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们下车的时候,却发现,远处,听到了巨大的水声,似乎是某一条河流。

    难道是黄河么,西北最大的河流就是黄河了,这些官员们之中,熟知西北地形的,少之又少,只有少部分在西北这边当过官,对于西北这边了解的,知道这绝对不是黄河,黄河距离灵州这边,还有很远。

    在这里有水的声音,代表着什么,这几个官员之中,又有一个,恰恰是水利方面的,他甚至亲自参与了北方的农田水利的修缮,联想到这么大的水流,位置,难不成,这里会有一个湖?

    刚刚在车里,看不到外面,他下意识的向周围一看,顿时愣住了,因为前方有一个小小的丘陵遮挡,看不到水的位置后面是什么,可是在这里,是整个西平府这边,水利枢纽的核心,也就是意味着,大量的沟渠。

    没错,这个沟渠真的是多,光是西平湖这边,就有12个主干沟渠,并且在近处,凭借着沟渠的方便,又联络了很多,这位官员看到的,就是如同蜘蛛网一样的沟渠,分布在这个平原之上,并且向远处延伸。

    好可怕的工程,这是这个官员第一个想法,他亲自参与了北方水利的修建,很清楚,这样的工程,难度到底有多大的,如果这里再有一个中心池塘,那么,这个工程就着实可怕了。

    当他们绕过了一片小型的高地,走到了水响的地方时候,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个让他们震惊的场景。

    渭州大会已经过去最少20天了,灵州的工程,也起码开启了30天以上,在商会人员的支持之下,庞大的物资到来,加上辽国方面,也很配合的送来了20万奴隶吗,用于冲抵30万头牛的价值,也可以换到一些差一点的丝绸。

    这个数字,在辽国看来很不合理,又不是女人,成年男子,这些放哪里是不稳定因素,还要付出大量的粮食养着,给北宋正好。

    这就是体系不一样,在北宋虽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目前灵州这边,却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就形成了大批的岗位,在西夏完全没有用,白白养着的人,当然是包袱了,可是放在北宋这边,却可以物尽其用。

    这部分人员的到来,却极大的支持了灵州工程开展,牛马虽然可以替代人力,那是在农田上面,真正工程的时候,必须要有人来驾驭这些牛马。

    千年发展,让耕地的手段不断的变化,各种先进的犁的使用,让牛马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最先进的马拉犁,甚至可以比牛犁快20倍,这不代表马比牛强,力量上面,牛更强,可是在某一个项目上面,要看如何的利用。

    这些壮年男子的到来,让整个灵州,参与到这个工程人员,增加到了45万人,各种牲口超过30万人,还有一些,被编制在一起牛马,特别是定海军的人员抵达。

    别看只有500人,可是这500人,却是经验丰富的,他们其中有不少长期就是从事大型土木工程的,又经过了定海军的经验,在走的时候,还专门研究了大型水利工程,水渠和池塘的挖掘,带去的,也是最适合的工具。

    比如说葫芦吊,定海军使用的葫芦吊,可不是简易,几个葫芦的葫芦吊,必须要找寻地方安装,这是进行了的处理,经过了专门的打造和固化,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机器,通过固定和省力,最少可以节约七八成的力,同时安装方便。

    拿一个池塘为例,一个池塘如果挖到3米以下,人力已经不可能用铁铲,把尘土杨上来,需要进行搬运,传统工具不太适合,几个人挖土,要几个人来运输,甚至到更深的地步,需要的人员就更多了,这从一定程度上面,减少了劳动效率。

    可是每隔20米,固定这么一个葫芦吊,通过省力和布置一些牲口,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让本来只能够人来工作的地方,变成畜力的工作,这样极大的增加效率。

    当并列五六头,甚至更多的牛的前提下,借助着省力,可以一次性拉起来10方,甚至是20方的土,极大的增加了挖掘效率。

    目前,整个工程,已经开启了50天左右,却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程,特别是靠近平西府附近,那个最大池塘,已经接近尾声。

    本身,这些官员们刚刚抵达的时候,这个工程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正在收尾,一两天的收尾,加上两天的注水,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这个数十个湖泊构成的大型滩涂湿地,采用的方法是中心开花的,在中心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地势最低的地方之一,进行开挖,大概开挖了一个面积在500平方米,深度在20米左右的一个池塘,然后,小心的把其他池塘的水,引入到这个其中,然后,才在放完水之后,开始了整个的开挖的。

    最少有1。5万人,1万头大型牲口,还有一些技术人员帮助,这个灵州水利工程之中,最为庞大池塘,后来被命名为西平湖的水利工程,一共用了50天的时间,开挖土方超过了1。5亿立方,加上地势和其他方面影响,只要引水工程完成,累积可以蓄水超过2。8亿立方,比起最初的时候的预想,要高出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的蓄水量,这对于周围的支持,可以说是可怕到了极点,挖掘1。5亿,却造成了近乎一倍的效果,这是普通工程所无法想象的,这一个湖泊却不大,只有19平方公里左右。

