那十几个郎君叫曹盼一个小娘子抽着没有还手之力,附评一句中看不中用,实在是一针见血啊。
  却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挺没用的啊!
  人是一个个叫进来问的,等问到了第十个,崔琰问道:“十人之供词,可有差异?”
  “并无大的异处,只是因为看到的时间不同,有些出入,事情的经过,却是一致的。”作为记录供词的是人是写得一手好书法的钟繇。
  既然十人分别而出,来过的人都被安置在了一旁的侧殿内,便就没有串供的可能。
  “陛下,有这十人这供词,也不必再问了。”虽然对于曹盼出手太狠,打人专打人的脸,崔琰颇有微词,但是也得认了,谁叫那些都是一个个上门找打的呢?
  汉帝点点头道:“朕听着他们的供词也无出左右,那么,此案可结?”
  各自对视一眼,都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不可结的。
  “那,当如何处置?”汉帝又问了一句,一干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荀彧,“令君以为当如何?”
  荀彧道:“杨太尉等聚众闹事,依律而罚。无论明心所之为何,她伤了那么多世族公子,也不能轻饶。”
  “这个,怎么听着像是小娘子吃亏了?”汉帝提醒地问了一句,那么一副生怕曹盼吃亏的模样算是怎么回事?
  别说是荀彧了,其他人都看向汉帝,汉帝摆摆手道:“朕是觉得曹小娘子不是个肯吃亏的人,真闹起来,闹大了更不好!”
  隐晦地提了提曹盼身后的曹操啊!打到人家女儿的府上,要不是曹操不在许都,这些个人一个个都讨不了好!
  然而,曹操早晚会回来的,要是不能让曹盼满意,曹操为了曹盼都做到什么地步啊?一个小娘子的及笄礼,曹操硬是给换成了冠礼,这不足以证明什么?
  “臣看那曹小娘子是胸有丘壑之人,既然要罚,就该一并的罚,刚刚荀令君说得极好,依律而定,各依所犯之过,罚之。想必曹娘子是个讲理的人,绝不会不满。”钟繇这么说来,荀彧也跟着道:“明心之性,向来是讲理之人,只要合情合理,其绝不会有异议。”
  对此,荀彧是十分有信心。故而,崔琰道:“那就依律而判。”
  好,都已经商议好了,便都回正殿去吧。
  杨太尉依然黑着个脸,曹盼在那儿气定若闲的,见到皇帝带着诸臣回来,立刻作一揖,而杨太尉唤了一声陛下。
  汉帝与崔琰使了一个眼色,崔琰即将那些百姓的供词都给杨太尉递上,“太尉,这是我等一道听百姓之供词,由钟大人记下,你且过目。”
  杨太尉一听立刻迫不及待地接过,但是这一看,脸色就越发的难看了,冲着皇帝叫唤道:“陛下……”
  “太尉,慎言。”荀彧出言打断,“百姓与太尉无怨无仇,况且这十份供词,是十人分别入内一一道来,言毕又被安置于侧殿之中,没有与其他人串供的可能。所以,这些供词,绝不有虚。”
  荀彧饱含警告地看了杨太尉一眼,“世家风骨,杨太尉,莫忘了。”
  杨太尉一个激灵,曹盼笑笑道:“世家,还有风骨吗?”
  讥讽之意甚浓,荀彧唤了一声明心,曹盼道:“师傅觉得我的话难听了,那他们做的事不是更难看吗?为了盐利,跑到我家门口打人,杨太尉,旁人惧你们世族,我曹盼却不惧。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