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海军的航海,只是刚刚开启,船甚至比水手都多,一些低速的运输船,大部分都是新手上船。

    捕鲸船,虽然是小船,可是是面向深海的,同时,还是捕鲸的,虽然只有2500料,可是水手的密度,可是比大型运输船都要多的多的,一艘船最少也需要150人左右。

    这样下来,20艘船,起码是3000人,这样熟练的水手,就算是在定海军,也不算太多,还是赵信出面,薛玉努力之下,才抽调到位,其中,甚至还有1500人并不是专业的水手,他们只是上过几次船的士兵。

    好在,捕鲸之中,真正需要操控船只的,差不多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剩下的,是需要战斗的并且使用力气的,比如说,装填弩炮,比如说,整理铁索,并且在射中了鲸鱼之后,把鲸鱼通过工具拉上来的。

    小船造的非常快,20艘船,几乎在一周之内完成了建造,中间不错多少时间,在得到了赵信指点之后,薛玉承担了这一项的任务,他带着人员稍稍的合练了几天的,在船下水之后,就组成了船队,一路的向北而去了,在他看来,海战他或许不行,可是捕捉海鱼,还不是立刻拿下,他却不知道,这一路,还真的是艰难险阻。

 第六百八十三章 辽国撤退

    山海关,惨烈的战斗几乎没有出现,谁都不是笨蛋,明知道无法攻破,却还要投入,除非是没有别的选择,人命在战争到来的时候不值钱,可是一旦损失太多,谁也承受不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辽军想的是通过其他的方法,可是他没有想到,三条能够大规模的运用兵力的,都被堵上了,之前想的,棱堡的造价很高这一点,有些不怎么靠谱。

    周围数百里,都无法通行,要想绕道,必须要绕道千里之外,这个代价不是一般的大,就算是辽兴宗,也不得不考虑。

    战争打不下来了,接下来,当然是派遣使节的扯皮,辽国派遣使节,前往北宋,主要是质问,为什么不宣而战。

    如果说,之前,在幽云没有拿下来之前,辽国的使节,威慑力还非常的强,可是现在,一场北伐,连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就拿下了折津府,还有折津府周围的12个州,这意味着什么。

    北宋在战斗力上面,已经超过了辽国,辽国甚至连一个山海关都没有办法度过,要派遣使节,前来拿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这怎么可能。

    顾左而言他,这件事情,任何一个礼部的官员都会,可以云山雾罩的跟他说个不停,但是就是不吐口,而趁着这个机会,北宋在疯狂的修筑棱堡。

    16座x字型的棱堡,在折津府修筑完成,北宋在这里就拥有了一个根基,接下来,就是根据需要,继续的修建。

    没有棱堡之前,长城,或许会是修建的唯一选择,可是棱堡的超强作用,在这里尽显无疑的前提下,长城,那是浪费的选择。

    棱堡,或许无法御敌于外,让敌人不能越过,可是一旦有一个棱堡竖在后方,任何越过棱堡的军事行动,都会非常危险的,以棱堡为依托,就算是野战,北宋也不惧任何人。

    辽国的使节,除了找北宋理论之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刺探这边的一些情报,幽云十六州丢失的太快了,快到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内部的一切。

    如果说,北宋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没有足够的防备,北宋肯定不会把这里面的情况告知他们,现在,一些必要的准备已经完成,可以亮一亮肌肉了。

    首先带着这些辽国使节,观看的是位于的北宋境内的棱堡群,已经真正明白了棱堡的功效,知道棱堡是一种难以攻克的堡垒,看到位于原来北宋的北部,超过400座棱堡,差点没把使节给吓死的。

    4座棱堡,就挡住了辽国的几十万大军,损失几万,一点效果都没有,400座,这几乎是无法攻克的任务,同样的,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位于幽州的棱堡,也修建完成了40座,跟北方相比,无法相比,可是已经足以防护周全了。

    辽国的使节,还在继续跟北宋礼部在扯皮,反正胡搅蛮缠之下,总要获得一些收益再说,可是派回去的人员,已经把北宋的一些情况给传递回去了。

    当皇城司可以大规模的掌握一切的前提下,辽国的这些使节,这些谍报人员的动作,一直都在皇城司的监控之下,知道了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轻松的放他们回去。

    辽国目前,陈兵在山海关之外,几乎不可能攻破山海关,可是几十万大军,也不是开玩笑的,就算是再怎么的自信,狄青的5万大军都不能轻松的调回来,甚至说,在韩琦手中,也需要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兵力,随时准备战斗。的

    虽然说,这一次北伐,速度很快,只是打仗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牺牲也少,消耗也少,可是长时间的驻扎,确实不怎么的有利,如果能够用亮肌肉的方法,让辽国主动的退回,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扣除了虚张声势,毕竟,棱堡这玩意,那么大个,假也假不了,真的弄出来那么多的假的,耗费的资金一点都不少。

