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只有宋公明为首的小部分人,靠条件反射的快趴在地上,靠躲过了骑兵的踩踏和后队的交夹的攒射,才得以幸存下来。

    而习惯冲杀最前的李逵,战斗中也得以幸免则是另一种运气和技艺了,他靠眼疾手快的杀死几名骑兵,而用人和马的尸体,在自己身边匆忙围做一堵挡墙,而同时分开了前方的冲击,而又挡住了后方的误射。所以当被堆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的他,从尸堆里被翻找出来的时候,除了几处挫伤外,居然还是囫囵完整的。

    因此,他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马,现在终于有了天天吃干的资格了,因为他们现在已是属于辅军郓州大队旗下的,重新齐装满员的巨野团了。与另一只有字号的部队“郓城团”,可以分庭抗礼的存在。具体待遇可是比照南朝的二线部队,顿顿少不了罐头代肉,餐餐是大饼酱汤管饱管够的水准。

    而作为团副校尉的特权,李逵每天还可以额外弄到大量炒豆子,作为日常的零嘴和辅食。因此,不管有事没事,只要手中闲着,就会捏一把豆子,咯嘣嘎吱的嚼咬个不停,就成为这位青州本地出身的粗黑大汉,所特有的一道风景了。

    而他们所在的辅军第六大队,正在跟随着先头车团,向着位于胶东半岛的登、莱各州,继续进军的路程之中。

    如今的郓州籍士兵,已经成为除了来自婆罗洲的藩生子弟和国人,出身东三道的岭南兵,以及润州…江宁故镇将士之外的,军中第四大群体了,从最核心的主战营战兵队,到最外围的劳役营和夫子队,都有他们的身影。只是除了比较集中的第六大队外,相对分散而不成气候而已。

    “过了这期门山,”

    摸着喂喂饱胀肚子的宋公明,突然开口道

    “就是已故登州镇的地界和辖区了,。。”

    他们忽然都沉默了下来,露出某种复杂的神色,对于李逵来说,更是某种惨痛的回忆。

    曾经显赫一时的登州镇,就是靠这陆上的雄关险要和强大的海上机动力,一次次斩断和挫败了,北朝数代君臣决心拔除这个契在北地的要点和眼刺肉钉的努力,而持续风光了数十载。

    但正所谓“月有盈亏圆缺,人力有穷尽之时”,登州镇最终还是突然爆发的内忧外患中,轰然崩塌解体,化做了遍地的尘埃与灰烬,

    作为胜利者的北朝大军,不但刮地三尺的大肆搜掠和拷逼出,登州镇官私民间历年所积存的巨大财富,还将登州镇下辖的数州之地的沿海五十里内,悉数破坏与焚掠殆尽,留下遍地的焦土与尸骸,防止原地再度被南方海路的敌国,所二度利用。

    这才带着满载的财货与俘虏,又沿着来路饱掠兴尽而归,其中给地方造就的惨烈与苦难,简直馨竹难书,而此番所获的财货物资,经过了将士层层瓜分,最终作为斩获上交到洛都的部分,不但大力支持了北朝的安东大攻略,甚至还有些资源至今还没有被用完。

    因此,他们这只前哨部队,就是再登州镇的废墟上,找出是否还有可以利用,或是有所价值的遗存来。

    。。。。。。。。。

    在深夜,突然睡眼惺忪的被女总管月姐,一一召集到了大书房之中,也只有寥寥几个家中的大小女人而已。

    而一脸肃容的谜样生物却是早已经坐在上首,环视过她们各自的脸色和表情之后,才开口道

    “人都到齐了,”

    那只一直在家里到处游荡的呆萝阿萌,也从房梁上跳下来用一种沉静的声音道

    “左右都清空了。。”

    “江都的粮台地,从海路十万火急紧急送回来的消息。。”

    谜样生物这才吐了一口气,郑重其事的道

    “已经可以确定,国朝的北伐已经彻底失利了。。”

    “北边的消息现在已经是混沌一片,”

    “北上的海路那里也暂时断绝了音讯?,,”

    说到这里谜样生物顿了顿,让其他的人消化下这番消息。

    “我虽然从来不信那个家伙会那么容易挂掉。。”

    “或许只是消息渠道暂时断绝的缘故。。”

    “但是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为今之计,也只能按照最坏的局面来应对和打算的。。”

    “只要北伐失利消息传开,债市里的各种关联钱卷。。只怕要大崩盘了”

    “接下来每一天,因为跌价而蒸发掉的钱财,又何止百万千万计。。”

    “不知道多少人家和商号就此破产,又不知道多少因此走投无路的人,要去上吊。。”

    “本家虽然已经提早抽手出来,但同样也到了某种最危险的时刻。。”

    “在家主生死未卜的情形下,那些对头和曾经的盟友,又会如何对待本家。。”

    “藌儿。”

    最先被点到名的抱头蹲,不由挺起了尚未成型的胸脯。

    “你是阿夏最早带回来的人。。对家中情形和布置最熟。。”

