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灭明-第8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金星这才想起,华夏不会给对手公平战斗的机会。

    “当年的吐蕃恰逢明主,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今日之乌思藏,经过蒙元的治理,已经丧失了立国的基础,仅仅依靠宗教来维持,”李自成道:“而华夏之国力不输当日之大唐,君臣视野远非乌思藏所能比拟。”

    牛金星很受用,但还是道:“如今的乌思藏境内,还有瓦剌蒙古和硕特部的数万部属……”

    “藏人与蒙古人毕竟是两个民族,虽然因为宗教的原因结而为盟,但盟友未必就非常牢靠,当年的科尔沁不是满清最坚定的盟友吗,华夏攻打盛京城的时候,科尔沁人在哪?”李自成顿了一顿,又道:“牛爱卿可知道,乌思藏有多少人口?”

    “臣不知!”牛金星摇头,“既然能与大唐打成平手,甚至还稍稍占据优势,人口总不会少于当年的蒙古人,至少有一百万吧……”

    “一百万?”李自成大笑,“华夏朝代更替的时候,人口都会减少,藏人这些年并没有建立国家,境内法纪败坏,内战从来不会少,人口也会出现反复,据汉清部回报,如今的藏人,不过二十万,加上瓦剌蒙古数万人,以及没有登记的人口,总数不会超过三十万!”

    “才三十万?”牛金星迅速盘算着,三十万人口中,大约一半是女人,战斗力为零,甚至比零都不如,十五万男人中,除去老弱,真正的青壮不会超过八万,“即便所有的青壮都拿起武器,也就和第四营的人数相当,藏人与蒙古人不同,他们是半耕半牧,绝对不会全部操训……”

    “所以,朕不会关心战争本身,”李自成道:“朕只关心战后治理!”

    牛金星沉思片刻,道:“皇上的意思……”

    “这次征伐藏人,西北的第七营同时出击,朕要一并解决大明时代的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李自成道:“原则只有一个,乌思藏地区,打!朵甘地区,抚!”

    牛金星明白,皇上说“打”,刘宗敏听在耳中,应该就是“杀”了,“皇上,乌思藏地域广阔,战争之后,若是没有人口,当地如何治理……”

    “战争上层层推进,治理上逐步跟进!”

    “……”

    “朕没有调动骑兵,是因为乌斯藏的地形地势不适合骑兵长驱突进,所以用步兵,推进的速度不会太快,层层推进,占领一处是一处,”李自成道:“第四营所过之处,藏人、蒙古人会大量减员,所以朕打算,从四川移民,不用太多,第一步移民两万户,这些汉人跟在第四营后面,在城镇和有耕地的地方建立定居点。”

    “皇上,如此一来,除了汉人能否适应乌思藏的地形,还有两个问题,”牛金星的思路很快,“其一,粮食问题,八万大军的粮食,臣已经头疼了数日,加上两万户约十万百姓……即便有粮食,运输也是问题;其二,百姓是否愿意迁往乌思藏这种高原地区……”

    “粮食问题,朕早就有所考

    虑,藏人并非游牧,而是半农半牧,他们的粮食足够供应第四营,四川迁移过来的百姓,原本不缺乏粮食,加上路途上的消耗,官府需要补贴的不会太多。”

    牛金星一惊,原来皇上所说的“打”,还有这样一层考虑,藏人蒙古人被杀,粮食自然省下来了,或许不是精粮,但对付一阵,问题不会太大,至于迁居过去的百姓,都是来自四川,四川这几年都是轻赋税,百姓手中应该有些余粮,官府只要补贴路途上的消耗,对百姓来说,并没有实际的损失。

    “至于运输问题,”李自成用手在面前的地图上一点,“芒康,是川、滇、藏交界之处,大唐时代就开通了‘茶马古道’,芒康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西通乌思藏,东连成都,东南经过丽江、大理可达昆明,北面有官道直通朵甘都司,有茶马古道的路基,我们只要将路基拓宽、削平,就能修建水泥大道,云南的物资、四川的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运往乌思藏!”

