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小山传奇-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九五章 访谈录(二)

    受访者:郑由俭,绰号胖子

    问:“听说您是上校军衔,是吧?”

    答:“嘿嘿,一个虚衔罢了,混碗饭吃,混碗饭吃而已。”

    补记:这就是传说中的那***的堂弟吗?传言其人极胖,而眼前之人却未见大肚腩。

    然,观其气质与传言,符!

    嘻皮笑脸之徒,满面商贾气息之辈,见面竟行古人作揖之礼,此奇葩竟混入国军之队伍,诚国军之耻也!

    问:“听说你外号叫胖子,看来你并不胖啊。”

    答:“原来胖现在不胖了。”

    补记:依旧嘿嘿不止。

    问:“您原来是军需处的主任,是吧。”

    答:“副的,嘿嘿”

    补记:若非***出事,你就是副的那正的又如何敢管你?

    问:“原来有多胖?看你这身高得有一百五六十斤吧,现在看你也就一百一二十斤,掉了这么多肉,着实辛苦。”

    答:“何敢妄言辛苦?外贼入侵,举国上下,何人不苦?

    黎民百姓,前线官兵,乃至委员长大人,包括您记者不也同样为抗战奔波?

    莫说那区区几斤囊囊踹掉了,就是为抗战献了此身亦何足惜哉?!”

    补记:!!此人绝非传说中之草包啊,仅凭这翻话!只是,这囊囊踹为何物?

    问:“恕我见识浅薄,郑主任这囊囊踹为何物啊?”

    答:“哦,东北方言,跟霍小子学的,囊囊踹就是小肚子上的肥肉,原指肥猪的腰条儿部分,五花三层肉,做红烧肉的那个地方,明白不?”

    补记:我去,这特么什么比喻?刚才白夸他了!着实令人凌乱。

    问:“我记得你们所说的霍小山也是东北人吧,你的东北话跟他学的?”“

    答:“是啊,东北话贼好玩,个个能白唬,天生段子手,但霍小子除外吧,他不大爱说话。”

    问:“听说你原来是这管事的,可是弟兄们怎么管霍小山叫头儿?”

    答:“这是什么话,我可不乐意听!”

    补记:当时以为自己问错话了呢,没成想被这家伙耍了一下子。

    又答:“记者先生您别误会,嘿嘿,我说不乐意听不是因为弟兄们管他叫头儿,我也那是管他叫头儿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补记:我去!

    问:“郑主任真爱开玩笑,我想问你,霍小山是怎么到你们军需处来的,怎么他后来就成了你们的头儿了呢?”

    答:“他是带着几个人在南京保卫战失利后过江而来的,我见其余部队溃兵连枪都跑丢了,而他们竟手持缴获鬼子的武器,思其必定神勇,故收至麾下。

    世人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常无,我郑由俭太胖难以成为千里马也只好做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了!

    唉,想世间有多少良驹欲救国却无门而只能躬耕于畎亩之中,而伯乐仅我一人,惜乎哉,惜乎哉,惜乎惜乎也哉哉!”

    补记:这都特么什么烂糟糟的,此人怎能如此自恋?!简直不要个face!

    问:“郑主任,郑主任,您说远了,您还是说说他怎么成为你们战时军需处的头儿的吧。”

    答:“哦,我是扯远了,嘿嘿,霍小子会练兵,他加入后说呆着没意思,想练兵,我说那就练吧,我就把一个连,不,两个排,拨给了他。

    然后鬼子就来了,霍小子作战勇敢,头一次战斗就带着弟兄们灭了几十个鬼子。

    我一考虑我当时那么胖也打不动啊,就让他先带着吧,于是他就一直这么带着了。

    所以他得努力,不努力打鬼子我就把他的头儿的官衔收回来!”

    补记:你就往自个儿脸上贴金吧,还你胖打不动,你还是不够胖,你要是能让七五山炮都炸不动那你更该上前沿了!

    问:那您的意思——你现在瘦了,那是不是你改当头儿呢?”

    补记:不给你两句你自恋起来还没完了,看你如何作答。

    答:“他现在带得挺好的,我为啥要接过来,我也捞个省心,唉,为了这军需处,我的心哪都操碎咧,我太累啦,也该歇歇啦!”

    补记:你赢了,你上前沿怕不怕死我不知道,但你肯定死不了,因为脸皮太厚,机关枪都打不透!

    问:“郑主任,我们好象又跑题了,我问的是他怎么就当上了头儿的啊?”

    答:“刚才没回答你吗?霍小子能打啊,我跟你说句实话,前前后后我不记得我们打了多少仗,但好象就没打过败仗,撤退不算!”

    补记:不是一个士兵说啊,看来霍小山打仗是有真本事的。他也必须有真本事,否则,那川、滇、桂、西北、东北各系部队,哪个又是省油的灯?怎么会独独为他说话?

    问:“那你们的这个头儿是什么来历你知道吗?”

