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首席参军的陆务观,似乎还有想法张嘴欲言,但是看到众人的表情和态度,却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他毕竟出身高门世勋,又在总纲参事府里呆过,不面对上层还抱有某种想念和天然的信赖,不过相信现实很快就会教会他。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收拾拔营,交割防务,带着骡马大车满载的物资和人员,我们沿着官道向西鱼逦而去。

    依照我所知道的部分国朝方略,

    由于吸取了永嘉年间大进军功败垂成的教训,这次国朝不再全力合兵一处,形成貌似强大方便推平碾压,却相对臃肿而指挥和应变有所不力的大集团,

    而是分作相对精干,而辅以宿将老帅临机应变的数路大军,令北朝彼此不能相顾,虽然兵力分薄了,但是风险也减小了,就算其中一路遭到挫败和损失,也可以通过其他路的胜利来弥补和挽救。

    当然,这对上百年没有如此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朝廷中枢来说,也是一次调度和指挥上的大考验,也是间接上,为身居后方的上柱国接班,谋取声望和资历。

    当然了,据我猜想,正定帝一己之身力挽狂澜的年代,终究是已经过去了百年,从另一个方面说,这数十万大军的指挥调度的主导权,真要集中于一人或是一个小团体之手,那恐怕就算是当代的大相国,也要寝食不安了。

    只要有野心家在其中鼓动一回头,又是一个当代刘寄奴的故事了。因此各路大军自有战略目标和重点,只有在部分有所重合的地区,才有后方大本营的代表,进行协调和合作。

    诸如合并一处的西蜀招讨和荆湖招讨路,负责的是山南西道和关内的攻略,重点是夺取关中的武关和潼关等要地,以从战略大局上,切断那些形同自立的西军,可能增援中原的方便路径。

    虽然自从张氏专权北朝,西军就已经和洛都方面渐行渐远,貌合神离,但保不准洛都方面走投无路之下,不顾一切的付出代价为诱饵,再来一次西军东进的故事。

    从关内到两河,几乎是千里坦途,还有前朝遗留的直道,可谓是运兵调集的首选,一旦被切断之后,就只能绕道走塞外迂回一个大圈。

    而江西路招讨行司,则主要负责山东和河东方向,直取威胁北朝的大后方和人口密集的粮食产地。

    而像我部所在的东南路,就汇集了大小约二十几个军号,号称十八万人马,又十五万辅助戍防役,额外征发民夫,役丁不计其数。

    主要负责扫平东部沿海地区的反抗力量,为南朝占据优势的水师和船运力量,建立起一套自海路深入内地的补给线来。

    当然,这只是我这个层面的将领,从各种渠道所能获得的基本意向和方略,并不代表就是一成不变或是毫无保留的。

    当然了据说,只是据说,后方的大本营,还有相当数量的预备队,但只有在深入中原,进行到都亟道攻略的时候,才会真正被投入进去,负责保护和随同上柱国,参与光复中原的标志性和决定性战役。

    当我们用劝诱的少数俘虏为前驱,一路轻取召义、嘉山、定远诸县,抵达濠水边上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想象中的抵抗,那些道路侧旁的村庄。市镇也早已经逃离一空。

    我们继续沿着濠水向北深入,最终到达濠州州城和比邻的钟离镇,却发现这里同样是空空如也,满地狼藉和被抢掠过的痕迹,找出少数藏起来的本地人,审问之下也知之甚少,只记得在好数天前就已经被放弃了。

    这时候前沿的探哨,却飞马回来报告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我占到了濠州城临水的一面城楼上,才发现淮河上似乎起雾了,然后用咫尺镜继续观察,才发现那些是漂浮在空中的灰烬,而天色暗下来后,就更加明显了。

    可以隐约的看到,对岸的大火连绵,烟尘遮天,显然淮北已然开始着手清野坚壁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8章 战淮北

    (全本小说网,。)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不过见过了长江的雄阔奔流之后,不过一里宽的淮河就显得有些波平浪稳,因此,相比堤岸耸立的长江,这个时代的淮河上下几乎看不到任何造堤的痕迹,

    作为古时的文明摇篮之一,和农耕技术最早的发源地,淮河两岸沿途最大的特色是,历朝历代沿袭下来的,几乎无所不在的支流和各种水利灌溉设施,将横贯东西出海的上千里淮河流域,都变成水网密布的良田沃野,

    其中被称为芍陂的旧址,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由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不过绵连百年的战火之下,现今大多年久失修或是已经淤积了,只剩下前朝隋代贯通的通济渠尚在使用,还可以行中小漕船,一直通到北地的汴水去,也是以南输北的重要渠道。。

    自古淮河与秦岭一起,作为传统中国南北的基本分界线,一水之隔,两岸人家的衣冠饮食风俗,气候水文气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都出现了明显的相异了。