    牛金星点头,皇上每一步都是考虑在前,自己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过,想到川、滇、藏之间隔着横断山脉,还是忍不住道:“皇上,在乌思藏与川、滇之间修筑大道,恐怕不太容易……”

    “的确不太容易,不过,朕不急在一时,修一段是一段,第四营在前方打仗,肯定有一些战俘,可以拉来修路,第四路桥公司将云南的主干道修筑得差不多了,可以抽调一部分人手出来,”李自成道:“云南丽江、四川雅安,已经通了大道,延伸至芒康也不算太远,将来在芒康立城,屯粮、驻军……”

    “臣明白了!”牛金星明白,皇上要做什么事,哪怕费时费力,从来没有半途而废,军事上的征伐、道路修建、还有在全国推行的那种新式教育……

    征伐乌思藏这么大的事,皇上岂能不考虑周全?

    李自成笑道:“牛爱卿所说的第二个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四川百姓迁往乌思藏,道路不算太远,只要官府加强宣传,将迁居乌思藏与为国家开疆拓土联系起来,总有百姓愿意迁往乌思藏,”顿了一顿,又道:“当地官府在动员百姓迁往乌思藏的时候,可以给予百姓一些经济上的利益,比如,迁居乌思藏后,三年免赋,当地百姓留下的财物,如房屋、牲畜、农具等,无偿分配给迁居的百姓,如果是鳏夫……”

    “鳏夫……”

    “牛爱卿真不明白?”

    “明白,臣明白!”牛金星马上就想到,天命军在征伐北方的时候,曾经使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这次征伐乌思藏,第四营可能将反对华夏的藏人、蒙古人壮丁杀了,甚至老弱孩童也不能幸免,但年轻的女人,应该会留下。

    这些年轻的女人,恰好可以留给迁居乌思藏的鳏夫……

    见怪不怪,对于留下的女人,牛金星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出路,也就放下了,“皇上,只有两万户,不过十万百姓,够吗?乌思藏的土地实在太大了……”

    “暂时先迁居两万户,等道路修建好了,看情形再说吧,先让迁居的汉人在当地扎下根来!”

    牛金星还想问问朵甘都司的事,但终于没有问出口,已经不需要了,皇上一定有所考虑,再说,国防部只管军事,如何让汉人在当地生根,应该是总理府、人事部的事……

    (本章完)

 第1318章 图鲁拜琥

    李自成在乾清宫召见了第四路桥公司的主管秦四海,准备将第四路桥公司的各部重新组合。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第四路桥公司已经是最为庞大的路桥公司,参加修筑道路的青壮,足足有八万人,主要是原先东吁国的战俘,但战俘们已经过了一年的劳役期,现在都有酬劳,酬劳很低,每月只有半元,也就是五十角。

    但即便如此,八万青壮的酬劳,每年也是达到四十八万元,加上材料的费用,昆明国库内云南省专项建设基金已经消耗了大半。

    而且,以昆明为中心,通往云南各府的大道全部完工,华夏环形大道南环昆明至广州段亦已完工,甚至昆明府通往各县、各矿区的大道也是完工,第四路桥公司也要随之转变,关键是,不需要养着这么多的青壮。

    从府城通往各县的道路,因为财力有限,朝廷不可能大规模、集中修筑,最大的可能,将来由云南省与各府分担解决费用,分片、分段修筑。

    四个路桥公司虽然隶属于交通部,但李自成常常直接指挥修路,连交通部长李琬都插不上手,更别说秦四海了。

    秦四海用巴巴的眼神看着李自成,如果皇上要解散第四路桥公司,他很可能面临失业。

    李自成的心中,早已为第四路桥公司制定了新的计划。

    五千青壮正在修建昆明经贵阳至北面遵义府的大道,大道已经修建了大半,刚刚过了贵阳府,只剩下贵阳至遵义段。

    这一部分青壮不能削减,必须将贵阳至遵义段大道完工,打通贵阳与重庆、成都的通道,甚至大道完工后,这一部分青壮依然不能裁减,李自成希望,将贵阳与南方的广西南宁府连接起来,再延伸至南方的钦州,为贵州寻找间接的出海口。

