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们战战兢兢之余,朝中以董昭为首之人请奏曹操进爵国公,帝赐九锡,以彰显曹操之功勋。
  荀彧反对以进言,“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贾诩听说消息后立刻寻了曹盼,“你要立刻回许都,此时你归之或可救荀令君一命,否则……”
  已经入冬的北地冷得可怕,曹盼道:“我知道了师傅。”
  贾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荀令君与我们不一样,他是一个君子,真君子,他一生周旋在丞相与汉室之间,费尽心力,如今……唉!”
  一声之叹息既是对曹操的了解,也是对荀彧的。
  “你要劝服丞相,如果可以,也劝荀令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这天下,大势所趋,无人能改。汉室,早已是过去了,纵然他以身相侍,也改变不了。”
  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多少人知道,难道荀彧他不知吗?
  曹盼看着贾诩道:“师傅,君子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说服荀师傅。”
  一如哪怕诸葛亮心里有她,可她终究没能说服诸葛亮,荀彧,那是与诸葛亮一样的人呐!
  作者有话要说:  慢更……


第286章 臣不改初心
  一路快马加鞭赶回许都,有曹操之箭令,纵逢夜禁也一路畅行。
  从幽州赶回许都十天的路程曹盼硬是不眠不休用了五天赶到。
  曹盼停在丞相府时,已经两年没回来,曹盼带着人停在门口时,侍卫立刻拦下了道:“你是何人,此处是丞相府,兵马不能逗留。”
  一眼看了过去,燕舞将曹操的令箭拿了出来,“这是曹盼娘子。”
  曹盼之名天下谁人不知,侍卫一听立刻跪下道:“末将不知是娘子回来,不识娘子,还请娘子恕罪。”
  “不知者不怪。”曹盼丢下这句话大步流星地往府里去。
  她这一身黑衣,风尘仆仆,一路直奔曹盼的书房去,半路上碰到了许禇与曹洪,曹洪喊道:“阿盼,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曹盼不得不停下脚步地道:“洪叔叔,许将军。我刚回来。”
  “你不是在幽州吗?怎么这时候回来了?”曹洪是难掩惊讶,毕竟曹盼都两年没回许都了,看她的模样只怕是一路风尘急急地赶回来。
  “有事寻阿爹。叔叔,改日再与你说话。”曹盼还是知礼地与曹洪与许禇作一揖才继续往前去。
  曹洪回头与许禇道:“我怎么觉得阿盼的情况不太好啊?”
  许禇没有说话,曹洪掉转头瞪了他一眼,许禇道:“小娘子的心思与丞相一般都不是好猜的,我不费那心。”
  端是直接啊,曹洪瞪大了眼睛,却不得不说,不费心去猜比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要好。
  曹操此正在查看公文,内侍进来禀告说曹盼回来了,曹操一顿,良久才道:“让她进来。”
  内侍感觉到曹操话中的异样,沉吟了半响还是退了出去,请了曹盼进来,曹盼与曹操唤了一声阿爹。
  “十日的路程,你用了五日赶回?”曹操一见曹盼就说了这一句。
  聪明与聪明人之间不必说其他的客套话,曹操心里清醒得很。
  曹盼道:“阿爹知我为何。”
  当然知道,荀彧的话传得沸沸扬扬的,天下谁人不知。
  “文若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更清楚。”曹操如此说,曹盼沉吟了半响地问道:“那阿爹有何打算?”
  “丞相,荀令君求见。”曹操正要张口之际,内侍来报。曹操看了曹盼道:“你是要与我一道见你师傅,还是避一避?”
  “我与阿爹一道。”
  曹操听着与内侍道:“请令君进来。”
  不多时,荀彧一身朝服走了进来,一眼看到曹盼明显的一顿,曹盼与荀彧见礼,“师傅。”
  荀彧点了点头,与曹操见礼,“拜见丞相。”
  “文若请起,请起。”曹操从位子上走了出来,亲自地扶起荀彧,荀彧谢过而道:“臣有本要奏。关乎董昭进言,请丞相进爵国公,赐九锡一事。”
  双手捧着一份折子。自曹冲纸的方子曹盼给了世族之后,世族大肆生产,宫中内外,几乎所有的记事皆以纸制而不以竹简。
  曹操笑意一僵,不过还是接过了荀彧递上来的折子,“文若觉得我的功劳不足以进爵?”
