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灭明-第6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勒格,你先起身!”

    “谢将军!”

    李信看着必勒格,心中转了无数个年头,关键是第一句话如何开口,思索片刻,决定一步一步来,“必勒格,你昨日帮助了本将,算是立了功,本将可以保护你,甚至你的家人,不过……”顿了一顿,方道:“你的族人……”

    必勒格先是大喜,随后脸上变了色,“求将军保护小人的族人,小人情愿给将军做牛做马……”

    李信面现难色,“本将看在你的份上,倒是有心要拯救你的族人,可是……”

    “可是什么?求将军明示!”

    “必勒格,你也知道,本将是华夏的将军,只会保护华夏的子民,也就是你们眼中的汉人,如果违抗朝廷的命令,连本将也是要受罚的,那时不但无法保护你的族人,恐怕连你也无法保护……”

    “这……”必勒格再次叩拜于地,“求将军指条明路,无论如何都要救下小人的族人,将军如果不肯施之援手,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李信微微闭上双目,思索了好一会,方道:“本将倒是想到一个法子。”

    必勒格长身而起,拱手向李信施礼,“请将军明示,只要小人能做到,小人便是做牛马也愿意!”

    “必勒格,你先起身吧,”李信似乎很为难的样子,犹豫不决,迟疑了好一会,方道:“要想获得本将的保护,唯一的法子,便是‘入汉籍’、‘奉天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入汉籍’、‘奉天主’?”必勒格虽然不知道天主,但汉籍他是知道的,他们可以在汉人的庇护下生存,但要加入汉籍,背叛伟大的成吉思汗,他却犹豫了。

    “必勒格,你可以做出选择,或者加入汉籍,还能在曼殊希利库伦附近放牧,否则,你们只能离开曼殊希利库伦城,自己寻找牧场了,”顿了一顿,叹口气道:“如果本将收留了你们,必会遭到朝中大臣们攻击,如果你们入了汉籍,从此以后,便是华夏百姓了,那时本将护卫着你们,朝中之人自然会闭嘴!”

    “将军,我们即便不加入汉籍,也不会危及汉人的利益,为何要赶我们走?离开曼殊希利库伦城,我们又能去哪里寻找牧场?”必勒格已经习惯了在曼殊希利库伦城的定居生活,比四处迁移、追逐水草的日子,少了淋雨、严寒……

    “华夏的军队,已经来到曼殊希利库伦城,这曼殊希利库伦城就会成为华夏的土地,”李信冷声道:“当年蒙古人南下中原,问过汉人是否答应吗?这数百年年来,蒙古人杀了多少汉人,你们心有数,本将允许你们加入汉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果你不识好歹,哼……”

    必勒格吓得一哆嗦,这位汉人将军,怎的说翻脸就翻脸?难道刚才的仁慈,都是假装的?

    李信缓了一缓,换上一副笑脸,“必勒格,两条路任由你选择,不肯归化,你们只能离开曼殊希利库伦城,至于你们是否寻找到新的牧场,途中是否会遇上狼群,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与本将无关;反之,如果听从本将的劝告,你们不但可以继续在附近放牧,本将还会让你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便是遇上黑灾、白灾,有了华夏朝廷的支持,你们至少不会挨饿!”

    “这……”必勒格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和族人,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别人宰割了,不是大清,就是华夏……

    大清会屠杀,而华夏至少还能给族人活命的机会……华夏的这位将军,应该不会屠杀蒙古人,如果要屠杀,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何必多费口舌?

    他巴巴地望着李信,多么希望信奉的佛祖及时救救自己和族人,可是,佛祖,你究竟在哪?你看到你的子民遇到绝境了吗?

    李信盯着必勒格的双目,淡淡笑道:“必勒格,你应该知道,本将公务繁忙,如果不是为了你,本将绝对没有时间在此闲扯……必勒格,你明白本将的意思吗?”

