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小说演艺里很有些,诸如“兀术气死。牛皋笑死”之类艺术再创造的段子,但是现实历史中也算是个文武双全,帅臣一方牛人了,据说被毒杀临终时还顾念:“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

    难道这是我要抢那位满江红戏份和角色的节奏。随即我赶紧呸呸有声的,将这一点不怎么吉利的想法,给丢到一边去。

    “历史人物收藏成就+2”,“疑似金枪将张宪,猛先锋牛皋人物卡到手”,虚空中的恍然数据闪过之后,我已经暂时将刺杀的威胁抛之脑后,迫不及待想将这个结果,和谜样生物分享了

    这时,姗姗来迟的地方官府,也终于出现了。

    。。。

    梁山之上,尘烟袅袅,却是难得出现短暂的平静。

    “鹏举哥哥,你都是领兵一方的人了。。”

    地摊王孙陈渊,正在给一位打扮成官军信使的人,包扎伤口。

    “又何须亲身去冒这个险呢。”

    “只可惜还是走了那个正主儿,只砍了几个佐僚,就不得不乘乱冲出来了。。”

    鹏举兄叹了口气

    “中军总算是乱起来了,这样我们有得到一阵子的缓气。”

    失去了八百里水泊的屏护后,梁山看起来其实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据要扼守。

    正在官军的轮番攻打下,一点点的失去对山脚下那些堡寨据点的控制权。

    轮替了数次之后,左军麾下这些千余人马,还能囫囵站着的,只剩不足五六百号,可谓是折损过半。

    当时大伙儿已经没有退路了,先前到还有心灵活的人,带队偷偷溜下山去,干脆就此投了官军,顺便做个带路党。

    只是他们没想到此番遇到的官军,却不比往常,并非他们所熟知的地方上那些三心两意的将佐,根本不需要俘虏和降人,

    于是这些早早跑下山去求活路的家伙,脑袋都被砍下来,挑在矛尖上,这下连那些最后一点心存侥幸的人,也不得绝望的准备拼命到底了。

    因此这位鹏举兄,突然想了一计,选敢死壮士百人,用缴获官军行头装备后,从还没有沦陷的善后小寨,坠绳而下,乘夜对着官军的营盘,发动了突袭。

    只可惜这些官军甚为训练有素,不明敌友相互砍杀的大乱之后,还是被迅速镇定下来,制造成了十数倍于己的伤亡,却没能变成营啸或是崩盘。

    最后连他在内,只有十几个人脱身出来,不过他倒是运气颇好的撞上营中派出的信使,夺其甲服和号旗,又混入官军的中军,搏了一把,只可惜同样功败垂成。

    好在他这一阵子突袭,官军需要重整旗鼓的时间,多少得到一段缓冲的喘息之机,在官军的连日攻打下,大伙儿已经相当疲惫了。

    “正将。。”

    突然一名跌跌撞撞的跑过来喊道

    “官军突然退去了。。”

    “什么。。”

    鹏举兄不顾伤势站了起来,径直走到一座哨塔上,依稀可以看见那些成群结队退下去的官军,正在收拾围山的营盘,一切彷如做梦一般。

    “暂且退兵,为什么。。”

    头上抱着布条的主将张邦昌,亦是有些耿耿于怀的喊了起来,被一群小贼突入中军,吓的把头都摔破了,无疑是他人生中一个耻辱和污点。

    “这不是朝廷的旨意,乃是摄政的训令。。”

    信使来人不紧不慢的道

    “最新的消息,伪梁已经发动了北伐。。”

    “你部人马将就近调往淮北一线,布防地方。。”

    “以防备那些镇守异动之举。。”

    格外推荐一下,普祥真人节操满满的新作《锦衣笑傲行》,后宫,笑点,吐槽一个都能少啊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8章 海徒

    (全本小说网,。)

