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灭明-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应该不难吧?”李自成淡淡笑道:“从湖广东南部,取道广西,或者穿过四川以西的那片高原,只要八大王愿意,严先生一定可以找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他并不在乎张献忠的士兵穿越湖广最南部的那片区域,那是土司的聚集地,如果张献忠要劫掠当地的土司,与土司拼得两败俱伤,天命军正好收拾残局。

    与张献忠大拼一场的土司,实力会虚弱得多,可以减少天命军征服土司的难度,如果在施之以恩,比较张献忠和天命军的不同做法,完全可以收买人心,将土司的地盘真正纳入汉地……

    “大都督的要求,在下实在为难,”严锡命的神色早已失去了原先的期待,勉强向李自成拱了手,“如此大事,在下必须回见八大王,由八大王定夺!”

    “严先生请便,”李自成拱手还礼,“本都督给八大王一日的时间,一日之后,如果八大王不肯迁往南方,本都督将强渡雷水,到了那时,双方再无相商的余地,严先生好生斟酌,八大王的前程,可是系于先生身上!”

    “多谢大都督提醒,”严锡命站起身,向李自成拱了身子,“在下告辞!”

    “恕不远送!”

    李自成心中暗笑,天命军与张献忠之间,究竟是敌是友,完全在张献忠的一念之间,如果张献忠非得在汉地转悠,到处破坏,天命军趁此机会,一定要歼灭掉,到了那时,先前给张献忠、孙可望开出的通缉文告,或许真能派出用场了。

    残阳之下,雷水西岸已经结起了十余道浮桥,从西岸一直延伸至河心,从河心至对面的东岸,暂时没有结集,但木料差不多绑缚结束,只要与河西的这一段连接起来,就是一座完整的浮桥。

    此时雷水西岸在张献忠的掌控之下,暂时无法结出完整的浮桥,必须等天命军掌控了东岸,才能搭建通畅的浮桥。

    李自成立在河岸的树影里,看着士兵们欢快地搭建浮桥,一圈圈的水波将日影揉得支离破碎。

    他的嘴角浮现出莫名的笑意,心中长叹一声,但愿这些浮桥今明两日都用不上。

    李自成并不担心与张献忠之间的冲突,给朝廷造成什么机会,如果张献忠能留存下来,最大的好处,可以稳固、开拓西南边疆。

    天命军并非不能从西南方向开疆,而是没有时间,当前最紧要的事,便是平复湖广之后,大军折而向北,目标最终的京师。

    至于西南疆,暂时让张献忠去折腾,等天命军夺取政权,重建华夏时,再与张献忠理论。

    红日逐渐西沉,树梢阻挡了半个日影,一阵微风吹来,

    浸透衬衣里层,每个毛孔都感到十分熨帖。

    李自成正待回营,何小米却是手指着对岸道:“小舟,大都督,对岸来了一艘小舟!”

    “小舟?”李自成抬眼一看,果然有一艘小舟出现在河心,一名男子立在船首,如同一根挺拔的白杨树干,“难道是他?”

    小舟逆风而行,速度却是不慢,不消片刻,船首之人已经出现模糊的面容,李自成摘下腰间的望远镜,对好焦距,仔细一看,果然是严锡命!

    李自成再次在大帐召见了严锡命。

    短短两日时间,两人三次相会,李自成倒有些佩服严锡命的精神,而严锡命更加佩服李自成,除了李自成,谁能一句话就调动八大王?恐怕紫禁城的那位,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

    严锡命向李自成深深一揖,道:“大都督,八大王愿意遵从大都督的安排,南下云贵之地,明晨大军便动身!”

    “本都督知道,八大王最明白本都督的心思,”李自成淡笑道:“南疆之地,朝廷的势力薄弱,对八大王最为有利!”

    “可是,大都督……”

    “严先生想说什么?”李自成自顾端起茶水,轻轻饮了一小口。

    “大都督,”严锡命终究忍不住,道:“八大王一旦去了南疆,恐怕……”

    “我明白严先生的心思,”李自成放下茶水杯,盯着严锡命的双目,道:“天命军也是从西部边陲小城西宁发展起来的,只有在边陲,八大王才能立稳脚跟,否则,永远摆脱不掉流窜的命运,依严先生看,八大王在中原能立住脚吗?”

    严锡命轻皱眉头,道:“大都督说得在理,可是……”

    “严先生的意思,八大王远离中土核心地,就会被慢慢边缘化?”李自成笑道:“严先生知道本都督为何让八大王前往云贵?”

    严锡命小心地道:“难道不是将八大王将中原核心地带驱赶出去?”

    “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原因,如果将八大王看做竞争对手,本都督大可与左良玉联手,直接灭了八大王,将来也不会生出祸患,”李自成也不隐瞒自己的政治目标,“云贵之地,还有更南面的东吁,乃是汉人和夷人杂居之地,八大王亲率数十万汉人,由严先生辅佐,此处迟早会成为真正的汉地!”

