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口的,让这些人口在工业上面发挥作用。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甚至有些东西,在现在才刚刚起步,比如说,各种的优势良种,不停培育的良种,已经在棉花,还有西北的种植之中现实作用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工具,从播种,耕耘,收割,脱粒,一切方面,都从减少劳动力入手的,尽可能的减少劳动力的消耗,为之后打下基础的。

    联合收割机这样的大型机械的,肯定是以后发展的重点,21世纪,也就是这种东西的出现,让农民工成为了主流,一到农忙的季节,由联合收割机构成的大军,甚至会从中国的南北的,一路的横扫过来。

    现在,定海军连蒸汽机都没有,更别说内燃机了,没有内燃机,或者说,没有成熟的内燃机,这种联合收割机,根本不可能出现。

    这并不意味着,定海军就没有办法,可以在马拉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比如说,提升效率,减少消耗,用最少的人力,完成整个耕种和收割的工作。

    在目前的北宋,劳动效果是相当的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铁的价格相当的高,普通的农民,很难获得良好的铁质农具,在北宋绝大部分的农村,都是使用木质工具。

    这并不是开玩笑,这些木质工具,能够在表面包一层铁,已经是非常幸运的,这可以大幅度的加强这个农具的使用寿命,一般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木头,经过一部分的处理,做成的农具的样子。

    木制工具,这可能在石器时代之前,大量的使用,到了石器,青铜,钢铁,却依然使用,原因很简单,价格便宜,还容易获取。

    在乡村,最不值钱的就是木头,在环境没有大规模的破坏的前提下,众多的树木,天生天长,大自然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让它们可以疯狂的生长,对于乡村的人们,就算是没有燃料了,也不会去买,而是到林子里面,砍伐一些,就可以充当燃料。

    用木头制作的工具,只是一个功夫钱,认真一点,会弄出来整个的轮廓,不认真的,差不多就行了,这些工具,仅仅是能够使用而已,效率真的就不高,有时候,一个壮年劳动力用了一天的时间,只是耕耘了很少的土地。

    好在,封建社会,对底层的农民来说,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只要没有徭役之类,生活压力并不大,就算劳动效率不高,只要在时节把该干的工作给干好就可以了,效率低一点无所谓。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这不能是农村生活的全部,也就是大部分了,除了王朝开启的时候,地多人少,在王朝维持的大部分时间,因为着和平,自然繁衍率很高的前提下,可能几十年的时间,人口就能够翻一番。

    这对于自然的小农经济,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对于未来,当定海军大规模的占据劳动力的前提下,这样就不行。

    目前,定海军就在这个方面努力,在逐步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就是,大规模的普及铁质工具,提升劳动效率。

 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农具

    赵信目前所处的状态,再加上定海军掌控了整个天下的铁料,他对于目前整个北宋的农具情况有很深的了解的。全本小说网,HTTPS://。m;

    两年的时间之中,定海军对于整个北宋的改变也在彰显,实际上,北宋铁质农具的使用率在增加。

    在定海军没有介入到钢铁的领域之前,铁的价格,一直都保持在每斤铁80文的左右,这是交通方便,并且人口众多的地方,偏远地区,还要加上运费,还有利润等方面,平均一个锄头的价格在300文以上,铁锹之类的在200文耕犁没有纯铁的,只有木质的加上一个铁犁头,还非常的脆弱,很容易坏掉。

    一把农具,可能要300文,甚至400文,对于仅能够户口的农民而言,要积攒起这么一笔钱,并不容易,就这样农用工具,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的,有的家庭,多是一些拥有较多土地的自耕农,他们能够在的微薄收入的前提下,积累出足够资本,用于工具的改造。

    如果300文可以买到一个,大幅度提升劳动效率的工具,对于农民而言,咬咬牙,还是可以接受,可是这种农具,真的不怎么样。

    铁算是比较常见金属,易于提炼和加工,可是在自然界的铁,很容易受到氧化,一旦氧化成为氧化铁,工具也就失去了原有强度,更别说普通的铁,他的硬度在4左右,自然界之中,很多东西的硬度比它大。

    硬度不算是工具最重要的指标,却是其中之一,用普通的铁刀来切豆腐,不用太锋利,甚至用几十年都不带坏的,可是用来切石头,就不一样了,哪怕是后世非常坚固的钢铁,也会在长期的工作之中,被磨损坏掉,更别说耐用性远不如钢的铁,在干农活之中,很容易就坏掉。

