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彰已知娘子落水一事,已经沿途封锁了整个益州,各城各村都下了死命令,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将娘子擒住啊。”曹盼还没弄明白自己身处在什么位置,益州这么大的动静,上庸郡已然风闻。
  周不疑与秦无皆随曹盼出征,秦无追赶马超后致,曹盼已经落水失踪,周不疑立刻与秦无沿岸查找曹盼的位置,一无所获。
  没有人看到,也没有看到尸体就是好消息,秦无非常肯定地告诉周不疑他们,曹盼会水,落入江中必能脱险,但在何处上岸却难以确认。
  只要曹盼没事,她就一定会回到上庸郡。
  故而秦无留在益州的交界处等着曹盼,周不疑带领大部份人马回了上庸郡,燕舞还受了伤得,也要回上庸郡好好休养。
  此时益州传来的消息,只怕为曹盼的回来多增困难呐。
  倒是贾诩听了摇头道:“无事,明心曾四处游历,当初刘彰还不是一样想捉她,捉了三年连人影都见不到,反倒是输给了她不少东西。”
  对于曹盼的战绩啊,贾诩记得十分的清楚,当初曹盼能在益州来去自如,如今更甚。
  “先生所言极是,想必娘子会很快回来。”周不疑纵然担心也必须承认贾诩说得有理。
  而这很快,也不过是三天而已。因在两天前,刘备大军已入益州,目的为何各自清楚,而曹军上下在利川一战中损失了近半的虎豹军,可谓损失惨重啊,如诸葛亮所料,加之因为曹盼的失踪,曹操根本无意对益州动手。这就便宜了刘备了。
  虽然夺汉中不成,至少得到了原本他们想要的马超,有马超与关羽开路,益州的兵马那是望风而逃,都不用打,城就归了刘备。
  益州半数已归了刘备,曹盼就在这个时候回到了上庸。
  哪怕曹盼作了男儿打扮,守城的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曹盼,“娘子回来了,小娘子回来了。”
  曹盼还在想着该怎么的跟人解释时,直接被人认了出来,然后,曹盼就进城了,周不疑极快地赶了过来,大松一口气,“娘子回来了就好!”
  “辛苦元直了。”绝对的是辛苦周不疑,毕竟她不在,周不疑直接面对的将是曹操,而曹操嘛……
  “娘子能平安回来一切便好。”周不疑说的是真心话。
  “阿无不曾与你说我会水性?”曹盼与周不疑并肩而走的问,周不疑道:“若非如此,只怕丞相已经兴兵益州。”
  刘彰那么大张旗鼓的想捉到曹盼,但是一直不见曹盼的踪影,没有消息于曹操而言就是好消息,所以曹操才会一直按捺住。
  曹盼道:“那,诸葛孔明如何?”
  这个问题一问出,周不疑的脚步微顿,“据不疑所知,诸葛孔明受伤,进取益州,刘备不曾带他同行。”
  对此曹盼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这件事了。曹盼一回来就问诸葛亮如何,问完之后又没有再说其他,这让周不疑有些拿不准。
  “诸葛孔明,名不虚传吧。”曹盼这么与周不疑那么说。
  “然也,神机妙算,步步为营,若不是娘子冒死相救,虎豹营,乃至所有追击的兵马,都将全军覆没。”
  周不疑在曹盼落水之后曾经去看过那个战场,不得不承认,诸葛亮实在是擅于运用地势之优,若非曹盼察觉不对,让所有兵马原地待命,只要进去了,就绝对出不来。
  “那么你说,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曹盼勾起嘴角地问着周不疑。
  “北地,韩遂。”将后面的敌人全部清理干净了,才好全心全意的对付刘备等人。益州,那是曹盼搅得天翻地覆的地方,想必曹盼在平定北定之后,照样有办法让益州争斗不休。
  “上庸,汉中,都交给你。”曹盼这么开口,周不疑作一揖道:“娘子放心,不疑必汉中变成第二个上庸。”
  这也恰恰是曹盼所要的。与周瑜一战,再与关羽诸葛亮这一战,斗智斗勇,曹盼能谋能战之名,天下已知。
