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狗官去死。。”

    “救回当家的。。”

    “杀他个娘的。。”

    然而在远离了他们所熟悉的水面之后,这些看起来占据数量优势且久战已疲的水贼,却是总也冲不破官军这段,由大车和强弩组成的区区防线,反而在严整有序的杀伤面前,尸横累累而堆积如山。

    当他们有人自觉不妙想要反向脱离战场跳河遁逃的时候,却发现身后的河面上也出现了官军的旗帜和船只。竟然是暗中多面合围的死局。

    持续的喊杀声很快就变成了呼朋唤友的奔逃声,又变成了哭天喊地的告饶和哀求声,乃至垂死挣扎的怒吼声,然后这些声嚣和嘈杂也渐渐的消失了。

    而在远方,匆忙带兵赶来的种师道,也只能对着已经被血水染红的河巷,和顺着水流冲刷而下的尸体,大声顿足叹息道。

    “真是该死。。还是晚了一步。。”

    对他乃至他背后的江宁行在而言,这些反复无常的水贼固然不是不该去死,但是却不应该死在当下的;只要把他们收降之后,日后在体制内有的是慢慢炮制的手段。

    但是现在却在投降后,马上就被当地的官军给泄愤式的有组织屠杀了,败坏掉的却是朝廷的剩余和口碑;日后还要想招安和诱降这些地方乱党,就在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18章 夷变5

    (全本小说网,。)

    江宁行在,愈发寒冷和萧疏的天气当中,终于等来了让人稍微振奋一些的消息。

    “恭喜君上。。”

    “荆湖之乱已然初步平定,陷贼各州一举光复。。”

    “最终五路行司并讨击军部,于复州杀获贼势各数万。。贼首法氏以下千余头目皆已伏法”

    “为患当地多年的云梦水贼,亦是受此重创,余皆星散不复为乱了”

    “自此,来自山南各道兵马约十万,已经抵达饶州而沿江水陆并进南下”

    “急待地方组织的粮饷缁用,以便沿途供给。。”

    “传令江西、荆南转运司,现地调发粮税就近以犒军食。”

    随后,因为这段时间就没法睡个好觉而有些形容憔悴的监国就批复道。

    “一亦抵达郴州,就地成立讨逆前沿行司,”

    “以大参事府总纲,抚军大将军孙静邦为招讨总管。。署岭内平定事宜,编列五军”

    “以枢密签事,洛阳少尹并中州留守王端臣为招讨副总管。分领东路招讨诸事。编列三军。”

    “署五路招讨总管宁冲玄,为江北各道殿后留守事。。编列四军并二十五军府。”

    “署前淮南行营总管刘绍能,为江东、两浙安抚处置大使并江西都督。。”

    “传令种师道的三路讨击军即刻归建。。”

    “于江宁设御营宿卫司,以殿前、御营、神机、防军各部编列五军,随我亲征南下,”

    “着御营后军统制徐庆为先锋兵马使,优先补足所部而先行前出韶关,伺机夺回韶南各州。。”

    这时候,汇报的流程却出现了一个停顿,然后才有人吞吞吐吐的道。

    “闽中制置使急报,夷洲生变,”

    “有贼人以前澄海世子为名,于岛上啸聚作乱而连陷数州。”

    “亦有藩家为其所蛊惑而置身从贼,是为对方糜烂不可收拾。。”

    “这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监国顿然脸色一冷,紧接着又质问道。

    “前澄海世子不是还禁在宗正寺里思过么。。”

    “回禀君上。。”

    一名通事舍人硬着头皮回答道。

    “夷洲地方渡海求援,辗转至今方才送抵行在。。却是半个多月的事情了”

    “而前澄海世子,亦是在此之前就放还回家。。”

    另一名通政官也接口道

    “还是以澄海公在大府那儿,所求的恩典啊。。”

    “尤为可恶。。”

    监国脸上顿然冒出怒气来。

    “这一家子的狼子野心,竟然是蓄谋已久了。。却成了我的一时之患了”

    “可是澎湖和翁山的水师呢,还有幕府和东海社在当地那么多的营生和眼线,”

    “怎么就没有发挥一点儿用处,轻易让贼势就此做大了。”

    “以这东海之大,难道就无人可以替我分忧了么”

    “君上息怒。。还请保重身体”

    左右急忙劝说起来。

    “夷洲毕竟还相隔了一个作乱的闽地,眼下是在有些鞭长莫及啊”

    “眼下为岭外平定计,已经拿不出跨海而征的船运和军力来了,”

    这时候一个有些突兀的声音,打破了他们纷声扰动。

    “淮北奏进使转呈报曰,近闻夷洲有变而淮地甚为所虑。”

    “是为大军后路输供计,多日前已经由留后罗候引兵前往平定了。”

    “什么。。。”

    在片刻的静默和失神之后,才听见监国有些嘶哑的声线道。

    “好,真是干得好。。”

    “居然是淮镇出兵了。。还是罗候亲率的”

    “果然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啊。。”

    “恭喜君上,安得此干城。。”

