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得以在远交近攻而软硬兼施,分化合击的手段下,火并和侵吞了新安江上游附近的宣州和池州等几只类似旗号的人马,重新恢复到了号称过万人马,而至少拥有三千可战壮勇的气象和规模。

    然后,又派人暗下狠手坑死了好几位,总坛派过来分权和掺沙子的巡查和堂使,才不慌不忙的在无数州城外嗷嗷待毙的饥民,和州城内教众的呼应下,摘下了州治歙城这颗逐渐瓜熟蒂落的果实。

    自此,整个新安江上游地区,在没有能够与之对抗的地方势力和官军的存在了;然而,最近周边对阵官军的规模和主动出击的次数,似乎在不断的减少。

    因此拿下歙城又亲手打包送走了一大批金银细软后,他也在等待消息,一个费以许多水磨的功夫,砸下重金无算才从官军内部铺垫出来的消息渠道。

    这样感谢江宁方面的财计拮据和内部党争激烈,才会让某些人敢犯天下之大不韪,而将涉及军前部署的消息,拿出来高价发卖给他们这些叛贼,实质上做那养寇自重的勾当。

    只可惜,大云教总坛那里被眼前的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之辈,却是根本不在意这些小节,这才得以便宜了他们这只边缘化的人马。

    而有了州城当中这落入掌控的数万户口打底,他轻而易举的又可以拉出至少上万人的青壮,作为前驱和炮灰了,这样几番攻略和抄掠下来,手中堪用的战兵员额,至少又能够翻一番的。

    而且,与那些在云梦大泽时因为屈服于淫威和共同需要,而聚附在手下的各路水贼人马不同,这可是他用自编自改的教义,再加上优先的待遇和供给,所输灌和洗脑出来的直属部众。

    两天后,他终于从新安江下游比邻临安郡的淳安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反馈,随后他在自己的搭档兼总头领,大罗法师法大力面前赞声道。

    “真是天助我也。。”

    “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

    我在淮南的行程还在继续着,既然有所好消息,自然也有相应不那么好的消息。

    正所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最讲究火候和分寸,作为一方的统治者也没有例外,做过火了不行,火候不到也不行。

    如今,淮镇还有一个比较隐性的普遍性问题——钱荒,也就是日益增长的生产力和资源产出,与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逐渐产生脱节和滞后,而导致通货紧缩的预期和潜在忧患。

    虽然目前还没有怎么显露出来,但是一旦随着越来越多地方,解除相对严格而规范到生活琐事细节的编管,而进入正规编户齐民和人口有限自然流动的日常态;

    原本通过供销体系和配给制度,只在内部消化和调剂的产出和资源,所释放出来的消费力和需求市场;将汇聚成一股令人无法忽视的巨大潜流和庞然浪潮。毕竟,就算有各种兑换卷和配给票作为辅助,但人的本性是有机会都会去尝试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的。

    虽然可以通过私下增发代币和其他实物配给卷来暂时缓和之,但是这个世道的大环境下,多数人还是更认真金白银的宝货和贵金属钱币。

    虽然淮镇当初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以物易物之类的阶段,有且由此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牌价定位来;但是真要重新倒退那个初始程度,哪怕不至于因此崩溃而只是有所动荡的话;那也代表着怀镇这些年的相当部分建设成果,包括经济活动和金融信用上,都要由此打了水漂了。

    而如今淮镇有来自胶东和辽东、夷州等,数处较大的金矿和银矿的产出,再加上历年的战利品和收刮战区所获的积累;在作为大额商业活动和金融信用保证的金银储备上,暂时还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反倒是日常民生所需的小额白铜钱、黄铜钱和青铜钱的市场流通量,开始呈现某种短缺和枯竭的迹象。毕竟,光靠金银宝钱是无法取代和满足,这些占据社会底层大多数人口的日常流通需求。

    像是那些小说影视题材里动不动拿出金银,或是大额银票来付账的场景,固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却是只有在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大为丰富的明清两代,而伴随着整体通货膨胀才得以正式出现的产物。

    在此之前,至少缺铜这一点却是暂时无解的,因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曾经面对过的老大难问题,而在偌大的北方地区原本就不怎么产铜,而外来输入铜料的来源同样是相当的有限。

    后世也是到了云南的铜矿大发现之后,才得以逐步缓解的。

    因此,那些封建王朝的对策,差不多都是依靠自身足够大的体量和经济规模规模,一方面通过有限的政策干涉和引导,限制商品流通规模来压制其影响;一方面则是通过牺牲相当程度的国家信用,来强制压榨和收刮民间私藏的铜钱铜器;以此度过一次次的难关和经济风波,直到再也维持不下去而迎来改朝换代。

    而如今南朝大梁除了盛产铜矿的南平府和黔中道(今云贵高原大部)之外,还有来自天竺、安息等地区和外域,乃至海外各洲的铜矿输入,才能维持了若大体量的基本流通需求。

    但显然我治下淮镇所拥有的这点基本盘,并没有足够的本钱和基础,来玩这套欲擒故纵的粗暴政策和金融把戏。唯一比较具有优势的,就是诸多新技术和相对先进管理制度,带来的初级工业生产力和衍生生产方式,所造就的其他资源储备和人力上的巨大解放。

