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在突然崛起而新罗半壁山河的蒙山贼面前,不得不捐弃前嫌而携手共抗对敌,又在利益均沾的前提下,对战后格局下如何瓜分,进行了某种交换和妥协。

    比如,用手中武力和资源作为威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养敌自重;号让地方上那些饱受荼毒的中小藩家,在各种困境和绝望当中,都不得不成为两家联盟的变相附庸和间接从属,

    然后再慢慢用联姻分家等手段,消化和吞并他们,直到全罗道最后只剩下这两家主导的声音。

    但这一切,都被海阳金氏藩的那个混账,给引狼入室而来的淮东军,给彻底打破了。这些外来者可不懂的,两家联盟的用心和苦衷,也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图谋和策划。

    只会蛮横生硬的用武力来解决一切问题,打得那些蒙山贼是狼奔鼠突,沿途所过杀得是满地人头滚滚。

    但要是这样的话,他们也不过是这片土地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而已,作为据有全州府的两家,倒也不是不可以暂时的相忍为谋。耐心等待直到对方发泄够了,带着暴掠的人口和财货,从哪来就回哪去好了。

    但是,对方在暗中筹划南方七家联盟的消息,从中部某个藩家内部传出来之后,他们也就再也坐不住了。无论是富氏的当家人富宗礼,或是蒲氏的家主蒲世权,都不约而同的走到了一起。

    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这些毫无跟脚的外来者,就凭扶助了几个破落的藩家,就还想要在全罗道和他们这些老族大藩,争夺地方的主导权么。

    这才有了两家决定,重新联手对敌和驱逐外来势力,破坏和瓦解还未成形南方联盟的一系列行动举措,

    开头固然是好的,过程也是让人欣慰和乐观的,然后接下来就在没有让人顺心如意过了。紧接着就连全州城的老巢,都让人给抄了。

    一方面咒骂那个留守富宗逊,真是个废物草包,一方面又只能在众望思归强烈要求的裹挟下,匆匆踏上回程。

    只是来的时候,固然是高歌猛进的人人干劲十足,但是徒劳无果退回去了的时候,却又不免各种疲惫拖沓而行动迟缓了。

    好容易在弧关城勉强补充休整停当,重新拔营行军穿过了天长、广乐等中部各郡之后,却在湖原郡和容山郡的交界,不得不停了下来。

    因为,先头发现东津江上的桥梁,都已经被拆毁了。

    不有大为警惕起来,要知道过了东津江,就是容山郡裴氏藩的领地了,而穿过容山郡之后,就算正式进入富氏的基本地盘了。

    所谓的江,不过是一条封冻的大河而已,不过对于两家合计起来的数万人马而言,就不是那么好逾越的了。

    看来只能冒险从冰面上通过了,而这显然是半渡而击的好机会。

    看着洁白泛光的冰面,富宗礼断然下令道,让那些全州府当地征募来的白衣队,先行过江探路。

    江对面传来隐约的喊杀声,果然是有所埋伏,这一刻富宗礼反而放下心来了。

    很快消息回馈过来,一只来自裴氏藩的人马,在对岸试图阻截他们过江,而那些白衣队因此陷入了苦战。

    “快,渐进速度。。”

    “冲到对岸去。。”

    在他的亲自督促下,大多数富氏的人马都开始穿越冰面,而随着陆续登岸的后援,那些裴氏藩兵也在节节败退当中,逐渐被追逐的逃向了远方而去。

    这时候,风中送来了另一种异样的气息和喧声。

    却是后方传来了隐约的喊杀声,在滚滚雪尘之中,居然是一只骑兵袭击了蒲氏人马为主的后队,一时间杀声震天,却是在蒲氏的阵列里乱成一锅粥。

    “该死,居然是在南岸。。”

    “那些淮军,不是还在全州么。。”

    “我们上当了。。”

    “这是个陷阱。。”

    如此惊慌失措的言语,在他身边七嘴八舌的响起。

    “慌什么。。?”

    富宗礼大声呵斥道

    “我们不是还没有接敌么。。”

    “下令南岸剩余人马继续过江,加速与后队拉开距离。。”

    然后他顿了顿又道

    “让磐津(义从)队掉头去援应,兼作打探情况好了。。”

    “其他人马不得妄动,。。”

    于是,在一层层的喝令和训斥之下,散布在冰面上的骚动和不安,总算是被勉强压制下来,而继续努力推拉这辎重车马,小心的沿着看起来还算厚实的冰层,蹒跚着向前进发。

    作为全罗道屈指可数的大藩,富氏所掌握的武装力量规模更大,也要更加成色复杂一些。

    日常除了分别驻留在各处城邑里,那些脱产的藩兵和守卫藩主居所的戍士之外;尚有三只常年雇佣的义从,规模从上千人到数百人不等;