    “……”

    “严先生读过书,又是华夏子民,难道不想为华夏开疆拓土?”李自成侃侃道:“无论将来中原之地属于哪个王朝,严先生开疆之功,都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原来大都督早已谋划在胸……”严锡命的心中,不胜感叹,八大王还是到处亡命,而这个李自成,却已经在谋划新朝改立之后的事了,与李自成相比,八大王纯粹就是草鸡,不知道自己当初是如何看上八大王的……

    “严先生,”李自成见严锡命两颗眼珠不断转动,知道他动了某种心思,便笑道:“不知道严先生有没有兴趣加入天命军?”

    “这……”严锡命心中一惊,自己的心思,如何被李自成看破?

    “严先生不用现在回到本都督,先辅佐八大王收取西南边疆要紧,将来我们总有相见的时刻,”李自成神秘地一笑,道:“天命军的大门,始终为先生打开,随时准备迎接先生!”

    “在下多承大都督美意……”严锡命又是向支持深深一揖,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

    临别的时候,李自成送了严锡命不少书籍,都是有关天命军和天命都督府律法的,他要先在张献忠身边,埋下一颗暗桩!

    (本章完)

 第910章 势如破竹

    李自成并没有撤军,而是监视着张献忠部沿着湖广与江西之间的太平山、幕阜山南下,虽然没有与张献忠会面,却送给了张献忠五万石粮食。全本小说网,HTTPS://。m;

    独立营杨承恩部、李汝桂部正在攻打黄州府及所属州县,由于黄州城内文武几乎逃跑一空,只剩下副使樊维城、卫指挥郭以重,杨承恩几乎白得一座空城。

    牛金星赶去黄州,立樊维城为黄州知府,诸生易道暹为黄州法院院长,郭以重为监查院院长,让黄州知府衙门迅速运转起来,在当地执行天命都督府的《土地律》。

    黄州府属下的蕲水、罗田、麻城、黄坡、黄安五县,也是望风而降。

    随后,高立功、李绩分别传讯:承天营拿下岳州府东部,岳州知府周二南留任,以李乾德为法院院长、平野为监察院长,撤销巴陵县,以莆田林为临湘知县、欧阳显宇为华容知县、赖师良为平江知县;

    第四营拿下长沙,知府堵胤锡留任,推官蔡道宪转为法院院长,照磨莫可及为监察院长;湘阴知县杨开、醴陵知县赖万耀等分别留任;

    在长沙府城中,第四营还擒获了新任湖广巡抚王聚奎、承天巡抚王扬基、湖广巡按刘熙祚,总兵官尹先民、何一德等。

    长沙城内,有一个吉王府,已经传了九世,宗室弟子众多,李绩逮捕了吉王朱慈?、王弟朱慈煃等宗室弟子一十八人,收缴粮食三十万石、白银等四十八万两。

    李自成看着这两份讯息,笑得合不拢嘴,他不是为了吉王府的是钱粮高兴,而是为了各府县的官员。

    官员大量留任,说明他们开始接受了天命军,大明朝廷数百年建立的正统地位,逐步在官员士绅的心目中被瓦解。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天命军的强大实力!

    四月中旬,第四营在长沙擒获的新任湖广巡抚王聚奎、承天巡抚王扬基、湖广巡按刘熙祚,总兵官尹先民、何一德等人,被押赴至李自成驻扎的蕲州,而吉王等宗室子弟,全被在长沙当众斩首。

    李自成考虑到湖广省府缺少监察院长,便着刘熙祚去武昌出任监察院长一职,而王聚奎、王扬基、尹先民、何一德等文武官员,暂时留在身边充任幕僚,并没有授予新的职务。

    随即水军传回讯息,已经顺利拿下岳州西部的灃州及所属的安乡、石门、慈利三县,至此整个岳州府全部纳入天命军的属地。

    第一营刘云水部也是传讯,拿下了洞庭湖以西的常德府及所属的桃源、龙阳、沅江三县,以教授蒋道亨为常德知府。

    常德府的荣王朱慈照虽然不如长沙城内的吉王富庶,但也搜出了数万石粮食和十二万两银子,绝非普通的世家大户可比。

    常德府有一股土寇,首领叫甘明扬,慑于天命军的强大威胁,主动归顺了天命军,甘明扬被任命为常德法院院长,属下的流寇或补充入天命军,或解散归田。

    除了水军暂时退回荆州地界,第一营、

    第四营、独立营都是继续向南攻打辰州、宝庆、衡州、永州等府,因湖广主要官员被擒杀,地方上有没有多少兵力,府县都是望风而降,大军推进很快。

    但是攻打郧阳府的独立营李信部,却是传来进兵受阻的讯息。

    郧阳府所辖的保康、房县、竹山、竹溪、上津、郧西均已攻破,知县万惟坛等已经建立了天命军领导下的官府,百姓开始分发土地,过上了新的生活,但郧阳府却是久攻不下。

    天命军第二营李过部的骑兵、独立营李信部、擎天营第二团张令部已经将郧阳重重围住,但巡抚都御史王永祚、知府徐起元和总兵王光恩顽强坚守在城内。

    李信只是将战场的讯息及时传达过来,并没有求援的意思。

    李自成并不十分在意,在大势面前,岂是一座孤城所能阻挡的?无非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到了大军压境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双方的势力,以及后勤的补给,军官的作用已经十分有限,最多是利用个人的威望聚合士兵、少犯错误而已。

    李信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了,李自成并不担心。

    但城中的守将王光恩,还有巡抚都御史王永祚、知府徐起元却是引起他的兴趣,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还能坚持信念,这样的人物,值得尊敬!

