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六十七 御赐铡刀

    八月十四,仲秋的前一天。

    在乌程县交接完了政务的包拯,带着公孙策、展昭以及王马张赵四名随从来到了乾阳宫门前,应诏见驾。

    “陛下有旨,宣包拯带展昭、公孙策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入宫面圣!”

    就在包拯求见片刻之后,就有身着五品内廷太监服的司礼太监,怀抱拂尘来到宫门前高宣圣谕。

    按照大汉制度,如果没有特殊召唤,即便是身为县令的包拯都没有资格走进皇宫。而此刻天子竟然宣召让包拯带着随从入宫,王马张赵四人不禁露出兴奋之色,而展昭与公孙策则面无表情,似有所思。唯有面色漆黑的包拯一脸严肃,神情庄重。

    当下司礼太监前头引路,气度从容的包拯昂首挺胸的紧随其后,展昭与公孙策紧跟在包大人左右,王马张赵四名随从则走在最后。一路穿过宣武门,走进了巍峨雄壮的乾阳宫,一路走来,心中深深为皇宫的磅礴壮观所震撼。

    “哎……你说陛下因何知道我们几个小差役之名的?”

    走了一半路程,张龙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问,用胳膊肘子捣了一下旁边的王朝,一脸诧异的问道。

    王朝用眼神瞥了张龙一眼,示意他不要多说闲话,隔墙有耳不说,惹怒了包大人也要吃不了兜着走,“陛下身边有锦衣卫,想要调查什么事情还不是易如反掌?既然陛下要召见咱们包县令,自然会调查的清清楚楚咯!”

    张龙点头同意王朝的分析,却又露出忧虑之色:“你说陛下突然召见一个小小的县令,而且把师爷、捕头甚至差役都召进了皇宫,会不会有大祸临头啊?”

    “此话怎讲?”旁边的赵虎忍不住悄声插了一句。

    张龙低声道:“你们忘了前几天包大人审理的一件案子么,有一纨绔阔少仗势欺人,强抢民宅。被包大人处以杖责之刑,可你们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么?”

    “什么身份,还真没听说?”一直挺着脊梁走路的马汉也来了兴趣。

    张龙压低声音,悄声道:“你们行刑的时候打的痛快,现在说出来怕是吓你们一跳!原来这纨绔公子竟然是当朝太尉陆康的外孙,他母亲就是陆太尉的三女。论起来,武德妃还得喊这纨绔公子一声表兄呢!”

    “啊……?”

    听了张龙的话,王朝、马汉、赵虎三人不由得同时骇然变色,刚才的兴奋劲顿时被抛到了爪哇国,一个个露出了忐忑不安的神色,“完了、完了……还以为包大人今日要飞黄腾达了呢,看来十有八九要大祸临头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休要再胡言乱语!”公孙策听到了四人的议论,扭头轻叱了一声。

    “我等倒不是替自己担心,都是小小的差役,大不了不做便是。只是担心毁了包大人的前程,难得世间有这么耿直的清官!”王朝接过话茬,表明了四人的心态。

    包拯在前面听了,停下脚步,扭回头来扫了王马张赵四人一眼,朗声道:“本官其实早就知道那纨绔的身份,之所以没告诉你们是怕尔等行刑的时候手下留情。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本官岂能因为罪犯是皇亲国戚而网开一面?我包龙图行的正坐得端,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立无愧于心!若是陛下因此要罢免包拯的官职,包拯也无话可说!”

    “哈哈……包大人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将来定然是朝廷栋梁!”

    就在包拯等人停下脚步说话之时,突然迎面走来了一个大太监,背后跟随着两个小太监。人还未到,就先远远的夸赞了起来。

    包拯急忙转身作揖施礼:“小吏只是据事论事,讲心中所想,若有唐突了公公之处还请海涵!”

    带路的司礼太监急忙向郑和施礼,又向包拯介绍道:“这位是乾阳宫宦臣之首,正三品的中常侍郑公公,百官见了他都要客气一声。有郑公公为你美言几句,定能让你平步青云!”

    包拯却是并无谄媚之色,躬身一礼道:“小吏包拯这厢有礼了!”

    郑和怀抱拂尘还礼:“陛下生怕包大人的随从有疑虑不敢进乾阳宫,特地派本侍前来再次召唤。呵呵……听陛下的言词对包大人很是欣赏,怕是不用本侍美言,包大人就要平布青云了!”

    听了郑和的话,展昭与公孙策俱都松了一口气,而王马张赵四人更是转忧为喜,暗自攥拳庆幸,总算没有跟错人。

    唯有包黑子一脸平静,仿佛郑和说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一般:“若蒙陛下提携,包拯一定鞠躬尽瘁,秉公执法。若陛下降罪,包拯亦当坦然接受,不敢有腹诽之言!”

    郑和微微点头,施礼道:“包大人,请!”

    “郑公公请!”