  “丞相要的仅仅是一个国公之爵吗?”荀彧直问,双目直视曹操,然后又落在曹盼的身上,“你觉得,丞相要的是一个国公之爵吗?”
  曹盼没有说话,而曹操道:“倘若我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公之爵,那么文若当如何?”
  话到于此,荀彧再也不曾掩饰地直视曹操,“恕臣难以从命。”
  气氛一凝,荀彧道:“为人臣者不忠是为大错。”
  曹操听着笑了,“何为忠?”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丞相要不仅仅是一个公爵之位,更是那一步之遥。”荀彧将曹操的图谋说破。
  曹操道:“我不能吗?或者在文若的眼里,我没有那个资格?还是能力?”
  “丞相还记得,昔日我们一同起誓,曾言永为汉臣?臣自投奔丞相,视丞相为明公,臣劝明公奉迎天子,明公做了,那不是明公在回应我们曾经共同的誓言。从何时起,明公不再是汉臣?不再是?”荀彧落着泪追问。
  “二十年,二十年呐。一恍二十年,从何时起,臣与明公渐行渐远,臣依然不改初心,可明公还是当初的那个明公吗?”荀彧直言无畏,一字一句落在曹操的心上,何尝不是指责。
  “所以,如今的我已不是你的明公?”曹操看着荀彧,他想从荀彧的嘴里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当日臣自袁绍而来投奔明公,满怀的是与明公匡扶汉室的希望,那时的臣以为,臣能与你走在一起,哪怕用一辈子的时间也会将这分崩析离的天下,摇摇欲坠的汉室再次立起来,如今天下未定,人心已然渐离。荀彧还是当初的那个荀彧,可你呢?”
  曹操走近荀彧,“纵我不复当年的我,可我与文若相交二十年,二十年前我为天下,文若亦然为天下,如今也是一般,我心存天下一如当年。”
  荀彧看着曹操的眼神尽是失望,“臣为汉室,为百姓,而明公的心中已无汉室。”
  “丞相欲进国公,那只是第一步,董昭进言也不过是窥探到了丞相的心意。国公是第一步,而绝非止于此。丞相本匡扶汉室,忠贞一片,进爵之事,丞相之心,天下已知。”
  曹操凝望着荀彧,“你以为,我会是王莽?”
  “丞相之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么多年,臣一直在努力平衡着你与汉室之间的关系。明公,一步之遥啊!臣累了。”
  “师傅。”曹盼跪在了荀彧的面前,“师傅,难道师傅就不能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帮我阿爹吗?”
  “不要说这样的话。”荀彧斥了一声曹盼,通红的双目盯着曹盼。
  曹盼道:“难道我说错了吗?谁当皇帝就那么重要,连百姓的生死安乐都不足以比拟。”
  “难道为汉臣就不能为百姓吗?”荀彧反问了一句,曹盼道:“今之陛下不足以平定天下,更不足以海纳百川,除世之恶。”
  “不过都是借口罢了。陛下有何错?因其无能而人人取而代之,这是为臣当为之事?”荀彧一句一句地反驳曹盼。
  “我教了你这么多年,我以为,你会是最懂我的人。明心。”荀彧的话中那浓浓的失望如何都掩盖不住。
  曹盼感觉到一股悲意,而曹操走了过去将曹盼拉了起来,看着荀彧,“汉臣。汉室。如今的你已觉得我再不是汉臣了是吗?你也以为我容不下汉室了?”
  荀彧轻声地道:“明公比我清楚,你早已不把自己当作汉臣。我知明公,明公知我。”
  曹盼想要开口,曹操紧紧地捉住她的手臂,根本就不给她开口的机会已经再次问了荀彧,“倘若我真如文若所言,一步之遥,你还愿与我同行吗?”