    虽然私下里不免会猜测纷纷,这出兵其实是不乏那位私心和利欲在期间,但是在这种形势和氛围之下,殿中各位近臣和官员,还是得在明面上做出一致歌功颂德的姿态来。

    在这一片全力吹捧的气氛当中,监国也总算想起来应当采取的后续处置手段,而当即宣布道。

    “来人拟诏,追加淮北留后为夷洲、闽中制置路,全权善后处置大使。”

    “总其戎务而暂摄军民,待到平定夷洲之后,就近移师酌情光复闽地。。”

    虽然身为习惯总揽一切的上位者,在事后被迫接受既成结果并不总让人愉快,但是在家国存亡的大位危机面前,他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基本取舍,也多少明白和知晓对方行事的动机和理由。

    既然对方有这个的需求和必要,那就干脆用这个相对整体大局,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过程来作为驾驭手段和后续引导好了;至少这样处置下来的话,也算是将这只有些棘手的局外力量给充分利用起来;

    无论是孤悬海外的夷洲,或又是相对地理封闭的闽中,在数年的短期之内,都不至于对大陆上的局势产生什么实质影响的边角之地,正好用来羁绊不怎么安分的淮镇多余的力量。

    乃至让他们不至于无所事事之下,又别生出更多的事端和变故来;还可以给正在肆虐两浙之地的大云贼势头,足够的牵制和威慑才是。

    身为上位者的眼界格局和机变权衡,就再次充分体现在了这些地方。

    。。。。。。。。。。。。。。。。。

    夷州西北沿海的平原上,一阵阵海上吹来的湿润凉风,掠过整齐划一地田野。而在寂静一片的旷野当中,战火留下的痕迹依旧时不时的,突然出现在行路人们的视野当中。

    “多好的田土啊。。”

    走在一只小小的队伍当中,来自淮地的农官裴宣大声的感叹道

    “若是都种上三季稻的话,只怕还可以多养活数倍的人口呢。。”

    “就算是种上豆薯,每亩也可以收它个六七石把。。”

    想到这里,他手里摆弄着大车上沿途收集来的土样,继续感叹道。

    “真是白瞎了这上好的地方了。。”

    作为裴宣出身的体系,与广府京大的思农院一脉相承的淮东农学和农官,算是淮镇体系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甚至在联校当中所获得资源和扶持,也是仅次于武备和吏务分院,而与财会、拓殖诸科并列的大科目;

    而农学和农官系统出身的人,同样也占据了基层人员中的相当比例。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最为贴近小民百姓的实际需要,而在上下呈达之间具有某种天然的优势。

    而裴宣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这一队人特别放下手中的差事奉命渡海前来,协助进行的乃是地界测绘兼土地成色评估的工作,为的是将来淮军长期占领和经营做准备和打基础。

    事实上,夷州之地在地形上呈南北长而东西窄的长梭状,中央为连绵起伏的山脉所阻隔和分割成若干片地域,而溪流纵横密布其间。

    至于事宜人口聚居和农耕开拓,而比较连贯的大平原地带,都主要集中在岛西靠近大陆的这一边,而构成了大约十三个州的地界,而大多数州下既有直接管民的县治乡里,亦有分藩诸侯领有的城邑和乡社聚落。

    而这一片长条地带上,正可谓是沃野数千里而阡陌纵横,鸡犬相闻而人烟富集的繁华富熟之所在,只是其中朝廷的直管州县,主要集中分布在靠近海岸线的沿海沿河地带;而夷州分藩们的领有,则在靠近内陆山区的东部地带。

    作为曾经统领过东海道各藩四大公室之一的澄海家,因为历史的变迁和重重缘故,沿袭如今虽然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宗藩之家和夷州总管领的身份,而不再实质管理和干预地方事务。

    但在夷州当地还是存留了大量,以俸料地为名的田土产业和形形色色的权益,虽然历代下来已经被削夺和侵占了不少,但是剩下的部分在宗正寺派驻机构的代管下;每年依旧为远在广府的澄海公一族,提供着优厚无虞的奢华生活所需。

    而其中光是分布在夷州北部,这大片俸料地名下的田亩和山林,加起来也有足足上万倾之众,在正常年景之下,每年足以提供五六个上县的钱粮产出。

    因此,在短期内不方便对地方势力大动干戈的情况下,这些个挂在澄海家名下的俸料地,就成了淮镇第一步可以下手和开刀的对象了。

    虽然在此之前这些地方的产出,同样也是被指定拨转专供淮镇以资军食的,但是需要假于人手而不得不默认既成体制下,层层流转损耗所获得的东西;又怎么比得上自己亲自经营和直接管理下的产出效率呢。

    而且,裴宣他们所见所闻的这些土地上,大多数还是在驱使藩奴的早期耕作手段下,以一套相对粗放简单的生产运作模式,维持着日常的产出;况且由于某种体制积弊日重之下,这些宗正寺管理下的田庄聚落,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手段上明显缺乏改进的动力,于水利设施也失之于老化落后。

