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最后说一下朱元璋,剑客看到有人说朱元璋的统率定的有些低,便认真的查了一下朱元璋的生平战绩,95的统率的确低了一些,已经做出了修正,统率上调到了98。其他数据也略有调整。调整后的朱元璋——武力80,统率98,智力95,政治98 。

    如果有人参照曹操99的能力值,我只能说作为三国第一统率,主场优势下,曹操的统帅值的确被我拔高了。

    此外,一人一个看法,在我看来朱元璋更擅长用人,就像韩信所说的“臣是将兵之将,大王是将将之将”。朱元璋能够得天下,除了陈友谅、张士诚一帮对手略强于袁绍水平之外,更多靠的是徐达、常遇春、傅友德、李文忠等人的超强统率能力,朱元璋的统率水准并没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比之下,曹操的败绩更多,有时候败得还很惨,但在官渡之战以弱胜强,打出了教科书般的战役。最起码我小学的时候在历史课本上读到了官渡之战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且更多时候,曹操是主公、统帅、军师一肩挑,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单论军事能力曹操要胜过朱元璋一筹。朱元璋的经典战役,恕我孤陋寡闻,实在想不起来!

    在我看来,不以成败论英雄,要看打出来的战绩,若以成败论英雄,项羽作为失败者又能给多少?但项羽在统兵上表现的才能又岂是朱元璋能比的,彭城之战以3万破刘邦56万,歼敌20万,最多也就是100的统率,而朱元璋又能给多少?一个人一种看法,谁也无法说服谁,就是这样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一十五 霸王冲阵

    (月底了,求一下月票支持,终于挤进了前十名,绝不能再掉下去!)

    阴风怒号,尘霾蔽日。

    虽然两军之间的距离还有十余里,但轰隆隆的马蹄声已经清晰可闻,脚下的大地明显的开始震颤起来,一如地震来临之前的轰鸣。

    杨再兴于阵前立马横枪,怒目向西。

    在他的身后五千弓弩手全部弯弓搭箭,一个个屏住呼吸,严阵以待。

    “传我军令,徐荣率步卒押后扎营!郭汜督率一万骑兵接应,王双率一万骑居左,郭盛率一万骑在右,本督亲自率一万骑居中!三路兵马听我号令,先试一下汉军的战力如何?”

    杨玄感一边拍马前进,一边向左右的王双与郭盛下达了命令。

    “诺!”

    王双与郭盛齐齐领命,旋即像“人”字形一般两旁分开。王双提大刀,郭盛提方天戟,齐齐唿哨一声,各自引领了一万骑紧随杨玄感的中军左右。三股骑兵保持着“品”字阵型,以席卷之势向前推进。所到之处,漫山遍野的枯草白霜,旋即变成了裸。露的荒坡。

    听得杨玄感大军已经逼近,岳飞提了沥泉神枪,引领着一万最精锐的棉甲士卒,居中接应,在为杨再兴掠阵的同时,一边密切关注迎战荆州军的高长恭、董袭那边的战况。

    “轰隆隆……”

    马蹄声越来越近,距离汉军弓弩兵方阵已经只剩下五百丈。

    杨再兴面色依旧岿然不动,这是岳飞教导他的,至少要等骑兵冲锋到两百多丈的距离之时,射出的弩箭才会杀伤敌人。

    “全军冲锋!”

    杨玄感一身金黄色甲胄,头戴狮面盔,身披银灰色披风,挥舞着青铜槊风驰电掣一般冲锋在前。在他的身后,一万名最精锐的西凉重甲骑席卷而来,山河震颤,声势骇人。

    杨玄感深知,以骑兵对步兵最关键的这一刻就在短兵相接的瞬间,只要能把骑兵冲进步兵方阵中去,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砍瓜切菜般收割人头。

    但在短兵相接之前,却是骑兵最危险的一刻,也是伤亡最惨重的一刻。就算步兵是羔羊,也会拼力反抗,更何况敌军早有准备,伤亡的代价在所难免!

