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吨,也就是养活七八万头牛,这个在个人,甚至是一些公司的程度上面,已经算是很大规模了,可是对于大型的饲料工厂,对于一些全国性质的垄断养殖企业来说,真的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数量。

    可是当这个种植的数量,增加到了200万亩,按照这个产量的话,饲料的产量可能会增加到600万吨,这个数字相当的惊人,养牛的话,足以养殖300万头,马养猪的话,会更多,至于禽类,那就更多了,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且未来,会更多。

    赵信对于粮食的种植,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现在对于玉米的种植,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不是因为土地,而是因为种子。

    第一次获得十来吨的种子,经过了试验田的种植,一共种植了14万亩,经过了玉米可怕的增值速度,最终扩充到了200万亩,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来说的话,到今年,一旦这些玉米收割了,把它们全部作为种子的话,可以扩充到3亿亩。

    这虽然不是赵信为定海军规划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极限,定海军控制的土地之中,远景的耕地面积,会达到的14亿到18亿之间,预计会有三分之一种植玉米。

    这样算下来,总共就是5亿亩左右,按照8石的产量,就是40亿石的年产量,按照每人8石的话,单纯玉米都可以养活5亿人。

    定海军肯定不会依靠玉米养活,同样重量的玉米,单纯从营养价值方面,肯定是不如的小麦和水稻的,但是他是稳定的根基,如果出现了大问题,有玉米的储备作为基础,也不会产生粮食危机的。

    同样的,玉米除了饲料之外,酒精,还有很多的工业产物,他们的基础原料都是玉米。

    如果粮食方面,持续不断的研究,在化肥,有机肥,还有各种科学的养殖方法之中,不停的推进的前提下,粮食产量会不断的提升,15亿亩到18亿亩的粮食,足以养活大部分的人口,最少在定海军的人口,超过10亿之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15到18亿,单纯指北方,原来辽国,日本朝鲜,还有周围的诸多岛屿上面的土地,没有加上南方,正在攻略的东南亚的土地,单纯一个印尼,就有45亿亩的土地,太过差不多2亿多,整个东南亚加起来,也超过10亿以上,最关键的是,这是热带的土地。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耕地面积150万平方公里,这样才能够保证13亿人能够吃得饱。

    印尼却是只有33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就支撑了25亿的人口,还是没有大规模的化肥,还有科学的种植的前提下的,这就是热带的好处,一年三熟,一年四熟,产量总体加起来非常的惊人,不但可以保证本国的使用,还可以大规模的出口。

    也就是说,未来在多了东南亚,把东南亚作为粮仓的话,中国在很长时间之中,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那么,在保证温饱了之后的,粮食问题就提上了范围了。

    200万亩,总产600万吨的秸秆,加上其他的配料,可能会产出800万吨左右的饲料,这个数量非常大,可以对养殖产生巨大的效果。

    以定海军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水平,或许,年产量800万吨的饲料工厂,有些困难,可是年产量在400万吨,或者是200万吨的,是没有问题的。

    大工厂的效率,成本,都可以控制的很好,可是偏偏,就不能这么做,因为运输的问题。

    定海军在这个时代,甚至一直说到19世纪末,在交通这个问题上面,已经算是解决的非常好的,可是这个解决的好,只是在火车和水运的联动上面,在从短途上面,并不是很好的解决,只是依靠小船,或者是马车,牛车来解决的。

    21世纪的秸秆,之所以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一方面,在于产量太过庞大了,整个中国的饲料工厂,加起来,都未必能够消化的完,所以有一部分浪费是很自然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就在于运输,太远的话,当运费超过了某种限度的前提下,饲料的成本就会上升,这就不符合饲料的定位了,一些不容易运输的,就容易被放弃。

    在21世纪,都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在机动车没有出现,更没有拖拉机这样的东西的前提下,短途运输就成为了巨大的限制,那么饲料厂就必须要因地制宜,不可能建设的太大了。

    。

 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获

    定海军的最终方案之中,这个饲料厂被定位为生产能力为50万吨,每年消化饲料为36万吨左右,也就是12万亩辐射范围,然后在相应的范围之中,会密布一些小的,年处理能力在5万吨左右的青储饲料养殖场的,相互结合,不到那可以增加处理的效率,同时,会让一些边角也照顾到,尽可能的减少秸秆的浪费。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以小型的饲料厂为核心,然后辅助一批青储饲料的工厂,可以完成边边角角,并且对于饲料的产品进行加工,同时,这部分的青储饲料厂,在制造饲料的同时,又是养殖场。

    生产养殖结合,分散了投入,或许会造成的各种的工厂比较的小,效率不高,却合理的利用了周围的资源,未来,伴随着玉米的种植面积的扩大,当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张到2亿,3亿,甚至是5亿的时候,会接连兴建一大批大型的饲料厂,可是现在,在200万亩作为基数的前提下,眼下的这个规模是够用的。