    “因而,需要你格外留心家中的动态和下人们的口风。。”

    “各种外来的觊觎和刺探的手段,只怕不会少了。。”

    “特别是本家掌握的那些技艺和情汛。。”

    “这些有所耳濡目染的下人和奴婢们。。便是最好下手的方向了”

    “明白了。。”

    抱头蹲也难得认真挺身道。

    “阿璐。。你那里怎么说”

    谜样生物再次点名道

    “我断然不会让哥哥的基业,受到什么损失和为人侵夺的。。”

    罗璐璐毫不犹豫的摆动着双马尾,表态到

    “阿萝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很好,,”

    谜样生物点头道。

    “作为罗藩名正言顺的小姐,你是最适合公开出面的人选”

    “我需要你代表兄长巡查那些产业,”

    “也不用你刻意做些什么,只要你出现在那里,就算是走马观花式玩耍,也能够有所安定人心了。。”

    “我会给你一份名单,你只要偶然私下接见,听取他们的汇报就可以了。。”

    “阿萌。。”

    “唔。。”

    被点到名字的呆萝阿萌,有些不好意思的,把正在撕咬的烤小鱼干,给藏到身后去。

    “我需要你时常盯着家中的护卫,看看日常防护上还有什么缺漏可否。。”

    谜样生物不动声色的道。

    “报更队和义从社的部分力量,也被交给你临时支派。。”

    “绾娘。绾娘”

    被叫到名字的时候,崔绾婷还沉溺在某种巨大的心里冲击和自艾自怨之中没能反应过来,

    难道自己真是个不祥之人,天生的克制身边的男人,这几经坎坷牵扯不清的好容易安顿下来,才没能消停多久,良人就已然出征在外生死未卜了。

    想到这里,她昔日那些坚强和自信的主张,都化作了纠结和愁怀,直到一个耳光啪的将她抽醒过来。

    不由捂着火辣辣的脸廊,有些惊讶的看着,站在面前抽手回去,满脸的气鼓鼓谜样生物。

    “本家的男人在外消息不明,家中正待我们齐心合力共渡难关。。”

    “哪有那么多功夫给你悲伤春秋,自寻烦恼的。。”

    “那家伙费尽心思收纳你在家里,可不是用来做遇事就只会掉眼泪,和自乱阵脚的花瓶和摆设的。。”

    “给我振作起来。”

    “宇文娘子说的是。。”

    脸上犹有红印的崔绾婷,不由自主提声的应道

    “我需要你盯着兰麝号那头。。”

    谜样生物继续道

    “这段时间,我的精力和关注,主要将集中在藩家这边。。”

    “须得谨防那些女人,乘机落井下石。。”

    “哪怕她们平日与你私交笃深,但能够各自当代一份产业,岂又是那种没有心机的善于之辈”

    “在没有名正言顺的家主支持下,那个第九行东的身份,很容易成了别人觊觎和窥探的潜在目标。。”

    “除了那位陈阿姐可以依仗和时常讨教外,”

    “嘉业君与本家没有太大的利害冲突。。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有偿交换下,借助她的渠道和力量”

    “绾娘明白了。。”

    崔绾婷点头道

    “苏娘。。”

    “诶。。”

    突然被点到名字,而还沉静在某种内心世界里的苏苏,有些条件反射的应声道

    “作为本家的一份子,你也要发挥自己的用处。。”

    “但听凭小主母的吩咐。。”

    “你是最近一位与那个家伙,亲热过的人把。。”

    “唉唉。”

    苏苏有些不明所以的,却连若染脂的红透了一大片。吱吱唔唔的

    “那个。。那个还是两月多前的事情了。。”

    “那也够了。。”

    谜样生物摆摆手道

    “在特别需要的时候,我们会放出你已有身孕的消息。。”

    “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当众女都散去后,她才有些松懈的依靠在过于宽大的座椅上,里出些许疲态和软弱的囔囔自语道

    “老娘这么拼命,累死累活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能做的我都做了,”

    “你这祸害,可一定要给我安然归来啊。。”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92章 渐变10

    (全本小说网,。)

    数日之后,一组姗姗来迟的消息,在广府的诸市里,如冰山崩海一般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海外各洲的船团为什么延误了。”

    “因为被就地征调了,”

    “国朝自外州开始,大举征调船只,”

    “用以运送来自两海道的驻屯军,大举航行北上,”

    这个征兆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些依靠这场战争背景,而经营经营布局的人们来说,不言而喻了。

    因此,在万商云集,财货嵬聚的广府左城,随着有些仓促的收市钟声响起。

    无数人失魂落魄,如丧考妣的从宝泉街里走了出来,却是拒绝了那些凑上来的车夫招揽,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的走着走着,突然噗通一声,就跳进了河里,可惜的是城区内的河巷委实过浅,很快就被旁人大呼小叫的发现捞了起来。

    然后就这么满身污泥,顶着水草坐在地上,语无伦次的嚎啕大哭起来。

    “没了”