    且不论如何广府之内,因为这桩刺杀事件,是如何的鸡飞狗跳,又是如何的后事处置和补偿。

    迎着骄阳海风烈烈之中,我已经在前往北方的海路征程之中。

    所谓征期如火,优先于一切,因此后续的种种,已经暂时与我无关,只能留待将来了。

    这次刺杀事件也给我提了个醒,从婆罗洲老家那里调过来更多可靠的人手,加强对谜样生物等本家留守核心的屏护。

    从某种程度上说,前方和后方的重要性,是不相仲伯的。就算我离开了,后续的调查他们还要继续下去的,所以得需防患未然。

    而且我北上之后,行踪就属于军事机密,又长期需要呆在军营中,显然再没有比大军环绕之中更加安全的地方了。

    乒乒乓乓的射击声,将我思绪从广府重新带回来,那是我的部下正在船舷边上,进行日常的射击训练,用鸥鸟或者游鱼,乃至空置的瓶瓶罐罐,都可以作为目标。

    在摇晃起伏的甲板上练习射击,丢在海中浮动的漂浮物,无疑是颇具挑战性的事情,不但锻炼眼力、手感和反应效率,同时也实在培养某种小集体的协调性。

    但是一旦习惯了这种射击频率和节奏后,就算遇到海战中的接舷,也无所畏惧。

    作为主官,我甚至特地准许他们按照射击的命中率,进行某种小范围的赌赛,然后按照名次,发放一些小物件以示奖励,以激发自觉操练的热情。

    三个营,约十一团的近五千人马,就分散在这十六只一组的大海船上,此外还有两千多武装化的辅助人员和辎重,则在后面一只船团上,还要晚一步启程的。

    但我们也只是这只庞大船队的一角而已,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尽是扬帆而行的海船,浩浩荡荡的如同回游的鱼群一般,在鼓足的风帆驱使下,努力的向北行去,拖出一道道密密迹迹的尾痕和浪线。

    尾随在庞大船团后面的,则是各种官私民间的船只,随战火而动,逐利于刀光剑影之间,这已经是深受海商文化熏陶的大梁,一向家常便饭的传统了。

    哪怕是国朝全力发起的北伐大业,也不能免俗于这些追逐着铜臭与血腥味而来的势家豪商。

    虽然让这些,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军队的纪律和士气,但是另一方面,这些自带钱粮物资活跃于军前的“助军义商”,又可以在后勤和装备上,提供某种替代和补充效果。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毁誉参半,在朝廷上严斥取缔者有之,但是为之力争辩解的亦是大有人在。

    作为我指定的军从商之一,郑艇也带了一班老手,跟我一起北上。

    用他主动自荐的话说,郑艇这些年一直流年不利,天南地北的跑了几个地方,都没能做成像样的生意,还折了老本进去,直到遇到我后才彻底止损开始起色,因此传统贩人的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干脆抱紧我的大腿,多回本一些再说了。

    同行的还有,不知道从那里弄到换了一副“利通商号”马甲的那只肥孔,他自称希望能够看看北地的风物,顺便看看有什么新的市场商机什么的。

    出征在即,那位郭队正也归队了,带来一批初具训练的操炮手,总算把我名不符其实的炮队缺额,给填的七七八八。

    只是他改回本名后,让我纠结了好一阵。因为他原来的名字就叫“郭药师”,

    你妹啊,我读书少也不是这么坑人的,他居然叫郭药师?

    我整天琢磨着收藏历史名人,一不小心就收纳了这么一个奇葩,在正常的时空,他可是以善于更换主家和效忠对象的,“三姓家奴”著称的一代奇人。

    作为辽国募集而来抵御金人的幽州汉军将领,他先是被南边的高官厚禄收买而背辽降宋,约为内应攻辽。

    结果发现,财大气粗的皇宋只是个内虚中干的样子货,想捡便宜全力北伐,却被残血的辽国满头包的拍回去,马上又改弦更张降了金人,成为攻灭北宋的前锋。

    最后以汉将之身,被金帝赐姓完颜的一代大汉奸,亲自参与和见证了三个王朝起伏更替的高端投机分子,最后居然还能安然终老。

    我一度想过,要不找机会把他丢海里去,以绝后患。

    最后我还是按下这个念头,要说历史名人,加上新拐来的两只,我的部下也快超过半打了,再多处这么一个来也不怕翻出什么浪花来,倒是相应会炮术和指挥的军官,对我来说,实在有些珍贵的紧。