    在日常的情况下,这些私雇的义从,则被当作某种藩家武装的补充,而从事一些藩家不便出面的隐私勾当和脏活。使用寄钱和权势喂养出来的变相走狗。

    后来,在拿下全州府之后,富氏又获得了当地受六家联合雇佣的东江义从,而令会洗啊可以支配的义从达到了四只。

    只是,其中一只本家的博山义从和部分藩兵一起,被留在了全州城协助维持局面;另一只本家出身的左勇义从,则指派给了富津。

    因此,留在富宗礼身边的,就剩下磐津和东江两只义从队,也是除了藩主的戍士队之外,某种意义上比较得力的应急和机动力量。

    此外,还有来自茂朱郡和镇安郡一带山地的所谓山民弓手,这些地方除了少量野味和皮毛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产出。因此富藩通过控制了盐铁输入的渠道,

    这一次征发了近两千自备武装的弓手,也等于是将这一带山民的青壮,给抽调了大半之数,不过,因为其装备简陋而不善长途跋涉的特点,其中一部被留守在了全州;一部随大军出征后,也留在罗津港外的富津手下。

    此外,就是战时从领下民众中,临时征召起来的白衣队,因为他们毫无护具,只有一身缺乏染料而素白发黄的衣服,以及最简陋的矛叉等武器而已,故而得名。

    因此,具体统御起来想要指使如臂,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起码,作为家族根本的六千藩军,是不能擅动的。

    只要有这些子弟兵作为凭据,就算是全州府攻而不复所得,起码也退据一方,而重新生聚实力。

    而派出只有八百人的磐津(义从)队,也是以盟友的身份,对陷入苦战的蒲氏稍尽人事而已,若是事不可为的话,这支人马还可以拿来断后。

    富宗礼饱经谋算与利害得失的大脑,如此在电光火石间急速的思考着,而且或许这还是一个契机,与蒲氏就此分道扬镳,而直取全州府独占权益的良机。

    在必要的时候,或许可以和这些淮军交涉和谈判,以蒲氏为代价和祭品,进行更多的利益和交换。

    这时候,原本败走的裴氏藩军,似乎又重整旗鼓掉头杀了回来,再次与前沿的白衣队,战成了一片。

    这不由让富宗礼在错愕之余,又在心中染上了一丝阴影。

    然后,就像是被风吹过一般,那些裴藩的旗帜纷纷连片的倒了下来。

    但还没有等他回过神来,另一种密集而熟悉的呼啸声,就在那些裴氏藩军的两侧,骤然响起。

    在重新升起的紫红纹的旗帜下,那是无数披着白布,在雪地路缓缓前行的身影,看起来就像是雪后的大地,在轻轻颤抖和蠕动一般。

    随着这些白色列阵之中不断绽放的火光和烟尘,霎那间无形的死亡风暴,席卷了那些尚在横越冰面的密集人群。

    而正在队伍中央的富宗礼,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数富氏藩兵,就这么毫无遮掩和反抗的,在起此彼伏的惨叫和哀呼声中,颓然无助的倒在了滑溜溜的冰面上,流淌的鲜血将晶莹的冰盖,迅速染成了殷红的一大片。

    这一刻,他再也不复表面的努力维持的从容淡定和了。,

    “警戒西侧的东江义从呢,”

    他几乎是失态的对左右咆哮着

    “他们的人在哪里。。”

    “为什么没有阻敌和示警。。”

    “接站之前,东江义从就已经溃散不见了。。”

    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回应道。

    “主上,我们该怎么办啊。。”

    就连那些家臣和亲卫们,都露出惊慌和失落的表情来。

    富宗礼忽然有了后悔的情绪,后悔居然把家族屈指可数的宿将富津,给留在了后方。可谁又能想到,蒲氏的遇袭不过是虚晃一枪;那些淮军的目标,居然还是自己的本阵。

    身为家主的他虽然有足够的威望,也有御下的手段,但在行伍战阵之事和临机应变的决断上,却不是他的所长领域。

    而他手下几个将头,却是都缺乏老将富津那般服众的威望。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分而治之的状况,固然有利于身为家主的他,继续有效掌控这些人马和全局。

    但在现下突发的局面中,却也成为了这支大军之中,不容忽视的弊端和弱点了。

    缺乏足够面敌的应对手段和灵活机变,而只能教条呆板的一层层等待上级的命令。

    而在远方,

    带着临阵脱逃的一众部下,背驰而去的东江义从头领马继隆,也在暗自心惊肉跳和后悔赌咒当中。

    真心不能和人胡乱打赌和许诺,赌咒出阵遇上老对头原本只是一句戏言而已。

    但居然会应验在那只“满万不可敌”身上,还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罗蛮子、罗要命、罗催死鬼,亲自带领的本队。那一刻,他只觉得的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还是河北沧州保宁军一个镇将的时候,就亲眼见识了自己所在的阵列,是如何在成片的火焰与轰声雷动中,颤抖崩溃进而覆灭的

    然后死里逃生的他,所相继投奔的数个军序,都被同样的旗号,给碾压追打的屁滚尿流,以至于他在最后一次侥幸脱逃之后,痛定思痛的下定决心。

    聚集了一群散兵游勇之后,就没再归还建制,而是变成了所谓一只到处流窜的义军。然后随着北地胡马的乱犯,他们这种走一路吃一路的义军,也越来越生境窘困。

    于是,不得不又辗转北上到范阳一代讨生活,虽然当地募兵保境正急,却是不想卷入与安东的征战,再次带人开了小差,阴差阳错的遇到当地招募义从的新罗藩家代理人,顺势渡海来到了全州府,由此逐步做上了东江义从的头领,又在当地包养了个想好的,好容易才安生下来没几年。