    由此产生的所谓豆花、粽子和汤圆等传统口味上的咸甜之争,甚至一直蔓延到现代社会,成为无数键盘大旗党,在网络论坛上争相厮杀角逐而长盛不衰的异端之争。

    所谓南旱北涝,东干西湿,南北不同风,东西相渐变的地域特色。不过我在这里看到的,只有破败凋敝和死亡,所谓白骨露于野,阡陌如鬼域。

    不仅仅是因为战火,还因为之前持续数月赤地千里的大旱。淮北的许多大晓河渠都已经干枯见底了,只剩下被晒干而如龟裂状的淤泥,踩下去粉尘飞扬的十分呛人。

    在淮南感受的淮南相对湿润温暖,在踏上了淮北的土地之后,则变成火辣辣的干烤。因此那些负责清野坚壁的淮北兵一放火,就是绵延不可收拾之势。

    这也是那些江淮藩镇对付南朝的手段之一,历史上大梁的各路行司,也有出兵北进到江淮和山南一代的成功例子,只是被这些藩镇连横合纵起来,用各种手段拖延和组却在坚城要冲之下,久久不得寸进,师老疲敝而力尽,再加北朝中枢来援之势,自然就会退而归还,只是他们显然低估了南朝这次北伐的决心。

    错落起伏的丘陵之间,是大片沦为废墟的田野村落,前后望不到边的长龙,正徐徐行进干渴焦枯的土地上。

    走在先头是数列披甲的矛手,次列的是大队持盾的白兵,而居于中段的则是身背火器的铳兵,每隔一段就有一些畜力的平板大车夹杂在其中随同行进,这样他们可以轮替坐在大车上来恢复部分体力,两侧是驰骋往来接力传信的骑兵,辅兵和辎重被拖长在最后的位置。

    空气中还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焦味,除了残垣断壁还是残垣断壁,视野来回之间,满目是各种熏黑斑驳的残留,让士兵们忍不住觉得干渴而烦躁,而频频拿起壶具喝水,然后惹的士官和老兵,一遍遍的训斥和纠正。

    过多的饮水,也意味着更容易尿频和脱队掉队的风险,而任何一个老练的兵卒,都懂得在行军中控制自己饮水和排泄的生理频率,以最低限度的保持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大队人马休息间歇同调一致,好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

    淮北干旱的严峻现状,让我们格外搜罗各种装载器具,多携带了数倍人畜饮用的水量,尽管如此,在遇到敌人之前,还是需要控制消耗,而尽量利用沿途就地找到的水源。

    根据随军匠师的勘测,这一代地下水位已经下降的很厉害,大多数村庄城镇废墟里找到的水井,都已经干枯,或是只剩下一些粘乎乎的泥浆。

    于是更多的柴碳被收集起来,堆在尚有空余的板车上,一方面可以用来过滤水中的杂质,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应急的燃料来烧水。

    而我被数百步骑簇拥着,挎着灰熊猫五世缓缓奔踏期间,感受着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际”的成就感,追击着所谓“莫须有”的逃敌,渡过了淮河之后,现今我的麾下也达到了八九千号人了,

    主要分作三个层面和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三个火器营正编兵员为核心的主战部队,也是专门负责攻战和决定胜负的拳头和铁锤;

    第二序列是暂编第四营里以冷兵器为主的六个辅军大队,平时主要负责守垒和屏护核心部,遇敌则是先攻的前驱,或是配属具体营下充当近战的掩护和策应,因此辅兵大队,也是主战三营里,战损白兵和矛手的优先补充来源;

    剩下占了近一半比例则是,只管基本吃用不领军饷,但是可以分战利品,兼带战场打杂驱使劳役的外围散卒,也是辅军大队的递补来源。只是相比装备相对整齐统一的辅兵大队,他们就要杂乱的多了。

    再加上留在江都经营后方事务和中转物资的辅助大队,数量编程上堪堪抵得上一个不满编的军。

    这些散卒也是某种妥协之下的产物,随着战线的推进和补给线的拉长,主要是为了应付后方那些,饥肠辘辘盘恒于道路的流民或是江淮之地被打散后沦为匪寇的散兵游勇,而用那些本地降卒和俘虏择选精壮,用战场缴获的武器兵甲改造而成的炮灰中的炮灰。

    毕竟,用精干老练的火器营去对付这些道路上的状况,简直是杀鸡用牛刀,就是辅军大队也有些大材小用的浪费,所以这些有足够的力气和体质,能够承当各种艰苦劳役,又有一定武装自保能力的散卒,就成了某种廉价替代方案。

    要知道江淮逐渐平定之后,这种被遣散或是的藩镇地方部队,简直不要太多,能够被择优留用的只在少数而已,因此有同乡去吆喝两声,一拉就是一大群。我本来还想给这些沿途收编挑选出来的散卒,多少发点常例钱什么,但是被其他人集体劝止了。

    理由很简单,在这个北地的乱世之中,对于这些时常困顿于饥饱之间的丁员来说,给他们发钱还未必如相对充裕的物资发放更加管用一些。

    同样的钱财支出,用来打点粮道获得更多有限的补给,或是和友军交换多余的军需物资,乃至折价在后方采买一些罐头口粮什么的,显然更加经济合算的多,而且完全可以维持更多的数量。

