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决的途径和方向了。

    而从另一方面说,则体现在造船工艺上的连带突破。

    事实上,在拥有了来自东北的大材、巨木的来源,而充当二道贩子牟利的同时,也一直在尝试着重头开始从无到有的自行培养和建立造船能力。

    但是这个过程显然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作为船舶,特别是海运的船舶,从最基本的板材、胶漆,到最细小帆缆、钉子,再,无疑是木工、五金等众多行业为基础的集大成之者,

    因此,在通过南边的资源和关系,足足收购和迁移了大小五家的船场和相应配套的工坊之后,才勉强拼凑出一个拥有最基本生产和维修能力的初级船厂来。

    这还是因为,大量使用了现成的设备和人手的缘故。而且军用船舶的标准和民用,显然也完全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此外,因为产地和环境发生变化了,在原本造船业发达的岭内沿海,原本很容易获得的一些配件和材料来源,到了北地之后,就无法再维持下去了,而不得不想方设法尽量寻找替代品和新来源。

    然后还要与现成的成熟设计和主要部件,进行配套性的磨合和调整,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基本要求的整体来。

    然后,还不能一次到位的直接造大船和进行海试,而是先从风险较小的内河船舶,最简单的联运平板漕船开始,然后是排桨式的中等河船,帆桨混合的大河船,再到人力水轮驱动的车船。

    当航行操作和使用经验达到了相应的程度之后,才开始尝试建造一批,往返近海和内河之间接驳的纲船,然后积累了足够在近岸海试操船的经验和数据。

    才开始结合南朝诸多成熟的海船设计,建造出第一艘近海使用实验性的单帷小帆船,虽然很快就因为风浪倾覆了,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修修补补的改进和海试,这才有了近海捕捞队的标准渔业船,这个副产品。

    而直到这时候,淮东方面掌握的造船技术,才算出现一个实质上的整体突破,点亮了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中型和大型船只的科技树前置。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在大致原理和设计基本定型的情况下,从简单到繁复的一点点积累,按部就班一步步走完大致进程,的预置时间和基本周期了。

    而在这过程当中,翻覆沉船和人员的损伤,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如此下来,相应研发和试制的成本,自然也是居高不下的,一直在变相的烧钱了。

    直到目前为止,还只能造出负载最大八百料的剪头飞鱼船。放在南朝大梁的传钵序列之中,也就是海鹘级的中型偏下船只标准。

    目前只能承当近海的巡防用途,和沿海港口之间接力式的短途快速运输,

    而继续限制船只进一步造得更大的瓶颈和上限,同样也包括需要应用在海船上的那些金属大件,比如用作主要桅杆、龙骨、肋板、船艏方面的加强固件。

    光靠靠人力手工可是没法打造出来,就算是蓄能式的水力机械,也有一个基本上限。但是用煤水作燃料的驱动原始蒸汽锤,就不一样了。

    至少,在大型水压机被发明之前,往复式蒸汽锤,几乎支撑起了早期工业革命中的,绝大多数船舶机械加工制造的需求。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25章 大罗 4

    (全本小说网,。)

    相对辽城州而言,新城州的历史则要短的多。新城者,顾名思义,就是新筑之城。

    于唐总章元年(668年)置,源自唐太宗第一次东征高句丽,作为辽郡的屏护兼遏制高句丽的外援,而在辽东北面八十多里外的辽河上游,修筑新城而拱卫辽河流域。

    后来唐灭高句丽而设置安东都护府后,这里就成为九都督府之一的新城州都督府。作为治所设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外围,州城既新城(治今辽宁省抚顺市北高尔山)。

    以管控羁縻安东都护府中部的靺鞨、柳林各族,兼带监视西辽河下游的草原,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室韦各部。

    因此,除了新城州之外,目前治下领有延津州,南苏州、木底州、盖牟州等四州之地。不过,因为罗氏衰退的缘故,目前只在新城州和盖牟州拥有的相应的控制力。

    其他三州境内曾作为罗氏附庸的最大七姓诸侯,都在数十年前脱离控制加入到北方联盟去,而处于长期交错的对峙状态。

    因此在盖牟州境内设有盖牟镇,而在新城州则成为了东宁军的驻防地,以压制和对抗这些收到北方联盟支持的前附庸势力。

    其中,只有州府新城附近一大片地方,是罗氏本家的直领外,其余都是与罗氏有关的臣下和附庸领下,大约分属于十几各氏姓家族。

    因此这个新城州都督府的长史罗佑宁,可以算是当地代官之中级别最高的政务之长了,仅次于依旧掌握在罗氏手中,并由家老出任的建安州都督和辽城州都督之下,重量级的藩家实力派了。