    昆明的南方,大道已经修筑至河口县,向前延伸,便是广中省老街府,大道要穿越元江府进入广中省首府交州,还有广西镇南关至交州的大道,但这两条大道位于新征服的广中省,不需要第四路桥公司的青壮,安南有数万战俘,张献忠随时可能以“不敬华夏”为由,逮捕一批青壮,这些人都是免费的劳工,不需要酬劳,只管吃喝。

    李自成召见秦四海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第四路桥公司转移至芒康,芒康至云南大理、芒康至四川雅安,将是下一步的重点。

    不过,七万五千青壮,显得有些多余,而且经济上也是承担不起。

    李自成根据秦四海的描述,对这七万五千青壮进行甄别,已经从心里“入汉籍”、“奉天主”的人,可以释放,与亲属团聚。

    被释放的青壮超过四万,他们可以回缅甸省的家乡,也可以在云南落户,将家眷迁移过来,甚至可以去昆明的各个厂矿做工,比照汉人的标准领取酬劳。

    剩余的三万五千青壮,暂时不能释放,一边修路,一边集中进行汉化、改教的教育,酬劳维持原状,每月领取华元五十角。

    这些人分作两拨,一拨两万修筑云南丽

    江至芒康的大道,另一拨一万五千,修筑四川雅安至芒康的大道。

    李自成之所以看重芒康,是因为芒康是川、滇、青、藏四地的交通枢纽,南通昆明,东连成都,西面有简易的管道通往乌思藏治所拉萨,北通朵甘都司的治所玉树。

    特别是玉树,在李自成的心目中,早已属于华夏的青海省,但现在的青海省,只有西宁至青海湖、以及黄河沿岸的一小片土地,与后世的青海省相比,只有东部的一角。

    青海省的大道,已经修建至海南府兴海县,距离玉树不算太远,明知道中间隔着重重山势,修建大道非常不易,李自成还是心动不已,如果用大道将芒康、玉树、兴海连接起来,整个青海省东部,也就融会贯通了……

    秦四海根据李自成的口述,离开乾清宫之后,将四万即将释放的青壮教育一番,将他们分作三拨,强烈要求回缅甸省的,可以回去,向当地的官府登记,官府会补发耕地,愿意在云南省落户的,协助他们将家眷迁移过来,同时在云南各府县登记,由官府发放部分耕地;愿意去厂矿做工的,只要完成正常的工作量,每月能领取一元酬劳,官府可以协助他们在当地立户、建房,但没有耕地。

    剩余的三万五千青壮,属于“死不改悔”的战俘,虽然身份上已经成为劳工,但在秦四海习惯上还是称呼他们战俘。

    一万五千青壮,由第九营的士兵押送,取道楚雄、建昌,在乐山转往雅安,从雅安开始修筑路基;另外两万青壮,则是沿着楚雄、大理去往丽江,跟在第四营身后,从丽江府城开始向北修筑路基。

    四月底,第四营第一师赵烈部荡平忠甸。

    忠甸在丽江以北,与丽江原本是一家,后来藏民沿着茶马古道向东渗透,逐渐在当地聚积,大明中期后,藏民和当地纳西人、彝人等多次叛乱,逐渐脱离丽江的掌控,处于半自立状态,天命军进入云南后,因为藏人的关系,一直维持原状。

    藏人接近一半,汉人不足三成,其余都是纳西人、彝人等,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族名,连通用的语言都没有,说话的时候,借用了大部分汉语。

