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伺机打击和劫夺。。”

    “这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只觉得自己,好容易摆脱了大夏的那些烦扰,却又陷入另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当中。

    “只是防患于未然的手段而已。。”

    对方仍旧是不紧不慢的道。

    “别人都与国中牵扯过深,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和觉察”

    “也只有你的域外背景,最是合适了。。”

    “当然,你也可以籍此,向对方卖个好价钱。。”

    听到这句话,肥孔脑门上的油汗,又不免冒了出来。

    。。。。。。

    广府,上城,归元街,大名鼎鼎的贵春苑,

    那些身价千金的当红女伎和乐工优伶们,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满桌狼藉的杯盏,和若干座对愁肠的官人,半醉半醒的长吁短叹,相互交换着消息。

    “司农寺丞李崇年在家上吊了。。”

    “少府寺的主簿邓玉琪突然急病死了。。”

    “三司使下的都转运司判官杨文龙。。弃职潜逃。。”

    “铸印司和钞局都已经封衙清档了。。”

    “掌管三司的计相朱荣吉,以及告病在家。。”

    “监国这是逼人太甚。。”

    其中最年轻的一位,突然忿声发做起来

    “慎言。。慎言。。”

    旁边的人忙不住的劝说道

    “真当自己已经是国朝当主了么。。”

    “北伐之憾,数十万将士埋骨异乡。。畿内畿外,不知道多少人家家带孝”

    “君上不思自省,反倒是一味指示那些阿奉之徒,对国朝仅存这些的栋梁,穷就不放。。”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官不聊生了。。。”

    “小心说话,四海卫和武德司。。都不是省事的主”

    另一人左右顾盼着,努力按着他的肩膀安抚道

    “你还年轻的很,没必要拿自家的前程,去逞一时意气啊。。”

    “放心。。放心。。”

    年轻的官人醉醺醺的道。

    “四海卫如今全付对应岭外的局势,无暇他顾这里了”

    “武德司也被狠狠折腾了几次,眼下顾不得我辈这个层面。。”

    “唯一所虑,也不过时内枢五房的那些眼线而已。。”

    “说不定,就在我等之间呢。。”

    其余众人不由滞声了片刻,才重新堆笑起来

    “怎么会,你实在是喝多了。。”

    只是当这场私宴草草散去之后,那个最年轻的官人,却是最晚一个走了出来,脸上却不复先前的醉意熏然,

    他凭栏目送着远去的车马,然后转头对着身边一名随从道

    “回去转呈公相。。”

    “要我做的事情已经有八成了,风声也放出去了。。”

    “就看对方的下一步应手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21章 怅怀10

    (全本小说网,。)

    打发走满肚子心思的肥孔,我也回到了公事厅内,将注意力重新放在,正在西边发生的战事上。

    前方又有新的消息传回来,第二兵马使张立铮所率的一路人马,已经攻垒拔寨,打到了北朝淮西节度使的治所——兴仁府的广济军,腹心之地的定陶城附近,

    这一次临时发起的武力侦察和试探性质的秋末攻势,用后方部队向前递进轮替的方式。

    从徐州境内调集出动了一个满编(正辅四营)的分路兵马使,外加三个巡守粮道、镇压后路的防戍营,一个负责建设沿途粮台、兵站的,建生军下辖工程营和若干数目短期征发的民夫,

    虽然是临时起意的行动,但这也是对于淮东前线,相应战备和动员体制的一次检验,因此,从青州益都发出指令和军符印信,再到徐州境内完成相应准备和调集;最终只用了五天时间时间,动用了上万规模的人员,及其所需的相关物资,

    还不算同样的时间内,后方部队向前移防和重新部署的调动人次。这个效率放在国朝的大多数军序里,也是聊以自豪的超水准发挥了。

    不过,我还不算是特别满意,因为这其中还有前沿的各州境内,现成的运河网路和车船所提供的效率加成。

    以及建立在徐州前沿的各处臂扳信号塔,所提供的通讯优势。

    相比之下是敌方迟钝的反应和仓促的应对措施。

    虽然有众多费时费力营造的据点作为预警和缓冲,但在张立铮带领的先头,打穿了一片破败的毫州而杀入宋州之后,才遇到第一股主动应战的敌人;

    到目前为止,这支人马已经打穿四州之境,共计破城有七,而拔垒焚寨数十处。不过因为似乎是敌人保全实力而消极避战的缘故,相对于攻城拔寨的战果,歼敌数目就有些泛善可陈了。

    除了击退和打散了若干,化整为零以小规模多批次,进行往复骚扰和短暂接战的北朝骑兵之外。更多则是在打破大大小小的城垒之后,所俘获的各种土团、乡勇民壮之类的对方武装,不过累积起来也已经有数千人被往后押解了。

    相比之下,盘踞在邻近地区的那些番胡势力,一如既往在相对安全的心理距离外,继续保持某种警惕和戒惧的态度坐视观望着。

    只有零散的游骑探马,在远远的尾随大队行军一段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经过了数轮试探性的骚扰与冲突的交手之后,对方终于放弃了分兵威胁粮道和迂回包抄后路的尝试。