  曹盼唤了一声师傅,荀彧与曹操行了叩拜大礼,他没有回答,却已经回答了。
  这一刻,就好像多年前,曹盼看到诸葛亮迎着刘备进入茅屋,隆中之对,是诸葛亮的选择,如今的荀彧,也在做着同样的选择。
  曹操唇轻轻颤动,“文若已经决定了?将来我要走的路,文若不会再与我同行?”
  荀彧道:“拨乱反正,我能与明公同行;图谋天下,恕臣不能与明公再同行。”
  曹操看着荀彧,二十年的岁月历历在目,荀彧助他良多,甚至可以说,是荀彧为他争得了一个开始。
  “若我答应你,永远供奉汉室,我活着的一日便永为汉臣呢?”曹操目光灼灼的看着荀彧,他所希望的不过是荀彧能再像从前一样,与他说一句,愿与明公同行。
  荀彧与曹操一拜,掷地有声地道:“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初心不再,不复存。”
  说到这里,荀彧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曹操死死地盯着他,曹盼哽咽地唤道师傅,她想追去,却叫曹操牢牢地捉住她的手臂,她根本无法动弹。
  “阿爹,阿爹你放开,放开我。”眼看荀彧渐行渐远,曹盼想要追去。她让曹操放开,曹操道:“不许去,听见了没有。”
  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话,落在曹盼的耳间,曹盼道:“让我去说,我会说服师傅的,你让我去。”
  曹操道:“你以为,在这些天里,没有人去劝过他吗?你以为,荀文若是能随便说服的吗?”
  “那我也要去,除非我死,否则我就是要去。”曹盼大声地朝着曹操斥说她的坚持。
  “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吗?”曹操捉住曹盼的双臂而问,又何尝不是在问他自己。
  他与荀彧相交二十年,他知荀彧,荀彧知他啊!
  “那又怎么样。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难道就因此而不努力,只因他的拒绝而放弃?如此之人,果真是你所爱,是你所敬,是你所不能舍的?”曹盼反问了曹操,曹操却像是惊醒了一般,“当日,你也曾在知道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之后这样求过他?”
  曹盼的唇动了动,话到嘴里又说不出话来,这是第二次,第二次啊!她所爱的,所敬的两个人,却做了同样的选择。
  “别拦着我。”曹盼冲着曹操喊了这一句,跑着追着荀彧去!


第287章 明知不可为而为
  曹操没能的拉住曹盼,或者他也希望曹盼可以说服荀彧,能让荀彧改了初衷。
  纵知那不过是奢望,曹操依然希望荀彧当真可以。
  然而曹盼尾随在荀彧之后,临到荀府门前却叫人拦住了。
  “曹娘子请回,我家令君有言闭门不见客。”家仆拦下曹盼,曹盼喝斥一声道:“让开。”
  家仆听到这一喝已经作揖而道:“还请娘子莫要为难小的。令君是娘子的先生,也请娘子莫失了礼数。”
  曹盼因这一句话而停下了脚步,江东、益州都拦不住曹盼,区区的荀府更是不能。
  可她能硬闯江东、益州之地,她却不能硬闯荀府啊。
  曹盼缓缓地退了出去,直接地跪下了,“如此,烦请你去告诉师傅,我在这里跪着,什么时候师傅愿意见我,我才会起来。”
  家仆一顿,是没有想到曹盼会做到这样的地步。
  荀彧只道不再见客,包括曹盼,却没有说曹盼若是执意不走当如何。
  不过曹盼没有硬闯他是大松了一口气,当然不忘进去禀告荀彧。
  荀彧听着沉吟了许久才道:“知道了。”
  “那,曹娘子在外跪着?”家仆没想到荀彧会回了这一句,曹盼不是一般的小娘子,那是曹操的爱女,更是手执数州军政事务的小娘子,荀彧的爱徒。
  “她想跪便让她跪吧。”荀彧轻声地说,家仆看了荀彧一眼,荀彧回过神与之挥袖道:“下去吧。”
  “是。”家仆本以为荀彧还有别的吩咐,听到这句立刻恭身退了去。
  荀彧看着外面的天空,天依然是一样的天,人却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曹盼的心意他能明白,她亦知他的心,明知而不能舍,一片赤诚,他却不能收下。
  曹盼跪于荀府门前,很快传遍了整个许都,虽然奇怪曹盼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想想近日荀彧与曹操之间的事,又觉得理所当然。
  而曹操听说之后,内侍轻轻地询问道:“丞相,小娘子一路奔波回来,已经几日不曾休息了,是不是劝劝娘子回来?”