    在知道,在整个中国北方,有接近500个棱堡,甚至在幽州,都有几十座的时候,辽兴宗沉默了,同样沉默的,还有其他的文武大臣。

    实际上,无论是辽兴宗,还是辽国的武将,早有退意。

    棱堡这么一个可怕的,完全出乎意料的防御体系,不是辽国所能够理解,在找不到棱堡的弱点的前提下,盲目的攻击,只能够损失。

    辽国经历了草原上面的损失,还有幽云的损失,再也经不起更多的损失了,这一次调集全国人马,也是耗费巨大,如果长时间的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效果的话,没有意义。

    最终,还是萧惠提出了撤兵的建议的,然后辽兴宗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辽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可是更多的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屈服于强者,有强者就可以统帅一切。

    辽宋之战,辽国哪怕败的憋屈,可是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正确的选择,辽国再怎么说,也是草原上的霸主,天可汗,现在这一次失败了,那么继续回去积蓄力量,把一切再拿回来就可以了。

    辽国负责谈判的使节,依然在北宋东京扯皮,虽然他已经非常清楚,在这么的扯皮下去,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东西,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上,还是拿不到,可是他又不能回去,哪怕是待在这里,都可以。

    辽国在没有任何收获,甚至是损失惨重的前提下,开始了逐步撤兵,先是几十万皮室军,然后就是其他。

    对于他们的撤退,狄青并没有追击,无论是韩琦,还是狄青,都非常清楚,北伐的这一战,在辽国退兵之后,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触怒辽国,会引来决战,真正在野战上,北宋能不能占据上风,能不能扩大战果,还是一个未知数。

    既然已经拿到了胜利的果实,何必去跟他拼命呢。

    在目前的状态之下,很明显,辽国本身已经遭到了重创,这个时候逼迫太过了,反而会拼个鱼死网破。

    失去了草原的几百万人口,加上幽云的150万左右,本身不足千万的辽国,可能只剩下三四百万的人口,这样的人口能够做什么,只要守住山海关,慢慢发展,辽国就会跟以前草原上面的游牧民族一样,逐步的衰落,再也不会有之前的威势了。

    就这样,辽国撤走之后,通过皇城司,知道辽军已经回归东京了之后,北宋禁军也开始陆续的撤军。

    当然了,作为新占据的领土,又地处辽宋边界,当然不可能全部撤退完毕,可是之前三十多万的军队,会减少到12万到15万之间,而原来,位于三关的二线部队,也会逐步上来,替换和接管,到时候,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数字。

    北伐到此,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在仁宗的中期,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下了折津府,虽然只是收回了幽州的12个州,而没有把云州的4个州给拿下来,对于的北宋来说,已经足够好了,当整顿了北方防线,用棱堡把大部分的关键点位,都给封住之后,北宋的北方屏障,将会非常出色的。

    就算是巅峰时刻的辽军,都不可能通过北方的防线进来,而原来北方的军队,会跟西北结合,重点防范西北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驻军,节约开支。

    功劳立下了,封赏也在背后,毫不客气的说,韩琦只要是回归东京,几乎必然,会提升一级,要么是枢密使,要么干脆就是东府首脑。

    这些,将会是仁宗要考虑的问题,他必须要调整一些人,章德象和贾超昌,肯定要下去一个,具体是哪个,那就不好说了。

    韩琦很清楚这一点,并不去逼问,而是继续经营幽云,在辽国派出使节,跟北宋扯皮的时候,他主要的精力是放在了修建棱堡上面,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开启了最少80个,建成了40多个棱堡,把整个折津府周围,守了个水泄不通之后,他开启了对幽云的开发。

    被占领土,抛开辽宋之间的矛盾不提,换了一个皇帝,换了一个管理者,这中间,会出现多少矛盾的,其中有些利益层次,会不会同意,会不会反抗,再加上一些方法和税收,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最少说前面3年,必须要保持高压的态势。

    丁海军给出的解决方法,让韩琦欣喜,人都给你弄走了,留下来一部分,全部都是顺民,或者是之前就投奔北宋的,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幽云,有多少土地可以用于的发展。

    相对于贫瘠的西北,位于折津府,在历史上,就是汉族的繁衍生息的所在幽州,绝对是最佳的选择,甚至韩琦不用投入巨大,自然有商人和家族加入进来的。

    移民,这成为了幽州目前唯一的话题,幽州靠近河北,山西,这些地方,一直也是地少人多的地方,只要稍稍挪一点过来,不用太多,一两百万,未来幽州的发展,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丁海军跟韩琦的交易,就展现了作用,一个船队可以运走7000组,这差不多就是80多万贯,这笔钱用于军队,这是小钱,大军一开,耗费巨大。

