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些渔夫们看来,聚集这么多的人,纯粹是浪费,长江上面鱼虽然多,可是大晚上,又能够有多少的。

    港口的地方,传来了一阵喧哗的声音,似乎有风帆在动,他们清楚,是渔船归港了,在渔港哪里,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并不是本地人,他们是从定海军来的,他们会操纵着工具,把渔船上面的鱼给卸下来,送进到的处理车间。

    很快的,有人过来整队,400人分成了5个部分,进入了5个庞大车间,这里面是灯火通明的,亮如白昼,让有些习惯了黑夜的民众们有些不适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是在定海军,有了一定的肉食补充的,夜盲症的比例也超过了6成,北宋这里,要差很多,如果尽可能挑选没有夜盲症的,不但人员很少,还不容易找到壮年劳力,索性用照明的方法。

    明亮的煤油灯,在定海军很多,不过是装备起来罢了。

    处理台很宽大,不是每一个人一个台子,而是一个的环形的台子,在这个台子的内侧,有一个巨大不知道什么材料构成的东西。

    如果有定海军人在,一定会认识这个东西是什么的,传送带。

    没错,流水线最大的改进,是让产品动起来,而不是人动起来装备产品,尽可能的降低人额外的劳动,然后整齐划一的完成装备的过程越来越熟练的。

    在渔港这边,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机器,可是这种简单的传送带还是可以的,甚至这个传送带,只用隔一段时间动一下,让这些处理的人员,可以比较轻松的拿到鱼。

    渔港的外面,已经热火朝天了,因为今天收获特别的庞大,一艘船大概是270吨,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之前,100吨的数字,一天的时间,根本处理不完。

    负责处理的,减少了很多步骤,甚至连鱼头都不处理,加上回来的时间,也才处理了180吨左右。

    好在,在处理的时候,主要挑选容易腐烂的,还有前面捕捞的那种,后面捕捞,暂时用浇水的方法。

    海鱼们的生命力较为顽强的,他们在有一定水的前提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死去,入夜之后的低温,也不容易迅速的腐烂。

    这也就凸显了一个问题,定海军制作的拖网,在长江口这么一个天然渔场之中,是可以有效率的捕捉足够的鱼的,可是这些鱼,要如何的处理,是增加内部的人员,还是别的。

    定海军在这段时间,已经形成了,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就向上反应,这个问题,不是渔船的这些人能够处理。

    肉类的保险,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在古代,没有开发海洋,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就是海鱼不容易保存,如果少量的话,还可以用海水养着,在河船,还有一些传统的海边捕捞,会携带一些水,用于养鱼。

    可是那是少量的情况下,河船最多就是几十斤,上百斤,海船稍稍多一点,也就是一两百的样子。

    现在,定海军的渔船,一下子达到了50万斤的数量,这个数量,本就不能养,哪怕按照水和鱼一比一的前提下,又增加了300吨水这对于渔船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更别说,不可能一比一,要想让这些鱼活着,可能要一比二,甚至一比三才有可能。

    头疼的问题先抛开,或许,在明天出海的时候,多带上百十个帮手,又不是做菜,只要是壮年劳力,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稍稍熟悉一下,就可以上船工作。

    虽然这样一来,人会挤一点,可是基本上,在回归的时候,就能够处理完毕鱼获。

    5个大型的处理车间,最终被做了分类,2个车间,处理已经处理完毕的鱼获,3个车间,则处理那些濒死,或者是活鱼,他们的劳动量更大一点,同样的,也有一点点的违规,因为,要处理鱼,就离不开盐,这些盐,按理说,不应该上岸。

    好在,定海军又不销售,只是处理鱼获,而且还是今天一个晚上,以定海侯的面子,只要不长期持续下去,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固定的框子,装满了处理完毕的鱼获,这个框子相当的巨大,一筐子,大概是2吨左右。

    如果纯粹人力的话,再怎么强大的汉子,强到孙吉这样的,也别想把它抱起来。

    好在有起重机械,有专门的滑道,只要把东西从船上搬运下来,然后送入到天车,然后按照一定路径的,就可以输入到不同的房间之中。

    处理间内,80多个人,正在大眼瞪小眼,灯火通明的房间,布置的一尘不染的,每一个人可以占据差不多5米宽操作台,在面前,放置着各种的工具,虽然还没有人胆大的拿起来,可是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东西,还有闪烁的寒光,就知道,这些东西非常的锋利。

    渔港可真是下了血本了,这么好的东西,真的来三五十斤的鱼,很快就能够处理完毕的,那为什么弄这么大,叫这么多人过来,难不成,只是为了排场么?

    选择在渔港工作的,基本上,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当然知道,有能力弄这么大的渔港的,肯定不是普通人,他们也没敢多说,干好自己的活,拿到钱,这就是最好的,说这么多八卦干什么。

    “请注意,马上就要开始处理,按照之前训练的,从传送带上拿起鱼,处理结束之后,放入到后方的桶里!”