  而于此,曹盼需要做的,是巩固经她之手的城池,上庸是第一,汉中即然曹操已经说了给她,便也将是她的。
  余下的马超之地,还有一个独木支撑的韩遂,都必是曹盼的囊中之物。
  “那就收拾收拾,让阿无回来吧,明日随我去汉中见阿爹。”回来了,该去给曹操报个平安,顺便让曹操该回许都就回许都,曹操留了下来,曹盼想做什么还得束手束脚。
  “诺!”有些话不必曹盼明说,周不疑已明其中之意,与曹盼作一揖,还是利落的让人往汉中去,给曹操先报个平安。
  “燕舞的伤势如何?”曹盼没忘记燕舞与马超对战受了伤,周不疑道:“无甚大碍,娘子勿忧。”
  “我去瞧瞧她。”看完了燕舞,明天再去汉中,她靠两条腿走回来的,歇一晚上不过份吧。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把卷三写完了,开新卷喽……开文中,一会儿两更齐发。


第244章 为世族寻后
  “回来了,回来了。”曹盼一早就赶往汉中,曹操闻讯高兴地赶来,见到曹盼好好地立在那里,曹操上前拍拍曹盼的肩,曹操道:“你吓死阿爹了。”
  曹盼笑笑道:“阿爹放心,所谓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连阿爹都叫我祖宗,我没那么容易死。”
  “如此甚好,只要盼盼能长命百岁,平平安安的,阿爹怎么供着你都行。”这等话也就曹操这等肆意之人能顺着曹盼的话说来。
  “手上的伤如何?”曹操没有忘记曹盼的手受了伤,曹纯当时是抹着泪说的。
  “你纯叔叔悔不听你之言。”曹操这么说,曹盼道:“纯叔叔无恙?”
  “病了。”曹操这般说,曹盼有些诧异,曹操道:“不知?”
  听这一问,曹盼懂了,身体没事,但是虎豹军因他一时鲁莽而伤亡过半,曹纯那心里难受得说不出话,再加上曹盼因此而下落不明,他是又愧又恼,心火上来,此时是卧病在床。
  曹盼道:“戴图可曾来为纯叔叔看过?”
  “已经来了,只是心病难医。”曹纯的身体没事,因心而起,想治何其难。
  “你既然回来,我们便回许都,这汉中,还有那马超之地,韩遂,皆交由你处置。”曹操这等放手的态度,曹盼作一揖,“阿爹放心,必不叫阿爹失望。”
  如此,不必曹盼说话,曹操也准备撤军回许都,此一战,曹盼锋芒毕露,接下来曹盼要做的事,有上庸在前,曹操放心交给曹盼去办。
  大军回许都之前,曹盼去见了一趟曹纯,曹纯卧病在床,见到曹盼安然无恙的回来十分高兴。
  “叔叔,胜败乃兵家常事,损失的虎豹军,叔叔再训练出一支比虎豹军更强悍的军队,以报阿爹就是。叔叔记挂在心,自己难受,也是让阿爹难受,难道在叔叔的眼里,阿爹就那般小气?”曹盼劝了曹纯。
  曹纯与曹盼一笑,“是我太急功近利了,若非我不肯听你之言,又怎么会那日一事,亦叫你遇险。”
  说来说去,曹纯都过不去这个坎啊,曹盼想要再劝,曹纯已经挥了挥手,“阿盼莫要再提,越提,我这心里就越发觉得对不住你。”
  如此,曹盼也不好再纠着这个话题不放,而曹操在曹盼领兵驻守汉中之后,与人宣布,汉中之事尽交由曹盼处置,一如上庸。
  曹盼有战绩在前,虽然曹操这个命令有些诧异,也无人质疑。
  如此,曹操率大军归许都,曹盼,挽起袖子对付汉中的世族,先是把城中所有世族犯下的大大小小的罪名都查出来了,然后拿着他们犯下的这些罪,拆坞堡,收田地。
  至于马超的地盘,让秦无领军前去,顺便也把韩遂给收拾了。
  曹盼那拆坞堡,收世族兵马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世族的反抗,话还是那些老话,无非是曹操都没这么干,曹盼凭什么这么干。
  说这话的人直接被曹盼扣了挑拨离间的罪名,拆坞堡,缴他们的兵马,做得越发的利落。当然,曹盼捏着他们满满的罪证问上一句,或者,不拆你们的坞堡,不拿你们的田地,按大汉律令处置如何?