    “这……”必勒格感觉天就要塌了,他的脑子,已经模模糊糊,但李信脸上的怒意,逐渐让他清醒过来,他必须做出选择,思索片刻,他向李信拱拱手,“将军,能否给小人一点时间,小人要问问族人的意思……”

    “可以,”李信冷冷地道:“本将给你一柱香的时间!”

    “多谢将军!”必勒格转身回到牧民之中,当着李信的面,将李信的意思传达给他的族人,起初的时候,不少人的脸上显得很愤怒,但经过必勒格的解释,他的愤怒逐渐变淡……

    李信并没有兴趣听必勒格劝慰他的族人,在大势面前,他完全可以忽略这些们蒙古人的感受,再说,他也听不懂蒙语。

    他微微闭上双目,已经在想着下一步的事情了,无论蒙古人是否愿意接受归化,曼殊希利库伦城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曼殊希利库伦距离边墙太远,超过二百里,实在是一座孤城。

    在曼殊希利库伦和边墙内的义县之间,最好有一座过渡性的府县,才好控制曼殊希利库伦城……

    必勒格在一柱香的时间,就说服了他的族人:同意归化,接受汉人的身份!

    李信并没有多少喜悦,也没有强调“奉天主”的事,只要这些蒙古人接受了汉人的身份,将来毁了城中的寺庙,再建一所天主教堂,不怕他们不就范!

    到了这个时候,李信方才让必勒格告诉他的族人两件事:

    其一,汉人与蒙古人,原本就是兄弟,都是炎黄子孙,只是分居在边墙内外,时间久了,生活习惯、语言等出现了分化,又没有文字记载下来,以致互不往来;其二,蒙古大汗林丹汗,已经知道这件事,他在去世前就已经‘入汉籍’、‘奉天主’了,林丹汗唯一的女儿淑济,现在是华夏皇帝的华妃;

    不仅必勒格,其余的蒙古人也是唏嘘不已,既然大汗都入了汉籍……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李信给必勒格赐名李向阳,然后让军中的书记官给这些蒙古人登记姓名,每个人暂时保留蒙古名,但登记的文书上,每人必须都有汉名。

    李信回到军营,立即拟定了军报,飞鸽传书国防部,然后亲笔写了一封长信,着快马立即送往北京,交予皇上,等待皇上的批复!

    等到登记工作结束,李信再次召见了必勒格,也就是李向阳,让他出任城中的蒙古头人,属于他们的财产,包括城外的牧场,全部物归原主。

    曼殊希利库伦这个名字,不知道是蒙化还是满化,反正不是汉名,非常拗口,李信决定改名。

    他跟随皇上多年,知道皇上的性子,每次遇上这种情形,必定从汉唐的时代寻找。

    李信虽然读过不少书,但对曼殊希利库伦的历史并不熟悉,问了城内的牧民,他们都不识字,更别说过去的历史了,他们只知道先祖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或许这儿原本就没有地名。

    李信决定自己给这座小城取名,这里将做为军镇,不可能再使用外族的名字,思索了好一会,觉得此处是燕山北麓,又是崇山峻岭之中,遂暂时称为“北岭”,如果皇上不满意,将来可以赐名。

    北岭常驻人口太少,暂时不立县,但需要尽快归化蒙古人。

    城内的百余蒙古人,虽然归化为汉人,但只有三四十户,实在太少,给士兵生产蔬菜都不够。

    豪格是从东南方杀过来的,东南方向已经没有人口,但西北方向还有不少蒙古人的村落,必须在李向阳的协助下,将他们归化过来,增加北岭城的人口。

    李信还要处置城内的蒙古女人,豪格将蒙古壮丁和老幼都屠杀了,只留下年轻的女人,准备让士兵们享用,没想到被李信解救下来。

 第1082章 千里立府

    李信解救救下来的蒙古女人,足有三百多,比李向阳他们的人口多得多,他最初的想法,是在北岭城内设置水果楼,鼓励士兵留驻北岭城。//全本小说网,HTTPS://。)//

