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是放弃这处已经没有太多价值的阵地,只留下插满旗帜和虚张声势的少数机动人手,退到马浦城再构防线和重做计议。

    西面防线溃决的消息,似乎已经是铁板上钉了。

    最初一批溃败而来的兵卒口中,得到的也只有一些语焉不详的东西,只有惊慌失措之下的臆测和各种夸大其词之言。

    比如北军出动了十万人马,骑兵如遮天蔽日一般的将原野给填满了之类,明显被吓坏了的不实之言。

    不然就是翻来覆去几句“本部完了”,“大伙儿都没跑出来。。”。

    你妹的,毫州西部乃是的山泽绵连,不是那么好通行的,要是能随随便便一下子拉过十万人马来,那这个徐州之战根本不用打了,大家收拾洗洗回家睡了。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出现在永城西面的败兵,从那些目光呆滞或是失魂落魄的中下军官口中,我们也终于得到更加详尽一点的消息。

    虽然之前,有所警告和通报,但是显然显然位于毫州西部这两只人马,还是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说她们的地理形势,比起我这边还要好一些,虽然没有多少山地,但是有毫水下游极其周边的泽地,作为天然屏障和缓冲,对于防守方是相当有利的,只消少量的兵力和游哨,就可以监临很大一片地区

    而驻留当地的云林军,倒也是一线部队的背景,东南路十几个沿边镇之一,不过在打楚州的时候,作为先手在夺取山阳的战事中残损的厉害,因此才轮到外线来休整,其中充斥大量就地新补没多久的兵员,拥有六个营的编制。

    而江川军,则是以所在军州为号,典型二三流之间的地方部队,只有装备和兵员素质残差不齐的四个小营头,因此,被安排在位置偏后的谯县一带作为应援。

    如此双线布置,不说万无一失,至少也是整好以暇,颇具实力了。可惜问题就处在这疏于轻敌上。

    得到通报后,作为这两只部队的上官,倒是多少煞有其事的召集部下宣达了,问题那些有些懈怠的军官们,却不是那么容易郑重其事起来的,他们领命后只是例行公事的嘱咐部下,须得加强防备云云,却没有说明具体内容,也没有真正去巡查防务,或是指导该这么巩固前沿。

    而是大多数想办法聚集在真源城的驻地,与收刮来的财货为伍,并忙着指使亲随做生意(我这里自然也有一份功劳)。

    结果,驻守鹿邑县一线的云林军一部两营两团近三千人马,几乎第一时间,就被陈州方面攻过来的敌人所打散。

    用这些溃兵的话说,那些大队人马是突然出现在蔡水下游的东岸,连外围巡曳的人都没打即发出警哨,沿着河水像模像样构筑起来的防地就被轻易攻破,放了羊去。

    然后这些凶狠的北兵,尾衔着这些溃兵,一口气冲到了云林军驻留真源城的城门里,而当地的驻军,甚至还有一小半散在地方,以哨粮为名进行收刮呢,结果等到带着亲兵堵在城门口,试图收拢和弹压逃兵的守将,被当场冲阵砍杀后,余下的人就连锁反应式的丧失了斗志。

    各种冲杀和追击,就是这些溃兵不停逃亡过程的唯一印象。

    而居于二线防备西南方向的另一只江川军,则据说状况好一些,不过也被敌军团团围在樵县,正是困守孤城等待外援呢。因此,虽然敌军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期间除了一条毫州州城边上的涡水大河之外,就是一马平川的地势,再无任何妨碍了。

    这些人逃过来的时候,甚至连涡水上的桥梁,都没来的及破坏掉。我放在永城机动的两个团,林林总总在附近收拢了好几百人,有些甚至开始抢劫地方,而被击杀当场。

    韩良臣带领的教导队,已经赶赴到州城方向去了,主要看看州城是否还在,顺便看看能不能通过毁掉涡水上渡河的桥梁,来争取一些时间。

    标兵团随后一步出发,却携带了更多的大车和物资,主要用来就地展开收容那些被打散的溃兵,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这些败兵到了我手中,多少也能发挥一些用处的。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19章 战淮北二十一

    (全本小说网,。)

    又重复了章节号,晕死。

    河东军东路受阻于毫州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某些渠道,辗转到了洛都,又被奔走的快脚送进了某处宫殿中。

    这里,形同小升朝的文武群班各据两列,大气不敢出的等候着上位诸座的令喻。

    “那个九原镇抚韩泰,是做什么吃的。。”

    说话的正是天宁军节度使,安东道留后,灵宝公张贤恩。

    “亏他还有宿将之名。却是轻易畏难不前的之辈”

    因为征讨安东诸侯的大军,陆续归遣河南,坐镇范阳总管行台的灵宝公,也因此回到了洛都,并成为枢密院和政事堂,临时组成的总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中,重要一员。