  若按律令,那是要抄家灭族的,作贼心虚的人,一下子都没声了。
  随后,曹盼将世族的所有田地归置,再次与上庸一般,按人口分田分地,虽然世族恨得曹盼咬牙切齿,但是,在绝对的实力之前,他们连部曲都叫曹盼给收入军中重组了,没兵没钱,更是没办法跟曹盼斗。
  故而,汉中在一度的动荡之后,又迅速地平静了下来。
  不是没有人往曹操的面前告曹盼的状,然而曹操只问了一句,“眼下汉中太平吗?”
  当然太平了,曹盼最懂得收拢民心,百姓安定了,世族们叫曹盼拆了自家的坞堡,还收了兵,就是想闹事也不闹,汉中上下,如今绝对的是曹盼一言堂,怕是从来没有这么太平过。
  “我都看了盼盼呈上来的文书,世族们犯下那些大罪,若依汉律,是足以抄家灭族的,听你们的意思是觉得盼盼只拆了他们的坞堡,收了他们的兵有些处置不当,那不如,依律处置?”
  想告曹盼的状,让曹操去制曹盼,这是不是忘了人家是父女俩,曹盼如今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曹家好,曹操又不蠢,难道会帮着外人对付自己的女儿吗?
  “不,不,不,臣等并无此意,绝无此意。只是,只是小娘子出手是不是太狠了?”本来要告状的人差点要把自家的亲戚给坑了,赶紧的改口啊,必须的改口啊!
  曹操道:“若是换了我来,这些人,一个不留。”
  听到那人说曹盼下手狠,曹操冷笑地说了一句,直让人打心底里发颤,是啊,他们怎么就觉得曹操比曹盼好说话呢?
  曹操手上沾的人命向来不少,曹盼虽然在汉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是至少到现在,一个世族都没动,若是换了曹操,那都死多少人了?
  不,不,不。还是别再说了,再说下去,换了曹操去汉中,汉中情况怕是比现在还惨。
  至此,再无人至曹操的面前告曹盼的状了。
  而秦无不负曹盼所望,收马超的地盘,一举将韩遂给端了,韩遂被秦无所杀,北边所有的诸候,如今都归了曹操。
  曹操听到这样的战报时,想到自己没有动一兵一卒,就给了曹盼五千的部曲啊,曹盼凭自己的本事,帮他平定了马超韩遂这两个大患,好,好极了!
  而于此时,曹盼再接再厉,于马超韩遂之地,拆坞堡,收世族之部曲,当然也不忘平冤。
  马超与韩遂皆是粗人,曹盼一入凉州之地,便能感觉到一股肃条。因世族们不愿与马超与韩遂合作,所以死在他们手上的世族不计其数,如今的凉州世族所剩无几。
  然后贾诩就给曹盼出主意了,“马超占据凉州许久,又是个不通庶务的,你想要最快的得民心,又要竖立公正之名,再没有比审案平冤更快的了。凉州的世族们,应该不会都死绝了的,你在世族里头的名声太坏,正好趁着凉州这个大好的机会,挽回一点。”
  曹眼瞥了贾诩一眼,“虽然我不在意世族对我是什么看法,不过这件事办好了不错,只是我能坐上公堂?”
  对此,贾诩看了曹盼一眼,“这是一个机会。”
  都是聪明人,贾诩总不会以为曹盼这样身先士卒,做了那么多事,还想以后跟一般的小娘子一样循规蹈矩。
  连上庸郡的小姑娘都被曹盼忽悠去读书了,这要说曹盼没有别的企图,贾诩能把自个儿的脑袋砍下来给曹盼坐。
  “既然师傅觉得可行,那就做吧。”曹盼一脸无害地附和着贾诩,贾诩觉得一阵心塞,明明是曹盼想做,偏偏还把事往他头上扣。
  狡猾的小狐狸啊!贾诩感慨之余,又想再看看,曹盼究竟想做什么。
  随后,曹盼张贴文榜出去,大意内容是,凉州之地受马超韩遂涂毒多年,今奉天子之令平定天下,凉州已定,见诸世族受战火之乱,凉州世族不复多见,吾代天子而守凉州,凡有蒙冤者,或当承先祖之家业者,无论男女,告于郡守府前,吾必禀公而办。
  内容,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贾诩最大的注意力还是落在那一句无论男女上,无论男女啊,男女!