    在遍布在农村的各种铁匠铺之中,利润最高的,就是的修补农具。相对于打造,修补更加简单,可是收入却一点不低,对于一件300文以上物品,坏掉了,总不能扔掉,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花费,换来的却是性能的逐步下降。

    有时候,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单纯在这上面花的钱,就足以买到好几件新的了,可是对于农民而言,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定海军,介入到钢铁领域,最大的好处就是,让铁的价格降低的,现在,伴随着定海军钢铁厂的投产,海量的物资,充斥在市场之中的,普通铁的价格,已经降低到20文左右,只有之前的四分之一,一件上好的农具的价格的,也仅仅只有100文不到。

    100文跟300文,这中间的差别巨大,更别说,定海军会考虑很多的方面,不再是传统的,或者是随意制造的样子,而是经过了认真的考察,最适合的使用的样子。农耕用具,不再是以木头为主体的耕具,而是用木质和钢铁相结合的工具。

    跟传统的铁匠铺不同,定海军从最开始,就是规模化的生产,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都有巨大的提高的。

    无论锄头,耙子,铁锹,还是耕犁,就材料的关系,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铁为主体,定海军的工艺,是拼接工艺,也就是说,在容易磨损的地方,都加入了钢,这种钢,或许比不上神兵利器使用的,神兵利器使用的就是硬度指标为6。3的,可是这个,硬度指标也达到了5。8。

    听起来减少了很多,可是5。8,那是入门级的乌兹钢的标准,就算是到了后世,也是高硬钢的代表的。

    这个举措,当然不能明着说出来,明着说出来太可怕了,这个可是在北宋都可以换成2000贯的神兵利器,就算只是在刀刃的地方,包裹了薄薄的一层,可是农用工具,多是笨重粗大,比如说,锄头,单纯一层笼罩在锋锐的钢,最少也在一斤左右,按照一把的长剑三四斤来说,单纯是这个,最少也价值500贯。

    赵信提供这些农具,是为了提升铁质农具的效果,也增加使用寿命,当然不能按照神兵利器来卖,定海军或许生产6。3以上的,还需要些功夫,需要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可是5。8左右的钢,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就算是比普通的铁要贵,也贵的有限,所以悄无声息的提升,并不声张,想来,也不会有人的把心思打在农具上面。

    超硬钢,哪怕只是用拼接法,在表面上附着一层,也可以让工具脱胎换骨,更别说跟之前的木制工具相比。

    这样的工具效率有所提升,两年内,北宋的耕地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保守估计在10%左右,未来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使用铁质工具,可以提升劳动力,可是却有一定限度,人力是有尽头的,不眠不休的去干,结果只能够是累倒,只有机械化的工具,才能大幅度的提升效率。

    现在就普及农业机械,甚至是大型联合收割机,那是非常不现实的,可是并不代表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想,在在没有蒸汽或者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前提下,畜力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帮助,赵信实际上,是把提升劳动效率想法,放在这些畜力上面。

    亚洲和欧洲,之所以发展凌驾于其他的大洲之上,关键就在于,他们很早就驯养了牛马,特别是马。

    在北宋,任何一个农民的认知之中,大型牲畜,有时候,甚至比人都宝贵。

    在农忙的时节,在耕种,收割,甚至是后期的粮食处理之中,畜力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只不过,之前北宋的农民连想都不敢想的,从北宋立国开始,就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失去了这个北方的屏障,也少了牧场,最初还有西边的牛马,可是伴随着西夏独立之后,这个渠道也越来越少。

    牛和马的价格大幅度的增长,就算是小一点的地主,都买不起牛,更别说马,哪怕是最普通的马,价格也高达几十贯,稍稍好一点的,就超过了百贯,这不是普通的地主能够承受。

    在没有小型机械的时代,畜力实际上,已经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只要围绕着它来开发,他的工作效率非常的高的。

    换成之前的北宋,就算是有这样的想法,也没办法,别说是马,就算是牛,也没有那么多。

    现在不一样,在西夏参战,灭亡西夏,并且凭借着的一个灵州和议,几乎把整个西夏的牛马,都给纳入到西北。

    运输的关系,这些牛羊不能够大规模的运送过来,可是未来铁路贯通,运输费用会减少很多,效率也会增加,超过千万的牛马进入到北宋,这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支撑,单纯他们本身,就可以提升相当多的劳动效率,节约很大幅度的劳动力缺乏,如果没有一个关于牛马耕具,效率依然提升不多。

    同样的力量,在不同工具的加持下,最终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唐朝时候,就有马拉犁的出现,效率比起以前的犁,提升了好多。

