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皋也拿到了一枚“果敢陷阵”彰表勋牌,以及一枚作为大多数人的初战,“京口夺还”的纪念勋牌。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人分享和交流。

    因此,刚到任的牛皋,就带着了瓶老黄春找上团官张宪,两人开了几个罐头一把韭黄下酒,一番相谈甚欢,回味前程过往,各种心情跌荡,而牛皋的最后一点愧疚和心结,也随着邀饮付诸笑谈,因此很是多喝了几杯,

    这种日子,才混出些许滋味来,断然不会容忍轻易破坏或是夺走的,他暗自许下誓念道。

    。。。。。。

    入夜的许昌城下,刁斗森严,巡禁声声。

    首席大参陆务观,也很有些烦恼的,正在书写一份递进给帅司的呈文。

    却是因为新颁布的记勋给受制度,虽然知道这位将主,心气甚大所图不小,但是还是不免为之生出重重困扰来。比如这次颁赏仪式后的追加制度。

    所谓建军立制之初,拿着新军新战法的由头,另起炉灶自成体制、别做章程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还在军队内部,自己推行另一套勋赏体系,虽然只是一个粗略的概要,而且还打的是纪念品的旗号。

    但正所谓恩从己出,还是恩从国出的差别,受过家世熏陶和正统教育的陆务观,还是多少能分辨明白的。

    而如今,帅司对于新军左厢的态度,却多有波折坎坷,势必令将士无所适从,而日益离心,。

    陆务观的笔突然顿了一下,一点墨渍顿时随着他的动作淡了开来,将好好一份表章给弄污了,却是因为他突然滋生出来的一点念头,就像是燎原的野火一般蔓生起来。

    难道这位有志做一路藩镇,而自据一方?再联系平日大别与友军的那些行举,和各种生聚兵员、物资、财力的手段,又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个可能性。

    只是日常在新军左厢,自主官以下的三官长中,副将辛稼轩平日里未尝没有不察,或许只是假以沉沦于庶务,而故作不见而已;而原本用来制约主将以下行举风纪的军法官赵隆,就更是没有什么基本节操和立场,他这些日子几乎是在积极靠拢那位,而力求在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反倒是他这位参事府出来的首席大参,在军中地位和日常,不免渐变的有些尴尬。

    按照国朝体制,作为军中三长之一,为大参者,以参预谋画,佐赞军务,为主官拾遗补缺为要;但是同时还肩负有,替朝廷观闻军中,呈秉不法的隐性检要之责,只是国朝一些军中积弊日暮,大参的作用逐渐有些驰废了而已。

    但在这支从上到下,几乎都是那位将主一手打造出来的新军左厢之中,他自问作为大参所能发挥的用处,显然比实际小得多。

    虽然历次下来各色记功颁赏,从来不吝记他一份,军中大小事项出入,也从不避他副署,但是陆务观总还是觉得自己缺了点什么一般的,或者说,这只军中,他缺乏能够使的上劲的地方。

    因此,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学习和适应这个团体的风格,然后在处置公文出入,上情下达,审核名籍、检点物耗等务虚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作用。

    虽然相对清闲而优裕,并且不失体面和尊重,可这距离他的期望值和理想,未免就还有些距离了。

    这时候,随着本军名声鹊起,一位参事府的同年兼学长,突然联系上他,暗示和透露了某位世交之家的大人物的意愿和关注,只需要他如实的呈达新军左厢的日常。

    想到这一节他突然一凛,反而有些坚定起来,用墨汁重新将写好的呈文涂抹掉,然后揉成团丢进火笼里化掉。然后轻轻的揉着,想得有些发胀的额角。

    就像是阿翁曾经说过的朝堂之势,大梁立国已然日久,长期偏安岭外而积弊渐重,在经济命脉和国策上的海陆之争,东西党人的矛盾也日渐尖锐,天南、安远之乱,便不过是其中的表征,

    而历代对外开拓来转移矛盾的手段,也因为去国之远而达到了一个瓶颈,再加上在南部膳洲和五方天竺的经营,因为西国梁夏竞争和渗透,而屡有波折输入渐短。

    在这种情形下,国朝的支出却是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军额庞大的武人们,需要更多的军功和封赏来安抚;臃肿文臣体系,也希望更多的职位和权力;来扩大影响;

    更别说游说在各个派系背后,那些海族外藩大商巨贾所构成的各家门阀,也需要更多可以倾销的市场和人口,来消化掉过剩淤积的产出。

    而新光复的土地,也意味着更多廉价的资源和劳力。因此北伐在各种众望所归之中,自然就呼声日高,就算不是这一代,便也是下一代的事情而已。

    因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大业之下,又包藏了和裹挟了多少人的野心和欲念。

    区区一个藩镇的野心,又当得了什么呢,更何况还没有任何,变成现实的征兆和机会,何苦去做这自乱阵脚的出首者呢,就暂时沉下心来,且行且观之好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5章 告捷

    (全本小说网,。)