    天然湖泊,很少有这么深的,打个比方吧,太湖算的上中国排的上的淡水湖,可是它的容积只有50多亿立方米,甚至连6立方公里都不到,要知道,太湖的面积,可是2000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的100多倍,可是总水量,只有不到20倍,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这个湖泊的深度极大。

    与此相对应,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容积超过了整个地球淡水资源的五分之一的贝加尔湖,它的面积只能够在世界上排名第8,可是他水量,是包括长江黄河这样可怕的河流,直接上总淡水容积五分之一,原因就是更深。

    平均深度700多米,最深处超过1620米,这就是贝加尔湖的容积根源。

    韩琦不知道什么贝加尔湖,他只是知道,更多的水,就可以浇灌更多的粮食,什么资料都不缺,还有足够的人力,原地挖掘,总比沟渠好的多,反正派人,无脑的挖掘就好了。

    西平湖也是如此,从一开始,韩琦就把它建的相当的深,人工挖掘之下,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就可以把土方挖下来,然后容纳更多的水。

    太湖的平均水深,只有3。4米,这里,挖掘的水深超过20米,加上地理位置较低的关系,这里原来的水平位置,比起周围,都要低10米以上,比起黄河,更是低了不少,比起黄河水面,最少是低了35米左右,这样才能够形成足够的水源。

    通过深的湖泊蓄水,借助着地势和各种的沟渠的帮助,最少有4个沟渠,联通黄河,然后通过黄河上面的闸口,进行控制,这对于这个时代北宋来说,虽然困难,却不是不能进行,只要黄河上面开的口子小一点,然后多一些布置就可以了,这些问题,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早就解决了,现在,4个沟渠同时注水,每天最少可以注入500万立方米,要完全注入,最少还需要50天的时间。

 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

    来自汴梁的人,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景象,地理位置的关系,几条合理的水渠,联通西平湖和黄河,大量水,通过合理速度,从黄河之中,注入到西平湖的,他们抵达的时候,正好是注水第三天,三天的时间,让整个西平湖蓄水2米多,在巨大的湖泊的深度来说,只是盖住一个底部。//全本小说网,HTTPS://。)//

    湖泊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是一样深的,那不利于防洪,巨大重量,压制着湖壁,会产生巨大的问题的,只有类似天然湖泊那样,循序渐进,才可以。在整个西平湖之中,开挖的关系,核心地方大概五六平方公里,是超过30米的深度,之后逐步降低,到最边缘的地方,会降低到了三四米的样子。

    这样获得较多容积,方便施工,同时,对于整体的结构压制不是那么的大。

    此时,只有核心区域,五六平方公里的地方,有浅浅的,两米左右的水,算下面积,3天的时间,累积需水量,已经达到了1500立方米,数量非常庞大。

    有6平方公里左右的水面,波光阵阵,因为上方,还是比较干的关系,一些之前沼泽,也都清理了一遍,露出黄土,按照一些技术人员的介绍,每天的需水量到一定的程度,如果黄河水一直都可以以现在的情况的话,大概50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蓄水。

    当然不可能是50天,这个时代,或许可以完成水闸,水闸的效率不是那么的高,就是一个巨大绞索,必须用人力和畜力,每一次开启和关闭,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是整个灵州水利工程的核心,关系到周围60万亩水浇地和接近100万亩旱地的浇灌,水浇地是水渠周围3里,可是其他地方,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费费力气就可以了,总之,比起其他的地方,也要容易很多,这个可以开成半水浇地。

    蓄满水,然后再开放流入到其他沟壑之中,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一边放水一边流入,大概在水位到25米左右,就可以放水,到时候,蓄满的时间,就更久了。

    这又不是水库蓄电,要蓄满水之后才能够发电,这只是最基本的农田水利的,本末搞清楚就可以了。

    一目了然的结果,虽然蓄水的只是位于核心位置,不到6平方公里左右的小湖泊,可是稍稍看看周围的布置,就已经知道,整个蓄水的面积到底有多大了。

    有什么,跟实际的例子相比,哪怕是最想挑刺的那些保守派,也无话可说,都摆在明面上了,还拿什么说,这么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把黄河之水进入,只要通过沟壑,就可以引流到其他位置,甚至,真的没有落差的话,还可以用畜力拉的水车,进行抽水,这样的效率,比单独人的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水是流动的,只要有一定的力量作用,就可以自动的进入到沟壑之中,然后满足灌溉的用水。

    对于基础建设,对于农田水利的投资,之所以有人反对,那是因为资金的关系,朝堂上面的资金,都是拙荆见肘的。

    朝廷的资金,需要首先满足整个朝堂的正常运行之后,才会考虑到其他的方面,就算是稍稍剩下一笔钱,也就是缝缝补补,不考虑效率,只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