    可是用于移民,用于基础建设,那就不是一个小钱了的。

    北方因为辽国不会管理,以往汉族留下来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承担不起农耕的重任了,可是重新修建跟修缮,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在这些青壮们,被集中送去丁海军之前,把他们的剩余价值给发挥出来,疯狂的建设水利工程,这就是韩琦目前要做的。

    在西北,一个庞大的,耗资可怕的农田水利工程,让西北荒漠草原,成为了塞上的江南,同样的,在幽州,在以往辽国没有重视的地方,开启大量的农田水利,并且进行移民,会开垦多少的耕地,不但是保证了东京的安全,同样,也增加了整个北宋的粮食。

    韩琦在北方,按照他的计划,开始准备大兴土木的时候,一个庞大的船队,出现在了琉球。

    这是从塘沽那边,接到了第一批的人口,转运过来的船队。

    哪怕丁海军普及了风帆战舰,季风也相对比较的适合,可是几万人的庞大移民,还是多多少少出现了问题。

    这些移民,不是在丁海军,经过了训练和安抚,已经有纪律性的工人,也不是经过了一定的筛选,对丁海军忠诚度很高的民众。

    这些是俘虏,是类似于奴隶一样的存在,哪怕丁海军没有苛责他们,每顿饭都会管饱,也不会刻意的苛责他们,可是死亡率一直都不低。

    原因很简单,这些长期在大陆生活,根本就没有坐过船的,根本就不适合航海,没有适应性,直接弄上来,在加上心里上面的失落。

    毕竟在大海上面,封闭狭小的舱室,比较空旷的环境,还有陌生的未知,这些都是巨大的压力,一部分人承受不住,直接压垮,一部分体弱多病的,也会生病。

    丁海军会救治,却不会不计代价,因为船只少的关系,最多一艘船上有一个医生,再加上一些成药,这些东西,未必能够救起每一个人。

    差不多10多天的航程,总计损失了400多个,还有近千重病的。

    丁海军当然不会圣母到,连这些人都会负责,他们只是尽一下义务,尽可能的减少死亡,真的要是死了,也没办法,大海就是最好的葬身之所。

    好在,这不是如同大航海时代的移民,只有2000多里的航程,走的也是靠近海岸,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风浪,一切顺利的前提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当陆地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露出了释然的表情,甚至连一些丁海军的水手也不例外,那些走了太多海路的水手,这么连续死人的,还是头一回,死亡的阴影,压在心中,哪怕心中明白,也压力巨大,到了陆地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那些劳力,看到了陆地,以为是到了某一个地方,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岛,甚至这些北地的民众,到了琉球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岛,甚至其中因为劳动太苦的关系,有人选择了逃跑,可是再怎么跑,也跑不出去这个大岛,最终被抓获,当然是处以极刑。

    这些是后话不说,最少说现在,琉球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归宿,同样的,琉球也急需要这些人的进驻。

 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鲸

    日本海,一只舰队正在快速的航行之中,定海军目前的范围,还只是局限于北宋的海域,可是日本海却并不陌生,在从整个北宋,招募了大量的水手和船长之后,很自然的,就获得了日本的第一手资料。(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日本跟中国的联系,源远流长,从他们可以扬帆出海开始,从日本到中国,并不很遥远,特别是走对马海峡,从朝鲜绕路,大概在中国的山东附近登陆,这是很常见的路线。

    定海军走的,也是这一条航线,主要是从定海军直航,按照纬度线,大概可以抵达朝鲜南部,然后绕过朝鲜海峡,进入到日本海。

    因为是捕鲸,这是非常规的航行,也就没有多停留,船上携带的补给,足够半年左右的航行,只是中间,确定了一些岛屿的位置。

    首先就是济州岛,这个岛屿,并不在航线之上,因为大部分前往朝鲜的船只,都是走辽东,然后顺着上面绕一圈的,这样近海更加安全,直航深入远洋,危险性就更大了。

    这些对于西式帆船来说,不成问题,直航更加节约时间,大概七八百公里的航程,甚至直线的话,去朝鲜的最南端,比去济州岛更加的节约,因为连云港维度更靠北,济州岛则靠南一点。

    这个面积并不算很小的岛屿,差不多一千八九百平方公里那么大,差不多是定海军的6倍,是一个不错的中转岛屿。

    只不过,距离定海军稍稍有些远,又有大量的人员,目前为止,定海军还没有打它的主义。

    实际上,相对于济州岛,日本岛才是更加麻烦的,日本的南北宽度超过了2000公里,要顺着日本到继续行驶,加上之前到达日本的距离,差不多要3000公里,这个距离,是以前定海军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同样的,附近的海图也不熟悉。

    有直航日本的这些船长,他们熟悉的,只是日本开放的那些城市,跟北边的北海道,这个时代,还不是日本的本土,甚至居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