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夫,治病救人,存着一个医者心的人并不是少的。
  至少曹洪送来的太医和大夫加起来近三十人,进来的就有二十个。
  戴图毕竟是刚接触这次的疫疾,别的大夫或许已经治过不少人了,治没治好是一回事,先时的药方总还是有用的。
  如今一群人都聚在了一块,商量着如今这疫疾该用什么样的方子。
  曹盼自回了邺城之后,成了尚书令,那是难得的闲下来,眼看其中染疫的有不少少年少女,闲来无事,曹盼随口问了一句,“你们想识字吗?”
  这个时候,世家袭断,像这些平常的百姓,能识字的人是少之又少,故而对于识字的人,百姓总有一种天然的尊敬。
  “想!”这群孩子岁数参差不齐,小的三四岁,大的十四五岁,小的未必能明白曹盼是什么意思,但是大的那些还是懂的,高兴地点头,眼睛发亮地看着曹盼。
  曹盼道:“那我来教你们识字。”
  识字嘛,从最简单开始教起,虽然没有书本,曹盼拿了碳头在一块木板上把字都写出来,再让他们地上自己学着写,如此倒是也教得十分开心。
  有一些成人见曹盼那样教着,便也走了过去跟着一块学,曹盼也不驱赶,只与他们道想学的都可以一起听,反正她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如今西城这头都是染疫的人,原本都做等死的打算,见曹盼竟然还教起人识字来,有人是感受到曹盼善意,像崔钧那样的人更看到曹盼善意之下的一颗为民之心。
  “尚书令还真是淡然处之。”刘桢与之交好的陈琳、阮瑀、应⑿旄啥既玖艘撸荚谄渲校还怯肓蹊宓拇鍪峭耆煌摹
  见到曹盼竟然教起人识字来,他们都倚在门前,轻声地讨论。
  陈琳年龄最长,他又得曹操器重,对于曹盼知之比其他人更深。
  故而陈琳听着刘桢的话一笑道:“否则她又怎么可能成为尚书令。依官制而设七相,以一敌三,也只有这样的人。”
  却是对曹盼其是认可,阮瑀冷哼一声,在场的人都知阮瑀与曹盼的恩怨,虽然这事还是阮瑀挑起来的,再说了,各抒己见,并没有对错之分。
  陈琳道:“可惜了不是儿郎。”
  看着曹盼这样的感慨,陈琳也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看着曹盼在教人识字,像是在与生命抗争的日子似乎也就过得不那么难了。
  虽然每天还是会有人因疫疾加重而死,曹盼却依然还留在这里。
  她明明没有染疫,却还是在这里陪着他们,哪怕因为死亡而带来了巨大的恐惧,他们却因曹盼而变得坚强。
  这,或许就是曹盼想要得到的。
  总归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戴图最终与那二十个大夫一道研究出了一个方子,里面添加了几味猛药,或许这样说,喝下这个药,可能会好,也可能会死得更快。
  如此的说法丢了出去,戴图要找的是一个肯试药的人,试一试这个药究竟是不是有用。
  丑话说在前头,这副药或许有用,或许更是催命的药,曹盼也与众多百姓说明白了,至于有没有人愿意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愿意一试。”让人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郎君。
  小小的身躯站在众人的面前,“尚书令信得过的人,我相信尚书令,而且,我想活下去。尚书令,我若是能活下去了,可不可以成为你的部曲?我想一辈子追随尚书令。”
  一个少年对曹盼的崇拜,曹盼听着一顿,却与少年露出了笑容,“你这么勇敢,愿意当我部曲,那是我的荣幸,当然可以。”
  “所以,尚书令,我一定会活下去的。”少年郎听到曹盼话,高兴地点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一定会挺过去。
  曹盼伸手摸了摸少年郎的头,“别怕,你一定能好好地活下去的。”
  既然有人愿意试药,戴图便去熬药了去,温热的药送到少年郎的面前,少年郎没有一丝犹豫地接过,一口饮尽,朝着曹盼道:“尚书令,我要是好了,你一定要记得你说过的话。”
