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月初五拿下西平府,占灵州,十一月二五拿下兴庆府,那是什么地方,那是西夏最重要的地方啊,西夏灭,这是廷议啊,不是小儿开玩笑的地方。

    参知政事没有个能够安稳住状态的,就连高座玉台之上的仁宗,也一个趔趄,差点没有从御座上面摔下来。

    贾朝昌满意的看着这个的状态的,装作不知情的看着仁宗,说道:“陛下,还没说完,我要继续么?”

    “等会!”仁宗此时已经有些慌不择言了,连俚语都说出来了,可是此时他顾不得殿前失仪,大声的说道:“你是说,韩琦在西北,拿下了灵州,还跟辽国一起攻克了兴庆府!”

    韩琦去西北的事情关系重大,是枢密院内部做了决定,并且报请仁宗通过的,这中间有一个伺机而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只要辽国跟西夏消耗,对于北宋就是一件好事情,有没有占据一定的领土,这问题不大。

    连枢密院都认为,以北宋的战斗力,最多就是敲敲边鼓,占据边境一些要点,沾点便宜就好了,谁也不会想到,会有这么惊人的战果。

    这也真的是如此,太惊人了,打个比方,就如同战国时期,六国畏惧秦国的时候,甚至为了秦国,几次的派出联军,可是这个时候,李牧告诉赵君,秦国被他的一个偏师给灭了。

    虽然不远,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参知政事和仁宗关注的重点,就是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没错,韩琦奏报的,贾朝昌拿出来,而且还是廷议,无论是这两者任何一个,都可以证明,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板上钉钉的,可是他们还是不相信。

    太惊喜了有没有,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特别是三司使的,他的感触更深,甚至顾不得,他还在为资金而操心,现在的什么资金都不用考虑了,西夏灭亡了,每年数百万贯的固定支出,加上随时有可能动用一些储备,将会不复存在了。

    叶清臣忘记了一点,这是战功,而且是灭国大功,有功必赏,这是固例,光是要犒赏有功之人,就需要一笔为数不小的资金,这些钱,还是三司来出。

    “我这里有详细的过程,甚至还有攻陷兴庆府之后的一些介绍的!”贾朝昌一比一眼的说道,这些都是韩琦信上的内容,很详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很严谨。

    这些并不能证明什么,不能说不能证明什么,是这件事情,太过关键了,一个困扰北宋几十年的时间,一直以来都袭扰不断西夏,就这么就完蛋了的?

    不确定情况,谁能够相信,连大军云集都不能够做到的事情,韩琦依靠着西北的那点兵力,甚至没有要求中央的支援,就这么的完成了?

    是韩琦太过逆天,还是之前的人太笨蛋,不,不能这么说,好水川之战,韩琦也是主将,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什么时候,变化如此之大了。

    廷议顿时成为了菜市场,中层官员和底层官员,没有资格说,可是参知政事,枢密使们七嘴八舌的话语,让整个廷议乱成一团,关键就是在于,证明这件事情是真的。

    可是在最后,贾朝昌祭出杀手锏,那就是韩琦跟辽主灵州合议的正本,这个等待着北宋盖上玉玺和大印之后,就能够正式刊行的合约正本。

    没有人去管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的,为什么会有辽主背书,更别说,这个合约上面的数字。

    叶清臣的眼,直接就直了,开什么玩笑的,近千万头的牲口啊,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资金问题凸显的时候,叶清臣的眼睛里面,几乎全部都是钱了。

    有了钱,才有一切,他甚至为了钱,不惜再拿出仁宗的名义,到定海军去化缘一番,这个灵州合议就冒出来了,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千万头伤口,这代表什么,代表着白花花的金银,只要把这个消化掉了的,一切还是问题么的,别说一个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再多几个,也完全不成问题。

    廷议被终止了,一系列劲爆的消息,在这个廷议上面公开,这是贾朝昌故意,但是仁宗不可以让他继续下去。

    同时这件事情,也关系到了整个北宋的走向,在三国争霸变成两国,未来还有一个可怕,数量级可怕的交易的时候,也就只有参知政事能够参与到其中,其他的人,都不可以,清场是必须的。

 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问题

    偏殿,只剩下这些参知政事们,这些作为北宋最顶尖的这一批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这个庞大的国家,超过亿人的生计。全本小说网,HTTPS://。m;