    答:“关于我们头儿的来历嘛,其实我跟你说,我们这的人很多都知道,但当兵的不敢说,我却敢说。”

    问:“等等,郑主任,您不是说他那个头儿这个官衔是你给的吗,怎么又变成‘我们头儿’了?”

    答:“你管我咋叫?记者八卦是对的,但军事记者八卦可就不对了啊,嘿嘿,我看你是不想听了吧?”

    补记:这个死胖子这特么是威胁我吗?不过他貌似倒也挺有意思的啊。

    问:“自然要听的,郑主任您接着说。”

    答:“霍小子是中央军校出来的,我听沈疯子说,霍小子和沈疯子两个在中央军校时是和74军特训班混在一起的,老兵们打枪拼刺刀就没有能玩过他们两个的。

    当时他们特训班有句话叫‘宁惹阎王莫惹沈冲’,而沈冲又是霍小子的小弟,你就能猜到霍小子当时能有多猛了。

    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你知道霍小子的父亲是谁吗?”

    补记:这特么地是谁问谁答,我一会非得记乱套不可!这是个话痨!

    问:“是谁?”

    答:“霍远你知道吗?”

    问:“西北军大刀队,长城抗战喜峰口霍远?芦沟桥事变霍远?!你是说霍小山是霍远的——?”

    答:“嗯横儿!然也!”

    补记:震惊,绝对的震惊!老子英雄儿好汉莫过如是啊!怪不得听***说,在保这个后勤连的时候,西北军措辞最为强硬,原来人家是一家人啊!

    问:“怪不得,怪不得,年轻有为啊!”

    答:“今天我可跟你这个大记者没少说啊,嘿嘿,你看你还要记下来,这多累啊。

    要我看哪其实你今天记不记都一样,反正也发表不了的。

    老弟,我看你也是个明白人,你应该懂得,我们战时军需处这档子事是上不了台面的。

    嘿嘿,不过,话说回来,别看你一个大男人手指头跟萝卜似的粗,可一忙活起来那小**手还记得真快呢!

    补记:我特么乐意记!你特么个死胖子!我日你仙人板板滴,你那才是小bi手呢!!!

    补记:访那个该死的胖子完毕,又碰巧原来采访过的那几名老兵路过。

    便问之:我现在相信你们很能打了,你们作战这么勇敢是因为委员长所提倡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吗?

    回答:你在说什么?烂糟的真心不懂!我们这么打就是为了能出名,出大名!

    然后我们头儿媳妇好知道哪里来找他,中国地盘太大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九六章 访谈录(三)专访霍小山

    受访者:霍小山形势:私聊

    补记:眼前这个穿着军官服装面色微黑身材纤细的年轻人就是那个搅动风云无数的霍小山吗?

    中等略高的身材,背后背着一把大刀挎着一支装了木盒的盒子炮,装束与时下普通军人并无二致。

    唯一不同的或许便是他那不喜不悲的表情还有他的眼神吧。

    军人的眼神往往有着各自的性格特征,或炽烈或狠厉或锋芒外露或绵里藏针,唯有他的眼神平静如星如月如水如潭大有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势。

    他的长相很普通,他所作所为又并不普通,时下战局不利,原本以为自己会平静面对他的,却不知见到他的一刹那心生敬意。

    问:“能说说你身后背着的这把大刀吗?看刀把儿的样式和别人使的大刀片好象不同啊。”

    答:“这把刀来自东北义勇军一位已经阵亡了的抗日英雄之手,他叫郝存义。”

    问:“我可以看一下吗?”

    答:“当然可以的。”

    补记:真是好刀,吹毛利刃莫过于是!

    问:“此刀饮过很多倭贼之血吧?”

    答:“饮倭人之血越多反而刀锋越亮,好刀正是如此。”

    问:“还记得这把刀杀过多少鬼子吗?”

    答:“刀出不空过,杀过多少个并不重要。”

    补记:看到他以手抚刃的平静样子,那手指触刀锋的样子让自己心中没来由的一寒。刀出不空过,出刀必见血,那得杀多少个鬼子?!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打鬼子的呢?”

    答:“这个,我记得九一八的第二年,鬼子来到了我们村,杀死了我们全村的人。还记得当初打过一个小鬼子一拳,也不知道那家伙死没死,那应当是打鬼子的开始吧。”

    问:“怎么还不知道打没打死?”

    答:“当时一拳打在他命根子上了,那时候劲小,也不知道打没打死。”

    问:“这么说要是现在打的话他一定会死的是吗?”

    答:“那是肯定的,要是现在还不能一拳打死一个敌人,那么我现在就不可能坐在你面前说话了。”

    问:“你的武功很好?你必须一拳打死一个敌人你才会没危险,这说明你经常处于众多敌人要杀死你的危险之中?”

    答:“是,我的武功当然也可以说我的白刃格斗很强。”

    问:“能举个例子吗?”