    可惜,中国的习惯,这样的东西,如果没有人专门的研究和保持,就很快的就会失传,北宋因为马的紧缺,在绝大部分的铁匠,都不会制造这样的马拉犁,或许在工部,会有一些的简单的记载留存。

    就算是唐朝的马拉犁,在赵信看来,也没有把效率提升到最高,马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只有把马的力量,彻底的利用起来的,并且尽可能减少消耗,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效率。

    为此,丁海军已经开始了研究,在目前的定海军农业研究所,除了对于种子和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之外,还跟钢铁厂联合,进行农具的研究。

    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在定海军简单的力学知识的提升之下,针对省力和效率进行研究。

    首先就是坚韧度和锋利程度,这样可以减少力量的消耗,在耕地上,别说是普通的泥土,就算是碎石树枝之类的,也可以轻松切割,越是强悍的工具,效率也就越高,也越省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从马的舒适程度和调整的程度上面进行,如何用最简单的结构,让牛马更加的舒服,这也是一个方面。

    定海军跟北宋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就在于,他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实验的方法,一切从实验出发,用实验的数据来决定。

    有时候,为了某一点点的提升,会做成百次,上千次的实验,耗费大量的实验材料,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意义和浪费的,可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层面来,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效率的提升,乘以整个北宋的庞大基数,最终的结果也非常可怕。

    这种严谨的态度,对于还处于起步状态的马拉犁来说,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更别说,在实验之中,还使用了目前丁海军最顶级的材料,效果当然是巨大。

    要知道,现在北宋,记录在案的耕地的面积,就超过了8亿亩,哪怕是节约出10%的人力,也就代表着解放了上百万的人力,更别说,目前的研究结果,效率相当的高。

    使用了牛和马的前提下,本身就相当于三四个劳动力,再配合合适的工具,就耕田的这个效率上面,已经超过了原来的10倍,普通人一天可以耕地2亩,可是使用了马拉的新式耕具的前提下,在实验室里面,两个人,可以一天耕地65亩,这几乎是超过15倍的提升。

    单纯耕地的提升,不代表直接让人力使用是原来的十五分之一,却可以达到的减少劳动力消耗,增加劳动效率,再加上遍布在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机械的,对于整个耕种不同程度的提升,不说耕地产出的增加,单纯耕种本身,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劳动力。

    增加劳动力,在古代没有太多的作用,在古代,农耕社会,伴随着和平年代的逐步发展,劳动力永远是过剩的,一般的过剩,还不足以引起社会动荡,当产出已经不足以养活黎民的时候,动荡立刻产生了,这也是整中国的古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根本原因。

    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在农业社会,是动荡的根源,可是在工业社会的,庞大的工业,足以消化这些人口,并且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粮食,在某种程度只是最基础的消耗,只要粮食保证了人口的需求,附加的工业产生满足感,是农业社会所无法给予。

    这些基础方面的研究,也只有赵信这个穿越者,才有这个远见看的到的,他也不怕投入的进行了,在众多的实验之中,甚至还动用了硬度超过的6。5的材料。

    一般钢铁,很难达到6。5以上的硬度,可是特殊合金却可以,拥有卡牌系统这样的金手指的,赵信可以提炼出见过的绝大部分的金属的。

    铁合金的不行,那么钛合金呢?稀土合金呢?这些东西,是没办法用普通的炼钢炉弄出来,甚至没办法加工,可是通过卡牌系统得到材料,然后通过更高强度的工具,一点点的磨出来,还是可以用的。

    这个一把六七斤的武器,就可以卖出2万贯的东西,也会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还只是能够手工生产,这个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个宽幅马拉宽犁,总重量超过150斤,换算成的刀具的话,差不多就是25把,也就意味着,一把这么的犁,如果按照神兵利器卖出去的话,高达50万贯。

    没有人会这么疯狂的做这样的实验,可是对于定海军来说,这些东西的成本,也就是本身材料的成本,还有生产的成本的,就算是钛合金,它的价值也在接受的范围之中。

    经过了众多的实验,在考虑到未来普及性上面,钛合金制作的,只是,作为实验的一个方面,添加进来,并没有作为目标材料,最终确定的目标材料,还是神兵利器这个级别,硬度在6。3左右钢。

    这种高硬钢,没有想象的那么的,高,比起普通的钢铁,要高一点,可是也没有北宋原来那么高。配方可以被控制,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并且通过特殊的方法,添加和制造,在没有研发费用的前提下的,成本的提升,并不可怕,就算是未来大规模普及,也可以接受。

 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

    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