    完全没有能够发挥国人在土地上精耕细作,而竭尽所产的传统,而充分把这些地力优势以及降水和气候所带来的好处,给发挥出来了。

    因此,现在淮军以夷州善后处置大使为名,没收和接管了这些逆产之后;经过合理的丈量和规划,完全可以再轻松编管和安置上数万口民;再稍加用心的营治,预期来年大可以轻松翻上一番的产出,以及其他资源的收获,也是不在话下的事情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19章 夷变6

    (全本小说网,。)

    虽然暂时身在夷州,但是对于淮地的遥控和掌握却并没有落下多少,只是不免在海路上稍有延迟而已。

    自从入冬以来,淮镇治下的各州供销系统,除了计划内的供给指标外,每天还要额外宰杀消费掉约五六百头羊,一千多口猪,定期还要宰杀掉一批老病羸弱的牛马驴骡,作为副食品供应的补充。

    由此也可见淮镇民间这些年发展起来的消费能力和潜在的地方市场,虽然大多数日常所需都要凭票供应,而没有产生实质上的货币流通,但是经过了一整年的辛苦工作之后,积累起来剩余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而在这种背景下,淮北境内也开始进行数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清理仓储和扩建、修缮项目。

    情况最好则是作为新首府的徐州一地,光是今年就在各地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义仓中,腾换出四万石陈年积谷,作为牲口饲料加工和长期保存的备荒救灾干粮原料。

    其他原本就在淮东治理下的十余州,也有不同程度的旧谷腾新;哪怕是作为前沿而负担最重的郓州,也有几千石的陈米,反而因为在大野泽及上下游内推行水面养殖,捕捞的水产渔获制品再创新高。

    而作为基础最薄弱而开发最晚的,北面沿黄的济、齐、滨三州,合起来也有五万多石的各色谷物和豆薯产品,需要进行腾换处理。

    至于南面沿淮而在前年遭遇过大水的泗州、宿州,也迎来了某种大乱之后大治的复兴势头;

    因为周边实在缺少威胁而相对安顶的环境,在这两年从淮南吸聚了大量的人口,由此开垦出来的无主荒田达到了六十五编管屯,各色田色草场山林果园约八万倾的规模。

    虽然还没有需要腾换的储备量,但在从去年就基本摆脱了需要继续追加投入的负增长,而在今年上交了两万多石的公粮积余,又额外通过市易变相从民间继续吸纳了,同样数量的稻麦豆薯等粮食产出。

    因为这里也是淮北道各州当中,最适合种植各种水稻品种的地区,水系密布而灌溉体系成熟的传统粮食主产区,所以淮北留后的节衙已经计划在夷州平定之后,就近引种当地更加早生快熟的两季,乃至三季稻米,来进一步的增产增收。

    而随着这些平原地区的各州大面积的完成复耕而开发成熟,集体农业生产和粮食产出的重心,也从原本青州为首的淮东六州,逐渐转移到了徐州为首的黄淮平原一带;

    至于核心六州加上胶东半岛三州,原本的产业结构则逐步调整为甘蔗烟草茶叶棉花桑蚕,乃至甜菜、油菜、花生、芝麻、大豆、向日葵和橄榄等,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和山地河谷半圈养式的畜牧业,以提供相应的外销资源收益和工业原料作物。

    乃至鼓励和补贴当地民家在田间地头见缝插针式的栽种,一定比例的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等林果产品。再配合以沿海几大渔场为主的捕捞业,可以预期到得是随着大量有机会被养活下来的新生儿,而来到的人口增长浪潮。

    这就是大规模集体生产和有组织农业宏观规划的好处了,有了明确的导向和发展前景之后,发动和运作起来的效率;也是传统小农经济体系下,过于分散的劳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所没有办法办到和实现的事情。

    在这些盈余溢出的补贴和调剂下,光靠这些陈仓粮的积累,今年冬天新占领未久的西部几个州,相应招徕流民和就食劳役的压力,无疑就被分摊了许多,

    无论是作为牲畜辅料还是流民的日常生存保障,反正只要能够确保高温煮熟之后吃不死人就行了。

    甚至单论人吃马嚼的战地粮草消耗,而不管其他物资补充的话,也足以支持现今这个出兵夷州的规模,继续再来上好几次呢。

    在夷州打开了局面之后的事态,也发展的相当不错。

    那只败逃南下的叛军残余,依旧在淮东骑兵不仅不忙的追击和驱赶下,各种穿州过县而流窜肆虐地方。

    而刚被一只流窜的“乱军”攻破居城的宇文藩,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四散逃亡,还有昏了头脑不知道厉害,而纷纷跑到我这里来告求和请援;

    然后也给了我一个最好的理由,其中大多数人一个不漏的都被我派去讨伐的军马,给名正言顺的抓了起来,逐一甄别和彻查宇文家内部通贼叛国的勾当,做出一副十足凌逼追究到底的姿态来;

    这样,占地绵延数州乃至周及海外的宇文藩,也算是初步落入我的武力控制当中,只待下一步的处置措施和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