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兴宗的态度,韩琦不以为意,他之前就预见到了,辽国可能的想法,他提出长弓辅助,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存在感,只是表现出那种态度,并不一定要介入到兴庆府战斗之中。

    战争,永远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他手下的部队,在灵州,在兴庆府城下,都没有遭到巨大的损失,没必要为了某一个目的,葬身在兴庆府之下,他主要来的目的,是为了领土的划分问题。

    没错,已经被北宋彻底占据的灵州,肯定是已经吃下去了,不可能再吐出来,辽国拿下的也同样。

    双方的焦点,其实就在灵州到兴庆府,实际上,原来属于兴庆府的哪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不算很大,总共也就是百里多一点,可是这是跟灵州一样,属于河套上面的富饶之地。

    实际上,以兴庆府为中心,灵州,还有周围的几个州,本就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因为西夏的游牧民族,不会种粮食,所以荒废成为草场。

    辽国当然不可能放弃,这是五州是西夏的膏腴之地,更别说,在灭亡了西夏之后,兴庆府这边,肯定是核心,一方面防御西夏元昊的反扑,另外一方面,防御北宋,国与国之间,条约这种东西,是力量作为后盾的,辽国很清楚,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守卫在这里,条约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第三百二十章 浮动的人心

    关于领土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谈判的核心问题,这需要一点点的争夺。/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初期,双方个不相退,辽兴宗的态度更是强硬无比,一丝一毫都不愿意后退,经过了一阵的争辩之后,韩琦稍稍的退后一步,最终,以辽兴宗付出部分战利品为代价,结束了这一个土地的争夺。

    灵州已经归属于北宋了,辽国也清楚,如果采用战争的方法,根本不可能,把灵州占据,这种情况下,辽兴宗也不可能提出,让北宋放弃灵州。

    双方的,就是从灵州开始,最初,还试探了一下,可是得到了韩琦坚决的否定之后,辽兴宗也不再坚持,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交锋,特别是韩琦锐利锋芒之下,最终达到了统一的结果。

    北宋可以把灵州地界,整体向前前进30里,到其中一条黄河支流位置停下,在东部这一侧,属于是北宋的领土,北宋可以对它进行开发,包括灵州在内。

    除了30里之外,双方划定30里的缓冲区,都不允许驻兵,这个条件,距离韩琦最初提出的,把从灵州到兴庆府的这段距离平分来说,减少了差不多8成,这种情况下,韩琦哪怕知道,最终必须要这样,也会努力的争取,据理力争。

    或许,韩琦的要求,太过稀少,或许韩琦太过难缠,最终,辽兴宗还是同意了要求,在确定分界线和缓冲区之后,作为对北宋的补偿,给予一定的补助。

    这个补助最终计算清楚,是1万匹铁鹞子使用的战马,3万匹普通马,还有包括10万头牛在内的接近45万头牲口。

    看样子,相对于土地来说,这些在辽兴宗哪里真的不起眼,一头羊,一匹马,甚至是一头牛,这些在辽兴宗眼里,不值钱,可是放在北宋,因为封锁的关系和路途的关系,一头牲畜的价格,甚至比辽国的价格高出十倍,甚至是二十倍。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赐予,可能在辽国,只是几万贯,绝对不超过10万贯,还是从西夏手中抢到的,可是放在北宋,单纯1万匹铁鹞子战马,就超过200万贯了,3万匹普通的马也超过百万的,10头牛和30万头羊,基本上也都是百万层次。

    这个赐予,几乎相当于一下子给了北宋几百万贯,这可比简单的土地,贵重很多了。

    这是辽兴宗能够答应的极限,依次为代价,北宋将会只保留的灵州这么一片土地,最多稍稍向前延伸30里。

    30里,在地大物博的辽国看起来,这不是一片很小的地方,稍稍眼神,到一个黄河支流,这又易于区分,不会产生些微的领土争端。

    对于北宋而言,宽30里,长300里的这一片区域,也是一片不小的区域,总计达到300多万亩的土地,以一亩地一石的产量,足以支撑30万人以上的生存,这对于北宋在西北的力量,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草场,跟良田,他们的承接能力,相当的不同,相对于贫瘠的草场而言,良田更容易养育更多的人。

    这也是中国人口庞大的根本原因,看起来草原上土地广阔,到处都是牛羊牲口,可是一头牲口要长成需要多长时间,纯粹吃肉的话,又可以养活多少人,一亩草场能够承载的人员非常有限,甚至要千亩,甚至更多的草场才能够。

    可是一亩耕地能够养活多少人,南方富庶的土地,一年两季,差不多能够收到6…7石的粮食,这样的产量,几乎快要能够养活一个人了。

    草场跟耕地,百倍的差别,这也是农耕民族稳定根源,就算是大型的灾难,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那是生存危机,对于农耕民族而言,除非是那种绝收性的大灾难,否则减产的这种,最多就是苦一点,下一年再勤劳一点,就可以搬回来。