    一员出色的骑兵统帅应该身先士卒的引领着队伍冲锋,冲破对方的防线,踏进敌军的阵中,胜利的天平就会倾斜过来。这一年来凭借着武力赢得了“雍凉霸王”名号的杨玄感不缺胆量,对自己的武勇更是信心百倍。

    “轰隆隆……”

    铁蹄轰鸣,两军距离只剩下四百丈。

    杨再兴的副将有些紧张了,焦急的询问:“将军,下令放箭吧?”

    “再等!”

    杨再兴攥紧了手里的长枪,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令。

    “轰隆隆……”

    骑兵前锋距离汉军弓弩兵阵营已经只剩下三百丈的距离,马蹄声已经震颤的汉军士卒握弓的手微微颤抖,冲锋在最前面的杨玄感面目越来越清晰。

    “弓兵仰射!”

    杨再兴长枪一挥,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弓弩方阵中的三千长弓兵一个个仰面朝天,发出了一轮仰射。箭矢瞬间如雨点般从天而降,落入了洛阳军阵中。

    “叮叮当当……”

    顿时,箭矢撞击在甲胄上的金属脆响声如同冰雹敲打着铁盆一般在旷野里响起,如同冬日里骤然降下一场冰雹一般。

    冲锋在最前面的杨玄感方阵全部都是重甲骑,不仅仅士卒全部披甲,而且所有的马匹身上也都裹了一层铠甲。这是杨玄感在长安这一年下来精心培养的队伍,也是杨玄感最为依仗的王牌军,杨玄感相信由自己统率的这支重甲骑所到之处,必然披靡。

    仰射出来的弓箭距离虽远,但杀伤力却很一般,其主要的作用不在于杀伤敌人,而是在于减缓千万铁骑冲锋的速度。若是敌军的铁骑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了步兵阵营,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就算不用马上的骑士砍杀,单单只是千万铁蹄的踩踏,就足以给本方士卒造成巨大的伤亡。而弓兵仰射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减缓骑兵的冲刺速度。

    连续三波仰射过去,数万支羽箭从天而降,落在西凉骑士的甲胄兵器上,发出一阵急促金属撞击声,漫山遍野“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悠扬的号角,以及雄壮的鼓声伴奏之下,犹如一曲沙场“破阵曲”。

    虽然长弓兵的仰射收效甚微,据目测不过射落了百余名西凉重甲骑,但却大幅的减缓了敌军铁骑的冲锋速度。在铁甲浪潮之中,那些被箭雨射落的骑士旋即被潮水般的铁蹄踩踏成了肉齑,到最后连白骨都看不见了。

    “长弓兵后退,强弩兵向前!”

    杨再兴手中长枪一挥,高声喝令。

    随着一声令下,长弓兵与强弩兵的阵型错换,长弓兵整齐的退后,把两千强弩兵推到了阵列的最前方。

    “轰隆隆……”

    杨玄感一马当先,引领着身后的重甲骑兵如同潮水一般奋勇向前。

    “射!”

    随着杨再兴长枪一招,两千支强弩同时发射,巨大的射击力带着“嗖嗖”的呼啸声,迎面而至,如同一波狂涛怒浪一般。

    如果说长弓兵的仰射是为了延缓骑兵的冲刺速度,那么强弩兵的爆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射击力强悍的硬弩带着风声呼啸而来,迎面顿时射倒了数百骑。

    纵然这支重甲骑全身甲胄,甚至连战马都裹了铁甲,但在硬弩的爆射之下,仍然损失惨重。许多甲胄被硬弩强劲的力道洞穿,深入肌肤,鲜血顿时如泉水般汩汩冒出,马上的骑士失去知觉一头坠落马下,随即被后面的铁蹄踏入尘土之中。

    杨玄感一马当先,手中青铜槊挥舞的密不透风,眼看着距离强弩兵越来越近,伸手从马鞍后面摘了手戟,大喝一声“投戟!”

    随着杨玄感一声令下,跟在他身边的西凉悍卒同时从马鞍后面摸出了十几斤重,锋利无匹的手戟。这是杨玄感为这支重甲骑特意配备的冲阵武器,就是为了对强弩兵的阻击进行还击。

    “吼!”