    因此,谜样生物那里不免拿出一个建议和主张,要不要籍着这个吸引了大多数关注的亲迎机会,冒险提前推行以纸面票据为代表的小额信用货币,来度过这个钱荒的难关,完成在这个时代隐性的经济增长软着陆。

    但是直到沿着昔日漕运运河,重新上岸而抵达江北之后,我依旧没有能够对此下定决心;只是和驻留当地的刘延庆短暂碰了个面,交涉和不止了一些后续的事情之后,又继续马不停蹄的南下过江去了。

    度过了长江之后,随着人群中各种吹打奏乐声和彩绸扎成的牌坊,挂树上的帛花和彩灯,明显属于庆典的气氛,开始出现在了采石矶为首的渡头,以及后来上岸的沿途路上;

    只是这些在地方官的带领下,前来迎送的人群看起来明显有些营养不良和勉强,并且四下里不乏愁苦和忧虑的表情;

    随后我的探子和眼线就带来了某种情理当中的真相,他们都是被可以暂时免除一天徭役和提供饮食的条件,所招募和诱使过来充作场面的结果。

    事实上,沿途所见城邑和村庄里的萧条和颓败,也不是这些表面光鲜的一时手段,所可以遮掩的住的。据说在我来之前,哪怕在陪都江宁府的周边,已经有人不断在饿死,也有匪类流窜于道途打家劫舍。

    这一次却是因为大婚需要的国朝体面缘故,这才得以费力气出兵扫荡和政治了一番,又开始在城邑中开办了好些个赈济点,这才将这一番局面给短暂的扭转过来。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80章 沧澜18

    (全本小说网,。)

    江宁城中,靠近石头城北门外的富源里,

    大名鼎鼎的老字号酒肆春明楼,也在日上高杆的蝉鸣声大作当中,迎来了大半数落座饮茶用点的日常。

    虽然这里是江南特色扎堆和文雅富集的地方,但是在这处五层楼台的食肆里,却技能炮制得出精巧雅致的金陵饮食,也做得了闽粤一带的鲜生口味,更有广府风味早茶的供给,因此颇得那些流寓于此的国朝官员及其眷属的欢迎。

    作为春明楼的当家人人称“钱不二”的钱瑞方,既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也是长袖善舞的商场豪杰,乃至时间不长却与城中好些头面人物,都有所牵扯和打点攀交的关系。

    他据说是广府籍的豪商,随着国朝定陪都于江宁,而随大量富户和迁移到这里讨营生,又做通了门路接收下老字号春明楼的生意,经营至今也有好些个年头了。

    随着日渐的事业做大,他也得以收留了许多城外的来投靠的穷亲戚,在酒家里打杂和干活谋生。还经常组织收集各处饮食店家的残羹冷筵,自费脚力和车马的送到城西去,赈济那些穷困流离之人,所以在江宁城的市井民间当中,还是颇有些口碑和名声的

    虽然随着夏日暑热,底下大多数的伙计和跑堂,看起来懒洋洋的干活不起劲;但也有人貌似漫不经心的扶着汗巾靠着壁板和屏风,却是在侧着耳朵听着左近一群看起来,举手投足间明显充斥着行伍气息的客人,在有一声没一声的抱怨着什么的。

    “大云贼那群叛逆还真是不得消停。。”

    “又在江西大举生事了。。”

    “嘉州方面也大举行动,差点儿打破了府城了。。”

    “这些狗贼在地方上,总是死灰复燃,驱而复还。。”

    “累得我辈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轮换下来休整了。。”

    “这是还是仰仗了那位国朝赐婚的观礼由头。。”

    “才得以到这江宁城来稍事放松放松。。”

    ,

    这段时间他这些人最多听到和见到的,还是与眼前这场婚礼有关的一应事务,尽管如此这位跑堂还是不敢有所怠慢,直到送走了这桌客人的片刻之后,相应收集的只言片语,就已经摆在了久未出面的东主,“钱不二”钱瑞方的面前了。

    当然了,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而颇具富态的钱东主,其实还有其他的多样身份,比如他也是当地陪都分驻武德司挂名的外委侯官,而时常要提供一些市井见闻和消息;

    同样他还捐了一个最末等的士爵,而可以见官趋礼;又兼作富源里西坊的坊正,有组织潜火铺和巡更安排,提供行人铺保的相应职责;还是城内食肆行的行东之一,兼作水陆鲜活采买的勾当。。。。

    但是他还有一重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隐藏身份,则是大云教的资深教众,当代屈指可数十几位的捕风使者之一;而他的祖上是随地上神国一起灰飞烟灭的死忠信徒之一,作为圣教的眼线和世代沿袭至今已经是第三代了。

    根据随着故扬州城在大火中飞升的初代教祖荆轲守的规划,最早依照在社会底层贫民和矿工、手工业者当中发展而来的圣教,有着相当庞大而繁复的教义,以及相对严密的内部组织和森严阶级。

