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已经尽可能的简化了,把一些关键性的步骤给固定下来,其他的,不太专业的,用学徒,帮工来替代,最不重要的劳力,就是普通人,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

    3000多铁匠的缺口,在保州带来了大概200人左右,他们都是可以作为铁匠的主导存在的,在大名府和周围市镇之中,又招募到了800铁匠和2000个学徒,这些人如果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就可以充当小组的负责人,其中一些快要出师的,也可以填充到队伍之中。

    实际上,招募这些人很容易,不是每一个铁匠都可以开铁匠铺,也不是每一个铁匠铺都可以赚钱的,以保底5贯的铁匠工钱,2贯学徒工钱,还有1贯左右的劳力的工钱,这个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的数字。

    这样的情况下,周围的铁匠几乎蜂拥而来,甚至最远,在京畿,甚至是淮南路的,也都蜂拥而来的。

    运河上面,方便快捷交通,还有消息传递的渠道,到现在为止,还陆续的有人赶来。

    对于这些人,赵信是来者不拒的,专业技术人员越多越好,就算是这个铁匠工坊人满了,还可以应用到定海军。

    从工业社会之中走出来的赵信,很清楚人的效果,如何利用更多的人,让所有都发挥出效果,是工业社会的关键,而专业的技术人才,更是倍增器,一个普工跟一个专业的技工,一个专业技工跟一个技师,伴随着实力的提升,他们在工业之中发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北宋这个时候,要出一个的技师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专业技工都不可能,但是铁匠是少有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在铁匠工坊这样,基本上沿用了旧有的铁匠冶炼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面,稍稍的有些改变的,更是需要这些专业人员。

    铁匠有1000个,可是合乎作用的也就是200个,以苗家庄过来的200个为主体,先开启了200个台子,未来在逐步的磨合了之后,会逐步的加大开启的力度,最终到全部开启的状态。

    当然了,暂时而言,不可能沿用3班倒或者2班倒的方法,人没有那么多,先把人控制在1000人左右,未来增加的铁匠,也会放入到有些小组之中,暂时适应着,一直到超过1500人,甚至是1800人的时候,才会小批量的进行三班倒。

    之前,在小型港口那边,已经开始等岸了,不过前期抵达的20艘船之中,过来了差不多100多个铁匠,他们已经安顿好了,住的地方不怎么样,在旁边的村落,租了大概20多套房屋,以高低床为主,甚至这些高低床,也是保州兵变的时候,棱堡之中使用的。

    原来,可能一间房间,只能够住三五个人,就算是大通铺也是如此,现在,有了高低床,几乎一倍,估计勉强能够把这些人给安顿下来。

    在建设工作之中,房屋的建设,被放在了后面,这不是必须,可以稍稍的晚一点

    ,铁匠们已经逐步下来了,铁匠们携带的东西并不多,一些必备的物品,其他的,早就在王松的准备之下的,20天的时间,或许1000个不太可能,500左右的铁匠台,还是可以制作完成。

    1000个铁匠台,完成了500个左右,这些太子相当的简易,他们没有房间,只是一个简易的棚子,却可以使用了。

    铁匠台全部都是新的,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简单的安顿下来之后,就投入到了劳动之中,那些前面安顿下来的,已经自主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个的小组,浓浓的黑烟冒起来,整个工坊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对于这些铁匠来说,他们月俸是从开始劳动的那一天开始的,在过去,在没有开始之前,王松给予简单的津贴和每天必备的东西的,可是这跟最终的挣钱相比,有较大的区别。

    补助能够有多少,一天几文钱,就算是一日三餐,也不可能都是大鱼大肉,只是一个基本,这跟之前答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说没有准备好,他们可以等等,现在铁匠台都是合用的,材料什么也有,为什么不开工。

    材料这东西,王松早就准备好了,大名府附近,没有铁矿,不过,交通便利,再加上他很早的准备,到时积累了一批铁矿石,还有煤炭。

    在赵信没有来之前,就有人提议,特别是那些新来的,被王松拒绝了,王松知道,赵信对于所有的东西,都会有一个统一的布置,跟传统的绝对不一样,哪怕那些铁匠们威胁,也不为所动,一直到前期抵达的铁匠们到达,才在询问之后开工。

    甚至为了保守,他只是让保州来的,组成小组,最多派遣了一部分的帮工。

    此时,差不多有100多个炉子,冒着黑烟,他们已经开始两天了,最开始只是熟练工具,没有进行精细化的加工,而效率和质量,也让后来的那些铁匠们目瞪口呆。

    他们本身还想要比一比,可是看完了保州来的铁匠们的效率和速度之后,他们一个都不敢开口,老老实实的跟着学习。

    明明所有的过程都很简单,而且都是他们能够做到的,可是偏偏,对方居然有这么高的质量和成功率,特别是知道的,流行大名府的神兵利器,也是其中的师傅冶炼,他们更加不敢说话了。