    饲料厂的兴建,早在半年多之前就开启了,至于员工的培训,则更早,哪怕没有大规模的原料的前提下,赵信都会让这个举动的提前的进行,更别说,还有试验田提供的材料,或许这些材料,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高速的生产,可是培训是够了。

    小型青储饲料厂,主要的养殖的对象是猪和鸡,这个是被后世证明过的,最容易办到,并且最容易大规模圈养的养殖方法,类似的经验,已经普及,现在,不过是等待秸秆收获,然后把养殖的方法给总结一下,不说达到最高效的养殖方法,最起码,不会产生疏漏。

    就在农田之中的玉米,逐步的成熟的时候,这些饲料厂和养殖场,也都逐步的安排到位,等待玉米收割,就是这些工厂开启的时候。

    玉米收割,是在中秋前面的,北方属于定海军的土地,除了少数地方之外,大部分的地方,维度都相当的高,在高纬度的地带,中秋过后,就很容易的有冷空气的侵袭,往往一次冷空气侵袭之后,气温就会骤降,有些极端一点的天气,过了中秋之后,很容易就产生冰冻,或者是零下的天气。

    玉米虽然说,抵抗干旱,抵抗寒冷的能力是有,可是东北大地上面,无休无止的冷空气,甚至偶然间,零下的气温也是比比皆是的,玉米在零上,还好办一点,一旦零下,甚至零下很多度的话,对于玉米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玉米是一个第一次种植,还没有研究出,收割玉米的工具,到时脱粒机,被赵信拿出来了,不是赵信懂得,而是在21世纪的时候,在农忙的时候,他使用过,当然是手动的,这样更好,省的机械上面和电力上面转换。

    至于收割玉米的工具,在后世,一些联合收割机,换装上专门收割玉米的刀具,还是可以收割玉米的,只不过,当时赵信是在山上,大型机械是没办法上来的,也灭有人愿意去,只是略微的知道。

    赵信也会绘制一些图形,可惜,只是在电视上,远远看到的,没有感觉,这个收割机,跟水稻和小麦的,有多少区别,最多拿出来,作为一些基础的形态的,因为后世联合收割机的切换功能,可以说,跟小麦和水稻,应该是相似的,只是一个高度和刀具切割的问题。

    把这个发放给实验室,实验室在赵信的提点下,在小麦和水稻收割工具的基础上面,还是得到了一些收获,可是距离成品,距离真正的做出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可是总算是前进了,未来,可能有个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出来比较实用性的工具。

    可是在这一次收获上面还是不行,在第一次收获,还是要以人力为主。

    掰包谷的劳动强度,要比收割水稻和小麦,小一些,原因很简单,玉米,是长在高处的,不用弯腰,也不用刀具来切割的,可是单纯人力,不使用工具的话,还是一个劳动强度相当大的劳动。

    任何跟粮食安全有关的东西,都会受到赵信的重视,更别说玉米这种大力推广作物,今年的200万亩,其中的大多数,是要做种子,除非是在有些先天不足,无法作为种子的部分。

    这些不是很多,如果说,按照一半来计算的话,明年,玉米的种植面积,会再扩大60倍到70倍,达到12亿亩和14亿亩之间,这样算下来,基本上满足的需要,未来3…5年的时间之中,就不会全面的留种,而是在中间进行挑选。

    与此同时,在试验田的育种和研究工作,也在进行,良种的改良,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必须要长时间,经过很多代的研究,把一些进化的方向给稳定和固化下来,以达到的增产增收的目的。

    集中了不少农场的职工,又集中了一些志愿者,主要来自于城市的闲散人员,学生和军人。

    在定海军,采用的男性工作制,一般而言,原则上,不支持女性工作,可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刻,比如类似农忙的时候,招募一些健妇进行帮忙,还是可以的,特别是玉米收割这种,劳动强度较小的,同时,一些学校之中,超过14岁的半大小子,他们实际上,在劳动能力上面,比起成年人,已经不差太多了,他们也是重要的部分。

    200万亩,就算是每人每天,收割3亩,一共10天的时间,总共动用的人员,也就是六七万人,这部分,在定海军,根本起不了太多的波澜,不说沈阳这样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就算是一个50万以上的城市,稍稍用心一点,也可以抽调完成。

    这还是今年,200万亩,只是小批量的生产,最多增产了少许,可是到了明年,最起码是12亿,到14亿之间,也就是说,种植面积,最少增加60倍以上,那么一定意义上面说的,如果还是没有的收割的工具的话,收割的人数也会增加60倍所有,那就是360万人。

    哪怕是现在定海军,坐拥8000万以上的人口的,要在短时间之内,抽调这么多人,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人类,之所以用并不强大的身体,却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城市和地标性建筑,原因就是人类是会使用工具的。

