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泄流出来的河水仅仅用了一个晚上,就淹过了我们留在城外的大半营地,连同留在里面凑数的数千“刑州军”一起,化作了齐腰深的泽国水乡。

    而且这些决堤而出漳河水,看起来徐然不急,但是蔓延的速度破快,连带我军少数因为故障和其他原因,暂时落在后队的辎重车马,都不得不因此被放弃了。

    这种来自对方看似无脑的缓兵之计的便宜,果然没有那么好拿的。要是真陷在里面,光是寒冷和潮湿,就足以削夺我这只部队的大半战斗力了。更别说那些浸水的辎重,里面可是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啊,比起传统军队更要命的多。

    显然河北行台里就算主官稍微猪头一点,底下也不是没有能人和善谋之士的,居然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制定出针对我这只部队战法和特色的计谋来。

    不过,现在冀州的方向,就只剩下满地的泥泞和积水,继续替我们发挥某种殿后的作用。来自信都和其他方向的,追兵若要想跟上来,就得想办法克服这么大一片泛滥区的问题。

    虽然是秋冬之交的枯水期,但这种缓速的决堤涌流在平原上,也足够制造出足够大的泥沼范围了。要是步队还可以尝试跋涉穿越,但是马军就只能想办法绕道了。

    至于河北行台那位,被我定位为猪对手的张大都督和他的小伙伴们,究竟是庆幸还是后悔,后怕还是恼羞成怒,就不在我们的考虑之中了。

    后来我们经过沧州的时候,又将一部分比较笨重和大件的绢帛财货,交给募集而来的那些“刑州军”,作为后续活动的经费和饷钱,毕竟就算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也有其利用价值;

    此外,我还顺手支使他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用缴获和拦截下来的漕船,堆积凿沉在通济渠的主河道内,将运河北线给淤塞了好几段。

    这样就算北朝想要再将漕运继续利用起来,光是清理河道中的沉积物,就得费上好一番功夫。

    再后来,为了欺瞒和诱伏那些地方上的追击部队,而在沿途又就地抛洒掉一些大车来减重的缘故。

    事实上,在进入贝州之后,就有人跟上了我们,当然,通过设伏和捕俘,我们很快就知道,对方并不是什么正规的官军,而是地方豪强、大户私练的土团兵。

    河北之地素来为豪强大户扎堆的代表,各种土团、乡勇多如牛毛。我们一路奔走转战,除了聚集起来挡道的几个要冲和节点,倒也没有多余的功夫去理会他们,对方也无力做些什么,倒也两下相安。

    只是,当我们拉开大队撤军的姿态后,这些家伙显然发现可能捡便宜的机会后,就像成群豺狗一样串联着聚集起来,已经尾行了我们好几天了。

    直道被我用辎重队的战利品设伏,马步齐下狠狠痛打了一顿,才老实消停下来。不过,我们也没有达成歼灭对方的目的。

    对方都是本乡本土的地头蛇,拼命起来的战斗力固然是不怎么样,但是形势不妙时,拔腿就跑做鸟兽散的本事,却是一点儿都不落人下,散诸乡野之后,就很难再把他们找出来。

    除非我狠下心来搞一番梳理和甄别,或是更极端的大屠杀,否则很难根绝这些小尾巴的存在,因此,最后就变成远远“护送”式的尾随。

    尽管如此,这些收获再加上其他各种战利品,最后陆续运到黄河岸边渡口的部分,已经是在露天堆积如小山一般的存在了。

    而远远扎营在我们营盘之外的河北地方武装,也已经汇聚了好些人马,各种杂色旗帜和袍服,就像是热闹无比的菜市场。

    不过到了这一步,我反倒是不能着急了,我决定亲自带着亲直团留下来看守渡口,然后安排撤退次序。

    当伤员和阵亡者的骨灰都已经送过和之后,就是比较疲敝和残损较大的营团,先行使用有限的运力过河。

    然后是河北收集来的大量骡马和辎重队,其次是四只辅军大队,再次为十六团散兵和比较重要的俘虏;而那些比较完整,状态较好的营团,被安排在更加靠后的序列,最后才轮到猎骑营和标兵团,教导队,而我和亲直团被安排在最后一批上船。

    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过浮桥的时候,十几名俘虏突然骚动起来,然后挣脱押运的约束,一头跳进河水里,被冲的不见了踪影,很有些死也不愿过河的味道。

    当猎骑营也全部都走上了浮桥之后,那些吃够了苦头,而一直远远尾随我们的敌军,终于有所动作了起来。

    只是,他们最后还是被我,给成功耍了一把疑兵之计。

    大量披着战袍,捆绑旗帜的草人;拖着树枝原地奔走的牲畜;还有那些用木头漆成黑铁颜色,远看俨然一门门整好以暇的大炮;用延发的引信,爆竹放在铁桶冒充的铳击声,多少阻吓和拖住了他们疑神疑鬼的脚步。

