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6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从生育数字可以看出来,在移民完成的那一年,生育率从前一年13,一下子降低到了9左右,降幅非常的明显。

    可是之后的一年的时间,伴随着这些移民到定海军的人员,他们工作稳定,熟悉了定海军的诸多条例和奖励,他们也就没有别的了,那就是生孩子。

    从最开始2000万人口,每年平均200多万的生育,到庆历十四年开始,8500万的人口,每年12的生育率,几乎诞生了千万的人口,要知道,这可是每年都有的,这个数字,就非常的可怕了。

    短短的不足10年的时间,定海军一共新增新生儿5000万以上,定海军的总人口,也从刚刚完成移民的8500万,迅速的增长到了14亿,这中间,还有差不多千万,是陆续吸引到的移民。

    超过三分之一是新生儿,加上原有带来的不足18岁的少年,青少年婴儿总数,可能会超过7000万,这就是基本占据了定海军一半的人口了。

    这部分才是赵信关注的重点,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在定海军成立之后,生出来的这些人,生在定海军,长在定海军,未来工作和学习,还是在定海军,这些人的成长,不但会对定海军有更多的归属感,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定海军的未来,也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总量提升了,哪怕是一丁点百分比的提升,都会让整体的素质有较大的提升,更别说几千万婴儿,这部分是必须要保证的。

    牛奶和鸡蛋,看起来很简单的两种东西,却是身体素质提升的根本,远超过其他的东西。

    哪怕是在21世纪,人种的素质,也是这两种东西提升的很快的,日本在发展的时期,适龄儿童的身高很矮,各方面的素质也不行,就是依靠着一杯奶,一个鸡蛋,提升了整体素质,坚持了20多年,日本人矮小已经不是大范围的事情了。

    身体素质不单单是身高,身体,寿命,智力,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东西,这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来说,是一个综合性质的提升。

    可是现在,有了玉米通过一定的方法,加工出来的饲料,可以基本上保存玉米的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同时,不至于太重。

    把饲料,同一定比例的其他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就会成为各种动物最喜欢吃的东西,这会成为养殖的基础,并且已经在大规模收获玉米的这一年产生出来,在之后的两年时间,伴随着玉米的重质量的加大,而不停的提升。

    赵信也知道,后世流行土鸡蛋,流行散养鸡,可是那时在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土鸡蛋比普通的鸡蛋,质量要好,性能要好,可是远远没有好的价格上面,一个重量不如一个普通鸡蛋一半大小的土鸡蛋,价格却是普通鸡蛋的一倍以上,这等于是四倍的差别。

    现在的定海军,首先要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然后才能够考虑到提高的问题,你都一穷二白了,连饭都吃不起了,有一个鸡蛋,不是土鸡蛋,你不迟,那是白痴。

    饲料的出现,让大规模的养鸡养鸭之类的,成为了可能,比较轻的饲料,也可以大规模的减少劳动力,如果再配合一些机械设备,那就更加的好了。

    定海军,早就通过畜牧学院,总结了养殖禽类的一系列的诀窍,现在,有了饲料,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之后,立刻开启了大规模的推广的。

    一时间,禽类的养殖开始激增,同时,各种的蛋类也开始大规模的出现。

    除了蛋类,牛奶和羊奶之类的,也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如果不是有饲料,有足够的添加了各种蛋白质的饲料顶着,单纯的吃草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奶牛营养不良,这是没办法的,奶牛也不可能凭空的变出奶来,

    他们要吃东西,要消化吸收,这样才可以转化。如果长期只是索取,不加以补偿的话,很容易就会让奶牛亏空,一旦这个亏空,无法逆转的话,很容易就出问题的。

    一头牛,从牛犊一直长到可以产奶,最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么几年之中,他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

    养殖者不可能因为产奶的关系,让这些奶牛死去,没办法之下,只能够阶段性的产奶,这样的情况之下,不但产的奶量有限,而且价格也相当的昂贵。

    这样一头牛,或者一头羊,能够产出的奶非常有限,所以在中国的封建时代的,牛乳和羊乳,那是大户人家,才有资格享用的,甚至一些皇室的皇子,都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用。

    如果当时,赵信选择用奶,来作为婴幼儿,甚至是青少年,改良体制最佳的方法的话,哪怕是把整个北宋,辽国全部的奶都集中到定海军,恐怕也不可能喂养整个定海军的新生儿的,更别说的全部的青少年和婴幼儿。

    当时,赵信也考虑过,普及一些奶牛的喂养方法,可是稍稍介入,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奶牛在产奶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一般奶牛从怀孕开始,就开始积累,这样在牛犊幼儿期,就可以支持。

    可是后世意义上面,从开始产奶开始,就一直下来不停,这样对于奶牛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没有一个质量高,效果好的饲料出现的话,单纯吃草,可能一天不停的吃,也吃不够,一旦大规模的亏损,恐怕奶牛就会积重难返,无法承受。