  “不必。”曹操吐字,“有些事,明知不可为亦当为之。”
  这话内侍听得似懂非懂,曹操在等,如果连曹盼都劝服不了荀彧,那么便再无人能让荀彧改变,结果……
  曹盼在做的是她该做的事,曹操不让人劝她回来,因为他清楚,如果他拦着不让曹盼做这件事,余之一生,曹盼都会为之后悔。
  人这一生,求得无悔太难。他不能在曹盼的人生添上令她后悔的一笔。故,纵天下非议,曹操也不会拦着曹盼跪在荀府之前。
  时间渐渐地流逝,都在等,也都在观望。
  荀夫人走到荀彧的面前,“我听说那孩子从听到消息之后就从幽州赶了回来,十日的路程生生赶成了五日。”
  荀彧的动作一顿,荀夫人走到了荀彧的身侧,“她是个好孩子不是吗?”
  “是,无论对父,对我,她都做了她该做的事。”荀彧肯定曹盼所为。“可我也有我该做的事。”
  荀夫人握住他的手,“好,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令君,丞相府赐食。”夫妻二人双手交握,一如既往。
  随着夜幕降临,气温越发的低了,荀夫人让人给曹盼送了衣裳和吃食,衣裳曹盼收下了,吃食却一点都不动的退了回来。
  荀夫人轻轻一叹,她既劝不了荀彧,也劝不了曹盼。而在此时,丞相府派人送了东西来。
  荀彧正坐于前,听着道:“拿进来。”
  家仆应声从外头接过曹操所赐的食盒拿了进来,放到案前,荀彧将食盒打开,却是空的。
  荀彧一怔,随之吩咐道:“去请曹娘子进来。”
  家仆听到这话立刻去办。
  曹盼刚刚在外头已经看到了丞相派来的人,她的心一直悬着,家仆道荀彧让她进去,曹盼赶紧的要站起来,却因跪得太久而一个踉跄差点给摔了。
  “娘子。”一直在暗中的燕舞看到曹盼如此立刻现身,赶紧的扶着曹盼,曹盼的双腿痛得直打哆嗦,她却顾不上,“扶我进去。”
  燕舞不敢迟疑,连忙扶着曹盼进府,到了荀彧的案前,曹盼与之见礼而唤了一声师傅,荀彧轻轻一叹道:“你又何必如此。”
  “师傅又是为何?”曹盼反问的一句,引得荀彧轻轻地笑了,“我与丞相道我不改初心,你也一样,你一直都是这般,只是你与我不一样。”
  这样的话听得曹盼热泪盈眶,“师傅明明有别的选择不是吗?汉室就真的那么值得师傅为之忠诚,一生不变吗?”
  “明心,汉之前,春秋争霸,战乱不休,至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行的却是暴政。汉高祖斩白蛇起义,杀项羽而得天下。汉帝施以仁政,并无过,只因权臣当道,期凌幼帝,乱以天下。”荀彧轻轻声与曹盼说着。
  曹盼道:“然至今日,汉再无光武帝。”
  “荀彧明白,大势所趋,仅凭荀彧一人已无力回天。丞相之能,丞相之心,荀彧明白。然为人不可失节,若连忠节皆可舍,如此活着还有何意义?”荀彧脸上尽是大义凛然。
  “师傅。”曹盼唤了一声,荀彧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皆如是。你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