    待到他们好容易协调完毕,派出少数骑兵,冒死突进渡口的营地中,发现毫无设防真相的时候,我已经带着裹卷好的将旗一起,有惊无险的坐上了最后一批渡河的大船。

    他们的先头人马,也只来得及气急败坏的冲到河边,哀怨而热切用少数稀稀拉拉的箭雨,给我们作着最后的送行和挽留。

    不过,撤退的预期目的已经基本完成了,虽然营地里仍旧留有相当,属于比较大件和笨重的物资,但对我来说人员能够全部而完整撤过河去,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相比那些看起来颇为值钱的死物得失,这些经过高强度的转战历练,而幸存下来的兵员,才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本,根本不在一个天平上。

    只是这个便宜,也不是那么容易捡的,就算是计划外不要的东西,我还是竭尽所能的给他们留下了一些”惊喜“,比如埋藏的火药,火油。土地雷什么的。

    因此,当我坐在最后一批抢渡的河船上,缓缓越过河中心的时候,依旧可以听到和看见,在渡口的临时营地里,传来了燃烧和爆炸的声响,升腾的火焰和烟柱,代表着他们最后的结局。

    似乎是因为决定亲自断后的缘故,当我的坐船靠上南岸的时候,又收获了聚集在岸边等候的部下们,夹杂在齐声欢呼中的些许感动和忠诚值若干。

    事实上,这次出战河北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原本军队内部,在尊敬、信赖到崇拜之间的内部声望值,又向前涨了一大截。

    虽然我还没法做到一个命令,就可以让他们无条件去送死;但至少也可以让他们,主动维护我的正当要求和合理立场,而有所牺牲和取舍。

    而且这种取值是按照入伍的新旧程度,参与战斗的次数和规模的多寡,而有所波伏的。越是老兵的倾向性取值就越高,如果再冠以婆罗洲籍,藩生子、国人、家将、部曲、门人的身份属性加成,则趋向性取值更高,更多倾向于死忠和拥埠的层次了。

    所谓个人魅力与统帅力的额外加成,不外乎就是这么靠不断的战绩和胜果给堆出来的。

    不过,留守南岸的部队里,气氛却有点不对劲,仔细盘问之后才知道,居然在我们渡河之走后,徐州方面的帅司就派人过来传令,想把留在南岸的这一营人马,给带走赴军前待命。

    不过被留守的营官沈霍伊,以主将不在而未得授命,而比较坚决的挡了回去,其中有发生了一些杯葛和是非,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也了。

    比如,在明面招还不果之后,又借交割输送辎重的机会,让人以帅司的名义,私下威逼利诱营下的军官们,自行带队归还徐州,以获得更好的前程和机遇。

    而且真还有若干二货有所动心,或是相信了来人的说辞和劝诱而私下,试图蹿兜和鼓动底下的士兵带械脱队,随自己前往徐州。

    好在士兵委员会的布置再次发挥了作用,被及时发现上报沈霍伊,他不敢擅专,籍着转运的机会派人过河送信。

    然后先行一步准备撤退事宜的副将辛稼轩,正好在对岸组织船只,闻讯连夜乘船过河,召集军中夜操点卯,将这些不良的苗头给断然处置了。

    而那些私下入营的串连人员,也被一一指认出来,以北朝奸细为名吊死在围墙上以儆效尤。

    在这件突发事件中,一贯颇为低调勤勉的辛稼轩,固然表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果断和手腕。

    不过,这也意味着他因为这个决定,而与帅司方面彻底撇清立场,在日后的仕途前程上,少不了某种妨碍和坎坷,而不得不更多捆绑在我的立场上。

    只是当我问起,他当时如此决定的因由时,辛稼轩的回答是,他只是在遵守和维护军中既成制度而已,就算是帅司也不能轻易逾越和破坏,更别说假借帅司之名,私下行苟且之事的那些小人。

    然后,我也只能笑而不语了,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傲娇把,有时候过于坚持某种道德观和底限,也算是一种令人放心交出背后的优点把。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担心起,已经前往徐州的第三营和带队的陆务观来,希望他不会因此被迁怒或者殃及池鱼把。

    直到我遇到了带兵前来接应的刘延庆之后,才明白了更多的缘由。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10章 归亦难

    (全本小说网,。)

    功亏一篑。

    信都城,得到水淹敌营“捷报”的张邦昌,已经在豹皮靠座上,长吁短叹的呆坐了许久,满脑子都是这挥之不去的几个字。

    “请都督,格外保重”

    直到一些畏畏缩缩的身影,站在帘子后面,鼓足勇气请示道

    “尚有大量善后勾当,还有主上待示下。。”

    张邦昌这才恍然解除了化石的状态,像是下了什么重大决心一般的,突然站起来大喝道

    “拟表,替我上奏冀州大捷。。”

    只是说道“大捷”的时候,他的面皮就不免微微抽搐,语气也很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

    “某家率下,行台军民戳力奋战,貌似决堤陷没敌营。。”

    “遂于信都城下,大破南逆新军数部,杀获各万,缴械无算。。”

    “残敌四亡败走不可追。。”

    “又有地方军民义士,沿途讨缴。。”

    “敌势尽没而不可收。。”

    说到这里,他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

    “某就不信,这满地水泽泥沼的,都中来人还能就地一一给我探查明白了。”

    “都督。。”