    可是玉米饲料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全部,可是添加了一定的鱼粉,还有大豆粉给弄出来,就解决一切的问题,

    这才是从本质上面,提升整个供应结构的方法,饲料的出现,是对于饲养模式的一个巨大的改变,大规模的集约化的养殖,效率高,产肉多,投入却少,这就是饲料的作用。

    如果是在肉类上面,饲料已经展现了巨大的效果,在产蛋和产奶上面,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特别是产奶,只要经过调配,把精饲料和粗饲料进行一番的配合之下,就可以让吃的和产的相互平衡,让牛奶持续不断的产出,这样就会让产量巨大的提升,这才是产奶最正确的大开方式。

    。

 第八百六十一章 极限种植

    饲料的产出,推动了肉食大量的产出,也让改变体质最佳食物,牛奶和鸡蛋,在整个中国大量的出现,这个出现,也有一个过程的,在初期,没办法普及到每一个人,鸡蛋是需要产出来的,牛奶和羊奶也是如此,特别是牛羊奶,哪怕是有足够的饲料,也未必有足够的奶羊奶牛,这个需要培养。//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只是一个暂时的满足,然后,伴随着的玉米的大规模种植,饲料的大规模的产生,有了足够的原料的前提下,整个定海军普及了猪和禽类的产出,让整个定海军的膳食结构的大规模改变。

    玉米的普及工作,看似的缓慢,实际上,是非常快的,是从庆历十三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庆历十五年,在庆历十五年达到了极限,最终在定海军的地盘没有大规模的扩张的前提下,7亿亩已经是一个极限了。

    跟玉米种植面积的大规模的扩张,玉米的价格也起伏很大,在整整两年多的时间之中,玉米从一个刚刚出现的稀罕物,开始迅猛的跌价,这个跌价的幅度非常的可怕。

    最初的时候,一个玉米棒的价格,是在1贯到3贯不等,当时200万亩土地,总共出产了的1650万石的玉米,这中间经过挑选,  8成以上要留种,加上损耗的,毕竟在挑选的过程之中,只有颗粒饱满,才会被选为种子,在种子不够的前提下,淘汰的那些,基本上,都是有这样那样问题。

    这些问题的玉米,把坏的去掉,再去掉一些不适合作为食物的,最终剩下的,能够有一成,已经算是不错了。

    接近9成的作为种子,留下来作为明年种植使用,也就是说,只有一成流入市场,也就是165万石。

    玉米重量不小,如果是没有晒干的那种,按照一斤两个玉米棒来计算的话,也就是3亿多个玉米棒,听起来不少,都到了亿这个层次了,可是联想到定海军的人口,接近一亿的人口,三分之一的孩子,3000多万的孩子,就算是去掉2岁以下,没办法吃玉米,2岁以上的,也有一两千万,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平均15个。

    食物之所以作为食物,就是因为,食物是每天都要吃的,哪怕你一顿饭吃的再饱,下一顿同样是需要吃的,这样的前提下,每个孩子吃到的玉米的数量就很多了。

    如果在别处,花费2…3贯的,给孩子买一个吃食,这根本是难以想象,两三文都很难,可是在定海军,在平均的月工资在300贯左右的前提下,给孩子买一两个作为尝鲜,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现在,连一个人一个都不能的普及,一些疼爱孩子的,或者孩子喜欢吃的,往往会十个八个的购买。

    孩子们吃,是刚需,可是玉米的味道很好,就算是普通人,也很喜欢吃,作为稀罕物,吃的人就更多了,这样平均下来,可能每个人多吃几个,就不够了,这就让这个的玉米更加的紧俏。

    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买的人多了,价格当然飞升,这就是最后,让人目瞪口呆的价格。

    最初的时候,赵信定下来1贯的价格,在他感觉,已经很高了,按照大米的价格,能购买150斤的大米,也就是相当于后世450块钱一个玉米的价格,伴随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  1贯的价格根本就顶不住,后来涨到了2贯,3贯。

    在3贯之后,不再涨了,原因很简单,经过了一系列的集中投放,玉米已经吃完了,一共165万石,也就是供给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甚至连过年都没有等到,就销售一空了。

    反倒是过年的时候,有些人想要吃,却没有的吃,很是产生了一些的风波,最终事情越闹越大,弄到了内阁,甚至惊动了赵信,没办法之下,要的人太多了,已经产出的,是没有办法再吃了,剩下的,要在大规模的普及之中留种,当然不可能拿出来吃。

    这个时候,在粮食研究所之中,有专门温室种植的玉米,大概6000亩,本身就是改良和种子研究的,这一批种子,因为遗传性不怎么的好,没办法作为种子存在,本身,是准备其他的用途的,或者作为罐头,或者加工成其他的食品。