    灵州,放在西夏手中,不过是一片水草丰美牧场,300多万亩,最多承载几十万头的牲畜而已,这样牧场,也就是养活几万人,可是放在北宋手中,最少也是十倍,一定程度上面调整,甚至是20倍以上。

    在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之后,北宋没有介入,辽国也好受了很多,几十里的土地,在辽国看来,不过是把边界线稍稍的向西,这点土地,连塞牙缝都不算是。

    在北宋的营地,在韩琦回归之后,已经开始后撤了,之前获得的牲口,需要分批的送回到灵州去,现在又有辽兴宗的承诺,不管这个承诺是真的还是假的,先把已经得到的落袋为安再说。

    4万的队伍,只会留下2万人左右,位置上面,又向后了30多里,彻底的退出了兴庆府的范围,如果不是辽兴宗许诺的东西,还没有拿到,他会直接的撤退。

    剩下的兵力,则依次的离开,把之前在西夏获得的战利品,一一的带走。

    看到北宋明显的退出了站圈,剩下的不足一半的部队,更多的辽军可以解放出来了。

    辽国一直对北宋有所防御,开始把全部的力量压上去,本身,就被残酷的杀戮,弄得几近崩溃的西夏军,又遭到了这样的重压,立刻承受不住,接连后退,兴庆府的浓烟,又多了好几十处,各处关键地方,也被攻破了不少。

    兴庆府很大,士兵很多,抵抗的决心也非常的坚决,可是一个问题还是显现,这时候,已经一天没有出现的元昊,依然没有出现。

    元昊贵为西夏的皇帝,战神,兴庆府的统帅,他的存在,对于整个西夏军的士气,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辽军的攻势汹涌,特别是城墙被破,面对着可能亡国灭种的危险,所有人都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皇帝,可是这个热血不是无休无止的出现的。

    现在,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挡住辽军的攻击,大量的房屋被焚烧,民众被屠杀,这样一丝一毫的降低着士气,这个时候,所有的西夏军民,都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领导他们打赢这一场战争。

    无论从底层到中层,甚至是上层都有这个声音,特别是一些大家族和高层统帅,已经开始寻找元昊了。

    按理说,现在兴庆府已经处于存亡的危机上面了,于情于理,都必须出现,他要鼓舞士气,要指引方向,并且决定接下来的选择,是投降还是突围。

    这些都必须是最高统帅和皇帝做出来的,甚至已经相当紧迫了,任何一丁点犹豫,都会让最后的成功几率大大的减少,元昊依然没有出现,这就非常奇怪了。

    他们实际上,早在几个时辰以前,就已经开始留意了,从意外的攻击,打破城墙之后,似乎就下达了命令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稍稍回忆一下,已经有4个时辰,元昊没有出现了,贯通了整个白天,代表着什么,一个统帅,一个最高层,在城破的这个关键点位,消失了4个时辰,他是逃掉了吗?

    虽然元昊的性格,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一场简单的战争,西夏已经处于了灭亡的关头了,这是谁都无法想到事情。

    不管怎么说,都需要确认元昊是否还在,在高层和大贵族统一意见之后,冒险打开了宫门,却发现,宫内也是一团糟,谁也没有见过元昊的踪迹,不但是元昊,还有贴身保护元昊1000亲卫。

    如果单纯元昊一个人不再了,或许是躲到哪里,或者是遭遇了什么不测,连亲信的1000名亲卫也都不在了,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都跑了。

    果然是做的非常的绝,连一向比较喜欢的高层将领,亲属文臣,一个都不带走,只带走了1000绝对信任的亲卫,他们何尝不知道,自己作为弃子,被元昊给放弃掉。

    屈辱顿时产生,可是更大的问题在于,现在怎么办,没错,现在怎么办,喊杀声已经遍布了大半个兴庆府了,战略要地,一个接着一个被攻破,兴庆府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他们很清楚,就算是元昊在,这个局面也翻不了盘,可是最少说,还有一个领导者,帮助他们做出决定,哪怕投降也有一个带头的。

    现在,元昊都不在了,整个局势就四分五裂了,抵抗的决心,一瞬间消散了。

    大家族和大贵族们,聚在一起,开始商议这件事情要怎么办,一些精锐的部队,从前线,被抽调过来。

    果然,辽军直接的感觉就是抵抗开始减弱了,一些强力的士兵,几乎没有出现,大概是继续向前推进了1个时辰,有人西夏的贵族开始跟辽国联络了。

    他们果然聚集了不小的实力,6万铁鹞子,4万泼喜军,还有一部分的亲卫,一共是的13万的军队,集体向辽国投降,要求辽主保持他们的待遇和体面。

    换成刚刚城破的时候,辽兴宗肯定不会同意的,可是现在,西夏军已经在城市巷战之中,展现了他们的实力,这种情况之下,这些强力部队,如果龟缩到宫城之中,缩小版的西夏宫城,而言是一个小型坞堡,真的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