    随着冲在前面的西凉骑士同时呼喝,数百支手戟从天而降,携带着风声砸进了汉军强弩兵阵营之中。一时间无数人中戟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阵型瞬间被反击的凌乱松散,射出的弩箭顿时稀疏了许多,西凉铁骑趁机再次猛冲。将两军的距离缩小到一百余丈。

    “弓弩兵退后,起拒马!”

    看到西凉骑士冲了上来,杨再兴策马向前,手中长枪挺起,高声下令。

    随着杨再兴一声令下,数千条绳索同时向后拉拽,一直隐藏在地面上的无数拒马枪,瞬间就被拉了起来,顿时竖起了无数道拒马枪组成的铜墙铁壁。

    所谓的拒马枪,就是绑在一起的长枪,形状如同一扇寨栅。大约八九根长枪串联在一起,枪头部分用一根竹竿固定,枪尾部分再用一根竹竿固定,这样就可以组成一扇拒马枪,也叫做“拒马墙”。守方士卒躲在远处,用绳索一拉,便会以四十五度角竖立而起,将尖锐锋利的枪头正好迎向疾驰而来的铁骑。

    许多冲的过猛的西凉骑士勒马不急,一头撞在寒光闪烁的拒马枪上,连人带马被搠了个窟窿,人喊马嘶之声大作,冲在前面的铁骑纷纷失足跪倒。

    “踩过去!”

    杨玄感纵马向前,毫无惧意,喝令身后的骑士向前踩踏,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也要踏着尸体冲过去。

    “吼嗬!”

    杨玄感疾驰之中,手中的长槊奋力的挑起一扇拒马墙,狠狠的甩进了汉军方阵之中,顿时砸倒数人。长槊不停的挥舞,便有一扇扇的拒马墙被挑了起来抛进汉军方阵,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跟在杨玄感身边的悍卒俱是一些大力士,对于拒马枪早就有所准备,此刻人手一杆长矛,纷纷效仿杨玄感枪挑拒马枪,然后反抛进汉军阵中。一路冲击下来,上千条拒马墙被逐渐的被拔掉,双方各有伤亡。

    虽然西凉重甲骑折损了上千军卒与坐骑,但也把汉军的防线全部破掉,距离步兵方阵不过四五十丈的距离,剩下来要做的便是冲进去砍瓜切菜。

    “亮刀肉搏!”

    逐渐靠近了汉军步卒本阵,杨玄感大喜过望,手中青铜槊挥舞的夺目生辉,下令全军亮出大刀,准备收割人头。

    杨再兴纵马向前,高声呼呼喝:“斩马营向前迎击!”

    随着杨再兴一声怒吼,九千名阵列整齐的斩马营将士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迎了上去。

    这是岳飞为了对付西凉铁骑特意编制的一支队伍,全营九千人,分成三千组。每组三人,一人负责扛着盾牌抵御来自于马上的砍杀,另外的两人躲在盾牌的保护之下砍杀敌人。一人持弯刀砍马腿,等马蹄被斩断,匍匐倒地后,另外一名持斧的士卒则踏上前去砍伐人头。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呐喊,两支队伍终于短兵相接。成千上万的西凉铁骑冲进了迎上来的汉军阵中,挥舞着大刀猛砍猛杀,却发现每一刀砍下去,都被坚固的盾牌给挡住。

    马上的西凉悍卒还没反应过来,胯下的战马就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嘶鸣,纷纷向前扑倒,一条条马腿被弯刀斩断,把马上的骑士掀翻马下,旋即被大斧砍在脖颈上,尸首两处。

    “杨延嗣在此,贼将留下人头!”

    乱军之中,杨再兴的族弟杨延嗣纵马挥枪,直冲领头的杨玄感,誓要在混战之中斩杀敌将,让西凉军群龙无首。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一十六 单骑逐敌

    汉军以前所未有的战术向西凉铁骑发起了凌厉的反击。

    九千名斩马营的勇士配合默契,搭配的天衣无缝,一人撑盾保护同伴,一人挥舞着弯刀砍伐马腿,一人挥舞着手斧收割人头。

    双方甫一交锋,身披乌黑色甲胄的斩马营将士如同冲进了田地里的犁铧,不断的向前推进,将迎面冲来的西凉铁骑纷纷向两旁掀翻,如同犁开了黑黝黝的沃土一般。

    一时之间人喊马嘶,战马的悲鸣,士卒的呐喊,伤者的哀嚎,隆隆的战鼓,悠扬的号角,激烈的金铁交鸣声,各种声音掺杂在一起,混织成了一副血肉横飞的画面。

    汉军盾牌的体积出奇的大,远胜于一般士卒手里的圆形盾牌,因为它的防御对象是盾牌底下的三个人。持盾之人全都是精挑细选的大力士,一个个身体魁梧,力大无穷,只要能扛住马上骑兵的砍杀,剩下的任务交给弓着身子的同伴就行。

    “杀!”