    虽然他已经不再负责洛都留守之类的要职,但是作为大摄政之子,以及作为大统派旗帜的尊显身份,就足以让他傲视诸位宰臣、枢使之上,而更令人不敢有丝毫轻怠。

    他对于各种疏失的零容忍态度,已经足以让部署和洛都的朝臣们,很是胆战心惊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这次外镇回来之后,似乎变得沉稳刚健了许多,虽然他在军议中不怎么说话,但是一说话,所有人都不得不格外重视起来。

    “三个军额,三万多人马,就没有敢死奋进之辈了么。。”

    按照洛都的方略,南逆大举侵攻,大有改天换地之势,北朝自然不可能再像之前的江淮藩镇,那般消极被动,节节退守来应敌的,

    不过那些听调不听宣的藩镇之属,总算为北朝的调集和布防,争取了一些时间。因此,当随着南军攻势的推进,而情势逐渐明朗后,也迅速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所谓“你往一路来,我自一路去,各取所要”的基本方略,

    设置淮北备前副元帅府,以青徐镇为支点,严防死守来拖住南军主力,然后以本帅府直接二次调集的精干兵马,从洛都、河东等地,分兵进击其侧翼,后方等薄弱处。

    逐一蚕食侵并其外围、后路,迫其不得不分兵来援应,以达到以少牵多的实际效果。

    虽然在总体军势上,北朝各方擎制甚多,眼下能够自由掌握的兵力,比起全面动员起来的南梁尚有不及,

    但是淮上从某种程度说,毕竟还是北朝的主场,不求能够尽败南军来犯,只需牵制策应,不敢投入全力,一直拖到入冬雪降,北地的天气就自然成为洛都方面最好的武器。

    当年的永嘉大进军,那些被击溃的南海诸侯联军,真正亡于战阵的其实不足十之二三,余皆是饿殍冻毙在数千里漫长逃亡的道途之上的。

    一些幸存的部伍,乃是靠着相互火拼和吃人的传闻,才得以抵达相对温暖的长江以南的。

    总而言之,这这个方略的根本,就是将占据正面大优势的南军,间接逼迫到相互追赶时间和进度的竞赛上来,这样更有利于北朝发挥主场和内线作战的优势。

    既在拥有大兵力优势的东路,以牵制和防御为主;以缺少海陆输送便利,而不得不依靠传统江河的中路南军,则成为优先和重点打击对象;而对于南军西路的攻势,则被有条件的放弃,更多依靠当地的胜型先要了。

    作为全盘大计的一部分,好容易在许州大破梁军中路的兵马,取得局部优势,却不想有受挫阻却于毫州,

    再加上领军韩泰的族兄属于皇道派,因此,正在成为这位灵宝公借题发挥的敲打对象

    “区区一介集镇,就把他挡住了。。”

    灵宝公的严斥声还在继续

    “河东燕汝龙哪里又是怎么说。。”

    “回禀君上。。“

    堂下的站班文武中,马上有人出列躬身道,却是通政司负责河东方面的奏进官。

    “据说是遇上了南朝的精锐之师。。传为敕令军中模范,直属南逆大本营的数只新军之一”

    “因此,所拥火器极多,铺天盖地,暴坠如雨。。”

    “因而,所部伤亡颇聚,军心低糜,短时之内,尚且无法缓过气了”

    “火器。。”

    灵宝公脸色微动。所谓自古就有南船北马的擅长界别,又有南弩北骑的长兵之言。

    而岭外的南朝,则以最善水师和火器犀利著称,因此往往以火器配属的多寡,来判断其精锐和重要程度。

    “洛都密营和兵科房,五军斥报队,都给我派出人去。。”

    他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需要更详尽的情形,而不是一群丧师之徒的呓语之言。。”

    。。。。。。

    号称数水总汇的徐州城下,最后一座居于外围呼应的子城,也在血战后的欢声雷动中被彻底拔除。

    像是积郁了很久之后的泄愤一般,全面登城的将士,将那些被杀死的敌兵尸体,像是雨点一般的抛投下来,其中还不乏一些正在挣扎哭号的人体,就这么在尘土和碎屑之中,化作血肉模糊的一团。

    卞水和泗水之上,已经看不到北朝运兵、运粮的漕船了,随着梁军部署在沿岸的神机军,逐渐在打击航道上的成果斐然,北军似乎已经放弃了这种损失比过高的徒然努力。

    这时候,徐州才真正被称得上是一座,内外孤绝的坐困围城。

    哪怕身处在徐州高大厚实的城墙背后,蔡元长也能听到这种可怕的欢呼声中,就像是催命的呼喊一般,随着时间一点点逼近,收紧套在全城军民脖子上的绞索。

    而在开释出狱,回到破败的小院,没能落身多久,蔡元长也被征募进了军中。

    不过所幸他会读写,又蒙一位长辈提携过的旧识相认,给了个书办的位置,不用像那些被征发的民夫一般,站到城头上去顶矢冒石的协守,或是在流矢中,辛苦万分的去输送物资所用。