    获得这些部队,虽然辽国不能用,可是用来做做手脚还是可以,特别是一直以来都小心的心腹之患。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

    大量精锐部队抱团,这是一个问题,面临着必死的局面,困兽之斗,也会让辽军受到相当的损失,可能是2万,可能是3万。(全本小说网,https://。)

    可是对于占据了广阔领土,人口众多的辽国而言,这不是什么问题,不然的话,之前在沙漠的时候,辽兴宗也不会拒绝萧惠的建议了,10万大军,只要不是死绝了,从辽国境内,还可以调动大量过来。

    辽国的主力重骑兵,铁林军和皮室军,都是几十万的编制,之所以没有到西夏来,只不过是因为后勤的关系。

    辽兴宗之所以要考虑,是别的意思在作祟。

    没错,辽兴宗考虑的就是北宋,辽国最警惕的,永远是北宋,双方从澶渊之盟开始,长期在河北地区,驻扎数百万的大军,原因就是为了提放对方。

    虽然,一直以来,辽国都占据了相当的主动,每每有一些事情,都会拿着进军作为要挟,可是每一次都没有付诸行动。

    是辽国不想占据的北宋的便宜,肯定不是,西夏在西北,吃的是锅满瓢满的,一旦国内过不下去了,就找北宋麻烦。

    可是辽国更清楚,北宋在河北的防御,一条京杭大运河,直接让后勤的压力不复存在,一个拥有足够后勤,可以在整个精华地区调集兵力的河北,那不是辽国能够撼动。

    现在,不管是意外也好,不管是泄愤也好,西夏已经拿下了的,辽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其中,北宋如果没有出现的话,这非常完美,可是北宋不但出动了,还占据了最大的战果。

    灵州,这个比较关键的州,哪怕辽国不在意,却不想让北宋拿下,只要拿下了之后,就一如北方河北,如果再解决了运输问题,那麻烦可就大了。

    一想到韩琦傲然的从他手中,争取到的好处,辽兴宗就忍不住想发火,当这个问题跟投降的问题考虑到一起的时候,骤然间,辽兴宗有了新的想法。

    西夏的试着在辽兴宗沉默的时候,变得颤抖了起来,双方的地位并不对等,他们几乎是拿着拼死一击和鱼死网破,来最终换取辽国的宽大,这番考虑,如同是地狱一样,度日如年的。

    不过终于,辽兴宗开口了,平静的说道:“可以!”

    这两个字,仿佛是天籁之音一般,在使者的耳边响起,一下子,所有的担心,所有的疑惑,都不复存在,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安全了的。

    “陛下!”旁边的萧惠,一听到了这句话,大惊失色,连忙开声劝阻。

    “韩王不必多说,我心中有数!”辽兴宗冷然的说道。

    萧惠默然的看了辽兴宗一眼,这个年轻的,有些刚愎自用的帝王,如果能够听进劝说,就不会有目前的西夏一战。

    西夏一战,到现在,几乎已经胜利了,可是隐患还有,按照西夏使者所说,元昊带着1000亲卫逃跑了。

    对于这个人,以前,或许没有多少感觉,一个西夏,根本不入流的王国的国王,如果不是辽国想要牵制住北宋的话,早就灭掉了。

    可是这一场战争,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在萧惠看来,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周文秀的准备和表现,别说拿下兴庆府了,就算是突入西夏境内都很难。

    萧惠不可避免的预见到了,曾经辽国攻夏的结果,如果不是北宋派出了周文秀,如果不是北宋的全力支持,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结果。

    可是辽兴宗一点都不知道,甚至连萧惠,只是觉得,周家为了周文秀的上位,做出了很多的准备,他也不想想,这个准备是一个周家能够做到的么?

    辽兴宗制止了萧惠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也是他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

    使者也很清楚,能够让辽兴宗打赢他们的投降要求,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对于辽兴宗提出的条件,他也是全盘接受的,当然了,辽兴宗也没有提出很多的额条件,只是提出了一个,那就是抽调3万精锐部队出来,保证他的武器装备,诈做突围出来,向东而去。

    辽兴宗是在廷议上面提出,萧惠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想说什么,却没有多说,作为北院枢密使,管理的多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真正对宋作战的是南院大王,可是一直以来,北宋对于辽国的威胁,都是非常大的。

    这一次,辽国灭夏,拿到了最大的好处,可是北宋也趁乱拿到了灵州,拥有了一个在西域,稳定的根基,这个时好时坏,暂时不说,对于辽国而言,肯定不是好事,留下一部分西夏流寇,趁乱攻击北宋,甚至扰乱北宋的西北,这是不错的选择。

    辽兴宗虽然仓促了点,也莽撞了点,可是出发点和战略意图是好的。

    其他的辽国文武大臣,没有萧惠看的这么远,可是北宋这么的一出,还是心中有怨念的,辽国先天跟北宋就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他们拼死拼活,但是北宋获得实惠,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放过。

    就这样,在双方的配合之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并且经过了辽兴宗和全权使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