    这段航程,也多少让我窥探到大梁的这个国家体制下的动员效率,得益于岭外发达的直道系统,保存完好的有线电报网络,

    几乎我们每次靠岸停泊,都有相应早已做好准备,整装待发的兵马,登船与大队汇合,像滚雪球一般,让我们所在的船团日益膨胀。

    这种状况在船团过了潮州外海,可以远眺到岭内、岭外分界的梅山关之后,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庞大的船团,开始逐渐缩水消减下去。

    几乎每天都有满载兵员的船只,离开船团就近另行登岸,或是在近岸换乘更适宜内陆江河的沙船,从那些出海的河口,逆流而上。

    只有我们还在船上,继续向着不可意料的目标地前行着。

    按照国朝的要求和枢密院的训示,新军七将各自北上的任务不同,投入的地点,也都是被严格保密的,只有到了地方才会告知。

    “将军,海潮渐急,怕有浪涌”

    本船的都头,匆匆走过来恭声提醒到,

    “还请回舱暂避。。”

    按照大梁水师的传统,以单船为最小编制,以管领的人头,对应陆师相应的职介,我这艘坐船上,包括配属海兵和水手在内,平日维持百来号人手,因此他是以比照一个队正的职衔,来统领这些人。

    我唔了一声,看着有些暗下来的天色,却已经是阴云密布了,空气中流动的风也变得有些急促凉爽起来,怕是有一场风浪吧。

    随后我才发现,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场风浪的规模和威力,所谓浊浪排空,波荡如山。偌大的海船就如,澡盆中的玩具一般,在浪墙巅峰之间跌宕起伏着。

    而我们这些乘客,也只能颇为无助的,在船舱里被颠过来倒过去的,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般,随着那些叮当哗啦作响器物,和外面的风潮呼啸,发出一拨又一拨的惊呼声。

    时不时有未能固定好的士兵,因此摔滚在地面上,被撞的鼻青脸肿甚至头破血流的。

    而外面的甲板已经是呼号奔忙乘一片了。那些随船的水手正在努力的调节风帆,检查和固定甲板上的物品。似乎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

    大蓬大蓬的浪花,随着摇晃起伏的船身,从水线上的舷窗倒灌进来,或是直接重重拍打在甲板上,发出某种沉闷的声响,又变成头顶缝隙中,淅淅沥沥如雨的渗漏水流。

    所处位置稍微外侧的人,已经是浑身湿漉漉的,满口满鼻都是海潮水汽中咸腥的气息。还混杂着呕吐物和血腥的味道,让相对狭促封闭的舱室中,充斥着令人很不爽的窒息感。

    在波峰谷底之间剧烈摇晃着,吱吱呀呀作响的船板和隔舱,像是在某种强大外力下哀鸣和呻吟,似乎不知道下一刻什么时候,就会不堪重负而崩裂粉碎开来。

    大海的恩威莫测,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课,我甚至听到有人在赌咒和嘀咕,只要能过了这一遭,就算陆地行军再辛苦,也打死不乘船过海了。

    才刚刚出征半途,老天爷就马上给我这么一个下马威。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9章 第二百六十九张 翁山

    (全本小说网,。)