    但想到北岭城东南方向,已经是一片荒芜,便转了想法,他要让这些蒙古女人发挥最大的价值。

    李信将大部分军队撤回义县、广宁,北岭城内只留下一个团的士兵,同时知会义县知县刘之源、凌河知县祖泽润、广宁知县石廷柱、黑山知县凌明之,在当地广泛宣传:当地百姓中,凡没有成家立业者,如果自愿迁往北岭,官府给每人发一个年轻的女人,还有十只羊、两头牛,已经足够的耕地、牧场!

    他相信,有这样优厚的条件,当地的鳏夫必定会趋之若蝥,反正第三营也没有损失,土地、女人、牛羊原先都是蒙古人的……

    李信曾经听皇上说过,要想让异族归化,最快的速度是联姻!

    三百余汉人壮丁来到北岭镇后,虽然娶了蒙古女人,但她们的家人已经被屠杀了,仅仅归化她们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北岭镇周围的蒙古人。

    这些蒙古人虽然被迫归化为汉人,但心中多少有些不甘,第三营的士兵驻扎在北岭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有异动,一旦局势上出现变化,谁也不敢将后背交给他们……

    李信忽地冒出一个很特别的主意。

    利用这些蒙古女人,与周围的蒙古人联姻!

    实际上是一种交换,这三百余蒙古女人,不嫁给汉人了,让她们嫁给周围成年的蒙古壮丁,不拘年龄,迎娶这些女人,也不需要聘礼,唯一的条件,就是家中必须献出一个女人来,让献出的女子嫁给即将迁来的汉人壮丁。

    这样一来,即将迁入北岭的汉人,在当地就有了姻亲。

    李信的目的,既是让迁入的汉人有归属感,又让蒙古人有归属感,在与汉人的交往中,尽快学会汉话,真正成为汉人。

    或许当地的蒙古百姓不愿意用“换亲”的方式与汉人联姻,李信准备了两条法子:先是半强迫,凡是符合条件的家庭,着人在士兵的护卫下,前去做工作,泯顽不化者,以“拒绝归化”为由,或驱逐,或逮捕;凡是愿意甚至主动“换亲”的家庭,将得到来自华夏的种子,并且有专人传授种植技术。

    李信在北镇耽搁了半个月的时间,直到迁入的汉人全部在当地入驻,方才起兵回广宁。

    一路之上,他都在观测地形,在锡日塔拉河与伊玛图河之间,终于寻找到一片合适的土地。

    水源充足、土地相对平整,或许和一墙之隔的义县一样,可以种植庄稼,即便不能种植庄稼,也可以在此处立城,接应孤悬在外的北岭城。

    让李信看中这块土地,还有一个原因,此处在边墙西北北不过五十里,而锡日塔拉河、伊玛图河合流后,称为细河,流经义县,再与大凌河合流……

    有河必有路……

    李信纵马奔驰,将周围的地形查看了一片,然后让士兵们绘制出行军草图。

    入了边墙之后,李信扎下营帐,第一件事,便是给皇上上疏,又将行军草图复制了一份,一并着人送往北京。

    李自成再次收到李信的上疏,立即召见了政务院总理梁文成。

    梁文成给李自成行了大礼,笑道:“看皇上的脸色,应该又是某处传来大捷吧?让臣来猜猜,上次是辽东的第三营,这次该是西南吧?怎么样,张献忠去了哪儿?”

    李自成摇摇头,“文成这次猜错了,西南并没有讯息过来!”

    “难道还是辽东?”梁文成吃了一惊,“不会是李信冒险推进吧?”

    “李信的确是在推进,不过,也不算冒险,”李自成将李信的上疏推过去,“你自己看吧!”