  “我会的,所以你一定要好。”曹盼并不欺骗人,而是柔声地与少年郎说,求生的意志有时候是能够决定生死的。
  少年服下了药,所有的大夫都守在少年郎的身旁,紧紧地盯着少年郎的变化,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一天那样的过去了,第二日,第三日,戴图他们每日都让少年服下不同的药,等到第五日,少年郎熬了过去,身体已经康复了,所有人都爆发出一阵欢呼。
  “成了,成了。”有了康复的人在前,这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戴图还存着理智,“娘子,用药因人而异,还是再让一些人试试,最后再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用药。”
  “好,依你所言。”曹盼也是大松了一口气,办法研究出来了,那就能够救命,故而曹盼也让人将这个好消息给外头传出去。
  周不疑是大松了一口气,曹盼已经在里头呆了一个多月了,他们这些在外面的人除了配合着曹盼准备曹盼要的东西,每天里面抬出一个死人,他们的心就更悬得紧。
  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下百姓有救了,曹盼也终于可以平平安安的出来了。
  接下来是大量的药材送入,戴图他们一群费心费力了一个月的人,还得继续努力,针对不同的人,用药不同。
  半个月后,终于是把西城百姓的疫疾都解决了,曹盼带着痊愈的人迈出那条界线时,平娘站在外头等着她,一见了她就止不住地落泪。
  “平娘,你该开心,你看这么多人,他们都好好地活下来了。”曹盼与平娘轻声地说着,平娘直点头。
  “这些太医还有大夫,必要重赏,这一次若没有你们以身犯险,不计生死为百姓研制药方,也就没有他们如今的痊愈。”曹盼没有忘记这一次的大功臣,那些真正的医者。
  以戴图为首的这些医者们忙与曹盼作一揖,“尚书令过誉了,我们是大夫,尚书令尽治国安民之责,我们也只是尽了济世救民之责。”
  “职责啊,不错,职责二人,我尽到了,你们也尽到。可是有多少人不懂得职责二字之重,所以,当以你们为楷模,必要重赏。”曹盼向来都是赏罚分明的人,这一次这些人如此尽心尽力,不计生死的入疫区救人,曹盼是一定会让曹操重赏的。
  对此,曹操一听曹盼提起就立刻同意了,大笔一挥写下了赏赐的诏书,直接的赐爵啊,如此大的手笔惊得满臣的文武都要反对。
  曹盼却同意地道:“诸位以为,若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西城的百姓能剩多少?救民于难,立此大功,不当赏?”
  对于曹盼,如今的世族们瞧着曹盼都生了怯意,她那么一开口,哪怕心里不认同那也没人敢吭声了。
  曹操高兴地大手一挥,诏书下达,而在此时,幽州传来急报,匈奴内乱,呼厨泉死于内乱,其一子一女出逃,今下落不明。
  而那杀害呼厨泉的匈奴右贤王竟然结合胡羌、鲜卑、并州的匈奴人里应外合,进犯幽州、凉州、冀州及乱并州。
  眼下北地大乱,幽州、凉州、幽州、并州之地皆在曹盼的管辖,急报传来,所有人都看向曹盼。
  曹盼比他们更早收到消息,“并州匈奴内乱已经平定,胡羌、鲜卑、匈奴人进犯,四州的兵马已经防御,呼厨泉单于的一子一女自往邺城赶来,他们想与我们借兵回匈奴报杀父之仇。”
  听到曹盼的话,下面的人都想这真还是假,但是四州都是曹盼的地盘,论消息的灵通无人能与之比及。
  “尚书令所言不虚?”此事关系重大,崔琰还是问出了所有人心中都想问的这个问题。
  曹盼道:“关系北地之安宁,岂能虚言。”
  “北地乱起,凭他们三部联手也攻不入北地,我不担心北地,只担心孙权与刘备。”
  听着曹盼这话,所有人都看向曹盼,曹操道:“北方一乱,我们就腾不出手来了,孙权上次合肥一战虽损失惨重,但不等于无力兴兵。刘备,刘备纵在汉中被你歼了五万人,这几年他收了南中的山人为之所用,兵力大涨,他一直都在等着机会。汉中的兵力布局如何?”