    不过他还是明显感受到某种变化,从很多天开始来自洛都的北兵,已经逐渐接替了这座淮北首府的防务,

    本地的团练和守捉兵,都被打散重编在他们规划的防区下,就连本镇节度使最为倚重的牙兵数营和左右押衙都,都被支派到了诸门治下,充作某种督战兼后援的角色。

    自乙未之乱后,在跌宕起伏更替纷繁的乱世纷争中,庞然屹立而延续了百余年的的青徐镇,似乎业已经开始变天了。

    。。。。。

    宝光寺,前沿军行司驻地,在某种低抑的咆哮声中,一名脸色灰败的书吏,连滚带爬的跑了出来。

    看到他的满脸晦涩,就像是有瘟疫感染一般的,让那些聚拢在院落中候命的文职们,忙不住的避让开来。

    “情汛有误,。。狗屁的有误”

    当值的某位帅臣,脸色不豫的手持一份通情文书。根据这上面禀报,河东过来的不是一个不满编镇,而是三万四千人。

    “郑二官,你可害苦我了。”

    敌情估判出了严重偏差的后果是,留在永城的那只新军左厢因此损失惨重,或是全军覆灭,倒还在其次,他至少有办法担下部分干系后,保留职事置身事外。

    关键是前沿军行司这段时间,精心布置在外围防线上的节点,被捅了一个大窟窿,无论是毫州境内乃至周边的颍、寿诸州,去那里找这么一只匹敌的力量啊。

    若是这些外围据点驻防无力抵挡,被对方横扫一空,倒还不是最糟糕的,至少为主战场争取了时间。

    但若是如此规模的兵势,在一个稍有大局观,并不在乎眼前的这些得失的人统领下。

    那无论是主动南下进入颍州,突入转道徐州的怀远镇,或是向东北沿着卞水,绕过横亘徐州与毫州之间的磨山山区,对于正在进入关键时期的徐州战场,可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也意味着,行司需要临时从后备和休整的军属序列中,抽调至少两倍的兵力准备来作为机动。

    “负责甄别评定外军通情的晁司马何在。”

    然而,他很快就想到了最直接的职责人等

    “回使君,晁司马前日已经调任江宁行在了。”

    一个声音在帐外回复道

    “如今是行军院,朱司马在批执。。”

    “你的私心出了纰漏,难不成要我用任上来顶缸么。”

    他已经没有多少心思迁怒下属了,而是有些恨恨想道

    “断不成没有这般好事的。”

    “至少晁盖这厮,却不能轻易放过的”

    他自言自语道

    “别以为跑到行在去,我就奈何不得么。。”

    “来人,”

    “使君有何吩咐。。”

    那个声音再次回应道,

    “给我拟书一封”

    每位当值的帅臣前听走的,都是自己带来的体己人,因此他也不怎么担心不密事泄,当即吩咐道。

    “快马给江宁留守的宁枢使,顺便附上这份战情通报。。”

    “见了人当面说一声,某家欠下情份,还请多多担待。。”

    他继续口述补充道。

    “得令。。”

    目送身影消失后,他才继续发号施令到

    “传行军朱司马。。”

    然后他对着这位刚知道前任的纰漏,而有些诚然惶恐的朱司马道

    “沿埇桥以下的卞水一线,还有多少正在休整的军序。。”

    “回禀使君。。还有四个军序。。”

    朱司马有些谨小慎微的回答道。

    “分别是神武左军大部、右领军卫一部,定远(镇)军一部,此外就是新军第四将的后锋部。。”

    “掌书记。。”

    他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传唤到。

    “拟军批朱押。。”

    “签调新军第四将所部,往毫州磨山一代权宜行事。。”

    “即日启行,不得有误、。。”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20章 淮北纷纷

    (全本小说网,。)

    “快快。。”

    刘延庆身先士卒的督促着部下,奔驰在山道上

    因为是十万火急的即时启行,因此稍微累赘点的事物,都随着辎重一起丢在后面慢慢走了。

    用最快的轻装行进速度,奔驰毫州。一方面是军情需要,一方面也有私心使然。

    随着部下的往来交接,他也越来越意识到对方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能够给对方欠下一个重要的大人情,是多么的有必要。

    不仅仅是军前营钻,一边打战一边赚钱的本事,治军练兵的行伍之道,也与众不同而别具一格。

    就算他是颇为自豪的将门家世渊源,但也优势不敌某种生而知之的挫败感。

    按照父帅刘绍能曾经的说法,这大争之世每每出现大变之期的时候,就会涌现出这么一些天生就不同凡响,而被当作异类的极少数风云种子。

    龙雀园陆家,或是那位颇有渊源的颜公,未尝就不是看中这些潜质和可能性。所以有机会结交亲近,能够及时援手一把,那是最好不过了。

    他虽然有些抗拒这种功利性的想法,自认是某种因缘际会觉得对方颇为有趣,才格外结交待之以诚的。

    但是接到命令后,还是立马就催促着部伍,在最快时间内整队出发了。

    突然代表前队,在山路上摇曳抖擞的旗帜,在山道上停了下来。随后有人来回报

    “清道的前队,遇到了左厢部的游哨。。”

    刘延庆不由精神一振。

    “某家奉命赴援毫州。。”

    片刻之后,他迫不及待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