    望着城下毫无动静的营地,一身战袍的许昌镇守使周邦彦,不由松了一起口。毕竟,他是亲眼看着那些一队队旗号和服色各不相同的南军,浩浩荡荡的陆续开进围城的主营地中。

    作为词臣出身的他,能力压一众武将,坐上这个重要职位,自然不是因为武功卓著,或是治理有方的缘故,而因为他擅长搜刮聚敛之道,而且长袖善舞出手慷慨,与各方关系都能相处融洽而已。

    在洛都的大摄政面前,他是以能臣干员的身份,而被人交口称赞的,因为他总能向别人所不能想,从那些地方豪族和泥腿子手中,抠出最后一个铜子来。

    许昌镇守这个职位不需要多么厉害的本事,但是需要相当出色的手腕和丰富的人脉。因此,城中日常的防务和操训,是由他兼任守捉的佐副来承担的。

    不幸的是,颇有军伍经验,能打又比较可靠的副手,已经带州郡兵的精锐,随着趾高气昂的神彪军一起阵亡折损在城外了。虽然见识不算少,但他也有着幸进之徒的文臣通病,就是很容易从一个极短,走向另一个极短。

    虽然除了团结兵和那些临时征发摊派的民壮、义勇外,城中还有大小三四只,属于外来援应的客军人马,但是丝毫不能让他增加多少安全感,

    因此这一回,他难得强硬了一回,拿出本地最高官长的威严和气魄,严令约束城中兵马不得擅动和出战,甚至派出亲信掌控谨守四门,以防这些冲动起来的丘八,再次自行独走一番,而削弱了城防的力量。

    这次南兵突进许州,可谓七州震动,因为许州的地理要害,而地势平坦稍有险阻的缘故,邻接各州都不约而同的紧张起来,生怕成为这只南军新锐的下一个目标。

    以至于连带原本预期的援军和支派的军役,都被以固守己境为由纷纷缩了回去,

    而洛都问责的文书,一封接一封的急送过来,勒令各方守臣严防死守。

    毕竟坚城高墙在哪里,只要有足够的人马坚守,眼前的这些南军就算野战无双,也不是那么轻易拿下来的,只需稍稍坚守些时日,就可以等到相距不甚远的都亟道发兵来援。

    因此他巴不得就这么拖下去。只要能守住城墙之内不得有失,也等于保住了他的身家财产和基本的职位。

    直道第六天,才有人发现,城外的围攻营地,早已经走的一空,然后又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基本确定了,这不是所谓的陷阱,或是去而复还的疑兵之计。

    然后才派人杀入这些营地中,缴获了好些褪色的陈旧旗帜,并俘虏一些倒悬在大小鼓面上的猪羊,这些牲口已经被饿得奄奄一息,只能偶尔用有气无力的踢踏,发出些许类似军队行进操练的鼓点声声。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周邦彦不怒反喜,下令拆毁营地之后,遂命掌书记,给洛都起草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奏报,

    其中主要的意思:便是宣称许昌守城告捷的事宜,用嘴皮子和虚拟的敌人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守之战。

    正所谓南军虽然势大,但是在临危不乱的镇守领导下,全城军民上下齐齐一心,诸军将士用命,遂令南逆击坠如雨,伏尸枕籍于城下,深受重挫无功而退。

    其中又重点突出了周镇守顶冒矢雨,亲临城头鼓舞军民奋战杀敌的事迹,

    相比之下,神彪军贸然出击而全军覆灭的败绩,就不显得那么难看了,最多只有点连带的监管职责。

    至于具体的斩获什么的,反倒是简单的很。城外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流离失所的饥荽之徒,在他们被饿死之前,能够给镇守大人的武功和资历簿上,增添些许光彩,那是某种理所当然的福分啊。

    而在许昌告捷的快马,向洛都飞驰而去的同样时间,我已经在宋州境内的行军途中。

    得益于特设车团为主,特别加强了马力的先行部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负责前出勘探地理,绘制路线图,沿途寻找水源和合适的宿营点,然后为后续的部队,留下标记和指示。

    这样下来跟进的部队,可以比较省时省力的,利用他们留下的基址和材料,完成当天行军极限内的驻扎和休息,然后准备下一段行程。

    因此,我所在本队的行军途中罕有多停留,基本在日程表的范围内,按部就班的达成每天的行进目标。在这种多段接力之下的急行军,掉队率也仅仅控制在两成多一点上。

    长时间徐进和小跑交替的驰走,已经让大多数人的头脸,甲衣、兵器和旗帜都蒙上了一层灰扑扑的颜色。

    可以看到,偶然还有不小心跌倒或是脱力的士兵,被伴随行进的马车搭载起来,敷药或是饮水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下车归建倒后队里去。

    按照基本操条,只要有足够的通行空间,铳兵就按照两列纵队居于内里,然后左右各一列白兵或是轻装的矛手伴随行进,

    而每隔一火(五十人)的前后间距,还有两辆马拉的厢式大车,用来承载肉搏战兵的装备和武具,以及伴随行军的口粮、灶具。

    这样便于有事或是遇敌,在最短时间内重组成和展开战斗姿态。大车及其厢板、物资也能马上拆解下来,变成各自小战团的就地防线和掩体。

    如今我的军队以铳队为核心,其他的辅助部队只需重点训练三类阵势,既空旷之地正面压制和攻击敌人的数列横阵;遇到骑兵等高机动兵种突入时的四边空心大方阵,以及在崎岖或是狭窄地形遭遇敌军,则用类似后世戚氏鸳鸯阵的小战团,来分力合击。