  “据汉中之天险而守,阳平关又在我们手中,刘备纵要兴兵汉中也得先夺了阳平守,至于合肥,有张辽、张郃将军在,合肥无忧。”曹盼这般说来。
  曹操本来还有些担心,听着曹盼一样样安排周到,满意点头,“好,如此便不畏之。”
  因北地异族群起而攻之,曹操只担心曹盼的兵力不够,叫刘备钻了空子。
  曹盼道:“这个时候,若是刘备一边进攻汉中,一边派人北伐,当如何?”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曹操听着半眯起了眼睛,狭长的双眼透着一股子危险,“兵分两路。”
  “以己推人,若是我,我一定会。”曹盼说了这么一句。
  “依你所言,他会北伐,第一个要去的是何处?”
  “樊城、襄阳。”曹盼非常肯定地告诉曹操。父女俩这一答一问之间透露出的信息,有人听明白了,有人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曹盼上前一步待要再说什么,眼前一暗,整个人栽了下去,众皆一惊。
  “尚书令,娘子,盼盼。”栽落在地,曹盼想要睁开眼,曹操已经从上座走了下来,周不疑离得她最近,已经连忙地扶住曹盼。
  “太医,传太医。”曹盼昏过去之前只听到曹操的叫喊,接着完全失去了意识……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于读者们只是一句话,对作者渣却是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码出来的一章。
  作者渣能理解你们想要一口气看完文的想法,同样作者渣也想赶紧码完结了,但凡事有始有终,作者渣虽然很累,还是不想为了完结而完结,所以不要问男主什么时候死,也别问什么时候完结,要是看不下去的只能说遗憾,但作者渣想把这个故事好好的写完,不辜负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另外希望大家能体谅下加更不易,有存稿的情况下作者渣会尽力的加更,如果一直追文的读者应该了解到,作者渣加更很自觉,上架到现在一直都是保持日更九千,不定时加更,还会爆发。
  当然不能否认作者渣是为了挣钱,挣你们的钱,加更也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但在没有存稿的情况下,作者渣还是希望你们不要催促,也不要埋怨,谢谢!
  一不小心说多了,啰嗦了……还更晚了,捂脸!


第331章 猝不及防
  “怎么回事?”太医速速赶来,曹操已经让人扶了曹盼进了屋内,太医号脉,曹操心急如焚地问。
  太医眼中流露出了惊诧,“尚书令,尚书令是染了疫疾。”
  这位太医也是当日进了西城的太医之一,曹盼入西城之后,每日戴图都与曹盼把脉,哪怕是离开西城之时,那也是诊过脉才出来的。
  “不可能。尚书令离开西城之时,不仅仅是阿图一人给尚书令号过脉,当时确定尚书令并未染疫。”周不疑将之前的情况道来,“况且三日前阿图还有宫中的太医都曾与尚书令请过平安脉。”
  那太医道:“当日离开西城与尚书令号脉的太医,下官正是其一,三日前与尚书令请平安脉的下官亦在其中。故下官适才觉得惊诧,但尚书令确实是染了疫。”
  说到这里太医也甚是揪心,曹操道:“邺城的疫疾已然根除了,盼盼自西城出来也已经快一个月,难道是疫疾再发?”