    在教祖之下,又按照各自需要分作若干个体系,号称三宗六道八部,以各种名目和职责在明里暗中各行其是,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变乱和蛰伏之后;

    如今,从闽地内陆山区留存下来的残余教众当中,也只剩下少数专掌征伐和护持诸事的护法体系,负责内部扶助救济的堂院体系,以及传播教义发展信众的经法师体系,负责捐纳劝募和管理圣库的善使体系了。

    虽然其他还有一些较小的支系和源流,但相比这几大支系,却是都已经不成什么气候了;更兼从艰苦困顿的闽地,进入富饶足食的两浙之后,开始大封文武官职而浮滥成风;

    干脆就只剩下高层当中,殿前诸太尉和诸丞相的文武臣班,以及殿后的诸大小国师和法王、司教们,两重交错兼任,又相互分庭抗礼的系统了。

    至于在新占据的地方上,则沦为这些高层人等通过弟子门人亲属等裙带关系所延伸而出,大大小小实力派分据一方的势力范围;然后又按照入教和投附的先后资序,在他们之中分为新部、老众等不同的批次和亲疏远近的派系。

    而最外围的无疑是那些,来自较远地方投献而只要献纳一笔钱粮,就得以挂上圣教旗号行事的中小势力了。

    因此俨然看来,圣教的大业已经遍及两浙、江东、江西等五、六十州之地,应者如云而形势一片大好,甚至还要搞过当年圣教祖亲自起兵时的局面了。

    虽然时时有大梁官军的多面围追堵截,和屡败屡战之绩,但是架不住地方上天灾人祸乃至繁重盘剥造成的流民不止,圣教就总有足够的土壤和机会,在官军转移后的薄弱之地重图复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初代教祖所留下的教众组织和耕战屯守的传统,才是他们亦是得以迅速做大的立身之基;而之前各路官军出于保全实力和养寇自重的各种考量,则给了他们各个击破和转进腾挪的余地和空间。

    但是这种立身之基,在走出了贫瘠艰苦的闽地内陆山区之后,却是随着各位教中高层的奢靡无度,和各种私下授受滥封官职与地盘的行为,而正在消融和瓦解当中。

    而他们索要面对的官军,却是在逐渐的淘汰残弱之后,变得更加难缠和坚韧起来;尤其是北方安定而朝廷得以抽出手来,让那些北地撕杀出来的北伐健儿,加入到地方的平叛力量当中去之后,实际上圣教缩阳面临的局面和前景,就更加的严峻了。

    虽然,钱瑞方对此隐隐有所察觉和忧虑,然而这一切就不是他这位负责刺察敌讯,而在江南活动日久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和作用的资深捕风使者,能够直言和干预得了的结果了。

    尽管如此,他也得以知道许多与圣教高层相关的决定内情和大小事件的秘要。

    比如,前来江宁迎亲的这位长期名声外在的淮帅,虽然领下的地盘与圣教的活动范围相去甚远;但是因为其赫赫战绩和身为南朝大梁最能打和善战的行伍序列,却始终一直在圣教高层的重点关注范围之内。

    因此,长时间下来也没少直接或是间接的打过交道,比如在早年,他们就派人以投奔者和外来流民的身份,北上进入淮东的境内,试图在北方南国眼线和监控相对薄弱的地区,也能够有所作为和发展。

    只可惜陆续过去的人等,都像是石沉大海一般的就此消失,而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音讯和消息。

    后来又在闽地出亡的移民当中,分批安排下来长期潜伏的人手,以求搞清楚圣教先驱在北地发生的事情,乃至寻找打破外部僵局的契机和缘由;然而,这一次他们就更加干脆利落的,在淮镇初成规模的监控和防范体系,以及相应的情治人员手中踢上铁板。

    包括几位传道法师和一位资深捕风使、护法在内的数百人,被瓜蔓抄一般的连根拔起,而相继明典正刑的吊死或是悬首在,专门用来收容流民的检疫营和外来移民所登岸的港口外。而余下没有被身边人等当作可疑目标而纠举出来,也没有出现在尸体当中的极少数漏网之鱼,也彻底就此失去了联系。

    由此,圣教高层们也再次确认了北地并不是什么疾苦思变的传播圣道乐土,而是圣教大业潜在的魔障和诸多恶业之一,而身为淮镇之主则无疑是其中的恶业之首。

    当初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报复和震慑的手段,只可惜在对方经营如铁桶一般的局面下,派过去的死士和刺客,基本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费了老大气力潜入淮镇境内之后,甚至连打听和刺探目标的行踪都没来及得及开始做,就已经莫名其妙的的暴露了行迹。

    最后只有几个躲在边界地带待机和接应的教众,得以侥幸逃了回来;他们也带回来了圣教高层当中的一个疑惑和担忧,他们怀疑似乎有当初派去的某位高级教众,已经受对方所诱而背叛圣教之誓,反过来为虎作伥的残害起同袍来。

    现在,这位淮帅居然离开了他防备严密的治下,而来到这江宁城里迎亲了。保不准会让人生出什么样的额想法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