    没问题,或者是少点水,最多就是减产而已,可是一旦出现问题,比如说,大范围的水灾的话,那个影响可就大了,一旦淹没超过百万亩,百万亩绝收,带来的影响,可不简单的是100万石粮食那么的简单,那个局面是连锁性。

    在遇到赵信之前,叶清臣更多的是糊裱匠,在目前北宋比较恶劣的财政状况之下,不停的游走,减少一些支出,让五个盖子,盖住六个瓶子,每年能够做到的有限。

    也就是赵信的出现,让叶清臣有机会,整修一下北方的农田水利,因为此时此刻,因为资金的长期不足,北方水利系统已经到了崩坏的地步。

    就这样,也是满头包,效果如何先不用说了,资金问题更加的严重了,好在,有限的一点资金,哪怕浪费很大,还是用到了实处,只要在两三年的时间之中,持续的投入,当一切贯通之后,就可以的让北方的水利,发生明显的变化。

    连三司使叶清臣,在掌控着庞大的资金的前提下,都不能够合理做好北方的水利工程,更别说一切都没有基础的西北。

    这些人,没打算让韩琦跟叶清臣相比,灵州的基础,比起北宋的北方来说,差了不知道多少,双方都是在利用黄河,可是黄河下游,跟黄河中游,哪能一样么?

    真正看到了西平湖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了,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工程,这个蓄水池完成,不断的引入黄河水,借助这周围的沟渠,会带来多少的良田,一些主抓民生的官员,甚至可以从目前一片枯黄的草原上,看到未来一片郁郁葱葱,麦子黄了的景色。

    一些还不甘心的保守派,想了想,想说原来就有,可是张张嘴,他们却说不出来。

    西平湖还没有彻底蓄满水,不说是那些周围的附属工程,就说最核心的6平方公里的湖面,距离最上面,还有的最少25米左右的距离,这些边壁,没有经过水泥处理,只是简单的加固,上面还留着各种的痕迹。

    在湖壁的这些痕迹之中,明显一下下开凿出来,跟天然的湖泊,这中间的差别,只要是长了眼睛的,都可以看到,说瞎话都没办法说了。

    一般的湖泊,大部分,平均水深在4米以下,最深超过10米水深的湖泊,都非常少见,除非是天然形成的结构,或者是海洋,才会有更深的水深。

    超过25米未蓄水的面积,还有大量的水,源源不断的注入,谁都清楚,这是一个新挖掘的,不管利用了多少地利,只看这么一个湖,只要是对灌溉有一些了解的,都清楚它的作用。

    如果这个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的,蔓延在周围,最少12条主干渠,分支了无数细小的,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周围的水渠,还不能够说明问题么。

    站在其中一处较高的地方,可以把西平湖,还有周围的所有水利工程,都看在眼里,靠北方一点,一共是四条水渠,在不停的向着西平湖注水,那是联络黄河的水渠。

    他们没什么地理认知,却可以看到,这四条水渠,远远的通向远方,看不到尽头。

    人的视线,看到的东西,远近真的很难说清,抬头看到星星,那是在亿万光年之外,平地上面,基于地球的曲度,一般在平地上,也就是几十公里的样子。

    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三五十里,已经算是正常了。

    前后左右,12条沟壑,哪怕每一个只有50里,也是600里长的沟壑,加上这个池塘,这个总的工程非常的可怕。

    甚至一些官员,还上前询问了一下,这里距离黄河到底有多远。

    不算远,也不算近,北方距离黄河有400里以上,西方距离黄河近一点120里,这四条水道,其中有两条是从西方引来,两条是从北方引来。

    单纯4条水道,就超过了1000里沟壑,这样的大手笔,谁都难以想象,这都是已经开始出水的,在西北,除了黄河,还有什么的河流,水量有这么大么?

    看着一个个震惊的莫无表情的众人,负责这一项工程人员,一脸的笑意,他们得到了韩琦的嘱咐,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来的,当然要震震他们,否则的话,在西平府周边看看就可以了。

    西平府周边沟壑密度,也不小,可是跟这个西平湖周边,是不能相比。

    好容易找到了西平湖这个地方,有天然的环境,一般的工程量,就能够早就出接近一倍的效果,同时周围的地势,环境,只要下雨的话,很容易通过沟壑,还有其他的方法,流入到这个湖泊之中。

    这是一个天然蓄水池,不但能够引入黄河水,还可以加强对周围降水量和地表径流的利用。

    灌溉,其实最适合的,还是降水,后世借助科技,在沙漠之中,开垦耕地,种植蔬菜,那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神奇,可是只要是稍稍有些头脑,或者有些办法的人,一处有降雨的地方,跟沙漠相比,都不会选择后者。

    在降雨之下,很自然的,会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