  “西城解禁后,尚书令离开西城之前,命将疫疾而死去的人遂一安葬,所有死人用过的东西都照娘子的吩咐焚尽。这一个月来,戴图几次往西城去,与西城的百姓确定,到昨日之前,并未再发现有染疫之人。”周不疑这般地说来,便是将曹操说的可能否了。
  胡本突然冒出话道:“静姝昨夜也有些不适,还有平娘,平娘也是。”
  一片死寂,曹操道:“派人往盼盼的府上去,领上几个太医去看看,他们究竟都是怎么回事。”
  若说曹盼一个人染上了疫疾奇怪,倘若曹盼身边的人都染上了疫疾,问题就大了。
  “大王,请大王移驾,疫疾是会传染的。”此时出声的却是刑部尚书韩宿,收获的却是曹操一记眼刀。
  周不疑也出声道:“请大王移驾。娘子若是清醒,必不会希望大王在此。请大王以身体为重。”
  “你……”曹操指着周不疑半天说不出话来,墨问也出列道:“请大王移驾。”
  “请大王移驾。”墨问之后是崔申与司马末,这样急切想让曹操离开的竟然是曹盼的人,一众人傻了眼。
  “大王,请移驾。”这一次出列的是夏侯惇,夏侯惇是直接的到了曹操的身侧,其他人也纷纷的表态请曹操移驾。
  无论此时此刻的他们是怎么想,至少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他们都不希望曹操有任何的三长两短。
  曹操是被人架了出去的,周不疑他们却未退去,而是问了太医道:“尚书令身体如何?”
  “周大人,尚书令的疫疾与其他的人有所不同。”那太医将自己的发现道来,周不疑面露沉思,“有何不同?”
  “呕!”刚要问不同,昏迷中的曹盼突然呕吐了起来,燕舞并不在,静姝又病了,曹盼如今身边并无侍女,胡本立刻上前端了痰盂接住,太医道:“西城中染疫的人并无呕吐之状,而且尚书令的脉象十分凶险,怕是,怕是……”
  未尽之言叫周不疑睁大了眼睛,第一次显露出了狰狞。
  “大王已经让人去请了戴图进宫。”墨问他们听着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周不疑道:“与其进宫,还不如回娘子的府邸。”
  崔申已经接话道:“不错,回娘子的府邸。”
  “我去与大王说。”墨问毛遂自荐,反正在曹操的眼里墨问也是神神叨叨的,他说的话曹操更容易听进去。
  周不疑并无意见,只催促着太医道:“请你一定要救尚书令。”
  “纵是寻常百姓下官也当尽力而为,更何况是尚书令。”西城之事,曹盼不仅得了百姓的心,也同样得了这些舍身忘死也想为百姓挣一条活路的医者们的心。
  太医上前为曹盼施了几针,曹盼脸上的痛苦之色变得平静了些。
  “周大人,尚书令所染之疫疾来势冲冲,比西城那更凶险。”太医这般说着,周不疑道:“那么西城疫疾能根治的药,用在尚书令的身上会如何?”
  “未知是否有用。”太医不敢肯定,因曹盼所染之疫疾看着似是与西城扩散的疫疾相似,又不尽然。
  “成了。不管怎么样,先让娘子回府。”墨问说服了曹操回来,催促着周不疑,什么话都先不别说,赶紧的把曹盼弄出宫出。
  未知曹盼是从何而染的疫疾,留在宫里,纵有曹操相护,人多手杂,而且一些阴私曹操未必明白。回了曹盼的府邸就不同了,昔日曹盼便将府邸围得如同铁桶一般,眼下纵然府里出了问题,只要将部曲守卫在外,有崔申在,想在曹盼的府里动手脚绝无可能。
  周不疑道:“送娘子回府。”
  目光落在胡本的身上,胡本毫不犹豫地点头,他既是内侍,又是与静姝一般伺候在曹盼左右的人,自然晓得如何的安排曹盼出宫。
  “大王,凡是尚书令刚刚碰过的东西,请务必让人焚烧,避免疫疾在宫中传播。为防万一,最好将这处宫殿封了。”曹盼离宫之前,崔申与曹操这般说来。
  这法子是曹盼说的,崔申记得很清楚,今日与曹操叮嘱一句,周不疑在一则道:“请大王保重身体,眼下北地乱起,娘子染疫,一波接一波的事,全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