    然后在这些阵势的基础上,按照个营团的配备情况和擅长风格,进行细微的调整和局部的变化,以更加适应战地需要。

    比如冷兵器居多的第四第五营,保留了大量的适宜弓弩发射的箭阵,而第一营中阵列线中,则还要留给配属炮团的前出位置。

    而作为辅助和从属序列,不需要他们掌握太多的战术要领,或是相对复杂的变阵动作,只需要能够遇敌的第一时间,迅速而熟练的聚拢到铳军身边,构成基本的屏护和外围即可。

    那些铳军的老兵和士官们,自然会用皮鞭棍棒等,最简单便捷手段,“帮助”他们构成基本的阵线。

    虽然骑在马上,但我现在的心思,已经飞转到了,如何重点着手改善战地的通讯条件上了。

    要知道,相对于被长期的内乱拉锯,打的一片残败的中原,在岭外好歹有前代打遗留下来的有线传讯线路,而进军到江淮时,起码还有水网河船作为传递的辅助。。但是越过了淮河到了北方的中原腹地之后,那真是又回归到了,交通基本靠两条腿和四条腿,通讯基本靠吼的原始阶段来。

    在肉眼的视野内,或是声音所能波及的局部战场还好说,但是作战的范围半径以来开,各种延迟和误差就开始被放大,而尤为明显起来了。特别是这种分头多地同时作战的策划。

    因此,临时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应急,既利用缴获的马力,在每个团级单位,增设五名专职的信兵,放弃其他方面的要求,专门训练战场奔走和传递,以及野外生存和跋涉的技巧。再准备十名兼职的替补人员,负责相邻部队之间短距离的传达。

    此外作为高层之间的连络手段,帅司那位李使君派过来的人,倒是给我送来了一组专门训练过的鹞鹰,以及相关配属的饲养人员,以保证对徐州帅司简单联系。

    相比传统民用的鸽书,这种小型鹞子,有着不怕天敌拦截和飞行速度快的优点,在两三百里之内定点寻向很是出色,因此被格外驯养来用作战场间传递。

    不过,这种鹞鹰携带的分量毕竟是有限的,通常在紧急情况下,仅能传递一张小纸片上所能书写的密语而已。

    说实话,关于战地的通讯手段,经过这短时间的经历,我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和意向,只是。。

    终究还是没有稳定的地盘,作为立身之地啊,我思前想后还是不免叹息到,不然我倒是可以考虑,就地建立起一套更高效率的传讯体系。

    “报。。”

    一名飞奔而来的骑手,在我身边勒马高声道

    “第二营已经轻取襄邑县和桃林镇。。辅军和散兵队正在追索残余”

    “张都尉特命职下前来回复,”

    “二营所部已经安排好后队人马,在襄邑城中过夜的事宜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6章

    (全本小说网,。)

    宋州,襄邑城外,

    旷达的原野中,大片尚未来得及收割的豆田,已经在枝叶的深绿中泛出黄白点点,而负实累累的豆丛,则已经被翻找和践踏的七零八落。

    随着田埂上的青烟袅袅,火烤带荚青豆的香气,一直弥漫在空气中,

    散兵队的成员们,三五成群聚在新生的火堆前,正在做那“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式的炊伙勾当。

    这也是他们在战地间暇,无数不多的乐趣。虽然军中对散兵队的要求不高,但同样也有相应的管束和条令,并非一味放任自流的。

    他们虽然可用在协同战斗中,自行获取战利品和装备上的补充,但是同样被严格限制,不准无目的滥杀和缺少节制的过度破坏。

    最初的时候,有人因此反弹过,然后被毫不犹豫的镇压下去,又有好些人不堪忍受或是排距约束,而因此成群结队的逃亡,然后又被追杀的部队,把成串的人头带回来,变成风中的悬示之物。

    甚至一度有传闻,其中一些逃亡是受到鼓励的,用这些逃亡行为来练兵,锻炼部队的侦查和追索能力,于是剩下的人无论是什么理由或是想法,都逐渐习惯了这种常态,隐隐期待着有一天,能有机会被补充到各只辅军大队里去吃香喝辣的,乃至像正军三营的大爷一般,拿全额正饷和津贴。

    虽然是位列军中第三等资序,连辅助部队名分都没有,只能在名籍上算成辎重民夫之类的散兵队,但是其中同样也有三六九等的细微差别。

    当然,这并非日常名闻规定,而是他们内部自发形成的。

    居于散兵队最上层的,无疑是将主作为辅助役从岭内带来的老人,其中甚至还有些一些来自婆罗洲亲藩的国人;

    其次是岭外东南路延边的军镇辖下,所提供的壮勇;再着就是江西、两浙、闽中诸道就地征募的民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