    包拯虽然刚正不阿,但对于乾阳宫首席大太监还是十分客气,不敢有丝毫倨傲,伸手示意郑和先走。当下,二人并排而行直奔含元殿,展昭、公孙策等人则紧随其后。

    此刻已经接近晌午,早朝退去了一个时辰,作为县令的包拯是没有资格进入太极殿的。因此刘辩就在退朝之后,来到含元殿接见包拯一行。

    “小臣包拯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包拯刚刚走进含元殿就在郑和的指引下跪地面圣,而展昭、公孙策等六人一起跪地施礼,稽首顿拜。

    刘辩满面春风,目光如炬,放下了手里的折子,仔细的审视跪在地下的“开封府七人组”。

    只见包拯年约三十上下,肤色比纯种非洲人稍微白了一些,但却生的浓眉大眼,相貌堂堂,一副不怒自威的气派。尤其是额头上果然有个月牙形的疤痕,和野史中描绘的几乎一模一样,这让刘辩很想问问包大人,“难道你真的能白天审阳,夜间断阴?”

    左边的捕头年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高七尺五寸左右,生的剑眉星目,英姿勃发,腰间佩戴一柄长剑,举手投足之间气度不凡。右边的一个文弱书生,白白净净,三绺胡须挂在下颌,想来就是公孙策了。最后的四个大众脸的差役,想都不用想,定然就是那“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给本宿主检测一下展昭等六人的四维!”就在包拯等四人跪地之际,刘辩悄悄的向系统下达了指示。

    “叮咚……公孙策——武力38,统率56,智力91,政治82。”

    “展昭——武力96,统率78,智力79,政治54。”

    “展昭特殊属性一:巷战——于庭院、街巷、房舍等地形交手之时,武力+3。”

    “展昭特殊属性二:御猫——在谍报、刺杀、攀爬方面有天赋,身轻如燕,行走如风。“

    “嗯,这展雄飞是个不错的人才,待会儿便把他调到锦衣卫衙门,担任李元芳的副手。“刘辩在心中暗自沉吟。

    “王朝——武力81,统率65,智力72,政治48。。”

    “马汉——武力77,统率59,智力65,政治40。”

    “张龙——武力75,统率55,智力58,政治36。”

    “赵虎——武力74,统率63,智力68,政治49。”

    刘辩退出系统,招呼包拯等人起身,先是客套了几句,接着便直奔主题:“朕已经听说了你严惩陆氏外戚之事,对于你的秉公执法,不畏强权,朕深感欣慰!而今,金陵城皇亲国戚,高官家眷遍地皆是,故此朕需要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坐镇金陵,维护政权。朕决定加封包拯为金陵府府尹,提辖地方,直接向朕禀奏地方事务!”

    自从刘辩定都金陵以来,历经了三四年的发展,这个当初叫做秣陵,只有不到两万居民的小县城变成了一座超过三十万人口的大型都市。人口密集,商业发达,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俱都云集于此。

    既然皇帝在此定都,那些皇帝嫔妃的家眷。譬如何太后的族人,皇后唐婉的族人,贤妃穆桂英的亲眷,再加上冯蘅、步练师、糜真等等后宫嫔妃的族人如潮水一般涌到了金陵前来投靠。再加上德妃武如意,以及地方豪族等本土势力,还有满朝文武的家眷亲属,一时间使得金陵城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这么多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云集在一个城市中;天长日久少不得摩擦殴斗,一言不合拳脚相向,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的事情屡见不鲜。豪门公子,纨绔少爷仗着家族势力,欺男霸女,明火执仗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时不时的就有这种繁琐的的奏折送到刘辩的桌案上。

    一开始,由陆康、狄仁杰分别担任建业太守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或者铁血手段倒也能够镇压的住,不让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打扰了皇帝。但随着陆康高升太尉,狄仁杰坐镇刑部,金陵的狗血案例就屡见不鲜,隔三差五的就会惊动皇帝。

    为此,刘辩多次更迭建业太守,以及金陵县令,但赴任者无不头痛不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么主动辞职,要么就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惹怒了刘辩,被贬官罢职,永不录用。

    这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刘辩为金陵城的破事也是操碎了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召唤到包拯的时候,刘辩满心欢喜。这几天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撤销建业郡及金陵县,改置金陵府,地方长官称作府尹,依旧管辖原来的建业郡下辖;但不再属于扬州刺史管辖,而是直接向皇帝禀报。

    听了皇帝的解释,饶是包拯面色凝重,一颗心也是喜悦不已,当即跪地谢恩:“臣愿誓死替陛下效忠,虽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展昭、公孙策、王马张赵等四人一起跟着包拯跪地谢恩,并且同时送上了自己的愉悦点,一下子就是六十个愉悦点的大礼包,让刘辩的总愉悦点再次增长到了94个。

    “朕的锦衣卫中缺人,暂时借用一下展壮士如何?”刘辩满面笑容,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展雄飞一身本领,在小臣的手底下很是屈才,如今能够大展宏图,包拯自然替他欢喜!”包大人爽快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展昭虽然不动声色,但心中却是喜悦不已,拱手领命:“小臣愿听从陛下差遣!”

