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有了这个催化剂就不一样了,赵信当然知道,后世,在炼铁和炼钢之中,都有催化剂。

    催化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之中,他本身不会变化,加入之后,却会促进反应快速进行,或者是降低反应条件,在工业之中的应用相当的广泛。

    赵信只是一个历史学家,能够通过后世的咨询时代,知道一些炼铁方面的知识,已经相当不错,如果要让他知道催化剂,实在是难为他了。

    可是这个天然催化剂的出现,填补了空白,这个不但可以在这个铁匠工坊使用,未来大规模的高炉炼铁,同样可以使用,这就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自然界的化合物,天然的矿物这么多,总不能一个个的试验吧,这样下来,先不说时间上能不能达到,就说这个成本上面,已经是非常可怕的。

    苏林在催化剂的使用上面,只是初级阶段,他甚至只是按照祖传的讲述来添加,虽然提升不小,可是对于这个的使用,还有些问题。

    在卡牌系统的介绍之中,并且加入了自己对于炼铁的理解,赵信调整了整个步骤,果然,苏林没有开发出这个催化剂的全部功效,冶铁的最终提升,不是25%,而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说,效率提升了三倍以上。

    同样的,这个催化剂,对于钢铁的提升是最大的,钢的提升在4成,成品勉强的达到了1成。

    看起来总的提升应该是15%左右,可是赵信却不那么看,任何一方面的提升,换算到总体上,都不会那么低,这需要调整,需要统筹和调控,这一点,北宋的人不知道,他却是一清二楚的。

    铁钢成品,这是炼铁作坊的三大支柱,他们产量出现了变化,其中的调整是必须,赵信为此,专门花了4天的时间,重新的制作出了一个流程。

    这还是得益于之前的经验,因为之前的调整,根据产量,根据相互之间的配合,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律,虽然这一次改动比较大,可是还在可以协调的范围之中。

    这次协调之后,很容易的把协调的结果都融入到了生产之中,总体的效率提升了50%,这是包括了铁,钢和成品,以为铁和钢的效率提升了,负责哪一个环节的人员减少了,同时,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细微的调整,不足以提升到整体方面的,也融入了其中。

    聚沙成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最终效果非常的不错,整个工坊的生产效率,再一次的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因为这一个功效的巨大,特别是催化剂,对于未来的钢铁工业有巨大的效果,这个催化剂,或许比不上后世,专业化生产的催化剂,可是在效率和性能上,已经相当可以了,最少说,以北宋这个条件,初期是可以使用的。

    这种情况之下,最终,赵信做主把这个奖励提升到了5000贯。

    实际上,这种催化剂的出现,对于成本的降低非常可怕,保守估计,冶铁的成本还会再下降一倍,达到每斤铁大概17文左右,比之前预计的30文左右,下降了很多,钢铁和成品,也会跟着下降,而且幅度不小。

    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中,因为奖励的关系,提升了两次奖励的标准,最高的标准已经上升到了5000贯,这让所有人都疯狂了起来,以前还藏着掖着的配方,开始纷纷的拿出来,是都想让好运气落到他们的身上。

    实际上,还真的有,中国的炼铁,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到北宋这个时段,已经超过了1000多年,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之中,加上王朝更替,多少秘方和绝活,最终都找不到了。

    现在暴露出来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这些秘方之中,有价值的催化剂一共12种,可以用于多种钢铁的炼制,甚至是未来钢材的炼制之中,不但节约了很多的时间,也让效率提升了。

    虽然没有一款是比苏林的效果更高的,可是这些催化剂,也都给出了2000贯到4000贯不等的奖金,其他的一些细微的调整也在继续,铁匠作坊开始疯狂前进的步伐,效率比之前刚刚试运行的时候,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这些铁匠们是亲历者,他们亲眼看到了通过调整的变化的,一个个的秘方,甚至是拿出秘方的人,他们这才明白,秘方是这么用,还有这种操作。

    效率的提升,不但造成了产量的大规模提升,平均每天,每一组铁匠,炼铁数字是1500斤,也就是说,以2000组为数字的话,每天的达到了300万斤,也就是1500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个看起来只是普通组合的铁匠作坊,可能每年的铁的产量,高达50万吨。

    这几乎比得上一个的大型的钢铁厂了,当然了只是铁,钢的产量还不行,一方面,钢的产量不需要的那么多,另外一方面,生产钢的效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多,至于成品,那就更慢了。

    不同的铁匠,分工合作之下,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用于生产铁,三分之一生产钢,剩余的在生产各种成品,这样达到了比较正常的程度。

    这样算下来,每天的铁的产量大概是375吨,同样也是一个惊人数字的,剩下的一部分转化为钢,一部分转化成各种成品。

    一个月的时间,调整和改进,逐步的磨合,再加上陆陆续续抵达的这些铁匠们,最终,在大名府的铁匠总数达到了37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是从资深学徒之中升级。