    每一个铁匠,都是有追求的,神兵利器就是他们的终极追求,这段时间,在贵族圈子内流行的神兵利器,也多多少少传到了铁匠的圈子之中,一些出色的铁匠,甚至被请去,检验这个神兵利器的成色,可以说是佩服万分,现在只做这个兵器的神匠,就站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不敢有丝毫放肆,听话的跟在身边学习。

    赵信对于传统冶炼方法,改动的不多,实际上,冶铁从春秋战国开始出现,到现在,差不多就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在聪明的工匠的代代传承之下,技术已经相当的熟悉了,赵信对它做出的改变,程序上不多,更多的是细节和认知上面的。

    冶铁,就是把铁矿石之中其他化合物去掉,留下来单质的铁,这是一个化学的过程,在高温和其他的一些材料的作用下,逐步的返回,这个过程已经很熟练,可是从铁到钢,再到各种材料的合金上面,这个永无止境。

    铁可以跟碳,跟其他的微量元素,慢慢的作用,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转变为合金,合金实际上跟铁,已经不算是同样的东西了,哪怕是最简单的钢。

    不对材料,对于合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仅仅依靠着手工摸索的经验,根本无法推动材料上面的巨大提升,赵信不懂冶铁,但他清楚钢是什么,清楚后世的一些试验和尝试的方法,用这个调整配方和记录试验结果的方法,逐步总结出来的规律,这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这也是这些铁匠们,每一个步骤都知道,可是组合到一起,却看不明白,看着简单的操作,最终出来结果却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不知道,这些步骤,都是在一步步的试验之中,一步步的失败之中,总结出来。

    在工坊,纪律是最为重要,严格的压制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用机械的,多次重复的方法,总结出一整套的方法,实际上,从苗家庄出身的每一个铁匠,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最开始他们是不理解,可是质量和最终的成品,让他们跟着改变。

    没错,在苗家庄,固定的只是月俸,如果你愿意拿这个,看起来是比以前当铁匠高的多,可是实际上,跟最终的数字无法相比。

    按照平均每斤2文提成,一天400斤就是800文,一个月30天的时间,就是24贯,这可比之前一月5贯最少高了五倍。

    钱,永远是吸引人的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他们发现,不按照这个来,效率会降低,而且降低很多,废品率也会降低,这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就会自动的改变了。

    都是铁匠,使用的也是惯用的方法,只是在一些细微的地方需要调整,并且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和纪律,在钱的诱惑下,只要有人愿意来改变,最终,很快就出师了,大概两三天的时间,就从200个左右的台,增加到了600个,只是因为铁匠台的制造跟不上,这才放缓了下来,不过铁匠工坊已经步入了正规,钢铁开始大规模的产出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

    铁匠台上,没有使用北宋经常使用的木炭,而是煤炭,还是经过处理过的焦炭。(全本小说网,https://。)

    煤炭是植物在地下埋藏多年,最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因为植物的不同,还有形成机理的不同,燃烧值也不同的。

    在蒸汽机刚刚使用的时候,船用的煤炭,往往是热量极高,这样才能够保证船舶的效率。

    北宋的开采条件,甚至检测方法,无法判断出煤炭的热力,不过,当把煤炭做了炼焦处理之后,热力就可以较大的增加。

    使用煤炭,是苗家庄铁匠改革之中最大的变革,相对于木炭,煤炭的价格更低,特别是他们所处的位置,这可是大名府,后世河南山东交界的地方,是有大型煤田存在的。

    大名府附近到时有不少煤矿,实际上,整个北宋,煤的使用量创了新高,在简单的炼焦之后,焦煤的热量上升,效率也开始提升了的,这也是铁匠作坊的核心竞争力的。

    实际上这个工艺,很多东西都调整的不多,可是最终的调整,就会展现到了造价上面。

    在苗家庄的时候,最开始,还是跟普通的炼铁差不多,后来逐步降低,在离开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标准,不但效率高,浪费的减少,成本降低。

    不过因为没有使用高炉炼铁,比起来大规模的炼铁,成本降低的不多,交通便利,各方面都管理跟上,还有使用煤炭,减少的成本,提升的效率,最终一斤铁的价格,最终达到了37文,比之前,最少下将了接近一半左右。

    这不是极限,在赵信看来,如果能够把高炉炼铁和炼钢结合起来,铁的成本会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七八文的程度,这才是最符合客观规律的价格。