    刘辩正襟危坐,再次朗声下令:“包拯听令,朕决定御赐你三口铡刀,一口龙头铡,一口虎头铡,一口狗头铡。若有作奸犯科,触犯律法者,一律铡刀伺候!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虎头铡专铡达官贵人,狗头铡专铡贩夫走卒,律法无情,望你秉公执法,惩恶扬善!”

    “臣遵旨!”包拯喜出望外,再次跪地叩首。

    展昭、公孙策、王马张赵等六人则跟着再次稽首顿拜,同时高呼“陛下英明”。

    包黑子走马上任金陵府府尹,获赐三口铡刀的消息很快的不胫而走,一天的时间就传遍整个金陵城。得到消息的三教九流心态俱都不一,有诚惶诚恐者,有事不关己者,有骑驴看唱本者,也有不屑一顾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六十八 醒掌天下权

    八月十五,仲秋。

    今天是大汉朝廷第一届科举的日子,经过各州郡推举前来京城赴考的学子总计五百余人,一大早就来到了翰林院等候参加院试。

    在刘辩登基之前,朝廷的用人制度都是“选秀才,举孝廉”,大汉朝的人才储备全部都是由地方举荐,因此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让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而让庸碌之辈位居显赫。运气稍微好点的,摊上正直廉洁的地方官,还能稍微公平竞争一下。但举荐制度也是先重品德,其次方重才干。

    而刘辩执政以来,推出了全新的选拔制度,也就是现在所实行的科举制。让许多寒门学子看到了鱼跃龙门的希望,无不对当朝天子交口称颂,感恩戴德。

    刘辩所提倡的科举制度,与隋唐年间施行的科举制大致相同,在细微之处却又有差异。

    刘辩规定,科举制度共分四级,地方县级的考试称之为“乡试”,登榜者授予“秀才”的功名,算是成了初级国家公务员。以后任命乡亭等地方官员的时候,先从秀才中择优录取。

    获得秀才功名之后,便可以报名参加第二级的“府试”,也就是郡、国这一级别的地方考试,若是成绩优秀,榜上有名,秀才便可以晋升为“举人”。这已经达到了刘辩穿越之前人da代表的级别,以后县级衙门缺少官吏的时候,会从举人这一级别中遴选。

    乡试与府试每年举行一次,获得举人功名的便有资格赴京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也就是今天要举行的“院试”——翰林院院试。当然院试的逼格肯定要高一些,所以每两年举行一届。

    前来参加院试的全都是各州郡脱颖而出的举人,拿着地方的文书来到京城学部衙门备案,领取考试凭证,然后在指定的日子进入翰林院参加“院试”。

    现在的局势与太平年间不同,还有半壁江山不在刘辩的控制之中,若是那些敌占区的读书人有心为大汉朝廷效力,又不能参加其他郡县的面试,那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莘莘学子报国无门吧?

    于是刘辩和学部衙门的人商量过后,又设置了一个“会试”,无论你来自哪个州县,什么出身,只要有信心考试,便可以在金陵城参加学部衙门组织的春秋两次“会试”。春季登榜者授予“秀才”功名,然后获得参加秋季会试的资格,若是表现优异,便授予举人功名。与郡国等地方“府试”选拔出来的举人享受同等待遇,一起参加在翰林院举行的“院试”。

    刘辩的这项政策推出之后,在其他诸侯的治下犹如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一年多来,怀抱着金榜题名,鱼跃龙门梦想的儒生,从天下各地,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到金陵来读书的学子将近万余人,使得金陵城一时间儒士云集,学风日盛。

    院试完毕后,将由学部几位大佬钦点成绩最优异的二十人进入乾阳宫参加殿试,在“文华殿”这座新建成的大殿之中由当今天子亲自面试。

    殿试完毕后根据成绩分出三甲,表现最优秀的三人,称之为“进士及第”,也称之为“一甲”,前三名分别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头衔。二甲七人,称之为“进士出身”;三甲十人,称之为“同进士出身”。

    总之一句话,这科举制度就是刘辩从隋唐明清等朝代搬来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看着天下学子的前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刘辩玩的很嗨,甚至比在后宫玩女人还要嗨,感觉就像玩游戏养一样,无数穿越者梦寐以求的醒掌天下权不就是如此吗?要是能够挖掘出几个人才也可以为自己的政绩添砖加瓦,说不定真的有山野遗贤被历史埋没也不一定!

    为了避免地方官员在科举上徇私舞弊,刘辩又规定,凡是地方举行乡试、府试两级考试的时候,除了地方掌管吏治、科考的官员可以参与之外,还必须接受京城派出去的学部官员督查审核,若有徇私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轻则贬官罢职,重则收监下狱。

    人性都是贪婪的,只要有利益可图,就会有人挖空心思走后门,动歪脑筋。刘辩穿越前的社会这样子,而穿越后的世界同样如此。尽管皇帝与学部衙门,以及吏部衙门三令五申,但仍有许多功名心很重,又对自身学问信心不足的人走后门找关系,一心求个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这几天以来,悄悄来到李白府邸拜访,送礼托关系的人不在少数。

    比自己官职低的甚至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