    从最初的石器,青铜器,铁器,再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的,人类就是借助这样不断前进的工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什么在普通的农民,他们撑死了,就算是干到死,也就是耕耘一二十亩的土地,原因是人力总有穷尽,单纯依靠人力,根本没办法种完50亩,更别说100亩了。

    在没有普及机械化之前,这种可能性很小,可是定海军可以用大规模种植的方法。

    土地都是通过规模性的,是平整的,连成一片的大块地块,最少也是1万亩起步的,有些大一点的,比较好的区块,甚至可以达到10万,甚至是20万亩的程度。

    在庞大的土地之中,如果借助着大型耕犁,再加上众多的牲口,是可以产生高效率的耕种的,收割也差不多,这样就变相的达到了机械化的程度,平均下来,每一个人可以负担50到100亩的土地。

    如果说,明年,当玉米的收割工具弄出来之后,收割时候,使用的人力,会比平常的时候,多一些,在12亿亩的重质量的前提下,耗费的人力肯定要比今年的6万人之上,但是肯定达不到60倍的程度,能够有二三十万人,就差不多了。

    10天的时间之中,6万多人,通过艰苦的劳动,虽然说,对于农场来说,收割一亩的粮食,根本就不算几个钱,可是这是全部人力得收割,又是第一批种植的,在衡量上面,稍稍高了一点,按照普通工人平均的日薪来计算的,一亩地的收割价格,被定在了2贯。

    这可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如果放在北宋,就算是最难以收割的粮食,一亩地的人工成本,能够有50文,已经算是不错了,定海军的工资高,价格高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然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农场会亏么,不会的,虽然说,这一批的玉米收获,大部分需要留种,可是少许部分,还是可以流入市场的,这部分,大概一亩地2…3石的样子。

    物以稀为贵的,任何东西,在稀少的时候,价格就会相对比较的高昂,曾经的,在明末的时候,在红薯没有大规模的种植的时候,一个红薯的价格甚至高达1两银子。

    定海军是一个高收入,高福利的社会,整个定海军平均月工资在300贯左右,拿出来十几贯出来,尝尝鲜,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的,这就给玉米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实际上,挑出了颗粒饱满的,遗传信息比较好的,留下了少部分不太饱满的那种,拿到了定海军销售。

    这个销售的方法分了击中,整个植株相对比较完整的,并且长得稍稍好一点的,可以作为玉米棒,或者煮了吃,或者烤了吃。稍稍差一点的,可以做成玉米粒,最差的,就是玉米糁,这样三种结合,开始在定海军大规模的销售。

    21世纪的世界,煮玉米都有很大的市场的,更别说这个时代,玉米是跟水稻,跟小麦,完全不同的粮食,吃起来还有独特的口感,再加上物以稀为贵,立刻引发了追捧的,一个玉米棒最初的定价是1贯,可是很快,架不住人们的追捧,居然增加到了2贯,3贯的程度的。

    要知道一亩地,最少可以种植2500棵左右的玉米,真正拿来销售到的,只是三分之一左右,这也就是800个玉米棒,就算是按照1贯一个的,也就是800贯,收入惊人,如果按照2贯,3贯的话,那就更多了。

    包括赵信也知道,这不是一个的长期的生意,预计到明年,伴随着玉米的种植数量,达到12亿亩,按照8石的产量,就是接近10亿石,这部分抛开留种的,大部分都是要投入到市场之中,100倍的数量冲击之下,玉米的价格就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不说跌成白纸,但是会跌倒它的合理区间。

    这中间,或许会有偏差,但是赵信估计会跌倒跟后世差不多的程度,比如说,后世,一般精米的价格在3…8块,面粉的价格两块多,可是玉米糁之类的价格,一般都是在一块多。

    虽然说,定海军跟后世的,差得比较大,可是基本上的收入等的配比之下,这个比例应该是最终的比例。

    玉米的收割,还有玉米的销售,很是让玉米的名头,在定海军刷了一下,丰富了定海军粮食市场的同时,也稳定了定海军的粮食,只要把玉米的种植范围扩大,哪怕只是占据三分之一,就等于说整个粮食产量提升3成以上,这对于本身粮食安全都相当稳固的定海军而言,属于是锦上添花的好处,不过,更大的好处还在之后。

    大量秸秆的出现,还有饲料厂和青储养殖场的出现,让整个定海军的畜牧业产量产生了井喷的,草原产出的各种牲口很多,当年,一场西夏战争,直接让北宋吃饱,韩琦也有能力,借助了一定的杠杆的,建起了西北的农田水利,以黄河为依托,彻底的开发和河套平原的,让西北一波肥。

    可是对于西北是一波肥,对于定海军就不一样,草原所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