    作为代表前来,则是罗佑宁的长子罗启仁。这是一个年纪年我还要大一些的青年,却是十分恭敬而礼数周到的,对我执子侄礼口称“族叔”。

    只是被一个年纪比我大的成年人叫城族叔,而不是一只萌萝莉叫出来,不由让人遍体过电生出好些鸡皮疙瘩,而很有些不自在的感觉。

    虽然说整个过程只是简单到,送上一份包括貂绒、鹿茸、山参在内价值不菲的礼单,换取见面时说几句恭敬的客气话,叙一叙亲缘关系而。

    但在本家家宴之后,就连夜毫不避嫌的主动过来另做接触,自有一股子和本家别苗头的意味。

    而对方的这一次到来,也等于间接给我确定了一件事情和重要的情报。

    据我之前搜集的消息和情报分析,隐约有所闻:

    随着北朝这些年的动乱和变故,在安东大罗氏的内部,近些年来一直存在着,关于本家是西进和北上的两派主张和争议:

    其中北上一派,主张利用北朝衰微而无暇东顾和在安东施加压力,搅扰风雨的机会,全力北上讨伐收复那些叛离的臣藩,重新树立安东诸侯之首的权威;

    进而压制整合那些打着中立坐观的旗号,而行首鼠两端之实的北方联盟诸侯们,逐一收拾周边的额敌对势力。

    另一派,则主张果断大举西进,一鼓作气消灭身为世仇薛氏所据有的辽西和五部守捉的基本盘,彻底断了北朝介入和干预安东的最大口实,再徐图北方。

    这其实只是一个向北还是向西的先后次序,从难到易还是从易到难的过程,而且都有自己的充分理由和立场。

    而罗氏这些年持续的衰弱下来,地盘和资源都有所缩水,

    而我的到来,似乎变成了安东罗氏内部,关于下一步战略走向和分歧,相当分量的一个外部因素和筹码了,

    因此我似乎可以推测和预期到,安东大罗氏这一次籍着观礼和见证的外交活动,实行的所谓远交近攻的基本方略。

    比如,联合与北朝有共同敌对立场的淮东,顺便拉上南朝遮面大旗,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呼应。进而在安东诸侯之中获得更多的响应和号召力。

    而新旧家主交接的继任仪式,显然就是某种契机和由头了。

    。。。

    与此同时,淮东境内的一处河运码头边上,又有一处新的大型工场,完成了蒸汽机械的布设和调试。

    却是蒸汽驱动的滚筒球磨机,连接的塔式大型烧制火窑,在滚滚黑烟和粉尘之中,开始提供第一批水泥的出产。

    霎那间响彻一时的欢呼声和笑容,也由此洋溢在那些满是尘垢获和灰土的脸孔上。

    作为穿越者先人的遗泽之一,南朝大梁其实已经有,名为化石膏的原始水泥的存在,取义这种教材化水塑形之后,基因可以想试试头一般的坚实。

    而相应的来源,主要是外海岛屿的硅酸盐和火山灰的沉积物。

    只是关键性的技术一直被垄断在国家层面上,虽然历代有所发展,在民间已经不乏广泛性的应用,但始终作为某种中高端的建材,而长期由朝廷把持相关的专售和使用之利。

    淮东治下其实也不乏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和石膏的原料产地,其中一些还是一级得到特级品质的贮藏,

    因此,石灰石,粘土,铁粉等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在蒸汽驱动的滚筒球磨机里磨细后,送进还很简陋的回转窑内煅烧成为熟料;再把熟料、石膏、混合材(如矿渣,粉煤灰)按一定配比混合磨细后,就是最基本的水泥。

    由于几乎大部分的辅料和成分本地都可以获得,燃料亦有足量的供应来源;剩下的就是在反复的失败与意外当中,一次次尝试最合适的配比和温度了。

    而淮东最终闭门造车搞出来的这种,明显标号较低的初级水泥,虽然搞不了高层建筑所需的强度,阴干硬化的周期也比较长,

    但是作为路面的硬化粘合剂,或是修补建筑的塑合剂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和矿山废弃的煤灰和铁渣一起混合使用的时候,可以很明显的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周期的耗费。

    用在低层建筑当中,比起传统的三合土,更加省时省事也成本低廉的******s:嗯嗯,今天暂时只有这些了,抱歉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26章 大罗 5

    (全本小说网,。)

    辽郡城,内城,以奇骏秀丽著称而大名鼎鼎的养园之中,

    垂老亦亦的罗藩藩主兼族长,现任的权安东都护罗肃观,也正躺在床上,接受一干儿女每日的例行问候。

    当他们按照长幼自序,都参差不齐的说完话之后,只有身为最年长的三子,现任的安东守捉使罗湛基,在一片复杂的目光当中,被格外留了下来说话。

    “大人。。”

    罗湛基恭恭敬敬的看着,被贴身奴婢扶坐起来的老父兼藩主,却是比方才奄奄无力的模样,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不由觉得心中居然有些悲哀和感怀,曾几何时威福自专的藩主,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也须得用其心机和试探的手段来了。