    以节度使杨可世为首的北军,一路放弃了若干残损或是过于局促,而不适合据守的城邑,带着一直在避免野战的数只人马,收缩兵力退守进了定陶,这座城高墙厚的老窝之中。

    做出一副打算长期坚守和对抗下去,的相应态度和动向,而任凭淮东的人马,在附近攻杀烧掠,将来不及退走的人口和物资,抄掠一空也无动于衷,坚决不应战也不理会。

    似乎铁了心就此等待其他路人马的策应和援护。

    作为长期对峙和交手之下,相对熟悉的老对手。据我军掌握的情形,光是在淮西节度使的旗号下,最多时就编列有多达八九个军号和资序。

    不过,这是因为自从北伐之后,北朝的军序编成和具列,也有些放任浮滥起来。

    特别是在洛都解围之后,在短短的大半年间,几乎是来者不拒的和收编和吸纳了大量的地方土团、豪强武装。藉此又大量在地方上的卖官鬻爵,售卖职衔来资助国用。

    各种杂号将军、中郎将、兵马使、团练使、守捉的头衔也是满地分发起来。以至于一个散授的都尉已经贱价到了,只要捐三十万钱或是五百石栗米,就可以轻易拿到手。

    通过大量赐给的空白诰身,各种名不符其实的将官,更是在地方上泛滥成灾。

    因此,除了那位淮西节度使直领的两只老牌军序,或许尚称精壮果敢之外,其他都是水分多多的新军序,从上千人到数千人不等。

    其中在与我麾下淮东军的长期交手和对阵中,被成建制击溃或是打灭了的,至少也有大小六七支军序,乃至现今的这些军号,大都是后重建或是另编的。

    只是,再怎么渣的部队,人数优势摆在那里,再加上城中可以召集的民壮。

    放在野战对垒中或许有些不给力,但是在正牌官军的督促下,用来固守坚城的话,对于缺乏攻坚的重型配备的我军来说,却有些棘手和麻烦了。

    况且,节度使杨可世的本部人马,因为主干是从残酷的洛都保卫战里,幸存下来的老军伍。

    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经验和战意都不是这些地方背景的新军序,所可以比拟的。对火器作战很有些适应性和对策,也更加善于保存自身和实力;

    故此,在日常的交手中,反而是作为殿后和压阵的力量,被击退和挫败的战例比较多,却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重创或是决定性的重大战果。

    因此,虽然距离预定出击的最终停止线,还有段距离,但在威慑和扫荡作战的目的,已经大半完成的情况下。

    作为军前主官的张立铮,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放弃更进一步的打算和谋划,在还有余力的情况下见好就收,就此收兵退还到原始的出发点。

    但在严阵以待的敌军面前,相应撤退过程同样也是一件要求颇高的技术活,尤为考验主官在细微处的指挥与协调能力,

    这也是我选择了讲武…京武的科班出身,行事和战斗作风一板一眼最讲规矩与秩序的,张立铮作为独领一路主官的缘故。

    虽然在主动攻击性和对敌战意上,不如杨再兴为首的第四路兵马使,但也更不容易贪功冒进和因小失大。

    而他所领老部队被称为“磨铁”营,极为重视操条而以最善阵战著称,最是强调阵形与火力的集中优势。

    在这种没有明显优势下,长程远距离推进与后撤的往复拉锯中,也最不容易让敌人找到破绽和可乘之机。

    同样的作为相应部署的后续环节,在事先预案的安排下,位于郓州突出部和徐州境内,也要做出出兵策应的姿态,甚至在战线多个要点,发动某种佯动和短距离推进作战。

    当然,如果敌军不是那么给力的话,追加后续的机动兵力,将牵制和压制变成实质上的突破和推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也只能一边看着前沿发回的奏报,一边由虞侯和参谋们,给我在大沙盘做出各种局部的推演和判断来。

    因为前沿邙炀山——微山湖一线的壁板信号塔,以及铺设完全的缘故,因此,只要半天时间,我就可以得到徐州前沿的反馈和互动。

    只是在看到前沿一封的密告之后,我不由的眉头皱了起来。

    那只秦长脚还真不是让人省心的主,这才去了没多久,居然在前沿又给我搞出些事情来,

    作为分巡道的监察御史,在军前虽然没有什么人鸟他,但也没有人得到授意去刻意针对他;因此,他很快就在当地的流民收容和检疫营地里,照葫芦画瓢的打开了局面。

    结果,

    他居然用物资鼓励和肉体惩罚的双重手段,在那些流民收容营地之中,鼓动相关人等相互举告和揭发,结果给揪出好些有作奸犯科旧迹之徒。

    好吧这也行?,我真有点无语中了。不过,我想了想,还是下令前方不要限制他的作为,看他能够做到哪一步,又能揪出多少过往之事来。

    只是设定一个门槛,除了涉及到杀人放火等重罪之外,在进入淮东之前发生的,那些偷盗扒窃之类的轻罪,就暂时既往不咎,只是要在登记中留档,做为日后追索的凭据。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22章 怅怀11