    正是流年不利,在海东这个偏远藩外的地头,怎么也能遇见这个煞星。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85章 出援24

    (全本小说网,。)

    如同蛛纹一般破碎之后重新冻结的冰面上,一片片交叠的尸体和淡开的血水,一起冻成硬梆梆的各色造型,还继续凝固在空气中。

    “联军闻讯骤退,被截击于道,数万人马尽溃于东津江畔,”

    或许在当地的后世记录上,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描述。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分作前后多个层次和步骤,正所谓狮子搏兔,尚用全力,

    从最初情报的释放和主动约为内应的故布疑阵,真真假假的混杂在一起,最终间接促成了对方的仓促行动。

    然后在放纵部伍大开集市的掩人耳目之下,再分批次的将主战各营的兵力给一一的抽调出来,然后潜行一百多里,抵达裴氏的领地,再易服城裴氏的旗号,将当地藩军替换出来,进入预设的阵地。

    这一切,看起来虽然自有一种按部就班的顺理成章,但是却需要相当的执行力和行动效率,也就只有身经百战的劲旅和老兵,才能达到基本的目的。

    好在经过了一连串变故之后,对方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不堪。此涨彼消之下,再加上以逸待劳,以从容之师对仓促之敌,还有武器和战术上的优势代差,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而且敌方的数量优势,还是大都散布在滑不留手的冰面上,而首尾不能相顾的时候,果断投入绝大多数的力量。威慑和压制行动迟缓的后队,而集中主攻已经上岸的人马,就成为最合适的选择。

    虽然对于外围之敌未战先溃的举动,很有些不明所以。但既然敌军主动露出了破绽,作为身经百战的老牌部队,也自然不会不懂得抓住稍闪即逝的战机,更快的促成最终胜利的结局。

    当沉重的火炮也被拖上来,喷吐出呼啸的弹丸,开始炸裂在冰面上的那一刻,也是这支军队的士气和军心,开始走向崩解离析的开端。

    望着一片又一片失去斗志,而跪倒在雪地里举手就擒的富氏藩兵,居中坐镇的我,也不免吁了一口气。

    所幸是大部全歼,而不是击溃的结果,这也就省却了日后散落在地方,变成继续反抗的力量或是困扰治安的因素,而需要慢慢收拾的麻烦和后手了

    我可没有打持久战的本钱了,虽然普通物资尚且可以就食于敌或是就地征发,但是铳炮子药的消耗,却是暂时没法补充的,真正的打一点就少一点了。

    “粗计俘获一万一千余人。。”

    “截获了所有的辎重车马行装。。”

    “随军富氏一族三百多口,除藩主富宗礼下落不明,尚在追索和辨识之外。。”

    “自六家老、四管带以下,尽数已经阵没或是束手城擒。。”

    “暗中传话下去。。”

    我点了点头道。

    “将士们捕俘捉生的功劳照算,”

    “然后辨认好具体身份,就不要留多余的活口。。”

    对我来说俘虏活着的富氏高层,还不如失踪和战死的结果更好一些,也更加省心的多。

    反正我需要足够数量和身份的人头,来作为对任何敢于为敌的敌对势力和反抗者的杀鸡儆猴,兼作长期宣扬淮东镇的后续名声和威慑力。

    就算是残暴冷酷的名声,同样也是一种名声,反正我不打算直接统治这里。

    剩下的就是南岸地区,被一团突袭的猎骑兵,所惊退而走的蒲氏军队了。

    。。。

    重新扬起的细碎风雪之中。

    “怎么会这样。。”

    有些失魂落魄的藩主蒲世权,却是左右亲卫飞架起来,没命的狂奔中喃喃自语

    直到再也看不到那些敌人和远处喧嚣而起的烟火,才三三两两的停下脚步来。像是脱水的鱼儿一般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因为,连同辎重一起丢失了大部分传令的旗鼓仪仗。

    因此,只能在这些卫士,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将附近散落的藩兵部伍,给重聚到蒲氏重新举起来的,占满了泥泞的灰色家纹和旗帜边上。

    粗粗看去蒲氏的藩军人马,就算是当初有十停,现在只剩下不足稀稀落落的三四停了,至于建制和次序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个结果,让蒲世权不由有些悲冲心来。

    蒲氏乃是深受新罗化的早期分藩之一,其家世最早可以上溯到乾元年间,重分天下二十六道,析河北道而分置河北、平卢、安东三道的年代。

    属于归化大唐的西域昭武九姓的栗末人后裔分支,因为安史之乱后对于栗末胡的排斥浪潮,不得不举族搬迁到辽东之地来谋生。然后以军从商的身份长年助军输边有功,而得到在藩属新罗之地,开拓经营的特权。

    自此在新罗当地以数代经营和发展,谋取了更多的权势和资源,而受到当地金氏王族的倚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