    庶出的长子罗湛荣,因为放任自流而纵情酒色,除了留下一堆身份不明的子女外,就身体败坏的恶疾中格外早死了。

    原本作为嫡出的次子,被藩主悉心培养之下,准备顺利接班的罗湛泓,却因为数年前的小清河之败,连同主动追击攻入平卢道的数万藩兵子弟在内,埋骨他乡了。

    还在兵临城下的压力面前,被讹诈和勒索了一大笔奉纳,成为了罗氏为数不多的奇耻大辱之一。

    经此事后,原本身体康健壮如牛,日啖半只羊,三坛酒,五籈米饭,还隔三差五临幸妾侍的老藩主,一下子身体和精神就垮了下来。

    而给了那些成年未成年的儿女,和各有立场持亲族们,各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和可乘的机会。藉此展开了一番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

    然后用了大半年多,才在外部危机和内在矛盾纷争的紧迫下,重新振作起来,但是身体和气神,都已经不如往昔了。

    这才有了,培养起他这个政务方面出身,一直默默在后方经营和收拾残局,而格外低调内敛的老三,并且提前交班以退居幕后,好继续保驾护航,确保本家不乱的的全盘勾画。

    这对一向颇得城府的罗湛基来说,既有初掌大权美妙的欣喜若狂,又是倍感压力与沉重的前路和选择,而现在,显然到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关口上了。

    不由他心情坎坷,有些踹踹的微微低首,用眼皮上的余光征询着,这个家族真正掌权人的意见和态度。

    与此同时,

    须发灰白的老藩主罗肃观,也在慢慢的打量着这个接班人,而对于他的态度和反应还算勉强满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湛基虽然是嫡出的老三,但却是嫡母收养的早死妾侍之子,作为嫡出兄长的帮手和得力部下来教养的。

    因此在嫡母死后,老藩主有没有续弦的情况下,其实不乏有人对于他的出身和资格,持有某种异议和非论。

    但这也显然是老藩主,选择他的重要理由和原因,没有过于强势的母家和背景诉求,同样也是争议最少,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比较干净。

    尽管还有其他种种不足之处,但显然是眼下众多儿女之中,看起来最合适的选择了。

    惟一的缺憾,就是在军队中的人望和号召力,稍显不足了。

    而且时间太短,被仓促推上这个位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知道作为正常的额接班人,在幼年虽然有所竞争,但是过了成年礼而确定下来之后。

    就会逐步的带着身边培养和熟悉各种事务,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等,乃至放到军队中和要害的位置上,培养资历和名望。然后以坐镇后方,或是领兵在前的方式,代行和分担部分藩主的职责和权威。

    然而这位显然培养上位的时间太短了,在藩家的军队一时半会也没有多少机会,培养出令人信赖和折服的

    因此,不得不更多借助于盘外招的手段,来度过这个关口和问题时期。

    要是有时间的话,他宁愿再找一个儿子从小开始培养,但是现在显然没有机会了。

    小清河之败的损失实在是太惨烈了,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家族精英和老兵,还葬送了内定的接班人,连带被迫签订了损失惨重的城下之盟。

    那些普通的藩兵,或许还可以想法子补充,无论是领下生聚上三五年,或是从那些附庸诸侯领下征募;或者无论是北地联盟里的那些墙头草里,还是山外草原的那些番部,或是白山黑水间的那些“林中百姓”,总是不缺乏为了钱粮,愿意接受短期或是长期卖命的人。

    但是随着他次子一起阵没掉的那些,富有战阵经验的藩家子弟和长期培养历练出来的老军伍们,可就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轻松的补充回来的惨痛损失。

    而今,前所未有的际遇和机会,却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正可谓时不我待,他更不想把遗憾,带到列祖列宗面前去的。

    为此,他甚至不惜和自己世仇的幕后势力,那个人达成某种秘密的协议,又主动将一海之隔的淮东,变相的引入辽东半岛。

    想到这里,老藩主终于开口道

    “那位淮镇的远宗回去后,城内可曾有什么动作么。。”

    “是十一叔那里,。果然派人去拜访了。。”

    罗湛基颇是恭敬的回答道,显然作为实质掌握全城的安东守捉,对私底下的动作并不是一无所觉的。

    “还是大郎亲自上门的。。”

    “你是说,他籍病不来你的接风家宴。。”

    老藩主稍稍加强了声线。

    “事后却去私下接触?”

    “请问大人,当如何。。”

    罗湛基有些明知故问的请示道,却不出所然的得到老藩主嘴角抽出一丝冷笑,

    “去啊,为什么不让他们去。。”

    他侧撑这床榻低声道。

    “毕竟,腿脚就生在他们身上,找那位位高权重的远宗走动叙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是?。。“

    “干脆籍着这个淮东来访的引子,让他们多跳出来一些好了。。”

    “正好一同解决了。。”

    “总比在尘埃落定之后,再层出不穷的冒出来生事的好”

    “那淮东。”

    罗湛基再次低头询声道。

    “你觉得本家费了老大的气力,就为了借助这点兵马了。。”

    “关键的是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