    只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赵信现在最关键的,是赚到钱。

    实际上,37文的价格,竞争力非常的高,单纯的铁,价格都非常有竞争力,以70左右的价格,少10文一斤,基本上可以碾压一切了,

    看起来从80文降低到70文,这个幅度不多,所有的铁制品,可不是一两斤,一把铁棍都有十来斤的重量,这种情况下,减少10文的成本,对于成品来说,可能就是一两百文,这个价格非常的有诱惑力。

    虽然说,定海军千头万绪,赵信还是没有离开,他需要先把这里给捋顺了,工业化的生产,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调整,这跟之前铁匠的调整不太一样。

    原来的馒头肥皂这些的东西,暂时没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畸变有,都是细微之间的,可是工业化生产,这不一样,一点点的疏忽,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一点点的提升,就会让成品率和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在北宋这个时空,没有人能够替代他做出这个调整。

    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全新无比的东西,比如说一些协调统筹,让所有人都的投入到一个事情上面,让每一个环节之中,都差不多的前提下,看起来,每一人的工作量没有太大的提升,可是最终,整体的效率提升的非常的高,在一系列的环境之中,进行一些调整,这算到了每一个单位之中,就可以的提升不少。

    估计,不可能如同之前,一下子腰斩,可是最少也可以压缩个十文左右,也就是说,铁的价格降低到30文以内。

    10文左右,看起来不起眼,可是一天如果是40万斤的话,一天就可以节约成本4000贯,在这个总量提升到一定程度上面的的,最终的量能可怕到要命。

    大型工业产品,别说是10文了,半文都是一个可怕到极点的数字,特别是量能突破的程度。

    赵信为什么选择铁,因为在一定的量能到达之前,铁的需求量是不会减弱多少的,甚至伴随着价格的降低,一些新的用途会开发出来。

    比如说,北宋现在,铁的用途大部分都是菜刀,农具,一些铁棍等必须的铁制品,还没有进入到其他的领域。

    可是当铁的价格降低的时候,可以利用的领域也就会多了,比如说餐具,比如说各种的日常用品,甚至是一些机器工具。

    铁是一个可塑性很强,性能很卓越的一种材料,他可以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之中的各个领域,只不过因为价格高昂关系,还没有大规模的运用到生活之中。

    赵信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工坊的情况之后,没有离开大名府,而是留下来了,他需要亲自的看看,这个冶炼的过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这对于他们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关系到了最终的成本,而成本决定了利润。

    如果这个工坊,能够全力以赴的话,每天可以生产40万斤的铁,他的成本每降低1文,就是400贯,而生产量每提升10万斤,就又是很可怕收入提升。

    200多个台子,进展到了600多个,伴随着人员的增多,一些问题开始出现。

    比如说,之前在苗家庄从来都没有出现的配合问题,已经出现了,煤炭,原料,铁,钢,这基本上,就是冶炼的几个重点,之前小规模生产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他们之间的配合,在这里出现了。

    之前,铁匠只是因为每月5贯的月俸而来的,现在,知道了这个提成的标准,每天400斤铁的话,可以得到800文,一天就是快一贯,顿时投入了巨大热情。

    一些人延长的工作时间,一些人加大的工作强度,这就造成了基本上,每一个铁匠台,都微微的有些超出。

    这是一个好事情,可是好事情汇聚到一起,就不好了,原料跟不上,铁,钢必须要一定的比例,炼制的过程也微微有些不同,而相对于铁而言,钢的性能更好,提成更高,很多人就少冶铁,多炼钢。

    这是人之常情,是人都想要多赚点钱,这没什么,可是比例失调之下,原料没有了,最终造成了长达1个时辰的彻底停摆。

    这只是大规模冶炼遇到的第一个大的问题,其他的小问题,也层出不穷。

    王松都被这样的问题弄得是焦头烂额了,这才600台,就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以后,跟赵信说的,1000台,甚至两班三班倒的时候,该有多少问题啊。

    王松甚至求助于赵信,却没想到,赵信听了王松的话之后,就笑了,他有些太杞人忧天了。

    是工业生产,就必定会出现问题,而且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不少,怕的不是出问题,而是不出问题。

    赵信不可能长时间的在这里,定海军,还有厢军,这些都是千头万绪的,定海军才是根基,大名府的铁匠作坊,是为了赚钱而出现的,不能顾此失彼。

    在大名府的时候,不能够把问题处理完毕,等到赵信离开的时候出现那个麻烦可就大了。

    他准备趁这个机会,做出一个标准,就跟之前的炼铁一样,总结出最适合的一条标准,大家按照这个来就好了。

    原材料配比的问题,这是一个小问题,只是一个协调的问题,在布置的时候,流出来一定的余量,并且强制的命令某些状态之下,必须要做出来一部分的铁。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总结经验,在王松目瞪口呆之中,整个铁匠工坊规章制度,以肉眼看的到的速度,迅速的成型,从最初到最后,从简单的物料的配比,到一些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