    随着船壁上出来越来越多的漏水间隙,用木塞和桐油、沙子堵了一遍又一遍,在各种心惊胆战中的忧虑中,我们终于相对完好的抵达中途的避风地——翁山岛了。

    当然这个相对完好,是不包括那些各种摔伤,或是在自己呕吐物里窒息昏迷的倒霉鬼的。至少本船上没有人掉进海里,而造成某种非常减员的

    翁山的前身乃是大唐治下的翁山县,既后世的舟山群岛/舟山市,号称东海沿海一带,最好的避风港和水师驻泊地之一,也是梁公受封并且流传下来的直领之一,因此建设的相当不错。下辖富都、安期、蓬莱三个大乡,以临海港城为治所。

    历代经营建设下来,山岬环抱之下,围绕着港区,宏伟高耸的城墙、灯塔和厚重坚实的堤岸,自然给了人一种安全感。

    虽然天色依旧沉沉,铅云密布,

    海风呼啸着裹挟着硕大的浪头,不停的拍击着堤岸,发出某种轰隆隆的咆哮声,但是只是过了几天,却仿若久违,站上陆地的感觉,是让人十分踏实和安心。

    哪怕是踩在深一脚浅一脚,提起来咕吱冒泡作响的滩涂泥泞里,

    而在我身后,那些陆续靠港的船只上,成群结队的士兵,像是水淹逃难的老鼠一般,迫不及待涌下船板来。

    他们努力们撑划着小船或是穿越颠簸摇晃的栈桥,偶尔还是有人掉进水里,然后被重新捞起来,搀扶着继续前行。

    还有人直到靠岸不远处,就急匆匆的跳下来,站在及腰身的浑水里继续向上跋涉着,拼命感受着新鲜空气和脚踏实地的感觉,然后对着绵绵的雨水发出某种傻笑或是其他宣泄的表情,很有些恍若隔世的味道。

    因为风浪的缘故,多数人只能呆在在沙丁鱼一般挤的密密麻麻的舱房里,忍受罐装人肉式摇摇车的特殊待遇,甚至连同伴的呕吐物都没法避让。

    好在作为主官,我至少不用和他们呆在一起享受,众多兄贵式贴身挤压的“天然按摩服务”。不过也不算的上好过多少,晃来晃去的颠得我都眼前要出现重影了。

    这毕竟是军令如山,船期如火的水师船运,而不是平时那些可以顺势追赶者信风浪潮,在时间山格外宽松,考虑了经济和舒适性,可以徐徐而行的商船或是专门的客船。

    在装运效率和舒适度根本没得比的。

    突然,码头上惊起一片嘈杂的呼喊声,然后顺着他们指指点点的方向,我见到一艘只来得及收下一半帆缆,就卡住的大海船,在剩余部分鼓足的风力吹动下,去势不减的径直穿过那些已经下锚,准备依次靠岸的船只序列。

    在散落的船列中,沉闷之极的震响,连碰了两声之后,又冲了出来,

    抢滩失败,却听的克斥一声,就像是从底部被撬开的蛋壳一般,在水线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凹陷和碎裂,然后重重甩了一下船尾,剧烈震动的抛起无数细碎的杂物和人体,然后开始倾覆到一边去。

    被雨水打湿的长筒咫尺镜中依稀可见,上面开始跳下无数,如同蚁点的人来,有的人一掉进水中,就再也没有浮起来,还有漂浮的人头,被浪花重重的拍下之后,就在没有了踪影。

    最后被划去的小舟,拉到岸上的不足一小半人,其中还大多数是比较习水性的船工水夫和海兵成员。

    至于上面搭载的那些陆师官兵,就只能哀其不幸了。

    “这还算好了。。总算有机靠近岸边,还有挽救的机会”

    水师派来的联络官,对我苦笑着到

    “将军可知道。。方才有消息传来”

    “满载毅勇军的五艘兵船,在风浪中失散了。。”

    按照水师兵船的负载能力,一艘船至少可以负载五六百名轻装徒手的士兵,或是三四百名标配的士兵及其短期内的军需。

    若是仅仅掉队,那还算好,可以就近靠岸寻求帮助或者自救,若是因此浪沉的话,那损失的至少就是两个全员装备营的士兵了。。

    若是,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