    第一师赵烈部征服了忠甸,随军的文官翟亚强立即跟进,迅速建立忠甸府。

    忠甸府地处横断山脉中部,山势回环,道路落差大,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自北向南几乎平行从域内流过,称为“三江并流”,三江两岸多是高山峡谷,只有三江的支流河谷处才会出现一小块一小块的耕地,因此属于地广人稀的高山区,人口并不多,包括老弱妇孺,仅有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第四营第一师从各处河谷掠了一遍,剩余的人口已经不足万人,伤亡的多是老人和青壮,除了汉人,各族百姓都有伤亡,伤亡最多的是藏人。

    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好处,翟亚强懒得立县,他将吓傻了的百姓,一小半集中在府城,其余的百姓分属几处河谷,每处河谷立一村,由当地的汉人任村长,代替官府管辖

    这些百姓,同时向本村的百姓征税。

    汉人原本不足三成,但这次几乎没有伤亡,随着人口总数的减少,加上一些和汉人有姻亲关系的人,主动向汉人靠拢,登记为汉人,使得汉人总数急剧增加至六成。

    翟亚强还不满足,趁着第四营第二师赶到忠甸府的机会,逼着当地所有的百姓登记为汉人,“用汉名”、“奉天主”,否则,将是新一轮的杀戮……

    血迹未干的忠甸府,再次暗流涌动。

    藏人一向倔强,平日欺负汉人惯了,一向蔑视汉人,但在天命军步枪的威胁下,在血的教训面前,纷纷低下“高傲”的头颅,和纳西人、彝人一样,纷纷按照天命军的要求,归化为汉人,放弃原先的信仰,暂时改奉天主,特别是家主被杀的家庭,还主动将家中的女儿、媳妇嫁给汉人,以换取汉人对他们的保护。

    以藏人为首的异族,是否真心“入汉籍”、“奉天主,”翟亚强并不关心,在登记人口的时候,他特别关注那些失去家主、孩子年幼、缺乏劳动力的家庭。

    大部分妇人带着孩子,嫁给当地的汉人,与汉人组织新的家庭,另外一小部分部分,主要迁往忠甸城。

    这些人都是刚刚归化为汉人的,翟亚强不会好心养着他们,而是教会她们自立。

    忠甸城是云南去往乌思藏的必经之地,无论是第四路桥公司,还是通行的商人,都会在城中歇脚,需要酒楼、茶肆、旅店。

    城中人口减员严重,空出不少房屋。

    翟亚强将这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迁往在城内的时候,进行了简单的甄别,真心归化人汉人的家庭,可以嫁给城内的汉人官员吏员和百姓,其余的百姓,优先安置主干道两侧,她们可以利用主干道的位置优势,将住房改建为酒楼、茶肆、旅店,甚至不需要改建,只要在门楣上挂上匾额就行。

    这些人如何招揽客人,用什么方式招揽客人,翟亚强不会直接教导,而是让她们自己去悟,如果收入不能维持日常用度,府衙一般不会接济……

    五月初五,是汉人的端午节。

    赵烈在这一日的下午进入芒康。

    芒康坐落在芒康山西麓,芒康河的上游,因为川藏、滇藏的茶马古道在此交汇,曾经繁盛过一段时间。

    或许因为当地人口不足,芒康并不是县城,更不是府城,而是一座小镇。

    大明正德年间,云南丽江的纳西人崛起,沿着茶马古道与藏人作战,纳西人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大肆屠杀藏人后,芒康遂为纳西人占领。

    瓦剌蒙古和硕特部进入乌斯藏、朵甘之后,派出骑兵四处征伐,用军事手段征服了纳西人,将芒康纳入和硕特汗的势力范围,并在当地建立了“索布本卡交结”,即“十八蒙古土司”,由这些蒙古土司代为管理当地的百姓,包括藏人和纳西人。

    赵烈的第一师进入芒康地界,正式拉开了与瓦剌蒙古和硕特汗图鲁拜琥的战斗。

    (本章完)

 第13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