    现在,在玉米棒这个方面,有了巨大的需求的前提下,就是能够拿出来用,6000亩玉米,亩产9石左右,就是54万石,接近540万斤的,虽然这个数量依然不多,不可能供给整个的需求,可是在年节之中,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批被紧急挤出来的玉米,在年节之中,也卖出了很高的价格的,一个高达5贯。

    哪怕是只是200多万亩,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产量,总量差不多卖出了35亿贯,这就是新产品的优势,可是这个优势,很快就保不住了。

    如果赵信只是一个追求刚刚利益的人的话,他不会大规模的扩张玉米的产量,一定数量玉米,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之中的,创造出较为高昂的利益,一旦大规模的普及之后,玉米的价格,肯定不会那么高了。

    看起来,165万石,卖出了3贯一个的高价,可是如果提升10倍的话,会是3贯么,100倍,1000倍的话,物以稀为贵,说的就是这个,没有这个稀少作为前提,价格很快就下来了。

    赵信作为中国皇帝,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整个定海军都是他的财富,就算不用的权势收割的方法,就是赵信投资的一些企业的,开创的一些企业,赵信手里的钱就可以不计其数。

    赵信当然不会短视到,为了几亿贯的钱,而忽视掉玉米的巨大作用,玉米是改变人种,改善人体结构的一个最为好的东西,必须要大规模的推广。

    在赵信不遗余力的大规模推广的前提下,玉米的种植面积,几乎以每年接近百倍速度扩大,从第一批200万亩,到第二批14亿亩,然后到第三批,达到了极限,7亿亩。

    玉米是高产作物,倍率非常的可怕,这也是玉米高产的根源,为了扩大的种植规模,第一批大规模的种植的时候,绝大部分的留种了,可是到了第二批,种植的总量在14亿亩以上的前提下,这一年的东西,就不用在留种了。

    按照100倍的样子,那就是需要140亿亩的土地,这对于目前定海军来说,超过全部土地的十倍,定海军不可能,全面的种植玉米,玉米虽然好,种植三分之一,已经是极限了,没必要继续的种植。

    伴随着玉米的大量普及,到了庆历十四年,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4亿亩,收入10亿石的前提下,不用全面留种,那么多余的部分很自然的就流入市场。

    10亿石,如果说,定海军的1亿人,都吃玉米话,也吃不完,北宋这个时代,因为油水少的关系,每一个人每年吃掉的粮食很多,可是再怎么多,也不会超过600斤,也就是每个月超过50斤粮食数量,这个数量平均到每天,都接近2斤了。

    这可是纯粹的粮食,而不是粮食制成品,可是平均每一个人10石,也就是1000斤,这样平均到每天,就超过了3斤了,这个粮食,无论如何,也吃不了的,更别说,现在定海军普及了各种副食和肉类,再加上水果之类的辅食,对于粮食的摄入大大的减少,一天能够吃1斤的,已经是非常高了。

    供需关系,永远是价格的重要因素,当购买的人多,供应量不足的时候,价格立刻飙升,可是当供应量充足,购买人少的情况下,货物积压的,要想销售出去,就必须要降低价格的。

    玉米实际上,就是这个情况,哪怕不考虑放大的产量的问题,就说,原来,扩大一百倍的产量,1000倍的实际供应量,玉米的价格立刻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从3贯,迅速的跌到了30文左右。

    虽然说,整体的价格方面,衡量重量的话,比起面粉,大米,还要贵好几倍,可是跟最初的,那几乎是天壤之别了,下降非常明显。

    这不是终点,到了庆历十五年,玉米的种植面积终于达到了极限,在整个北方,包括日本和朝鲜在内,一共种植了7亿亩的玉米,那么最终的收获,高达67亿石,这个种植的总量,已经可怕到相当的程度,玉米也终于,从一个稀罕物,迅速的跌落,变成了一个最普通的粮食作物,价格达到了500文每石,又缩减了五六倍的样子,成为了最为廉价的粮食。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价格,定海军因为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问题,加上部分税收,粮食价格相对较高,面粉的价格大概是800文每石,大米的价格在1200文左右。

    大米比起玉米,高出24倍,比较高,可是也算是一个适中的价格,毕竟玉米的产量太大了,同时种植的面积也非常的可怕。

    最初的时候,第一次试验的种植,就达到了8石左右的亩产,通过两三年的时间,培育良种,加强种植管理,总结出一系列玉米种植的方式方法,最终,让亩产开始提升,在最好的田里,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养殖的话,极限的重量会达到11石,平均也超过了95石,

    这样的亩产,让种植一亩地的玉米,相当于2亩的大米,这里面,虽然稻谷的产量,是在5石以上,可是经过了加工,脱粒,抛光等一系列的处理,大米的总产量,肯定是不到4石的,可是玉米,除了脱粒之外,就没有别的工作要做了,甚至一定程度上面,不晒干,也可以的。

    玉米的出现,并且大规模的普及,却不是定海军的最主要的粮食,作为调剂可以,作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