    可是今天,核心就在远在千里,甚至是书2000多里外西北。

    之前,在廷议上面,只是简单的说明,没有涉及到详细的东西,到了这个偏殿的,只有十来个人,就没必要掩饰,来自韩琦的奏折,加上辽国合约正本的,也都让所有人传递了一遍。

    这下子,这些最顶尖的朝臣,才看到了具体的细节,趁着辽国和西夏的战争的关键时刻,悄无声息的占据了灵州。

    这需要精准的判断和时机,而不惊动西夏和辽国,悄无声息的把灵州经营好,保证一个基础,这才是一个稳重的大臣应该做到的。

    这一切,韩琦都做的非常的好,无论之后的事情,到底如何的发展,一个基础是奠定下来的,那就是北宋按下了灵州。

    灵州是西夏攻击北宋的基地,在地理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水草丰美,是一片富庶之地,在历史上面,河套平原,也是经略西域的重要之地,拿下了这里,等于说,在两国的争斗之中,占据上风。

    如果说攻占灵州,还可以接受的话,他们如果在足够的情报支撑下,还勉强可以做到,接下来的东西,就有些可怕了。

    趁辽国攻占兴庆府的关键时刻,进入到攻击战之中,跟辽国达成协议,用特殊的武器,毁掉城墙,最终一举的攻占兴庆府,这个需要东西太多了,甚至还需要辽国方面的配合。

    有任何一丁点的问题,就不可能达到,所有人还专门询问了那个武器。

    北宋是以防御著称的,防御能力冠绝天下,在战线上失利的前提下,他们往往做出来的选择,就是修建一系列的城墙,用链状的防御体系,抵御住对方的攻击。

    一款可以对北宋城墙有着巨大破坏力的东西,这无论如何都需要掌握到手中。

    问道这个问题,贾朝昌就麻瓜了,因为赵信的要求,韩琦对于这个是保密的,甚至连奏折之中都语焉不详,只是提到了是定海侯的新产品,数量有限,同时,对于棱堡没有威胁。

    又是定海侯,这下子这些宰抚们才发现,今天听到这个名字,实在有些太多了。

    制定计划是定海侯提议的,当时就在保州,禁军的改装,也是定海侯建议的,长弓在这一战,展现了可怕的作用。

    兴庆府一战,语焉不详,能够表现出来的作用,也被炸掉兴庆府的城墙这个更加劲爆的给掩盖了,可是之后,在伏击之中对付3万铁鹞子,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功,完全展现了长弓的可怕。

    这些全部都是跟定海侯有关系,如果再加上铁料和一些体系的改变,整个北宋的朝政,几乎都受益于的定海侯。

    不过,很快的,包括贾朝昌在内,都住嘴了,定海侯是一个禁忌的字眼,不是说不能说,只不过,这个场合,不方便来说。

    仁宗也是感慨,如果大名铁匠作坊,展现的是赵信赚钱的能力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对整个北宋有巨大影响的,西夏就不复存在了的。

    仁宗坐在皇位上面,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根据韩琦的奏折,元昊没死,西夏没有灭亡,但是跟灭亡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对于北宋而言,是心腹大患的西夏,再也不复存在的了,带甲数十万,不停的骚扰北宋的西夏,就这么的变成了辽国的对手,甚至缩小到了很小的程度。

    五洲之地,只剩下一州之地的前提下,这种情况之下,根本就没办法的的,支撑起元昊的攻击的。

    或许是因为这个合约,或许是因为破罐子破摔,辽国也开始疯狂的搜刮,就可以看出来,已经达成这样了,辽国干脆,就的把西夏的所有的东西的拿到手中。

    这也是这么海量的牲口的来源,在奏折之中,也有的韩琦的简单的解释,西夏占据的土地上面,就可以拿出来1000万头牲口,草原上面的承载能力,远比他们想的更高的。

    韩琦也提出了一个想法,把这个互市给继续下去,类似步人甲的交易,只是这么一次,辽国也没有那个资金,继续的下去,反倒是粮食和其他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可以继续下去。

    搜刮干净了西夏的财物,大草原上面,还是可以生长出更多的牲口,只要保持这个互市,就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那么粮食是最必须的,也是游牧民族急切需要的,可是相对于铁器兵器这种,粮食的利润较低。

    毕竟,路途遥远,粮食也是大宗的,送到河北还不算明显,到了的西北,一石粮食的价格,会翻出七八倍来,在汴梁这边700文,甚至是在江南只有三四百文的粮食,却高达5贯,这样成交的价格不高。

    在确定了前面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可能的前提下,最终的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讨论的重点。

    因为别的没得讨论了,确定真假还可以讨论一番,当确定是真的前提下,还讨论什么,连跟辽国的合约都商定了。

    这多少有些不合理,可是在巨大的收益面前,没有人会去说。

    账面上,25万套步人甲,加上其他的配备,价格超过350万贯,可是那是在账面上,这些步人甲最少都使用十年以上了,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铁器不值钱了。

    没错,从大名铁匠作坊,介入到了北宋的他铁料之中,铁器的价格就大幅度的降低的,按照新的标准,步人甲每斤的价格,只有60文,是之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一批货物,价格最多也就是百万贯。