    对于工业化的生产,简单化和扁平化,是一个突出的方面,铁匠们为什么那么难的成为,因为铁匠必须熟悉打铁的一切技能,从冶炼,到炼钢,再到打造成型。

    在北宋,一个合格的铁匠,他必须要撑得起一个铁匠铺的所有工作。

    可是对于炼钢作坊,完全不用这样,每一步都有流程,大部分的流程都相对简单,只要有一定的铁匠的知识,正好是这里需要的,就可以成为大匠,比起一般的铁匠,这好多了。

    虽然一些资深的大匠,对于这种做法,颇有微词,可是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可是好事情,本身是帮工的身份,却可以拿到大匠的活,当然是踊跃了。

    一些简单的考核,说白了,就是上来实操,整个工坊之中,也就是十几二十个产品,只要能够熟练的带领人员,把这些产品炼制出来,或者是在炼铁和炼钢的操作上面完成,就可以成为大匠,一旦独立出去,就享受大匠的薪水。

    这种奖励加上调整,让整个铁匠作坊热火朝天,而且每天的产出也开始攀升新高,工业化所产生的威力,彰显出来,可是对于王松来说,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愁眉苦脸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这个铁匠作坊,目前用人已经超过了2。3万人,其中大概4000个不到的铁匠,还有大量的帮工和劳力,按照平均月俸15贯这个数字,一个月的月俸的,就是30万贯。

    这还是其次的,关键是铁矿石和各种原材料,虽然他们所占的比例不高,可是一个月的期间,也差不多要60万贯,也就是说,两者相加过百万,如果不加快销售,恐怕,工坊就支撑不下去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

    工业化的可怕就在于如此,越是大的企业,停摆一天所造成的损失,就非常的可怕,大型钢铁企业,面对着钢铁价格下跌,一年的损失可能是数十上百亿,明知道赔钱,还要生产,这是脑残么?

    实际上,不是的,如果完全停工,总的损失比这个更大,坚持下去,说不定,就可以坚持到价格回暖的一天。(全本小说网,https://。)

    看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各种材料快要支出90万贯,实际上,还没有那么多,有些付出只是账面上的,比如说工资,30万贯的工资,按照约定,是一个月结束进行统计计算,到第二个月下旬发放,这就有50天左右的账期。

    铁匠工坊,负责所有人员的伙食,住宿,这个暂时不会掏钱,却也会记账,这会冲抵一些,一些材料价格,加上工费,才会有60万贯这个数字,实际支出的,也就是三四十万贯。

    就算是这个,也非常可怕了,按照目前北宋的标准,就算是一些富裕的州,比如说,扬州,杭州这些地方,每年上缴的税负超过百万,可是现金,基本上没有那么多,大部分都是实物。

    后来,王安石变法之中,最大的革新,把粮食变成了铜钱和银两,看是起来是一样了,可是对于老百姓的盘剥更加厉害。

    本身,老百姓卖粮,就受到了粮食商人的盘剥,在丰年,在粮食下来的季节之中,粮食价格暴跌,到了青黄不接,粮食没有下来的季节,粮食的价格就非常高昂,保守可能是两三倍的样子。

    以前就是这样,现在,到了两税期间,必须要卖掉粮食,换取金钱,用来缴税,在一个必须要做的前提下,粮食商人还不可劲的压价。

    看起来是公平的税制,减少了政府的时间,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就是神宗变法的实质,就连明显利民的青苗法,都被执行的不伦不类,更别说这样的税制改革,给予弄到钱的前提下,立刻被下面利用上了。

    扯那些就远了,铁匠作坊发展,实际上是出乎赵信的预料的,一个几乎是手工的作坊,只是把大量人员集中起来,使用了后世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技术,就爆发出了还么大的量。

    不说成品,就说炼钢和炼铁,从原来方法到现在,效率何止提升了10倍,同样的工作条件下,10倍的效率,本身就代表着成本的降低,更别说使用煤炭,加强铁匠台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环节和浪费。

    最终,最大的效果实际上是催化剂,为了几种催化剂,单纯奖金,就付出了超过5万贯,看起来很高,可是对比他的成本的话,一点都不高,这为后来奠定了基础,却又加重了资金的压力。

    现在,馒头包子和肥皂生意,已经顺着大名府拓展了,大名府,是整个北宋北方,最精华的地区之一,依靠着京杭大运河的发达交通。

    馒头包子,是即时性的食品,运输和销售的时间,不应该超过3个小时,否则,有了棉被,也不行。

    按理说,他的销售范围,就是在大名府,最多在比较近的近郊,可是实际上,在运河上,还有一个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以把馒头包子,快速的运送到其他地方。

    那就是车船,车船的最初起源,在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北宋之后,伴随着北宋对于京杭大运河的依赖更加的加剧,车船也就大行其道。

    一般的沙船已经足够便利了,可是万一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或者更加紧要东西呢?