    一名掌书记,小心翼翼的请示道

    “城外营中,只有数千刑州乱贼,连一只像样的火器,都没有缴获。”

    “此事该如何寰圆。。”

    “我真是养了一群酒囊饭袋么。。”

    已经略微振作起来的张邦昌,重重哼了一声道。

    “那就打开行台的武库,我记得里头还有千余只老旧铳子,”

    “与渡口缴获的那些旗帜一起送到洛都去把。。”

    然后,他想到什么,又继续补充道。

    “若是斩首不够,那就想办法从别处再凑一些好了。”

    “我记得地方上,亦有不少无良之民,投效协力过南逆的。

    “小人明白了。。”

    众人纷纷恍然大悟状点头称是

    “此外大督,常胜军那里,需要好生沟通摆平才是,。。”

    又一名幕僚提醒道。

    “这些丘八子,很有些内通洛都的门路,倒也是个麻烦。。”

    张邦昌骤起眉头,轻捻下颔,行台麾下虽然还有不少军马,但大多数是账面上,与这只常胜军根本没得比,起码对方在面对那只“满万不可敌”时,虽然有所损伤,但总算还能比较从容而退。

    虽然敌寇已退,但河北尚有多处匪患未平,日后还有更多借重和依仗的地方,倒也没有多少强压对方的底气和资本。

    他心中已经闪过如此诸般的念头,却用目光在这班幕僚亲信身上扫视过去。

    “你们都有什么想法,不要再藏着掖着。。”

    “此事倒也好办。。”

    另一名幕僚福至心灵的拍手道

    “料想军中奔走驰策,所求不过是”

    “需得用大量的财帛,让他们封口不言。”

    “善。。”

    张邦昌的表情,顿时变得柔和起来。

    “那就再替我多拟一份文书把。。”

    随后,他们就东面行台之名,颁下最新的训令,然后以庆祝大捷和犒劳军中所需的名义,再次把城中好好收刮了一遍。

    。。。。。

    黄河岸边,南军大撤退的各种遗弃物,外加上北军各部人马,大肆抢劫和火拼之后的满地狼藉,依旧历历在目。

    而在十几里外的下游,焚烧过后只剩下光秃秃,没在水中根茎的芦苇丛里,而侥幸逃的一命的呼延灼,浑身湿漉漉的从河摊里,深一脚浅一脚的爬了其来。

    掉进河水里被顺流冲下的那一刻,他浑身冰冷刺骨的,差点儿就没被冻僵过去,好在他身子骨打熬的足够好,在军中又有用冰雪搽试身子的习惯。

    因此拼命挣扎着总算将身子活动开来,重新浮上水面顺流拨打着水花,将自己冲到岸边的浅滩上,用尽最后一点爆发力,从泥泞中挣扎着上了岸。。

    只是当他在残存的芦苇背后,稍稍休息有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就呼呼的河风吹在身上,不停的带走了残存的体能和热量,让他再次变得步履维艰而动作僵硬起来。

    好在,他总算人品再次爆发了一会,韦丛里的动静总算惊动了,那些犹自不死心,还在四散岸边搜寻些什么的土团军。

    如获至宝的将他给架了回去,准备当作奇货可居的俘获。来与上面讨价还价,为此,呼延灼没少吃了些苦头。

    他不得不努力表明了身份,又费了些口舌让对方相信,自己乃是行台配下的大将,此番援手之功必有厚报和补偿,于是额外获得一勺子热汤水和破旧的干衣服裹身,这才重新缓过气来。

    然后还得到趴在一只骡子上休息的待遇,虽然连个垫子和鞍具都没有,臭烘烘的皮毛和跳蚤,直接膈应这他又痒又麻,但总算可以热乎乎的好好休息一下了。

    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他们就遇到了行台派来的人马,由一位熟悉的都虞侯带领着,急忙表明了身份,并且宣称有事关那只敌军的重要事项,继续向大都督禀告一二。

    然而他不说还好,一说到那只敌军对方就变了脸色,随后迎接呼延灼的,不是劫后重逢的热情问候和优待,而是当场由数名铁青着脸的健壮军士,恶狠狠的拉下骡子,按在地上五花大绑套上枷锁的待遇,

    并且当场宣布了,呼延灼身为行台下将领,不思报效君恩,却暗中通敌丧师,图谋不轨的罪行。

    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呼延灼恍然天都塌了下来,又仿佛要被气炸了,他即是忿怒又是悲愤的,还想争辩呼喊着什么,却被人一竿子敲晕过去。

    待到重新醒来时,却是已经身陷囹圄,被锁拷在摇曳的囚车之中,呼延灼犹自有些眩晕的摇晃挣扎着撑起身子来。

    “呼延都监?。。”

    却一个沙哑的声音,幽幽的在他耳边响起。

    “你也来了啊。。我早该想到的。。”

    呼延灼用了好一会才适应了囚车里的光线,找到声音的来源。

    “加亮先生?。。”

    他有些惊讶的,看着同样被镣铐,披头散发,浑身肮脏靠在囚车一角的人,好容易才将对方分辨出来。

    作为同属行台的下僚和将领,虽然一个在内参赞佐计,一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