    “什么都没有。。”

    “一切都被压出去借债了。。”

    “如今剐了我,也还不上了。。”

    “此生还有何趣啊。。”

    而他,只是宝泉街逃难一般奔逃出来的人群,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

    他们最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一片利好的消息下乘胜追进,砸锅卖铁的以高位抄下大笔,最近几期的军债和战地募集金,然后随着某种战事不利的噩耗传来,顿时就砸在了手里,便做了无人问津的废钞了。

    因为这些炒作的项目,几乎都是拿北地所获得现有权益和预期的岁入,作为担保基础的。因此霎那间就是哀鸿遍野,哭声一片了。

    而这些人也不过是站在前台,而露出水面来的冰山一角而已,光是那些站在背后的豪门巨族,就足以让这些看似显赫一方人物,各种生不如死了。

    而这场变乱带来的影响,也不过时未来一系列将无数人牵扯进去,山崩海啸般的变化和连锁反应的,开端和先兆而已。

    因为还有足够的人,继续保有某种侥幸心理,或是出于破罐破摔、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决然不肯相信轰轰烈烈准备日久北伐会就此终结。

    而宁愿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挫败和失利,并非不可挽回而依旧有所转机,进而砸锅卖铁式的,追加更多回本的投入进去。

    而对于广府朝堂的高处,这则是一场不亚于天崩地裂的大震动,

    因为,在东路覆灭、中路溃退不止的噩耗相继传来后,西路军虽然尚无确切消息,但也让人乐观不起来。

    毕竟,西路虽然聚集了荆南和西川两大行司的联军,但其实是作为一路偏师,以隔断北朝,可能来自关内与西北的外援。在失去了另外两路正攻大军的呼应之后,只怕也是独力难支而结果堪忧了。

    国朝生聚上百年,谋划了数代,投入了不知道多少心血和资源的北伐大业,眼看就此付之东流。一旦具体情形广布出来,不知道要多少人家戴孝,又不知道多少高门显户,要就此哀鸿遍野,痛失砥柱了。

    要知道前一次如此大败崩决的情形,还是在大梁的开国之初的嘉佑大进军中,几乎让号称八百家的海藩诸侯,多年生聚的力量几乎一扫而空,这才促成了梁氏幕府强势建国立制的初始根基。

    而这次的北伐失利,所损失的人力物力尚且无算,光是在国朝军力上的巨大缺损,就足以严重动摇到统治根基和威信,而且这并非是天方夜谭之说。

    毕竟,折损在北地的数十万人马,其中不乏国朝中外军和延边、驻屯将士中,战功赫赫的老牌劲旅或是新锐之师,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通过二次动员的新卒,所能弥补回来的。

    而代表着重临中原正统的标志性部队,派往北地的殿前军再度覆灭,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初正定帝陨落的时代,帝统大权旁落,而沦为善后的南海幕府,高高奉起的虚君实相的故事情形。

    因此,

    就连半是归养半是退隐状态的大相国,也不得不抱恙现身坐镇朝堂,一边做出各般安定人心的姿态,然后全力征调海陆主导的军力,全力北上赴援。

    在如今中原糜烂,局势不明的的情形下,最起码也要保住大江以南的半壁山河,至少是东南的人口财赋重地。

    广府城中的另一处,

    这个突然而来的消息,对于隐姓埋名回到广府不久的陈子锟来说,则是某种天将之喜,北伐居然失败了。

    而那个该死的对头,也竟然身陷在北地生死不明,而据某种传言说后方的主战派里,则已经有一大群人为了脱责,正在努力将战事不利的罪责,归咎在这些失陷的前沿将领身上身上来。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虽然那个对头身陷死地,但是他留在广府的基业,却是尤为丰厚可观的。在失去了本人的权势和背景的支撑庇佑之后,却不免受到各种觊觎和窥探了。

    特别在北伐惨败,造成的大片连锁损失之下,能够从瓜分这些得到厚利产业补偿,自然是是极得好的,自己的吴官陈氏一族,显然亦是其中之一。

    而他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大仇得雪扬眉吐气的机会。他几乎想仰天长笑起来,真是现世报啊。

    说不定还有机会,在家族和某后支持者的帮助下,最终在上层翻案成功,沉冤得雪恢复身份,重新做回哪个在勋贵子弟中,令人仰视的骁骑校。

    他也不是特别贪心,只消将那个女人重新抢回来,然后再收取一大笔家产作为利息,也就可以放手了。

    然后天天享受对方在痛苦和屈辱煎熬的表情,这才是他骁骑校的正确作风。思及于此,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做些什么了。

    虽然他知道这桩事情,绝对不会那么简单。而真正需要站在前台的,也不过是陈子锟这个早已经背上恶名,而随时可以被家族放手的棋子而已。

    然后,陈子锟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家里损失了多少。。”

    “大概有二三十万缗化水去了。。”

    “这么多,。。”

    陈子琨微微有些动容。

    “这换做铜子,也有好几亿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