    唐代一骑红尘妃子笑,说的就是用八百里加急,运送荔枝,不远千里,博得妃子一笑的故事,在北宋也并不是没有。

    产于江南的各种新鲜水果,通过车船,大笔的运送到四京之中,成为了贵族们桌上的上品。

    馒头包子,虽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可是一个车船的容量也不少啊,又不是长途,最多在1个时辰之内运到,这样运费虽然不低,却也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短途运输,这种从来都没有人注意的东西,开始在北宋出现了。

    没错,车船的价格不菲,按照现在,一个车船上面装上3万个馒头包子,也就是2000多斤的样子,一个时辰之内的运费为1贯,平均到每一个馒头包子上面,就是30个一文,这个运费相当的高了。

    换算到一个100斤的人身上,就是70文,一个时辰100里,比起平常快的多,却也不足以花费70文这么多,可是放在馒头包子上面,这算什么,增加的成本,跟销量相比,完全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周围100里之内的区域,都是市场的。

    大名府是北宋最为精华的所在,是北方的陪都,周围的城市圈也相当的密集,人口在5万以上的城市,多达12个之多,整个区域圈子之中,差不多有700万人。

    保州才几十万,就已经让每天的收益在2500贯以上,现在人口多了30倍,又是比较富庶,驻军更多的地方,销量还不翻翻。

    甚至在后期,王松看到了车船的效果之后,主动的购买了一批二手车船,自己雇佣进行运输,看起来,消费也不少,车船都是重型劳力,他们的消耗也大,可是从单途变成了双途,前往那些城市,也会附带的运送回来一些东西,或许是一些原料,或许是一些其他的特产,只要不赔钱就好,这就变相的又节约了成本。

    现在,馒头包子还有肥皂,在整个大名府周围,彻底的推广了,每天大概是7000贯左右的收益,一个月,可以达到惊人的21万贯。

    看起来是很多,如果没有铁匠工坊的话,这一笔收入,勉强可以支撑定海军的建设,可是有了铁匠作坊之后,铁匠作坊就如同一个吞进猛兽,开始疯狂的吞噬着资金。

    在最初,生产出来的东西的,经过测试之后,比起市面上的东西要好的多,甚至是一些名牌的精品,也比不过铁匠工坊产出的最差的一个,王松在大名府,还有周边的各个城市之中,进行试探性的销售,效果不错,可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每天的销量只是在3000贯左右,相对于产出,就是杯水车薪。

    按照后期,375吨,也就是75万斤铁的产量,全部消耗完毕,打造出来铁器物品总量,为60万件,可是大名府周边,目前的销量,只是在每天5万件左右,有时候还达不到。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产量疯狂,销售却不行,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完成销售,大量的堆积在铁匠作坊,一天高达55万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让王松头疼不已,有时候,甚至忍不住跟赵信提起这个问题。

    赵信当然知道这个问题,销售不畅,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现在的销量并不能够让他满意,可是这已经是北宋这边的极限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到了铁器时代,可是普通人,还没有这个认识,铁更多的是军事上面的。

    虽然赵信弄出来这个铁匠作坊,本意是向着民用,可是他也没想到,这个铁匠作坊产量,会是如此的可怕,比他料想的提高十倍,他之前只是想想着,日产40吨左右,年产量能够突破1万吨,已经不错了,谁知道,现在,已经奔10万吨去了,如果全力生产,甚至可以达到50万吨。

    那么民用就不合适了,必须要转向军用。

    可是如何突破呢?已经退出了皇族身份,转而成为定海军节度使,他本不应该介入到军事方面,可是这么大的铁匠工坊,总不能废掉,一月百万的花销,不寻找销量,不出3个月,这个铁匠工坊就会崩溃。

    大规模的打造兵器,那是做梦,没有工部局的授权,没有中枢的允许,任何大规模的打造兵器的行为,都视为造反,现在,汝南郡王自身难保,不可能盯着他来看,可是他也不能这么做出格的事情啊。

    不对啊,应该是有解决的方法啊?

    赵信一边考虑着现状,一边仔细的思考着解决的途径,一定是某一项没有想通的。

    突然,手边的一个东西让他眼前一亮,这是铁匠作坊的第一炉铁打造的铁片,被工匠们用神奇的作用,打造成为一个镇纸的样子,浑然一体,圆润无比,虽然廉价,却很得赵信的喜欢。

    没错,铁就是突破口,铁匠铺的一切,实际上是以铁为基础的,后世的钢铁厂,可能有特种钢铁锻造用品,可是实际上,他的基础就是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