    不知道什么地方,响起巨大的声音,似乎是有人在大喊,可是听这个声音,似乎有些平静,没等他们弄清楚是什么,面前的传送带开始动了起来。

    差不多一米宽的传送带上,无数的鱼被送了进来,这些长期定居在长江口的,可以说,从小到大,见过的鱼不知道多少,可是如此多的,还是第一次,密密麻麻的鱼,堆满了整个传送带,然后送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

    按照每一个人5米长,一米宽的范围,密密麻麻的堆了几层,怕不是有几百条,上千斤。

    难道每个人,要处理千斤么?

    这些工人们,考虑的更多的,就不是累了,而是收入,按照标准,10斤1文的标准,把千斤处理完毕,不就是100文。

    对于这些远离繁华地区,只能够在长江口谋生的人来说,100文,可真的不是什么小钱啊。

    愣神了少许之后,不知道谁先醒悟过来,开始拿起了刀具,快速的处理,整个车间都忙碌了起来。

    这里是精加工的车间,送进来的鱼,都是无头腌制过的,他们需要进一步的清理内脏,刮掉鱼鳞,顺带把一些无用的地方给去掉。

    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工作,也是日常之中他们经常去做的,拿起案子上面的刀具进行处理,几乎每一个人都发现,刀具非常的锋利。

    原来,可能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够去掉的地方,在刀具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的,处理一条鱼,可能就是半盏茶的时间。

    这可是大大的惊喜,这些鱼几乎都是海鱼,就算是最小的,也在5斤以上,也就是说,很快的功夫,他们就可以赚到一文钱,甚至全部处理千斤,恐怕也用不到2个时辰。

    在任何的时候,钱都是巨大的动力,特别是对于穷苦的地方,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接下来,就是不听的埋头苦干。

    任何的工作,都会友一个熟悉的过程,当熟悉了之后,效率就会迅猛的增加,而专注,容易让人忘了时间。

    不知道什么时候,面前的鱼越来越少,有时候,需要向前伸,甚至走一下才能够够到,而身后,处理的桶,在装满之后,经过检查,很快就有人运走了,并且留下了一个数据。

    这个数据,就是之后领取薪水的标志的,每个人有多有少,可是只要是差不多的,这个数据相差不大。

    差不多传送带上的鱼,被处理了8成左右,一部分快一点的,几乎要处理完了,传送带再一次的动了起来,这一次,又是一大堆鱼。

    在长期的工作之中,所有人都已经有些麻木了,好在,对于金钱的渴望,让他们忘记了劳累,有鱼,就代表有钱,更多的鱼,这么轻松的活,谁不愿意呢?

    在专注之中,大半个晚上过去了,已经连续工作了3个多时辰了,疲劳和困,是最大的问题的,不过效率却很高,当第三次传送带送进来,就没有了,当第一个完成工作,他面前的鱼已经全部都处理完毕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外面看不到天色,可是浑身的疲劳袭来,他一阵的晕。

    好在,旁边有人扶了他一把,一看,正是之前负责计算的。

    最后一桶鱼,拿过去计算,是98斤,加上前面38桶,他的最终数字,高达3800斤,也就是说,今天晚上,他一共处理了接近两吨的鱼获。

    其他人也差不多,最慢的那个,也在旁人的帮助下,在一刻钟之后完成,记录的数据,大概在3200斤到4100斤之间,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人,一个晚上,可以获得300多文的钱。

    300多文,对于崇州的民众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4斤猪肉,还有一石小麦,还有一石多的杂粮,差不多可以让一家人,连续很长时间吃饱饭。

    不过代价也不小,连续的工作,处理这么多的鱼,也让他们的体力达到了极限,大部分,在记下来数据,顾不得回去,就想到头就睡。

    定海军非常人性化,安排了地方,虽然是大通铺,可是对于这些底层的民众来说,顾不上这些,倒头就睡。

    在不久之后,就是天亮,这些被处理完的鱼获,一部分,会进入到罐头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制作成罐头,销售或者运回定海军,一部分,则会进入到渔港的市场,进行销售,这部分不算多,却也是一个有利的尝试。

 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头和海鲜

    长江口,因为是河海交错的地方,除了拥有大量长江特有的淡水鱼,也有东海这边常见的咸水鱼,其中不乏一些比较珍贵。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跟大海上面遇到的鱼群相比,那种更加的统一,几乎每一个鱼群,都是一种,而这里,相对比较多一点。