    但所谓贪多嚼不烂,所以保持在现在这个三层递进的略大规模就好,这样就算其中有所异动和反乱,我手上的三个营头,随便一个都可以轻易压制或是歼灭这些不安和动乱的苗头。

    持续一天两夜的行军之后,我的游马前哨,终于发现了城门禁闭,如临大敌的下蔡城(今安徽凤台县附近),上面插满了颍州军,以及一度消失见的钟离镇的旗帜。

    终于发现像样敌人了,我明显感到左右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私自越境追击的借口,终于有了个目标,不然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的。

    展开代表我主将的猫爪印旗,以及边上绣着新军左厢大字的,大团火焰交错闪电的风雷旗。城头上顿时骚动了起来,甚至有人大声嘶吼叫喊着这么,可惜距离远听不清楚。

    然后约两丈多高的城头上,连锁反应一般的开始咻咻的放箭,只可惜就算他们居高临下,但是射程离我们起码还有老大一段,因此最后只有一些杂草一般的箭矢,咄咄的落在我们前方的地面上,最近的一只也有数十步远。

    我的队伍中顿时哄声大笑起来,继续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半包围的变阵,然后除了少数警戒的游弋小队外,其余全部坐了下来,开始就着壶具喝水,然后吃起干粮来。

    而那些散卒,则涌到前方去,以那些弓矢的射界为参照物,用铲子镐等工具,掘土如飞的挖起壕沟来,

    另一些散卒则将大车上成捆的军械帮运下来,按照队旗和番号在带领下,逐一分发到正在休息和进食的士兵手中,多数士兵接过武器放在膝盖上,继续完成简单的进食,而已经吃完的士兵,则开始调校弓弩的弦张,或是检查和清理火铳的内膛和燧石。

    猎兵队已经匆匆离去,开始侦查环境和需找合适的射界,在攻城中他们暂时排不上用场,就环岛外围去寻找制高点,充当警戒和暗哨。

    不多久,后队的炮车也被推上上来,用装满湿润沙土的带子,正对着城门的射角,临时堆一个护墙和斜坡来。

    在散卒们的努力下,很快一条长长的不规则浅沟,就初步成型了,沟宽五尺,正好让人一步跨不过来,那些被挖出来的土在沟内一侧被堆高,押紧,拍实,形成一个与沟底高低落差的胸墙。

    然后以这条沟为基准,两端由骑兵拉着绳子拖出平行线,就是左右营墙和壕沟的位置,接着再挖一个交叉的对角线,作为营地内主要的排水沟走向,而在四个对角垒土为台,作为四方观哨,由远程射手站立警戒。

    然后土台之间,按照半身间隙,插上砍伐而来的削尖木桩,没有足够的木桩就用长矛对外斜插,交叉捆绑固定之后,就形成一个比较稀疏的拒马珊墙,沿着珊墙继续堆土,就构成新的胸墙。

    然后所有的辎重被堆在交叉线的中间点,用大板车围绕起来,构成第二层营区,中间再隔成中军,畜厩、武库等若个不同功能的区域,这样一个立营的基本准备就此完成。

    然后士兵的营帐就在内外两层之间,在依照排水沟的走向,而逐行划分出来的方格地面上,一一搭建起来,地面都会被用比较干的沙土垫高一层,方便排水和清理生活垃圾,然后铺上干草垫或是卷席子,再辅以铺盖,就是临时的起居之所。

    每顶营帐间留有足够行兵和巡曳的通道和距离,一般以一矛之递为准。

    按照五花四角分布的每二十顶营帐之间,还必须留有作为蓄水池和防火隔离,兼临时取水点的大型深坑和引水渠道。所有帐篷开口一致朝着所在方向的营门,如此才算扎营完成。

    剩下的就是添置外围警戒和巡哨,在壕沟和胸墙上增置一些防御措施,在外围拓展的陷坑。伏弩、地刺之类的设置。

    这时,城中的守军,才似乎反应过来,经过了某种哗然和争执之后,城门缓缓的洞开,大队打折颍州旗号的敌兵在,骑兵队的前导下大举掩杀而出。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9章 战淮北二

    (全本小说网,。)

    前章战淮北,应该是第二百八十八章,发错了就没法修改了,就此道歉

    仅仅用一夜的光景,环臂延伸的堑壕就挖到了城墙的射程之内,

    听了一夜的动静,迎击失败仅有少数逃还的守军,就连点起火把出来查看,和采取对应措施的勇气,都没有了,只是在沙沙的施工声中,毫无作为的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带到天明的时候,在晨曦和雾霭之中,看到对面蜿蜒的壕沟和上面支起的连片挡板,甚至连露水还是新鲜的。

    当太阳高升之后,

    砰砰作响的铅丸如雨点一般的倒在斑驳的砖土城头上,溅起无数尘土和碎屑,也打的那些守军里的弓手,任凭将军官们如何催促,也不敢抬起头来。

    偶然有守军一不小心露头出来,就被流弹打的碎如裂瓜,颓然伏倒一旁。

    而在攒射的铳兵队列之间,还间杂十多门小炮,此起彼伏的轰鸣着,将成片的散子,从城垛崩毁的裂隙,倒灌进去,打的躲在后面的守军,一片的惨叫哀呼。

    在铳队排射的掩护下,那些辅军中膀大腰圆的选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