  如此,曹盼拉上贾诩当苦力,崔申毛遂自荐表示查案这事他来,曹盼当然没意思,外头的案子崔申去查,她就跟贾诩在郡守府上,凡是来郡守府的人,说说自己是哪些个世族的,曹盼都好声好气的请了他们进来。
  这副模样,跟她拆人家世族坞堡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啊!
  贾诩觉得曹盼一准憋了坏心眼,由着曹盼折腾,他就在旁边看着,反正只要看着,总能看明白曹盼究竟是何打算的。
  凉州的世族确实是被马超跟韩遂折腾得所剩无几,然而还是有的,这一日,堂前来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娘子,一见曹盼便作一揖,“清河崔氏一脉崔今见过小娘子。”
  清河崔氏啊,那是鼎鼎大名,曹盼一看那叫崔今的娘子立刻抬手道:“崔娘子不必多礼,怎么只有崔娘子一人前来,你的家人呢?”
  问到家人,崔今眼中含泪,“小女子随家父来凉州上任,家父为马超所杀,家中,除了远在清河的崔氏族人,只有小女一人。”
  “小娘子的父亲是?”曹盼询问小姑娘的父亲,崔今哽咽地道:“家父沥阳候崔固。”
  曹盼想了想,并无此人的印象,倒是贾诩一脸震惊地道:“不想沥阳候竟然还有后,你果真是沥阳候之女?”
  得,这比曹盼是要激动多了,崔今作一揖道:“这是家父当初来凉州上任的诏书,还有官印。”
  显然这崔娘子也算是有备而来啊,拿出来的东西放到曹盼的面前,文书嘛,确实是盖了大汉天子的玉玺,至于官印,上头那郡守两个字,曹盼还是认得的。
  目光看向贾诩,贾诩为曹盼解释道:“丞相奉迎天子之后,对于世族们皆是厚待,该承继的便承继,清河崔氏,当年大族,但听闻沥阳候一家惨死,无嗣以承,崔氏原意从族中择一子侄过继而以承沥阳候,却因几家争执,丞相便将此事搁置下了。”
  听到这话,曹盼的眼睛亮了,走到崔今的面前,“你果真是沥阳候之后?”
  崔今道:“小女不敢欺瞒小娘子,家父与崔氏关系不佳,为此而自请于凉州,只为了离开清河。而且小女手持有崔氏之族谱,父家虽无兄弟活着,小女的姨母还有外家,皆可为小女作证。”
  这下,曹盼的眼睛就更亮了……贾诩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不改,男主不变,设定构思皆已定,不喜点叉,勿喷。感情戏虽然不是全部,不打算换男主,他们之间相爱相杀的标签早就已经选定,接受无能的请点叉!


第245章 我欲承我父之爵
  “崔娘子嫁人了吗?”曹盼注意到了崔今依然做得未出阁的装束,故而有此一问,崔今听着落泪道:“家父在世时已为小女订下了亲事,只是家父过世,这门亲事便也作罢了,这些年来,小女只一心想着如何活下来,婚姻之事,再未想过。”
  曹盼更好奇了,“那你这些年是怎么活下来了?”
  单纯地好奇,崔今抹过眼泪道:“只要想活,就没有活不下来的。”
  这一刻,曹盼看到了崔今的身上透着的一股子不屈,不认输。
  这还是曹盼第二次见到,所以,曹盼再问道:“那么你今日来找我是想要如何?你父沥阳候的爵位还在,你是想让我帮你寻一个同宗之子过继以承你父位,还是,想要其他?”
  一般来说,无子承嗣,要么是从同宗之中过继一子,要么就是收养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儿。但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