    (全本小说网,。)

    郓州西南部,流经大野泽的巨野河下游

    滚雷一般的炮击声中,钢铁和火药一起烧灼的刺鼻气息,随风洋溢在预设的阵地上。

    御左第十营正将种师中,正在用长长的单筒咫尺镜,打量着对阵占据了坡面上的敌势。

    时不时有居高临下抛射的零散流矢,休休有声的落到他的身边,却又被随扈的亲兵给用手牌小心周护着,眼疾手快的叮叮咚咚一一挡格开来。

    虽然他这一路,只是作为策应的佯攻,但在他手下依旧按照正战的操条来,严丝合缝的执行,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和轻慢。

    因为,只要有所契机或是情况合适的话,他也不介意请求更多的后援,进行强行突破和推进,而将出战的外线,变成暂时的内线优势。

    虽然同样是刘氏家将的背景和出身,但是相对于世代作为刘氏附庸和家将出身的折氏,种氏本身却是一个人丁兴旺的世系将门大家族,以大兄种师道为代表,在军中也有不少叔伯兄弟。

    只是,相应在众多族中子弟之间,谋取军中之途的渠道和资历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种师中虽然是正支嫡出的源流,不可谓不勤勉努力,也不乏上进之心,只可惜他这一系早有大他七岁,资质卓异而继承了门荫的大兄种师道专美于前。

    在这位兄长的光环或者说阴影下,作为种师中本人亦是没有明显的优势,也不够起眼了。人家听到他的名字,更多时候会习惯性的说,“哦,原来是种彝叔的胞弟”,而不是成之外“种家四郎”或是“将门小种”“种四郎君”。

    然后才因为大兄补偿性的提携,借助了某种历史渊源和亲故关系,种师中被差遣到大帅刘绍能的身边,以一名家将的身份开始军中见习生涯;然后又辗转到了刘延庆的麾下,充为部将,

    只是在北伐中还没来得及建立多少功业,就被现任的罗镇帅看中,而直接讨要到麾下,以客军身份操习火器战法。。

    但不知不觉间,他也因此习惯和喜欢上了,这种充斥着钢铁与火药奏鸣的全新战斗方式。

    因此,最终在得到枢密副使刘绍能,让他们一干客属人马,就此改换门庭的亲手手书后,他既是有些失落,又是如释重负,但至少再也不用为身份和立场纠结了。

    起码他作为正统将门,从小被反复输灌的令行禁止与服从性的优点,还是明显刻在骨子里。

    虽然之前还是有些犹豫和诧异,但现在也下定了决心,既然蒙的上官看重,那也就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报效好了。

    毕竟,在名正言顺合乎情理的情况下,是没有多少人会不在乎自己的功名和前程。

    这次出战,就是他以淮东军麾下御营左军第十将的身份,而不是客军将领的身份,头一次正式出阵表现。

    因此,在他麾下虽然不乏有急于有所表现的迫切心情和求战之念,但是家世渊源熏陶出来的基本素养,还是让他控制着部署们的勃勃战意,严格遵照了既定的方略和步骤,严丝合缝的执行训令操条继续行事。

    配合着不紧不慢的炮击,所打出的一个个缺口,让稀疏或是绵密的铳击弹雨,继续浇灌在敌军的防线之中,贯穿或是击倒那些,试图躲藏在营盘掩体后的身影,

    直到对方所露出的颓势,积累成为足够的变数和破绽。

    既然是大家族的子弟,那在军中稍稍发达了之后,在身边也自然会提携一些本家的子弟。

    比如站在他身边提刀跨盾,暂充为亲兵队头的,名义上远房二十五叔种古,种思懿。或是另一位从小一起玩耍的大侄子,暂充为旗牌官的种平,种季南。或又如正在奔走于阵前的传骑,出自十九房的族兄弟种平、种衡。

    正所谓三代同堂与一营的独特景象,也就在他这只客营转换过来的部队里才有。

    “前方得报,已经出现了乱象和逃亡。。”

    二十五叔种古兼亲兵队头,舔着有些发干的嘴唇,跃跃欲试的道。

    “正将,可否让儿郎们乘势发起冲杀了。。”

    “再等一等。。”

    种师中望着淹没在烟尘里的敌势,不可置否的道

    “敌势虽有颓状,但似乱非乱,”

    “那些前阵被打散的军卒,也啸聚左右所去不远。。”

    “只怕其中还留有余力和后手,作为凭仗。。”

    “况且敌有居高胜守之势,一旦冲击力竭而不果的话,只怕攻守就此移位了”

    他还有没有明说出来的潜台词。一但初阵的表现就要挫了士心和锐气,对这只新营人马的将来尤为不利的。也是他于公于私所不愿看到的。

    经过这些年的熟悉和摸索,他当然想打出个漂亮的歼击之势来,因此,倒也不急在这一时。相比能打硬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