    李自成给李信传讯,告知城内的文武,现在湖广乃至全国的形势,尽量劝降,另外,如果可能,尽量保住王永祚、徐起元、王光恩等城内文武的性命。

    黄州府的战事早已结束,五万天命军还是驻扎在黄州,并没有回到武昌,李自成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只是有一种感觉,虽然张献忠已经南下,但黄州还会有战事发生。

    …………………………………………………………………………

    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沿江东下,水陆并进,沿途大肆劫掠士绅、百姓财物,充作大军的粮饷。

    探出天命军并没有东出湖广追击,左良玉大着胆子将士兵放出去,没有士兵的劫掠,他根本没有粮饷养着这些士兵,乱世年代,士兵就是最大的保障。

    左部士兵在长江九江至安庆断制造了无数的血案,左良玉不但不约束士兵,还要求士兵将打劫的财物交出来,做为全军的军粮。

    此时左都御史、吏部侍郎李邦华在南方巡视,回京时路过湖口,听说左良玉的几十万士兵声言缺饷,要去南京搬运国库银过来,大小船只蔽江东下。

    李邦华顿时吃了一惊,长江两岸的士绅、百姓,为了躲避左良玉的兵祸,一日甚至要数次搬家,左良玉部的军纪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让左良玉的大军进入南京,那就不是讨要粮饷,而是入城抢劫,如果再进一步,便会聚城谋反了……

    李邦华的巡视工作已经结束,正要回京师复命,再说,左良玉的事,与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他深知,中原一带安静的国土,只剩下东南地区这个角落了,如果东南再

    要作乱,整个大明将体无完肤,崩塌已经不远了。

    他长叹一声:我身为大臣,怎么忍心看到朝廷内部决裂,却在局外袖手旁观,离开这快是否之地呢?”

    李邦华停下脚步,立即给左良玉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檄文,动之以情,晓以利害,警告左良玉严格管束部下,带兵回营,不许越过安庆一步,同时答应他尽快帮助解决军饷问题。

    左良玉沿江劫掠,又要上南京讨要粮饷,原本就是因为军队实在没有粮饷,既然李邦华愿意解决粮饷,于是他暂时约束士兵,不许出营劫掠,同时给李邦华回了信,口气毕恭毕敬,犹如小学生见到了老师,信件送出去之后,他就安心等待李邦华的讯息。

    李邦华以巡察御史的身份,从九江的银库中拨了十五万银子,着人送往安庆,做为左部的军饷,又从安庆府库调拨了仅有五万两银子,亲自带着银子去左部劳军,与左良玉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谈。

    左良玉感激涕零,当着李邦华的面,表示今后会约束军纪,杀贼报国,不忘李大人雪中送炭之恩。

    李邦华在安庆逗留了一日,而左良玉先一步率军离开安庆,缓缓去往九江,准备驱逐湖广的天命军。

    天命军在湖广的战事基本结束,但李自成依然驻扎在蕲州。

    左良玉不怕张献忠,他最怕李自成的天命军,天命军有层出不穷的火器,士兵又是悍不畏死……

    但他在安庆的时候,当着李邦华和士兵的面,当众表态要“杀贼立功”,又不能不做做样子。

    左良玉将重兵驻扎长江南岸的九江,以自己年老体弱为由,每日在大营中宿睡,却是派方国安率七千士兵,乘船渡过长江,前往蕲州平叛。

    方国安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又不敢违背左良玉的军令,便乘船在九江对岸的新开口镇登陆。

    自从左良玉部溯江而上,就被天命军的游骑盯上了,方国安刚刚登陆,就遭到天命军的迎头痛击,山地炮、步枪等,各种精锐的火器全部出击。

    奉天营又截断沿江的退路,明军非死即伤,损失惨重,只能夺路而逃,七千士兵,随着方国安渡江回到九江的,还不到两千。

    左良玉将方国安大骂一顿,但想到天命军就在对岸江北,又给了方国安两万士兵,让他临江扎营,阻止天命军渡江。

    虽然沿江增派了许多游骑,左良玉还是不放心,便将大小战船集中起来,分做数队,轮流巡视长江,昼夜不息。

    李自成恰好得到鞑子押着大量人口、财物从山东撤军的讯息,心情有些不好,看到左良玉布置在江中的水军,不禁冷笑一声:“左良玉凭借这些烂船,就想阻挡天命军渡江?真是不自量力!”

    何小米也是咬着牙道:“大都督,要调动我们的水军吗?”

    李自成冷声道:“小米,通知周坤,将五艘重庆级战舰都调过来,我要让左良玉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水军!”

    (本章完)

 第911章 初试锋芒

    重庆级就是青海水军的北川级,经过试验,技术已经成熟,满载排水量六百石(三十吨) , 有两层甲板,三桅栏帆,两侧共装载六门舰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