    满眼全都是巨大盾牌,汉军仿佛顶着坚硬龟壳向前爬行的猛兽,马上的西凉勇士无从下手,眼看着冲在前面的同伴连人带马纷纷倒地,便嘶吼着将手里的大砍刀狠狠的劈了下去,希望能够击穿盾牌,将躲在“龟壳”下面的人头击碎!

    “砰”的一声,大刀砍在盾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但马上的西凉骑士来不及砍第二刀,战马便向前扑倒,并且发出撕心裂肺的嘶鸣,一条马腿已经被从关节处生生斩断,血肉飞溅。

    马上的骑士来不及做出反应,便被掀翻马下,只看到一道黝黑的光芒迎面而来,来不及挥刀招架,锋利的手斧便将脑袋砍了下来,鲜血像喷群一般从脖颈里喷出,落地的头颅犹在呢喃……

    “嘶!”

    眼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王牌军被这支战术独特的汉军虐杀,杨玄感双眼喷火,热血逆流,咆哮一声,手中的青铜槊猛地击向马前的盾牌。

    “砰”的一声巨响,这势大力沉的一击硬生生的把盾牌砸了下去,将躲在下面的盾卒、刀卒、斧卒三人组合全部压在了盾牌底下。

    “驾!”

    杨玄感纵马向前踩踏,只听着骨骼断裂的声音传入耳中,大盾下面的三名士卒发出声音各异的哀嚎,想来已是不能活了。

    “砰”又是一声巨响,杨玄感的青铜槊再次砸趴下了一面盾牌,如法炮制的纵马踩踏,如此三番两次,转瞬间连续击毙了十余组“刀斧盾”组合,将斩马营的凶猛的势头稍稍遏制。

    “贼将,吃我杨延嗣一枪!”

    一声虎吼,身高八尺的杨延嗣从斩马营中杀了出来,大铁枪带着风声迎面疾刺杨玄感,来势汹汹,又快又急。

    “开!”

    杨玄感手中青铜槊一个横扫千军,用尽全力挥荡开来,只听一声巨响,马槊与长枪撞在一起,旋即分开,二人齐齐在心中倒吸一口冷气,“嘶……好大的力气!”

    一个照面之后,双方俱都知道对手绝非泛泛之辈,各自收了轻视之心,施展武艺,厮杀在了一起,枪来槊往,一时间胜负难分。

    杨玄感被缠住之后,斩马营的气势再次上来,纷纷向前推进,片刻功夫就杀得西凉骑兵纷纷后退。眼见得要陷于重围之中,杨玄感不敢恋战,怒喝一声:“敌将留下姓名,明日战场上捉对厮杀,分个胜负!”

    “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汉军大将杨再兴手下校尉杨延嗣是也!”

    纵然在搭话之中,杨延嗣的手也不停下,“唰唰唰”的连刺数枪,被杨玄感手中的青铜槊一个大风车荡开,拨马退走。

    “全军撤退!”

    岳飞军的战力出乎杨玄感的预料,这次试探性的冲锋吃了大亏,就连重甲骑都被对方砍瓜切菜一般虐杀了两千多骑,更别提后面王双、郭盛统领的轻骑兵了。

    “呜呜呜……”

    得了杨玄感一声吩咐,西凉军中响起撤兵的号角,重甲骑纷纷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前队便后队,向西方败退。

    拖在两边的王双部与郭盛部还没冲上前来,就看到主力重甲骑大败而归,料知占不到便宜,纷纷勒马后退。

    斩马营的士卒全都是重装步兵,凭借着娴熟的配合,扬长避短克制了西凉骑兵的冲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