    答:“夜摸敌营时和鬼子的巡逻队撞在一起了,被我用匕首扎倒了三十八个。”

    补记:震惊!!怎么可能?!可看他的眼神很平静,与我的震惊成为鲜明对比。

    问:“你确实吓倒我了,你不会是刀枪不入吧?”

    答:“我连冷兵器的刀与枪都扛不住,就更别提子弹了。”

    补记:审视霍小山良久,我实在难以想象面前这个那平平常常的年轻人在战斗中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用匕首扎倒了三十八个,岂不是杀神?!

    问:“就因为这个所以你的士兵们都很服你是吧。”

    答:“肯定的,军人嘛,你要想别人听你的话你就得比他们杀死更多的敌人,你就要凡事比他们想得更远。”

    问:“给我感觉你并不象一个军官,你平时都是这样友善地对待我的士兵吗?”

    答:“是啊,他们对我也很好,我们彼此之间是兄弟。”

    补记:答这话时才看到他露出笑容,尽管很淡,但他的笑很特别,就象一个大男孩开心而快乐,给人感觉一下子便能拉近距离。

    问:“听说你们和75军因为战利品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

    答:“是。”

    补记:他回答得竟如此平淡,我以为他会说说和75军之间的事呢,至少也会发发牢骚,可是没有,我只好接着问。

    问:“都是中央军的,怎么会闹得这样不愉快?”

    答:“他们抢战利品是用于邀功的,我们抢是为了给自己用的。

    海龙王有那么多奇珍异宝却非得来抢我们要饭花子的饭碗,否则谁愿意去摸他们那老虎屁股?”

    问:“可是你们摸了。”

    答:“我们也是老虎,尽管只是小老虎。”

    问:“你知道川、桂、滇这些系的部队因为你们和75军发生矛盾为你们求情的事吗?”

    答:“听说了一些。”

    问:“你究竟帮助他们做了多些事情?”

    答:“第一,打鬼子抵抗侵略是全体中国人的事情,谈不上帮不帮的问题。

    第二,如果非要说帮,他们也没少帮我们。

    至少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上前沿硬扛鬼子的炮火,虽然我们战斗力是强了些,但我们同样扛不住飞机、大炮、坦克,我们这点人太少了。”

    问:“可以说说你和日本鬼子的私仇吗?”

    补记:他沉默了一会儿,不过眼神依旧平静,我看不出他有什么变化。

    答:“我的私仇你应当知道的吧,就算你原来不知道,你现在也应当知道的了。”

    问:“为什么这么说?”

    答:“因为你先采访了胖子,就是正由俭,他要是能藏住话那就不是胖子。”

    问:“你很了解他吗?”

    答:“当然,他有没有对你说过他的炮打得很好,各种炮,掷弹筒?”

    问:“没有。”

    答:“他是一个在打炮上极有天赋的人,在我认识的人里仅次于我。”

    补记:好象问答双方又反了,以后可怎么能看明白的?

    问:“好象我们说远了,说说你的私仇吧。”

    答:“父母,还有我一村子的乡亲,这是私仇。日本人屠了很多这样的村子,有很多象我一样失去了亲人的人,所以现在就是国仇。”

    补记:我没有再问下去,显然他不原意谈太多自己对日本人的仇恨,现在的气氛不适合说这个话题。

    问:“你们打死了那么多的日本鬼子,可是却一直藉藉无名,心里平衡吗?”

    答:“只要鬼子死了我心里就平衡。”

    补记:我觉得霍小山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虽然话少但总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又答:“好了,现在说说你这个大记者报道的事情可以吗?”

    问:“当然可以,你想说什么?”

    答:“其实,我们打鬼子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想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在尽自己所能的在打击侵略者,能力有大小,杀鬼子的心是一样的。

    而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只要侵略者死了,最终被我们赶走了,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我想说的是我认为你这次采访其实就是一次私人间的谈话,我和我的弟兄们无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不会见诸报端的。

    光因为和75军的矛盾这点上你的报道就发不出去,我想你也明白这一点。

    之所以接受你的采访,因为你是中央社的记者,我想我需要向你表达出我们这支小部队的待人以诚的心意。

    我们这种诚意是对所有人的,只要他打鬼子。”

    补记:我突然明白了,他接受了我的采访,也只是想让我给75军传个话,他并不想和75军这么一直僵持下去。

    他自己是不会去主动说什么的,如他所说,75军是老虎,而他们也是老虎,尽管只是小老虎。

    这是一个能审时度势的年轻人,他的聪明并不只体现在战斗中,也体现在人情世故上。

    采访也就到这里了,祝他好运,祝所有为“驱除达虏恢复中华”而奋斗着的中华健儿们好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九七章 请柬

    那位中央社的记者走了,走之前却把他采访的记录本给霍小山留了下来。

    正如霍小山所说,那记者也明白,他采访军需处的这些资料是不可能发表的。

    霍小山随手翻了几页恰恰看到郑由俭吹牛的那一段,于是就笑了。

    他的小跟班小石锁也是识字儿的,那是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小,他爹自然不希望自己一家五虎都是睁眼瞎,所以才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