    经过了一夜的工作,基本上,绝大部分的鱼都已经处理完毕了,一些比较适合在周围销售的,价格相对较高的,被专门的弄出来,用于在长江沿岸销售。

    长江沿岸,因为便利的交通环境,本身就是商贸比较发达的地方,酒店和餐饮也相对比较多,特别是江宁,这个曾经是首都的庞大城市,人口众多,商业也发达。

    寻常的河鲜,海鲜,数量较少,一般没有专门做这个的,定海军的鱼获一经出现,就引发了轰动。

    是腌制过的,不必担心短时间腐败变质的关系,或许,这些鱼获的味道,没有鲜鱼那么的美味,可是物以稀为贵,还是不错的,立刻掀起了销售狂潮。

    不但是餐饮购买,老百姓也会选择购买,便宜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却是盐。

    跟普通的腌制不同,盐的价格高昂,普通渔夫很少腌制,就算是腌制了,也是最低的量。

    定海军不一样,追求效率,并且最大可能的保证不会腐烂变质,所以投入的盐就比较多,按照10斤鱼半斤盐来腌制,实际上,投入的盐的数量要多。

    追求效率的,直接拿手哗哗哗的来撒,在鱼的外侧,甚至鳞片是哪个,都会沾上不少的盐,这部分,是不计算到内。

    当干涸之后,外面都凝结着亮晶晶盐粒,数量不算多,却也不少。

    有人算过,一个5斤左右的鱼,单纯外面的盐粒,收集下来,都差不多有半两,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半两,也意味着几文钱。

    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半来花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买不起昂贵的大黄鱼,小黄鱼,可是普通草鱼,还是可以买到的,还有一些海鱼之中,肉质较差的,也较为便宜的。

    这个做法,实际上,是损害了北宋的盐政,毕竟,这些腌鱼之中,是含有盐的。

    可是北宋没有二次收税,也就是说,就算是私盐,只要没有在贩卖的时候抓到,制成东西也不会被追究,比如说,各种腌制品,还有咸菜之类的。

    丁海军的盐,不是私盐,却没有获准在内地销售的,可是这个违规要怎么说,必须要中枢下达。

    至于中枢,管理盐税的最大的boss,就是三司使叶清臣,他本人就欠着定海军天大的人情的,这种已经绕了几个圈子的擦边球,又不是大规模行为,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江沿岸,各大城市,最终稳定下来的结果,江宁每天大概会消耗1000斤,杭州是800斤,其他各大城市,200斤到500斤不等,算下来,40多个城市,每天大概能够消费10吨到18吨的鱼。

    按照平均80文的批发价格,因为鱼之中,有贵的,有便宜,因为是运输到各大城市,都是江南一带的富庶城市,除了最开始,会追求产量,运一些廉价的之外,之后的几次,运过来的,基本上都是昂贵的。

    比如说,大黄鱼,在江宁的价格是130文,比起鸡肉都要贵,其他的也价格不菲,都是超过100蚊的,平均批发80文算低的了的。

    每天获利大概在2000贯左右,算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一个月下来,接近6万贯

    不过,这个数字,相对于定海军捕捞的数字比起来,还是差的太多了,第一次因为没有装满的关系,一共是收获了800吨,后面,以两天回归一次,放缓了速度,最终满载而归大概是1400吨,几乎每一艘船,都超载到了500吨左右。

    可是单独每天的效率是700吨。

    这个效率真的不低了,每天消耗20吨以下,对于整体,真的是少数。

    好在,渔港除了简单的对鱼的处理之外,还有一个罐头工厂,

    鱼可以通过腌制,甚至是简单的处理,通过蒸的方式弄熟了,然后借助着加热,杀菌的同时,也把空气赶走,形成负气压,然后在这个关口密封盖子,哪怕是简单的铁皮罐头,依然可以保鲜相当长的时间。

    罐头早就在定海军出现,并且被定海军应用到军需领域。

    目前枢密院每年会在定海军采购的各种压缩食品和罐头50万贯,这些东西,不但重量更轻,一块压缩饼干,可以提供两升,甚至更多的粮食带来的热量,可是他的重量,大概只有粮食重量的十分之一,罐头虽然提升没有那么多,可是从活物到罐头,不但可以大量的运输,同样的,也会提升军队的士气。

    总是吃粮食,跟粮食跟肉一起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古代战争之中,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或者是决死攻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酒肉,以壮英雄胆。

    重量,这在后勤运输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节约了十倍的重量,这本身,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成本,如果说,运输到西北的军粮,减少了十倍,这也代表着民夫们路上消耗的成本减少了很多。

    罐头这种可以长时间储存的东西,虽然在重量上面,没有减少很多,却丰富了粮食,这两者,都是非常好东西。

    罐头厂建设起来并不难,在玻璃没有大规模运用的时候,采用陶瓷和铁皮罐,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低端一点的用陶,高端的用铁皮罐,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而如同锅炉一样的巨型蒸笼,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加热。

    跟紧急处理的鱼类不同,经过腌制之后的,可以放较长的时间,而且罐头的生产压力也不算太重,每天保证处理80…100吨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