    可是交换到的,却是千万头牲口,无论大小,品种的,一贯买10头,就是是羊,还是那种刚刚出生没多久,就没有多少肉的小羊,也足够让人惊喜,更别说,其中最少有四分之一是牛马这样的大型牲口。

    血赚是肯定,2000万贯只是打底,说不定三四千万,都有可能,这恐怕是北宋在历次战争之中,获得的最大的收益了,有了这个,就算是给辽国一百年的岁币都划算了。

    该谈的都谈完了的,很自然的,放在了这个可能会持续的互市交易上面,按照韩琦的评估,在原来西夏土地上面,一年最少可以产出700万头羊,100万头牛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马,哪怕是把这个拿出十分之一,就足以支撑这个交易继续的做下去。

    可是,需求的只是粮食,而不是大量的铁料,同时大量的铁料也不太合适广泛的输出,韩琦签订的,已经是极限了,能够做出的,也就只是粮食交易。

    粮食送过去,有些亏了,5贯粮食,跟对方交换,或许,获得的只是一丁点的利益,这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北宋高官,有些难受。

    要如何降低粮食的成本呢?

    一个参知政事突然提出了一个办法,修路啊,把路修好了,不就可以降低成本么,在一定程度,还可以的运用水运的方法。

    没错,这是一个的足够的切入点,为什么同样是前线,河北前线的粮食价格,就远比陇西那边低,就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

    水运相对于陆运,几十分之一的成本,就算是关卡,运费,这些全部夹杂在一起,也不高,这也是江南的稻米,送到汴梁只有700文,到河北也不超过800文的根本原因。

    可是陇西不一样,黄河虽然有,可是只有少部分地方通航,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依靠人,用车,或者是背,生生的弄过去的,哪怕路上,消耗的的粮食,已经是数倍于的运送的粮食本身。

    谁都知道,把路修好一点,大规模的使用马车,是可以让运费减少,而且减少到很多,可是北宋没钱,仗也不是时时刻刻的打,往往是打仗的时候想起来了,拨点款,修一点或者干脆就没修,到战争之后,就又恢复原样了。

    可是现在,不但是有千万头牲口,急需要运送到境内,还有未来每年最少是200万头牲口的交易,修好一条路,大量的使用马车,并且做好补给的话,粮食的运费,最少,可以减少八成,这八成的,可都是利润啊。

    一条路的修建费用,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贯,可是架不住利润丰厚,哪怕每年200万头的交易量,这个交易就是千万级别,八成运费节约下来,每年获利,可能就是几百万贯以上,拿出一部分,甚至预先拿出来修路,这不是不可以的。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叶清臣,叶清臣是三司使,最近三司的日子好过了,各方面的节约,可能达到千万贯以上。

    注意到了朝臣们的眼光,叶清臣暗暗叫苦,如果换成开启农田水利工程之前,这笔钱他二话不说就可以拿出来,甚至可以加码,可是现在,他几乎都投入到了这个农田水利之中了,未来巨大的期许,让他投入的有些多,本来想要去丁海军化缘,可是现在,西北的军功要犒赏,还有这个修路的计划,他去哪里弄钱回来,难不成,把农田水利给停下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协 定海速度

    没钱,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之前,一直是中枢不可能回避的东西,任何一项投入,都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伴随着铁料的更换和一些改进,从庆历四年的下半年,逐步不在出现。全本小说网,HTTPS://。m;

    一些以前没有投入,或者说,不敢去投入的项目,在这一个时间段,成功的立项,一批批的工程投入。

    现在,又来了这么一个久违的字眼,这让众多参知政事们面面相觑。

    “不是,今年的计划还没有完成么?”章得象略显不确定的说道。

    “北方农田水利,占据了大量资金!”叶清臣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不过这句话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

    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由叶清臣首先提出之后,立刻得到了整个中枢的同意。

    粮食是关键,特别对北宋来说,北方人口众多,可是多年开发的土地,已经不足以支撑整个人口的消耗,依托着京杭大运河,从南方进入大量的粮食,漕运,已经成为了北宋重要的命脉的。

    北宋的南方,虽然文坛鼎盛,可是除了四川和南方少数地区之外,真正进入到朝堂的,少之又少,多是北方人。

    这些人的宗族,家庭,甚至是社会关系,都根植于北方,开发北方,让北方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天然的正确,更别说,北方也有实际的利益。

    叶清臣最初的投入,只有500万贯左右, 3年500万贯的投入,会整理整个的中部地区12条河流,包括长江海河等重点河流,建立的最少100个蓄水池和池塘,保证足够的抗旱和应对水灾的能力。

    通过这些为节点,在北方的平原地带上面,建设大量的水渠,支流这些的,通过合理的布局,会让整个中国北方,增加30%左右的水浇地,并且让水更加合理的利用。

    水浇地相对于旱地,粮食产量几乎提升一倍,北方土地面积虽然没有南方那么的庞大,按照田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