    梁文成有些不安地接过奏折,他的心中非常忐忑,有一种预感,极有可能又是军事上的一次胜利。

    他担心的就是胜利。

    每一次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都会刺激皇上的雄心,然后可能开展更大规模的战斗或者,要安抚收复的土地……

    以前的大明时代,在辽东的战斗中,哪怕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都会被大书特书,而华夏,朝堂似乎对胜利已经麻木了,不,皇上并不早朝,华夏几乎没有朝堂。

    如果再有一场胜利,皇上会采取什么进一步的行动?

    梁文成唯一的担心,乃是经济上支出太大,会将刚刚立国的华夏拖垮。

    上次在苏尼特部的战争,虎骑兵、狼骑兵、第一营合力,几乎全歼了豪格的余部,但皇上一直不肯撤兵,他就知道,皇上一定还有下一步的想法……

    他小心地打开讯息,一目十行,扫了一遍,幸好没有大胜的讯息!

    这份来自辽东的奏章中,李信几乎没有说到战争,而是希望掌控已经占据的北岭城。

    梁文成对照行军草图,再仔细看了一遍,不仅皱了眉头,“皇上,北岭几乎是燕山的北麓,深入蒙古部落两百余里,此处并无多少百姓,即便迁入百姓,也很难应对满清的骑兵……坚守北岭这座孤城,军事意义并不大,士兵人数少了,很难应对满清骑兵,人数多了,补给消耗又会很大!”

    “文成的意思,是要放弃北岭城?”

    “臣不敢……”

    李自成哈哈大笑,“文成,‘不敢’是什么意思?是心中反对,但不敢违逆朕的心思,因而不敢反对吗?”

    “皇上,臣有罪……”

    “言者无罪!”李自成摆摆手,道:“满清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是不是就是这样,一步步蚕食了辽东?现在李信反其道而行,一步步向北推进,难道有错吗?假以时日,最终不是收回整个辽东?”

    “皇上和李将军,战略上并没有错误,不过……”

    “文成是舍不得银子吧?”李自成用手指着梁文成的鼻子,笑道:“李信归化了上千蒙古人,又迁移了三百余汉人壮丁在北岭安家落户,一分钱没花,不知文成有何感想?”

    “这……臣实在佩服李将军!”

    “仅仅佩服,远远不够,”李自成道:“他向朝廷要些种子在当地试耕,这是千秋万代的事,一旦成功了,北岭便成为农耕之地,华夏在北岭的土地,再不会像汉唐那样,重新被游牧部落侵占!”

    “仅仅这些种子,臣一定照办,他要多少臣就给多少,”梁文成有些心虚,小声道:“可是,李信想要在边墙之外的锡日塔拉河立城……这就是不小的支出了……”

    “你也说过,北岭孤城难守,”李自成笑道:“朕查阅过了,锡日塔拉河的下游,便是流经义县的细河,这里曾经是大唐的属地,名为营州。”

    “皇上的意思……”

    “城墙肯定要立起来,”李自成道:“朕倒是有一个想法,此处既然地势可用,不但要立城,还要开展贸易,与蒙古人的贸易,让蒙古人彻底倒向华夏,奥,既然是贸易城,就会有赋税……”

    梁文成心道,与蒙古人的贸易,能有多少赋税?皇上还是要归化蒙古人吧?“皇上,即便蒙古人奈曼旗、敖汉旗参与贸易,想要归化他们,恐怕不易……”

    “只要奈曼旗、敖汉旗参与贸易,他们不但不会破坏营州,还会保护营州,如果满清出动骑兵捣乱,他们即便畏惧满清的实力,不敢公然与满清对抗,至少不会从后方捣乱吧?华夏至少少了一个敌人,至于归化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皇上……”

    “文成应该想到,豪格的骑兵已经被打残,朕为何没有撤回第一营,还有,虎骑兵、狼骑兵为何仍然呆在苏尼特部?”

    “难道有军事行动?”梁文成仔细思索,脸上忽地变了色,“皇上要对蒙古各部大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